化毒為葯——三氧化二砷(砒霜)治療急性早幼粒白血病發現始末
在20世紀的世界醫學史上,急性早幼粒白血病的治療無疑是中國醫學界送給世界醫學界的一份大禮,這一個曾經預後兇險,占我國成人急性白血病17.9%特殊白血病亞型。在很長的一個歷史階段嘗嘗由於臨床出血傾向嚴重,易並發瀰漫性血管內凝血而常導致患者早期死亡,在上個世紀八十年代以來,由我國學者先後獨立發現的全反式維甲酸和三氧化二砷對急性早幼粒白血病治療的作用,使這一白血病亞型從從一個病情兇險,高死亡率的白血病變成一個基本可以治癒的白血病,而這其中三氧化二砷的發現更具有傳奇意義,也因此曾經備受爭議,特別是由於歷史的原因,最初的發現者,哈爾濱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的張亭棟教授與上海血液病研究所的王振義院士之間誰是第一發現者也成為了一段公案,然而,當我們撥開歷史的塵埃,在文獻中尋找最初的答案,可以看到的,是一段南北中西醫醫學研究者的接力合作,將這一傳統藥物煥發出新的生命。
回溯上世紀七十年代以來,我們來考察砷劑作為治療早幼粒白血病的歷史,哈醫大一附院的藥劑師韓太雲和中醫科的張亭棟無疑是兩位先驅者,韓最早從鄉村中醫中得知用含砷、汞和蟾酥的復方治療腫瘤的方法,並製成「713」溶液用於治療多種腫瘤,然而,韓既沒有確定其具體有效成分,也沒有確定「713」的具體針對病症,因此「713」溶液在一段時間後因為其毒副作用明顯而很快被停用。與此同事,韓的同事張亭棟醫師也將目光關注到了「713」溶液,我們目前無法得知,張及其同事是如何確定砷是「713」溶液中唯一具有治療作用的有效成分,而僅僅可以知道的是,張及其同事將「713」溶液中的汞和蟾酥去除後製成了僅含有砷和微量汞(約100:1)的「癌靈1號」用於治療白血病,並在1973年和1974年在當地的期刊上報道了這一成果,而後他們進一步地將「癌靈1號」應用於臨床,並於1979年在《黑龍江醫藥》雜誌上總結了「癌靈1號」治療急性粒細胞白血病的臨床研究結果。
那麼,如果我們說張亭棟教授是最早發現砷劑可以治療白血病,我們就有必要回答3個問題:1、張早期的文章是否可以證明治療來源於「癌靈1號」而不是其他中藥或者西藥;2、張是否意識到「癌靈1號」的作用來源於砷而不是汞;3、張是否知道砷劑的作用針對的是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而不是其他類型的白血病。我們去翻閱張亭棟於1979年的文章,可以看到這三個問題的答案,張在文章中不僅提到了有三例患者僅用了「癌靈1號」而未用其他任何中藥西藥,並獲得了緩解,他們也分別提到了「癌靈1號」的有效成分是砷和其最敏感的白血病類型是FAB分型的M3型,也就是我們現在所說的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然而嚴格意義而言,由於「癌靈1號」中仍然含有極微量的汞,因此並不能完全排除掉汞在其中的作用,直到1996年,同在哈醫大一附院的張鵬才第一次報道不含汞的三氧化二砷也完全有療效。1996年後,上海血研所開始加入了研究行列,1996年上海血研所的陳國強等16位作者(包括中間作者張亭棟、後作者陳賽娟、王振義和陳竺)在《blood》上首次在分子水平上報道了砷劑治療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的治療機制,這篇文獻的重要意義在於,從分子水平上奠定了砷劑治療白血病的理論基礎,之後,上海血研所在《blood》等雜誌上多次報道了砷劑治療白血病的臨床總結,使這一療法為世界所知。遺憾的是,由於張亭棟教授最早的文章多為中文文章,張本人也極少發表英文文章,以致於許多國外學者甚至於國內的血液學學者都錯誤地認為上海血研所才是最早發現砷劑治療急性早幼粒細胞,而甚少知道張亭棟及哈醫大一附院的貢獻,以至於曾經使張及哈醫大一附院曾飽受爭議。
近年來,隨著陳竺院士、饒毅院士等的介紹,張亭棟教授及哈醫大一附院對於急性白血病治療的貢獻逐漸為世人所知,而這一段歷史也給予了許多傳統中醫藥學研究者以啟示,使傳統中醫藥學能夠與現代醫學所融合,從而煥發出新的光輝,值得高興的是,近年來,陳竺陳賽娟院士領導的課題組對於復方黃黛片的研究也在不斷深入,天士力集團的復方丹參滴丸也在FDA的監管下完成了三期臨床研究,相信在未來,更多的中藥復方能夠通過分子生物學研究獲得新生,也能夠在詢證醫學的指導下造福世界,從而打開中醫藥學這一千古黑箱!
本文首發於我的微信公眾號:清靈醫話,歡迎關注!
化毒為葯——三氧化二砷(砒霜)治療急性早幼粒白血病發現始末
推薦閱讀:
※風濕性心臟病是一種嚴重疾病嗎?是否可以根治?
※朋友查出艾滋怎么办?
※臉色不好?這都是疾病發出的信號,想知道你的臉色代表的疾病嗎
※精神分裂症臨床表現是什麼?
※作為醫生,希望自己的患者/潛在患者如何過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