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時候好人沒好報?

為什麼有時候好人沒好報?

最近一段時間,「佛系」一次在網上廣泛流行。佛系的朋友,都知道一句話:但行善事,莫問前程。大家都知道做好事有好報。但讓人百思不得其解的是,我們在現實生活中也時不時遇到好人沒有好報的情況,這該作何解釋呢?

江南易林這期節目就要專門講講這個問題。

大家先不要急於知道江南易林想說明什麼觀點,我們先按照經濟學的方法,來假設一個模型,為了簡單起見,江南易林盡量讓例子簡單。

假設有這麼一個村莊,村莊上只有三個人,這些人的經濟來源主要是農業和畜牧業——比如種菜、養豬、養雞之類,他們都不偷不搶,不與外界交易,鄰里之間也不進行物品交換,也沒有彩票等意外之財,江南易林之所以限定這些是為了簡化問題,避免不必要的分歧。

總之,他們就是三個完全與外界隔絕的簡簡單單的人。

第一個人:種黃豆、胡蘿蔔等蔬菜。

第二個人:種西瓜、桔子,同時還養雞養豬。

第三個人:這傢伙比較懶,什麼都不種,基本上靠採摘野菜、野果為生,也不和鄰居來往,並且還習慣性的吸食本地土生土長的一種容易上癮的毒草。

假設某一天,我們突然造訪這三家人,以旁觀者的角度來打量他們,我們的任務是通過觀察他們的生活狀況來推測他們過去以及未來的生活狀況和經濟發展狀況。

其實,根據簡單的常識,這種推測是很容易做到的。

我們來到第一家,發現他們家裡儲藏著很多黃豆和胡蘿蔔等蔬菜,我們可以清晰的知道:嗯,這家人肯定比較勤快,並且是種黃豆和胡蘿蔔的,並且沒有種西瓜和桔子,也沒有養牲畜。所以他們家只有蔬菜吃而沒有水果和肉吃。並且,這家人最近改良了品種,增加灌溉、增加了肥料的投入,所以我們可以預期,他們家來年會更加豐收。

同樣我們到第二家、第三家也能根據他們目前的狀況,推知他們以前的行為,比如是否勤快,過去種了什麼,將來情況如何等等。

有些人可能會說「你這不是廢話嗎,這誰不知道呀,種瓜得瓜,種豆得豆嘛!」

你說的很對,就是:種瓜得瓜,種豆得豆!

具體說來,在上面這個例子中,可以得出幾個重要的結論:

  1. 這三個人只能收穫他們種植的東西。
  2. 這三個人都不能收穫他們沒有種植的東西。
  3. 我們可以根據他們現在的狀況推知他過去的狀況。
  4. 我們也可以根據他們現在的狀況推知他未來的狀況。

上面的道理應該是很顯然的了。現在我們來看看另外一種假設情況.

幾年後,上面三家人發生了以下一些變化:

第一家人,感覺自己營養不夠,開始養豬、養雞、養鴨。

第二家人:他脾氣開始變壞,整天喝酒鬧事,打架撒潑,到處惹事生非。

第三家人:這個人突然覺醒了,他感覺自己應該奮發了,開始種黃豆和西瓜等蔬菜。並且,這個人變得很積極熱情,見人就客氣的打招呼,看到鄰居有困難就熱情幫忙,被鄰居們譽為「活雷鋒」。

現在再讓我們以一個天馬行空的姿態來突襲訪問他們,觀察他們,而我們並不知道他們過去的歷史,我們與上次訪問他們的是兩撥人。我們會看到一些很有趣的事情,而我們的心情也會發生很戲劇化的變化。

我們來到第一家人:發現他家裡有菜有肉,我們感覺這很正常,這人肯定以前很勤勞。這很符合我們的觀點:一分耕耘一分收穫。

但是我們再看看第二家,我們就肯定會憤怒了:這家人整天到處惹事生非、禍害鄉里,他們家怎麼還有菜有肉吃香的喝辣的呢?你可能會說,這也太沒有天良了吧,這樣的壞人居然過的有滋有味!

讓我們先平息心情,繼續到第三家來逛逛,這是我們感覺到非常的痛苦和惋惜了:

我們發現第三個人居然已經奄奄一息要死了!這第三個人死後,鄰居們自發的為他捐款、問他立碑,撫養了他的孩子。我們這些訪客都會感到惋惜,這麼好的一個雷鋒似的大好人,怎麼年紀輕輕就要死了呢?我們會嘆息:老天呀,你真是沒有長眼睛呀!

但是,事情真是這樣的么?

現在,讓我們來仔細分析分析上面的第二個人和第三個人的情況:

第二個人現在享受的菜和肉,是他以前種的「因」,他之所以有菜有肉吃,是因為他要麼繼續在種植,要麼他不種植了但還儲藏著足夠菜和肉,因此他得到了「果」,能夠繼續享用。他現在只是在享受和收穫他以前的果而已。這他現在的惡行是兩碼事,而他現在的惡行——比如惹事生非,禍害鄉里,是他種下的新的「因」,他以後必定要承受這些新的因長出來的惡果!

第三個人也一樣,他健康不佳、英年早逝,只是他以前懶惰不運動和吸毒的結果。他後面雖然改惡從善了,但因為之前經常吸毒他身體的根基被損壞,所以他的死亡也只是他以前種的「因」產生的必然結果而已。而他的夭折與他後來的善行也是兩碼事,他的善行必將產生新的善果。大家為他捐款、為他立碑、收養他的孩子就是他收穫的善果。

所以,實際上並不存在好人沒有好報的情況。我們感覺到「好人沒好報」或「壞人有好報」,只是僅僅看到了事情的一面,我們沒有能力全面的了解一個人命運的全部來龍去脈罷了。

看到這裡,很多人應該知道江南易林要說什麼了:種瓜得瓜,種豆得豆!有因必有果,有果必有因!

其實因果兩個字,一點都不迷信。無論是從命運角度來講,還是從社會學、物理學等角度來講,你只要做出一個行動,都會產生一個結果——只不過有些結果比較顯著、有些結果不太顯著而言。反過來,任何一個結果的產生,背後都會有一個或多個原因在起作用。這就是因和果。

有一個著名的佛偈(發音同季,ji4)可以很好的說明江南易林的觀點:

若問過去事,

現在受者是。

若問將來事,

現在作者是。

其實這句話非常的有道理,大家仔細思考一下:我們現在的生活可不正是我們過去的種種決策、種種行為導致的么?而我們未來的生活如何、是窮是富不正是由我們現在的種種決策、種種行為決定的么?

所以江南易林要說的是:活在當下,把握住現在,其實就掌握了未來。

聽到這裡,一些聰明的聽眾可能會想到一點:我們每個人剛生下來就處在各種不同的環境中,每個人的起點都不一樣,我們日後的命運自然也各不相同。

那麼問題來了:我們剛生下來的時候,我們命運的果是什麼由因決定的?或者說,是否有某種因素在我們剛生下來時就決定了我們的命運?

這是一個很好的問題,大家可以先好好思考一下。江南易林以後會逐步探討。

原創作者:江南易林

文章選自《周易八字解讀人生命運的奧秘》

著作權歸江南易林所有。請勿轉載。

推薦閱讀:

TAG:心理學 | 佛系網路用語 | 周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