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中年男子容易脫髮

為什麼中年男子容易脫髮

來自專欄 混亂博物館

謝頂,從容不迫地毀掉生活,這話一點都不過分:在中年人肩抗所有重擔,承受來自家庭和事業上一切壓力的時候,它卻昭然若揭地腐蝕掉一個人所有的魅力。

然而這一切又是如此的不可避免,25歲之後的男性幾乎全都有不同程度的發量減少——從生理上看,這就是為男性定製的可怕詛咒:雄性激素性脫髮。

而且直到今天,我們都沒有足夠完美的治療方案。

https://www.zhihu.com/video/978364253371203584

-文字稿-

脫髮的確是中年危機最主要的視覺信號,30歲的男性大約有25%會表現出明顯的脫髮癥狀,到60歲就能達到75%,而個別重症患者的頭髮在20歲時就變稀變細。這一過程雖然進展緩慢卻極難挽救,常被形容為「從容不迫地毀掉生活」。

然而在這樣龐大的脫髮人群背後,脫髮原因卻相當集中——有95%以上的男性脫髮都是「雄性激素性脫髮」(androgenic alopecia),所以此症又名「男性型脫髮」(male pattern baldness,MPB),主要表現為太陽穴和前額的髮際線後移,並伴隨頂部頭髮稀薄,隨程度加重最終連成一片,但極少殃及兩鬢和枕部——對此,我們可以參照漢密爾頓-諾伍德量表,專門評價男性脫髮的程度。

對於這樣一種波及全人類的頑疾,我們已經花費了大量的研究精力:現在注意到雄性激素性脫髮與一種5α還原酶(5-alpha reductase)關係密切。

毛囊根植在頭皮的真皮層,當它附近血管舒張,帶來充分的氧氣,其中的真皮乳頭就會迅速分裂出大量的死細胞,這些死細胞屍積成山,最終穿出體表,就是頭髮。

真皮乳頭長達數年的旺盛代謝需要類胰島素生長因子(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s,IGFs)的支持,這種生長因子負責促進細胞的營養積累與合成代謝,但當過量的雄性激素作用於毛囊和真皮乳頭,類胰島素生長因子就會衰減下去,真皮乳頭分裂減緩,頭髮越長越細,最後釜底抽薪地斷了,新的頭髮也不會再長出來,最終表現為脫髮。

而那些過量的雄性激素並非性腺活躍的結果:脫髮男性的毛囊中總有格外活躍的5α還原酶,它能將睾酮還原成二氫睾酮,而二氫睾酮與雄性激素受體結合的能力是睾酮的十到幾十倍——這才是激素性脫髮的元兇。

諷刺的是,雙氫睾酮在毛髮生長調節中扮演著兩面派的角色:在兩鬢以上的頭髮毛囊中,它起到上述的破壞作用,而在除此之外的全身毛髮中,它都反而會激活胰島素樣生長因子——所以雄性激素性脫髮的患者體毛、鬍鬚甚至鼻毛都很正常,甚至格外濃密。

隨著男性的睾酮合成量在20歲以後急劇增加,並以緩慢的速度遞減,25歲以後的男性幾乎無一例外不同程度地表現出脫髮癥狀,但受基因影響,不同個體的差異相當巨大。

最為人熟知的案例是英國王室的男人們:伊麗莎白女王二世的丈夫菲利普親王謝頂,查爾斯王儲謝頂、黛安娜王妃的父親史賓莎伯爵也沒什麼頭髮,所以一雙王子威廉和哈利都在30多歲就謝出了地中海,不禁讓人擔憂第三順位繼承人成年之後是否也會遭此厄運。

所以對於雄性激素性脫髮,目前的治療措施都集中於如何消除二氫睾酮的負面影響——比如非那斯特萊,或者叫非那雄胺,它結構很類似雄性激素,能封鎖5α還原酶的催化功能,有效緩解脫髮癥狀,並且治療同樣由二氫睾酮過量引起的前列腺肥大——但它有可能帶來用藥期間的性功能減退。

另一類常見葯比如米諾地爾——這是一種鉀通道開放葯,它在外用使能擴張毛囊毛細血管,給真皮乳頭帶來充分的滋養,也能有效緩解脫髮癥狀,甚至能讓其它部位長出黑粗的毛髮來,但也可能帶來紅腫瘙癢,甚至眩暈胸痛。

但無論如何,它們的副作用至少足夠明確,如果選用何首烏這種以名補形草藥製劑,非但長不出一根青絲,只怕嚴重的肝毒性還會讓白髮人送走一個禿子。

推薦閱讀:

高贊文章整理閱讀推薦
CB-03-01—最有可能的非那雄胺替代品
聊聊維生素D、銅肽和脫髮之間的關係
雄性脫髮的等級劃分
關於DHT的一些思考

TAG:脂溢性脫髮 | 脫髮 | 雄性激素脫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