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道編碼概述
因為現在研究方向是信道編碼,又由於知乎上關於信道編碼的討論和介紹,所以想寫一系列文章來介紹信道編碼,歡迎大家一起討論。
Email:duanhd@yeah.net
通信模型
首先我們介紹通信的基本模型,它可以由上述幾個部分組成。(清楚的同學請跳過)
Source:信源。發出信息的載體。這裡默認輸出二進位數。
Source Encoder:信源編碼器。對信源的輸出進行無損編碼(或者進行符合要求的有損編碼),目的是減少信源輸出信息的冗餘。可以理解為壓縮。
Channel Encoder:信道編碼器。對信源編碼器的輸出進行編碼,使得到的序列能夠較好地在信道中傳輸。一般會增加冗餘來增強抗干擾性。
Channel:信息在信道中傳輸,發給接受端。
Channel Decoder:信道解碼器。對接受的序列進行解碼,可以恢復一定的傳輸錯誤。
Source Decoder:信源解碼器。對信道解碼器的輸出進行解碼,恢復原始的信息序列。
Destination:信宿。需要原始信息的人。
信道編碼的目的和基本方法
如果信道是理想的,在信道的一端發送什麼,另一端就接受什麼,也就不需要信道編碼了。但是,不存在理想的信道,信道上存在雜訊,如下圖。
因為雜訊的存在,所以需要增加一定的冗餘來增加抗雜訊能力,什麼意思呢?最簡單的,就是重複。
每個字發送兩次,除非兩個字都錯了,否則是可以知道發送的信息的。因此,抗干擾是信道編碼的基本目的,重複是信道編碼的基本方法。而如何重複,才是信道編碼研究的重點。
信道編碼的設計準則
我們假設信源編碼器的輸出為M,信道編碼器的輸出為C(稱為碼字),信道的輸出為R,信道解碼器的輸出為C,信源解碼器的輸出為M,E表示發生錯誤。
當接收到R時,解碼器的條件解碼錯誤概率為
設計信道編碼應該使其最小
此時是接受到R後判斷碼字的概率,因此稱為後驗概率。
這種方法稱為最大後驗解碼(MAP)。
根據貝葉斯公式,
P(R)與解碼方法無關,如果每個碼字的概率相同
這種方法關注發送什麼碼字使得接受最接近我們收到的序列,稱為最大似然解碼(ML)。
信道編碼的性能指標
信道編碼的目的是抗干擾,那麼性能自然和抗干擾有關。
首先是誤碼率,一段時間內差錯碼字的數量除以傳輸的總碼字數。誤比特率,一段時間內差錯比特的數量除以傳輸的總比特數。
其次是發送1比特需要的能量。一般我們認為信道中的雜訊是不變的,那麼每個比特的能量越大,自然抗雜訊能力也就不同。可以認為,發送一比特所需要的能量越大,誤碼率越低。因此,信道編碼的性能可以用發送1 bit能量與誤碼率的關係表示,又由於不同信道雜訊不同,我們用信號和雜訊的比值來代替1 bit能量。這就得到了一般的衡量信道編碼的性能指標。
PS:使用 @Liberty GM 在Liberty GM:請問信道編碼的前沿技術有哪些?現在的發展方向是什麼?回答中兩張圖片。
References:
[1] W. E. Ryan, S. Lin. Channel Coding: Classical and Modern[M].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9.
[2] 王新梅, 肖國鎮. 糾錯碼:原理與方法[M].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出版社, 1991.
推薦閱讀:
※【航天甲子年50講】 18 NGSO 通信衛星
※通信行業各職位面試題和筆試題
※天上的衛星就那麼多,地上的有GPS的手機有很多億,每個衛星如何做到負責那麼多手機?
※SpaceX 的全球上網通信服務有何特別之處?為什麼會吸引 Google 的投資?
※通信工程專業有哪些就業方向?有哪些比較好的未來發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