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讓飛機設計師去研發坦克會怎樣?
啊嘍哈,又到了武研社時間!說起「飛行坦克」,不知大家會想到什麼?是美軍瘋狂的A-10,是蘇軍經典的Mi-24,還是那飛翔的59?其實在坦克和飛機問世初年,蘇聯人居然真的腦洞大開,想給坦克裝上「翅膀」飛上天!它就是我們今天的主角——蘇聯飛行坦克。
第一次世界大戰中,交戰國相繼將飛機和坦克等新式武器投入戰場,拉開了機械化戰爭的序幕。戰後,認識到新式武器裝備威力的各大軍事強國,都爭相開發新一代的軍用飛機以及坦克裝甲車輛。
新生的蘇聯也不例外,20世紀30年代,蘇聯通過實施五年建設計劃,在迅速進行社會主義建設的同時,也在加速發展自己的國防工業。大量新式的軍用飛機和坦克裝甲車輛相繼走下生產線,加入蘇聯紅軍。
當時的蘇軍極為重視裝甲部隊的建設工作,陸軍指揮官也在積極探索坦克的運用方法和戰術。蘇軍軍官們發現,身為陸戰之王的坦克,雖然在戰場上所向披靡,但受限於自身的行駛速度、燃油儲備和後勤補給能力,坦克部隊想在戰場上快速調動,很多情況下只能依靠鐵路和公路。
腦洞大開:空投坦克
那麼,能不能通過飛機來幫助坦克的遠距離調動呢?蘇聯人首先想到的是,用轟炸機貼近地面飛行,直接將輕型的水陸兩棲坦克投放在前線附近的湖泊中,然後由車組自己上陸。富有創新精神的蘇聯人很快付諸行動,將一輛T-37輕型坦克掛在轟炸機下面進行了湖面空投試驗。結果,蘇聯空軍的主力TB-3遠程轟炸機掛載的沒有配備降落傘的兩棲坦克落水後就沉入了水中,打撈起來一看,車底已經摔破,整車報廢。還好車組沒有隨車空降,不然可能要被這一下砸出內傷甚至葬身魚腹。實際上,坦克尤其是輕型坦克底盤非常脆弱,能輕易的被反坦克地雷炸穿殉爆。
飛行坦克:插翅難飛
直接空投坦克看來是沒戲了,但當時的蘇軍軍官很快換了一種思路:如果能設計製造出一種可以飛行的坦克,直接投放在前線,甚至是敵人防線的後方,將帶來出其不意的效果。通過報紙和雜誌,蘇聯人了解到他們的美國同行已經開始將「飛行坦克」概念付諸實踐。美國設計師沃爾特·克里斯蒂給自己設計的M1928型坦克加裝了一對機翼和一具螺旋槳,起飛時,依靠坦克自己跑到55km/h的高速,然後藉助一個斜坡滑躍起飛。克里斯蒂的設計未能得到美國軍隊的認可,但蘇聯人認為確實有點搞頭。
如果給坦克本身加裝滑翔機用的飛行機翼,大型轟炸機母機就能把「飛行坦克」拖運到敵方防線附近空域後投放,「飛行坦克」可以像滑翔機那樣迅速滑落到戰場,坦克車組就無需與坦克分離,落地就能開始作戰。1940年,蘇聯航空設計師奧列格?安東諾夫,接受了蘇聯軍方的委託,開始了飛行坦克的總體設計工作。
安東諾夫首先為飛行坦克挑選了合適的「機身」,在考察了蘇軍現有的坦克裝甲車輛後,他最終選擇了T-60輕型坦克作為飛行坦克的機身。T-60車體的平均裝甲厚度為25毫米,裝有一門20毫米機關炮和一挺7.62毫米機槍,時速可達44km/h,可連續越野行駛300公里,在當時已經是十分不錯的性能了。
安東諾夫為T-60坦克設計的飛行組件主要由上下兩個大型機翼組成,坦克成為整個滑翔機的機身,機翼成為坦克的翅膀,降落時,坦克的履帶充當飛機的起落架使用。飛行坦克還安裝了控制系統和升降舵,飛行員兼駕駛員可以實施俯仰操作,調整坦克的飛行姿態。最終設計成品被稱為A-40。
A-40飛行坦克重約8噸,其中佔主體的T-60輕型坦克重5.8噸,滑翔機翼等重2.2噸,翼展大約15米,全長大約11.5米,最大飛行速度為160公里/小時。
1942年9月2日,A-40飛行坦克在TB-3重型轟炸機的牽引下,開始了它的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試飛。起飛後不久,TB-3的飛行員就發現:由於飛行坦克的機翼太大,再加上A-40本身就很重,飛機的發動機已經開始過熱冒煙了!情急之下,轟炸機只能提前解開了鏈接A-40的牽引索。
幸運的是,脫離母機的「飛行坦克」表現還不錯。A-40的駕駛員謝爾蓋·阿諾欣操控著滑翔機的控制舵面,朝著地面緩緩滑翔降落。在經歷了落地後的震動後,A-40飛行坦克穩穩地停在了一片農田上。興奮的阿諾欣下車將所有的機翼全部拆了下來,自己開著坦克返回了出發基地。
經過設計師的計算和試驗,A-40還是顯得太重了,現有的蘇聯TB-3和Pe-8重型轟炸機都載不動它。設計團隊只好對A-40進行各種各樣的「減肥」:削減坦克的裝甲、彈藥、燃油和燈具等,其他備件全部拆下來,由另外的運輸機分開空投,落地後再由車組自己裝上去。
但這樣又無法實現最初設想的飛行坦克落地即能投入戰鬥的情況,同時,削弱了裝甲的坦克在敵人反坦克火力的面前無異於裸奔。1941年6月,蘇聯衛國戰爭爆發後,蘇軍集中了全部力量集中生產更為重要的T-34坦克,A-40飛行坦克項目也就此宣告了終結。
來自東方的山寨貨
值得一提的是,當時的日本陸軍也注意到了蘇軍的A-40飛行坦克項目,自己也於1942年嘗試開發了被稱為「特三號戰車」的飛行坦克。機身由一輛九七式輕裝甲車組成,安裝上機翼和尾翼,組成滑翔機的外形,直接由牽引機拖曳到目標地區後,實施滑翔空降。但最終這個計劃還是被陸軍否決,只能存在於圖紙之上了。雖然各國的飛行坦克項目無疾而終,但當年蘇聯設計師驚人的想像力和將其付諸實踐的技術和勇氣依然值得後人欽佩。在二戰結束後,蘇軍重新回到了空投坦克裝甲車輛的路子上,相繼研製出了ASU-57、ASU-85空降坦克和BMD系列空降戰車,裝備給蘇聯精銳的空降兵部隊,某種程度上來說,也算是圓了當初飛行坦克的夢吧。
推薦閱讀:
※6艘驅逐艦6艘護衛艦,中國海軍055萬噸大驅將帶領雙十二艦隊
※【傘繩】命懸一「線」——那麼它是如何拯救你的生命?
※《空天獵》中殲10用「掛肉機動」反殺「幻影」現實嗎?
※美軍海神反潛機追蹤中國091核潛艇三天三夜,它是如何做到的?
※「分散式激光聯合反導戰略防禦系統」概念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