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世界的解釋
了解我們怎樣解釋他人的行為,以及這種解釋的準確性。
我們對他人的評判取決於我們如何解釋他人的行為。基於我們的解釋我們會把某個人的示好行為解釋成真心實意的友好或者虛情假意的逢迎。歸因理論有助於我們理解這一解釋起作用的機制。
歸因理論描述了我們怎樣來解釋人們的行為。被公認為歸因理論創始人的海德及其之後的研究者分析了人們用以解釋日常生活的常識心理學。人們通常試圖將個體的行為歸結為內部原因(例如個人性格),或者歸結為外部原因(例如人們所處的情景)。
通常情況下我們的歸因是合理的,我們常常可以通過別人的行為來判斷他們的目的和意圖。如果我們發現瑞克經常嘲笑琳達,那麼我們推斷瑞克是一個不友好的人。我們可以很輕易的推斷出個體行為背後的特質,在一項實驗中,烏爾曼讓學生們記憶此類陳述句:那個圖書管理員幫一個老婦人將雜貨送到馬路對面。參與實驗的學生會立即下意識的推斷出圖書管理員的一種特質。當提供一些線索要求學生回憶他們記過的句子時,研究者發現最有效的線索不是「書」,而是「樂於助人」這種自發推斷出的圖書管理員所具有的的一種特質。
我們在試圖解釋行為時會利用一致性,區別性和共同反應這三種信息。好像很高大上,其實很普通簡而言之就是:個體在這種情境下是否總是出現類似行為?個體出現類似行為時,是否對應於某一種特定情景?其他人在這種情境下是否也會有這種行為?其實這是我們大多數人在日常生活中經常用的,根據這三點,我們判定某一個個體在有某種行為時,是因為個人能力還是因為情景導致。這思路其實和我們調試程序中的BUG有點類似。(#^.^#)
我們的歸因並不總是合理的,歸因理論研究者發現人們在歸因時存在一個普遍性的問題。當我們解釋他人的行為時,我們會低估環境造成的影響,而高估個人特質和態度所造成的影響。舉個栗子說來就是,我考試考的好是因為我聰明(高估個人),別人考不好是因為別人能力不夠(低估情景)。
這種個體在歸因時低估情景因素作用的傾向,被李·羅斯成為基本歸因錯誤。讓大學生閱讀評論家們的演講稿,然後告訴大學生們,評論家的立場是由辯論教練指派的,並不一定是評論家們真實態度的反應,這些大學生仍然認為評論家本人在一定程度上支持他們演講稿所展示的態度。如果某個人被要求表達某個觀點,那麼我們會認為這個人實際上支持這種觀點。簡言之,我們通常認為他人的行為就是其內在特點的直接反映。
為什麼我們會犯歸因錯誤?
首先,歸因理論學家指出,當觀察他人和我們自己的親身經歷時,我們的觀點會有所不同,當我們作為行動者時,環境會支配我們的注意;而當我們觀察別人的行為時,作為載體的人會成為我們注意的中心,環境此刻顯得相對模糊。這就是作為行動者和觀察者時表現出來的差異。如果我自己生氣發怒,那是因為別人惹怒了我們,但當看到別人發怒時,我們就覺得他似乎脾氣不好。隨著時間的推移,如果原本生動可見的行動者在我們腦海中模糊,觀察者會分配給情景更多權重。辯論賽結束後,我們會覺得辯論者本人持有和他們辯論時相同的立場,但是過了一周之後,再讓我們歸因時,我們可能就覺的辯論者這他們的立場是受制於情景(比如立場是比賽時臨時抓鬮抽取的)。這些都可以揭示出發生歸因錯誤的一個原因:我們總是從自己關注的地方找原因。
其次文化同樣會影響歸因錯誤。一個持有西方世界觀的人,更可能認為是人本身而不是情景導致了事件的發生。而東亞文化下的人通常對環境的作用格外敏感。當意識到社會環境的影響時,他們會很少設想他人的行為和其內在特質相關。
基本歸因錯誤的基本性在於它在本質上影響著我們做解釋的方式。那些將貧窮和失業歸因為個人特質(他們就是懶而且沒有追求)的人通常贊成不同情這些人的政策。那些做出情境性歸因(他們的生活環境惡劣,得不到良好的教育)的人則傾向於支持給與窮人更多幫助和支持的政治立場。
研究人們社會思維過程中出現的一些怪癖和謬誤,並不是為了證明我們有多麼愚蠢,真正的目的只是為了揭示人類怎樣思考自己與他人。雖然說我們的錯覺和自欺能力讓人驚訝,但是我們的思維方式總的來說具有適應性。錯覺通常是我們將複雜信息簡單化處理這種策略的副產品。關注基本歸因錯誤這類思維方式,是出於人道主義的考慮,我們更願意相信別人的貧窮很大程度上是因為現實環境導致,而不是個人不努力懶惰導致。
我們通常認識不到自己各種思維偏見,也意識不到,如果對這些偏見了解更多能夠給我們帶來多大好處。社會心理學的目標是讓我們了解自己思維的荒謬之處,以期待我們變得更理性,更貼近現實。希望是件好東西,也許是世上最好的東西.好東西從來不會流逝
本文由小編整理編輯,或多或少或無的摻雜了小編的想法。主要內容來自《社會心理學》第11版
推薦閱讀:
※人類社會應該由藝術家們來管理之續
※人類社會中的最重要的影響因素
※人類不可能永生,因為已然永生
※當今社會引發人類思考
※如果天父上帝存在,人類可是其唯一的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