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中興遭封殺談國運之鑰(上)
文章來源,核心技術,必須掌握在自己手中!--從中興遭封殺談國運之鑰(上)
美國商務部網站於當地時間4月16日發布公告,7年之內禁止美國企業向中興通訊開展任何業務往來。公告稱,中興通訊違反了2017年與美國政府達成的和解協議。當時,美國政府指控中興非法將設備(包括列入限制出口名單的美國零部件)出售給伊朗和朝鮮。中興通訊事件再次暴露出中國在一些關鍵核心技術上受制於人的軟肋。
一、美國幫中國解決了一個難題
此次禁運制裁,一個非常刺激的地方,在於出手之狠,破了紀錄。有人類以來,一般各國間對世界著名公司的制裁,無論出於什麼樣的原因,一般都「圖財不害命」,而這一次,是沖著要中興的命來的。如果按英語系帝國邏輯,公司哪怕犯的是賣鴉片的大罪,要想斷其財路,當年直接是用戰爭解決問題的。一個商人出身的總統,幹這種事,恐怕已超出經濟學解釋範圍,該算「政治」經濟學了。
不管怎麼樣,這一下推高了國內對晶元產業乃至整個國家技術創新之路的反思浪潮。結果很可能像美國轟炸中國駐南使館一樣,帶來一代人對重要問題看法的改變。特朗普此舉,很可能無意中,幫助促成中國政府與企業一個長期達不成的共識的形成。這就是要不要自主研發立國,而這正是中華民族復興的核心難題。
中興的死活,跟這個問題一比,就小得不值得一提了。在沒有這次事件之前,中國政府要想說服企業提高研發費用比重,是十分困難的。如果說,拍電影,愛情和戰爭是永恆主題的話,四十年改革開放歷史,一直貫穿著的永恆主題之一,就是技術與市場的關係。圍繞晶元發生的故事,正是這條主線上,中華民族崛起中發生的心理衝突變化的一個縮影。
當代中國有一個現象,政府提倡什麼,往往不是因為市場做得好,而是市場成問題。例如,口號農業提得最響時,一定是農業市場失靈,有問題亟待解決。創新,是政府另一個年年講、月月講、天天講的事情。之所以如此,是因為創新出現了市場失靈問題。具體表現在,國家大力提倡創新,但企業少數響應,多數嘴上支持創新,到投錢時就沒下文了。四十年來,中華民族叫企業的這個物種,作為一個整體,研發投入比重雖然有所提高,但與各國同類物種相比,與國家期望相比,差得非常遠。這成了中華民族復興的一個隱患。
說明市場形成了一個不成文的共識或者說潛規則,在否定報紙上天天講的創新。這種共識認為,研發投入不划算,不如別的來錢快。最早作為話題,是40年前聯想貿工技與技工貿(倪光南主張的就是今天的華為之路,甚至具體業務)道路之爭,最新作為話題,是40年後華為的技工貿與中興的貿中技之爭。中華民族要想實現偉大復興,不突破這個心結,就走不出去。
但偏偏這個難題不好解決。因為貿工技的主張,有兩個王牌依據,一是市場經濟,一是開放,基本邏輯是,為什麼要自主研發,美國的東西又好,又便宜,我的用戶喜歡又好又便宜的東西,自主研發出的東西,產品性能差得多,成本還高,搞市場經濟,當然要聽市場的。再說,這是個開放的世界,美國絕不會卡我們脖子的。中興,想必就是這樣認為的。不光中興,整個通訊行業,評論起TDSCDMA來,多是這個腔調。這套邏輯,本身是能自恰的,但要從根本上成立,要有個總前提,美國只搞經濟學,不搞「政治」經濟學。
如果不扯國家之間競爭,只當作一個國內問題,技工貿與貿工技之爭,實際是磨刀與砍柴之爭。技工貿主張的是磨刀不誤砍柴功,貿工技則認為磨刀耽誤砍柴功。「磨刀」派與「砍柴」派誰也說服不了對方,這成了一個老大難問題。我有時想,什麼時候美國能出一個傻冒總統,給大家演示一下,「砍柴」背後的經濟學,實際是一出「政治」經濟學,一定會非常有利於「磨刀」派。這樣一個傻冒,終於出現了!而且不巧的是,美國磨好的刀,恰恰殺向的是「砍柴」派大師。
美國封殺中興,其中給國民積壓的心理能量,將不亞於一場戰爭。中國當然不會用戰爭來解決問題,但會將這種能量,轉化為一種自主研發上的共識。這種共識自己形成起來都難,叫美國促成了,也算是壞事里的好事。
二、分析當前形勢,美國在晶元上封殺中國的最佳時機,實際已經錯過
如果封殺中興,是為了系統地用晶元封殺中國,可能為時已晚。封殺的最好時機是晶元從無到有的階段,這個階段,中國已經渡過了。
過去十年,是中國晶元從無到有的發展階段。從晶元性能看,高端通用晶元從十二五期間性質只及美國產品10%,到飛騰、龍芯、申威和兆芯等國產CPU的單核性能已達美國產品性能25%至50%不等。中國已飛離跑道,在加速上升,這時封殺已來不及了。
從種類看,微處理器方面,龍芯處理器,已經用到了北鬥上;數字信號處理器DSP方面,「華睿1 號」性能明顯優於飛思卡爾等美國同行;嵌入式晶元方面,有華為旗下的海思麒麟系列,有阿里巴巴注資的杭州中天微系統公司;內存DRAM方面今年國產內存已開始翻身;此外,可編程邏輯器件FPGA方面,國內有京微雅格等五六家公司在做。可以說,已經遍地開花。
今後十年,國產化晶元及軟體將快步走在產業化的路上。當前,作為國內唯一同時掌握CPU、GPU、Chipset(晶元集)三大晶元核心技術的公司,兆芯已開始積極推動產業化。就是一個報春信號。光從分析數據看,國產晶元在許多種類上佔有率都為0。但背後的真相是,在這些領域,我們並非沒有可替代產品,有些產品,性能還不錯,主要是國產晶元的民間市場佔有率太低(低到1%以下,被四捨五入歸0了)。原因是中國人不像韓國人,肯用性能差一點的國貨。如果完全沒有晶元,美國可以封殺;現有已經有了,只是性價比不好,美國真要封殺,恰好會把這些晶元激活。大不了,中國晶元一開始個頭大一點,慢慢就好了。
當然,還有許多種類的晶元,中國目前還是空白,封殺在短期對個別企業是有較大影響的,但從長期看,並不是主要問題。因為晶元里,比較難的已經搞出來,相對簡單的,主要是看想不想搞。還有一個問題就是晶元製造精度,我們現在差得較遠,比我國台灣地區都有差距。不過提高也只是時間早晚的事,其中還可能發生令中國提前趕超的變數。
中國研發有個壞毛病,就是封殺依賴症,美國不封殺,中國人往往不想主動搞。但封殺又是非常痛苦之事,誰也不願、不肯主動自找封殺。但是,從歷史看,美國人只要一封殺,中國相關技術自主研發往往會立刻起死回生。封殺本身是一件可遇不可求的事。如果早晚要封殺,在和平時期封殺,比打起仗來再封殺,要好得多,至少追的時間比較充裕。本來,如果沒有此類事件,預計中美晶元設計會向各具特色方向發展。現在這樣一來,可能逼得中國不僅要發揮自己所長,而且還要被迫在美國所長領域動心思了。
推薦閱讀:
※「元旦」是中國節日還是洋節?
※PBM的中國故事即將謝幕
※中美之間會爆發戰爭嗎?美國為何不敢對中國動手?
※國慶前後有思,就稍微說幾句
※不應該讓年輕人閉目塞聽,而是要讓他們去辨別是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