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te:旋轉跳躍我閉著眼--黏滯項、角動量、吸積盤

Note:旋轉跳躍我閉著眼--黏滯項、角動量、吸積盤

來自專欄 天問天文

「考慮一個靜態黑洞,沒有角動量黑洞吸積會不會發生?如果加上一個轉動微擾,又會怎樣?」這是昨天在某個物理學術交流群里,@厲岳洲 問我的一個問題。在查閱相關資料並做了一些簡單的數值模擬之後,我意識到這個問題是非常有價值的,所以在專欄里寫一下。

首先我們知道,吸積盤是由高度電離分子形式氣體組成的,以黑洞吸積盤的標準薄盤為例,吸積盤是幾何薄光學厚的。就像我們熟知的太陽系八大行星一樣,盤中的氣體在不同半徑處以不同的角速度繞黑洞旋轉,進而形成穩定圓軌道,這意味著氣體受到的引力正好被離心力所平衡,即: frac{GM}{r^{2}}=rOmega^{2} ,其中 G 是引力常數, M 是黑洞的質量, r 是氣體距黑洞奇點的距離, Omega=sqrt{frac{GM}{r^{3}}} 是氣體的角速度。我們可以看出,越靠近黑洞,角速度變越大,這種較差轉動規律被稱作開普勒轉動

圖一:中心為黑洞奇點,紅色為黑洞視界,藍色為最內穩定圓軌道。v為轉動速度,f為引力,F為離心力。該圖表示的就是開普勒轉動。(本人手繪)

我們知道,吸積盤不光存在於黑洞中,在原恆星主序星白矮星中子星中都存在吸積盤,而這種吸積盤雖然和太陽系中行星一樣擁有著穩定的軌道,但是與之又不同的是,吸積盤中存在著一種叫黏滯摩擦作用。在黏滯作用下,吸積盤中的氣體會被加熱並放出強大的輻射,這也被認為是類星體耀眼的光以及黑洞X射線雙星的X射線輻射的來源。

那麼,問題來了,黏滯項和角動量在吸積盤中到底扮演一個什麼樣的角色呢?

在之前的專欄文章Note:優秀的天文學家為什麼需要牛頓引力近似中,我們了解到:

除了視界半徑r_{g} )之外,黑洞吸積中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半徑:最內穩定圓軌道半徑r_{ms} )。我們知道,黑洞吸積盤是由圍繞黑洞做圓周運動的氣體組成的,且吸積盤中存在角動量轉移,質量會從盤外側轉移到盤內側。這個過程會一直持續到吸積物質到達吸積盤內邊界。但是由於黑洞自身的時空性質束縛了吸積盤的內邊界,因此當吸積物質靠近黑洞到一定距離時,穩定的圓軌道將不會存在。而正好保持有穩定圓軌道的位置,就是黑洞吸積的最內穩定圓軌道半徑。

圖二:吸積盤示意圖。一般情況下吸積盤尺度是幾百到幾千個史瓦西半徑,而在史瓦西黑洞的情況下,最內穩定半徑為3個史瓦西半徑,所以在這張圖上很難看出來。(摘自Yuan F, Narayan R.2014.52:529-588)

而角動量轉移的關鍵,就在於吸積盤中相鄰氣體層之間的黏滯作用。說詳細點就是,通過內、外層氣體之間的黏滯作用,角動量較大的內層會損失角動量,然後向內掉落,而角動量較小的外層會獲得少量角動量。於是,吸積盤中的氣體逐漸向黑洞中心掉落,這便是我們一直在說的吸積過程,在這過程中,質量向內轉移角動量則向外轉移

於是,如上文所說,在黑洞附近,引力向內增長的太快,所以在比最內穩定軌道更靠近黑洞的地方,會形成如圖一所示的粒子真空區。當氣體由盤外持續供給時,吸積盤會形成一個穩態。

那麼黏滯項是如何在角動量轉移中扮演重要角色的呢?

我們假設一個位於點質量勢 -frac{GM}{r} 中的試探粒子。那麼如果粒子相對黑洞中心沒有角動量,也就是如本文開頭那個問題中所說的「考慮一個靜態黑洞,沒有角動量」的情況,在此情況下,粒子將直直向黑洞奇點飛去(除非粒子的徑向速度 v^{2}_{r}geq2frac{GM}{r} )。而此時,我們給粒子加一個轉動微擾,不論這個微擾有多大,粒子都具有了非零的角動量,此時,粒子將繞著黑洞中心旋轉。

眾所周知,如果有一個給定的比角動量 l=rv_{varphi}v_{varphi}開普勒值),當軌道為圓形時,試探粒子的比能量達到最小。而在上文中我們知道,吸積過程是一個角動量向外轉移而質量向內轉移的過程,那麼我們預計最終氣體會形成一個穩定的圓形吸積盤。而在上文中,我們知道,黑洞的引力與離心力平衡時才會形成穩定的圓形吸積盤,那麼有 frac{GM}{r^{2}}=frac{v_{varphi}^{2}}{r}=frac{l^{2}}{r^{3}} ,因此圓軌道半徑 r=frac{l^{2}}{GM}

由此我們可以發現,不考慮黏滯項時,只有角動量守恆的情況下,粒子無法到達黑洞中心或者在形成穩定圓軌道之後釋放引力能,從而也就沒有物質吸積,而會形成類似於太陽系行星軌道一樣的情況。而在我利用Zeus-MP程序所做的數值模擬中,當我不加入黏滯項只考慮角動量守恆時,初始物質在演化過程中是靜止不變的。因此,黏滯項在吸積過程中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

圖三:加入黏滯項後的吸積過程。尺寸的設定的非常小,且沒有考慮廣義相對論效應,所以沒有最內穩定圓軌道,但是有穩定的吸積和外流過程。(取自本人的數值模擬)

參考文獻

加藤正二. 黑洞吸積盤[M]. 科學出版社, 2016.

P.S.對於這個問題,我其實還有一些大膽的想法,需要再和別人討論一下。

P.P.S.過幾天和 @Narayan 去鹽Club,本著不能空手去的想法,寫篇專欄吧。


推薦閱讀:

ABCs of Quantum Mechanics
讓我們來聊聊那些存儲器
SYK Model 簡史
為什麼說天王星是在「躺著」打滾?
勻加速運動

TAG:天文學 | 物理學 | 自然科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