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如雨止》里為什麼男女主角沒在一起?

《戀如雨止》里為什麼男女主角沒在一起?

看到有網友問「《戀如雨止》里為什麼男女主角沒在一起」,我覺得以個人的角度來回答一下也是可以的。這個問題說起來還是需要很多文字。我就儘可能的挑其中一部分的點來說說看法吧。如果不夠全面的地方還請諒解。

跳進劇情內來說。

核心矛盾。

這個故事從一開始就鋪墊了一個核心矛盾,就是男女主角之間的身份、家境和年齡之前的差距。簡單的來說就是「他們不合適」是從一開始就埋下去,作為整個故事的暗線的。

順帶一提,明線就是人生和夢想。他們之間的差距,也就是不合適的理由最主要的就是年齡差。年齡差這個東西,是無法消除的客觀條件。它並不僅僅會導致興趣不同、話題代溝等小問題。也不僅僅意味著其中誰會早三十年離開對方。或者說這一些都不是大問題。

最大的問題就在於這麼多的年齡差會給對方留白。舉一點點簡單的例子來說,年齡小的那一方需要奮力讀書的時候,年齡大的那一方反而會有時間。年齡小的那一方放假的時候,年齡大的那一方卻要日夜加班。

年齡小的一方毫無獨立能力的時候,年齡大的一方恰好是最有能耐精力的時候。年齡小的那一方最需要出遠門時,年齡大的那一方最需要呆家裡。

就好比兩個有縫隙的齒輪,哪怕努力把這一面合上了,轉到下面的時候肯定就鬆了。無視年齡差,強行給對方製造留白,為了佔有而給對方刻意製造苦難的行為,並不能稱之為愛。所以他們需要分開。

愛情是盲目的,特別是不完整、不成熟、不深刻的愛情。所以一開始的他們很享受在雨中的感覺,哪怕就是濕淋淋,也是在與對方相擁。

伴隨著劇情的推展,和愛情的不斷升華,他們漸漸的明白到真正愛對方的方式便是放手。害怕對方濕透,希望溫暖對方。最好辦法,不就是讓這雨停止,讓這一切放晴嗎。從明線上來看,就是考慮到對方的夢想和人生。所以基於這些,作出了分開的決定。但這只是表面上的。從暗線來看,就是感情的轉變和愛情的深入導致他們以明線的問題作為「契機」去分開。

不管是OP還是ED,或者是動漫、漫畫里都表明了這麼一個意象就是雨是對方,愛情是地上所積雨水,而積滿之後便開始升華。

所以其實男主一共出現了兩次「推開」。一開始的推開是出於顧慮,或者你可以稱之為責任、而第二次的推開是出於愛情,因為他真的愛她。女主也從一開始的不接受到後面的完全感受到了對方。你可以發現他們的變情變化都是1、明白這一份差距,卻不接受(一個不接受這個差距,另一個不接受表白),到2、不思考,完全沉侵在愛情里,不斷深化,3、既明白也接受。

從劇情里說的話,能從許多地方進行討論。我就挑了我覺得最重要的這個點來談。

跳齣劇情外來說。

戲劇的創作。

戲劇的創作要求必須要有衝突。而他們年齡差在故事裡是暗線衝突,人生和夢想是明顯衝突。需要衝突的原因是,升華必須要在衝突後。然後他們的分開便是衝突的結果。通過結果表達和傳達出來的思想,便是升華。而如果是多核心的作品,可以靠其他副核心創造衝突。但是《戀如雨止》這部作品是純愛情單核。夢想、人生、友情在其中副核都算不上,單純只是作為一條線索來推動劇情。

所以分開是必須的,要不然之前是在一起,衝突後還在一起,那就不是大衝突了。沒有大衝突的故事不是一個完整的故事。

常見的幾種戲劇套路,從大方向講是:1、戀如雨止里的這種,之前在一起,後面分開。2、之前不在一起,後面在一起。3、之前不是真正在一起,後面真正在一起。4、之前不是真正分開,後面真正分開。以分開的方式和理由,從故事的立意(也就是思想性)上來說,分為解藥和毒藥。解藥大致也可分為上中下等,而每一等大致也可以分為上下等。毒藥全為同等。因為每種毒藥皆為相通。

作者的性格。

這個作者的性格你可以從她裡面提到的作家和作品來感受到。作者是很喜歡思想性和文學性的作品的。特別裡邊的一句「文學不應該是救人的。文學應該是一劑毒藥」,完全能表明了作者的意圖。

作者就是想要把這個作品變成一劑毒藥。至於說什麼是解藥,什麼是毒藥。這個話題就更複雜了。如果是要簡單的來闡述的話,我已經在youku彈幕里發過了。我姑且猜大家是看的youku版,這裡就不多做重複了。

而一部好作品,乃至毒藥,主人公要足夠平庸。換句話就是人物要夠普通。但是故事不能普通。要達到這麼一個效果:單獨來看,男主是最普通平凡的男人,女主是最普通平凡的女人,而他們合在一起卻是一個最獨一無二,最真摯無比的故事。然後讀者能從其中感受到那一個時代,乃至每一個時代下,千萬人身上的縮影。如果你仔細去觀察,這會發現這是《戀如雨止》與很多動漫作品的區別。

那麼要把一個愛情故事變成毒藥,要怎麼做呢。首先這個得是超級純愛作品。為什麼呢?因為如果不是超級純愛作品,而毒藥又必須是拋出問題而不是答案,那麼讀者就不會去思考「愛情行不行」。

讀者會去思考「人物行不行」。哪怕是得出「行」的答案那麼也是因為人物行,不是因為它本身是可以的。哪怕是得出「不行」的答案那麼也是因為人物不行,不是因為它本身是不可以的。

而超級純愛作品就不能靠自己本身的這個愛情核來推動劇情。因為超級純愛不允許感情線出現向下走勢。這個我在其他帖子或文章里也說過了,這裡就不細談了。

這裡就再多提一下,由於《戀如雨止》是單核,又是超級純愛,所以就必須從中穿插一些夢想、友情和人生。要不然光靠愛情是不足夠去推動劇情的。

總不能把不同咖啡屋裡的約會都寫一遍,這是重複而無意義的。而且哪怕就算是這麼寫,歸類到一塊還是一樣性質的內容。始終還是需要一個點去推動劇情,引出衝突的。

這就是為什麼觀眾看完之後會有疑惑這個到底是戀愛番還是勵志番的原因了。本來每用一次夢想,就能推動一大段距離。但由於動漫沒把漫畫的全部內容製作出來,所以就加重了一些沒看懂的觀眾的誤讀。

說到這裡就需要提一下。沒把漫畫里的全部內容做齣動畫的最主要原因是當時漫畫正好連載到那裡。這部作品總耗時9-12個月。而作畫是最先完成的。作畫又需求分鏡和演齣劇本。這些都是需要經過仔細考慮的。所以雖然在項目開始之後,漫畫也陸續更新了更多的劇情。但是面對一句還沒寫下句號的話,胡亂猜測並改寫是不明智的。且還需要和前面內容融為一體。所以在諮詢過作者意見後採用了原創結局。

毒藥需要提出問題,這個問題是得有思想性,是無法解答的。而我們這裡不說一件事情是開心還是不開心的,也不是喜還是悲,只說是散還是圓,是聚還是空。確實,從兩方面都能提出一些想法或者是問題,但是高層次的問題只能從空里提出來。畢竟「五蘊皆空」。

那麼從具體來說,怎麼來提出這個問題呢。那麼就需要感情來畫一個圓。以《戀如雨止》的劇情來說就是要先推開,再接受,後推開。從沒有感情的拒絕,到有感情的接受,再到最深感情的拒絕。

再仔細的來說,就是一開始雙方因為沒有感情而沒在一起,到中期雙方有感情了所以在一起,到最後雙方因為是最深最真的愛而沒有在一起。最簡化來說就是,最懂得愛的時候就是最不懂得愛的時候。

從而推出諸如以下這些問題:

一、他們之間真的是愛情嗎,如果真的是愛情為什麼會被年齡所「屈服」?年齡這種明明就是最不能妨礙愛情的因素。就連最淺薄的「所謂愛情」也不會被年齡阻礙。

而我們又知道愛情越是深厚就越是能克服外界的困難和條件。那麼他們為什麼感情淺平淡的時候在一起,反而獲得最真摯愛情的卻分開了?

二、愛情是什麼,真的有愛情這個東西嗎?如果有,那麼如何解釋種種行為?如果沒有,又如何解釋種種行為?如果一切皆「空」,那「空」是什麼?

三、悖論。小城裡的理髮師放出豪言:他只為,而且一定要為,城裡所有不為自己刮鬍子的人刮鬍子。那麼理髮師最後有給自己剃鬍子嗎?

等等。。。

一些題外的話。

會不會忘記對方?是不是救贖?

忘記是不會忘記的,只是淡化。哪怕就是淡化了,那麼也是為了能更好的保存這一份感情。時間確實會淡化掉一切,到最後或許連模樣都一同剝落了。但也正是如此,才能讓這一切永恆,存活在時間之外。沒有感情的時候或許就是最有感情的時候,不能擁有說不定就已經是擁有。

現實里或許絕大部分情況都是如此。但是在這部動漫,倒不是這樣的。她如果會去談更多的戀愛,說明這一段戀情是「求不得」。而「求不得」的話就不會從心裡想要放手了。現實里所有不滿的感情,要麼之前是「求不得」,要麼之後是「求不得」。

如果沒有「求不得」,卻又去尋求「求得」,這就已經是前後矛盾了。現實里很難出現像《戀如雨止》里,前後都沒有「求不得」的情況。所以這部作品很浪漫。

這一部作品也不是「救贖」,這是一部真真正正的純愛作品。可以把夢想和友情看作是他們互相的救贖。但是他們的愛情絕不是只有夢想和友情在維繫著,維繫著愛情的是愛情本身。所以這份感情也絕不會是救贖。硬要說,只能說是「度」。

在這一份感情里,他們互相「度」了對方。「度」和「救贖」看起來很相像,但其實完全不同。這有一道對方無法自己跨越的坎,「救贖」是幫助對方去越過它。就好比一座林,救贖是在起火了的時候撲滅它。而「度」卻是把火傳遍每一個角落,直至燃燒殆盡。

拿數學題目來舉例。當對方被"1+1=?"困惑阻礙時,「救贖」是告訴對方答案是「2」,而「度」是反而再問對方兩個問題:「0+1=?」和「1+2=?」。

如果讀者錯以為這是一部講述「救贖」的作品,那麼這種觀念會影響讀者對整個故事的判斷。從而忽視了其中所想傳達的愛情。

所以這不是一出悲劇。也不是一部喜劇。它只是它,既不喜,也不悲,就那麼靜靜的存在著。

最後結局如此,那不就和當時直接拒絕一樣了嗎?

不同。這就好比既然每一個生命最終都將走向死亡,那麼活著還有意義嗎,被生育下來還有意義嗎。當然是有意義的。用《蜂蜜與四葉草》里的中心句來說那就是「謝謝你告訴了我,從一開始就結束的事情,和從沒開始過的事情,是有區別的」。而這整個過程既是區別的所在,也是懂得區別的所在。

如果不經歷這一切,拒絕也只是因為不喜歡而拒絕,因為不接受而沒在一起。經歷了這一切,則是因為相愛和接受了對方的愛才分開。

心情筆記。

魯迅說「人類的悲歡並不相通,我只覺得他們吵鬧」。我覺得大概是如此的。每個人有自己所經歷之事,每個人有自己的情感。所以是無法做到感同身受的。倘若有人看到了一棵小草,而你看到了小草將來的花。那是因為你看見過了一整個春天,而他或許還在冬眠。或遲或早。也罷,人類的悲歡並不相同。你捕捉到了陽光,那就簇擁在手心裡,溫暖那個地方就足夠了。

人生而孤獨,人生而孤獨。人與人之間不存在理解。與其說是去了解作品背後的情感,不如說這就是我的情感。蘊含在殼殼之內,卻在這部作品的字裡行間翩翩弄起舞來。


推薦閱讀:

一月新番考察:《戀如雨止》的跨年戀食用報告
愛在雨過天晴時——淺談《戀如雨止》 (上)
說是個戀愛番,到最後卻談起了夢想

TAG:戀如雨止 | 愛情 | 文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