Ⅲ 巴洛克音樂與巴赫的平行宇宙

Ⅲ 巴洛克音樂與巴赫的平行宇宙

來自專欄 音樂漫談

一直在想我該如何來解釋「巴洛克」這個詞,若只翻譯成「形狀不規則的珍珠」,似乎略敷衍,國內教科書對該詞的解釋也十分粗略,於是我翻閲了Robert Donington的《Baroque Music》和John Rupert Martin的《Baroque》,發現他們對這個詞的解釋有點曖昧性。它原意指十七世紀的文藝復興晚期之後,自義大利擴及到法國、西班牙,乃至於拉丁美洲、日耳曼地區的藝術風格。範圍很大,內容也很複雜,因此很難用一個詞來概括,特別在對風格的辨識上,然而我們還是以「巴洛克」一詞來統一。

當我們在談「巴洛克音樂」時,亦是指有著貴族氣度,節奏律動鮮明、精緻華麗的裝飾音等等,當然我們不得不質疑其中是否本末倒置:究竟是因為它是「巴洛克音樂」,因此節奏鮮明有著精緻華麗的裝飾;還是因為其節奏鮮明有精緻華麗的音符,於是我們稱它為「巴洛克音樂」?

當我們草率的將某一時期,受過去的慣例,稱之為「巴洛克」,而又將這個「巴洛克時期」的某些或大多數音樂家歸類為「巴洛克音樂家」,是否有可能忽視掉音樂家的個人特質與歧異性,甚至是將明顯沒有所謂「巴洛克風格」的音樂家,因其時代歸入「巴洛克音樂家」的行列?而後的學者論述,是否只是純粹受制於歷史的因循苟且,漠視音樂家的個人特質,更甚者根本不再去解析「巴洛克風格」名詞的指稱是否正確,不去辯析這個名詞的曖昧呢?

誠然,我認為是有除了「巴洛克」以外其他名詞使用之可能,且正是為了探討並確認其可能,我們才會有這些文本及這樣的課程出現。而在名詞的定義上,或許永遠沒有單一的解答,但至少在這裡,我覺得在聊「巴洛克」音樂之前,先陳述「巴洛克」名詞的曖昧性而不是單純直接將此一時期此一風格簡單定冠為「巴洛克」要更好。

以上是個人有關「巴洛克」一詞的些許不成熟思考。


這一篇涉及到的所有音樂我放在蝦米歌單了。

蝦米音樂?

www.xiami.com


巴赫的平行宇宙

巴赫Johann Sebastian Bach(1685. 03. 21 ~ 1750. 07. 28)

先從巴赫開始聊起,不僅因爲他是公認巴洛克時期最傑出的音樂家,他也是我心裡最接近完美的音樂家。他的音樂有一點非常神奇的地方,他的很多曲子都能讓我感覺到其旋律的優美與情感的深摯,然而奇怪的是,我說不出來他要表達的到底是哪一種情緒。對我而言,他總是好像既凝重深沈,又顯輕盈快樂。又像是憂傷地傾吐衷腸。這種複雜的融合,使他的音樂都帶有一種讓人不能捉摸透的深度。

他的整個家族非常龐大,自十六世紀以來,出現了上百位音樂家,在這樣音樂風氣的薰陶下,促使巴赫能成為往後的一代音樂大師。他的音樂創作受到多方面影響,包括義大利的器樂協奏曲和奏鳴曲,北德管風琴學派的管風琴音樂,新教聖詠,法國的羽管鍵琴音樂等等,在他的作品中,會將前人的創作成果融會貫通,並運用不可思議的對位法技術,創造出極為崇高,深邃,豐富的音樂世界,將巴洛克音樂發展到巔峰。巴赫對後世音樂更是有偉大的影響,稱為「音樂之父」。

所挑選的這七首巴赫,不見得是最出名的:如b小調彌撒、E大調大鍵琴協奏曲,都比不上哥德堡變奏曲或無伴奏大提琴組曲來的家喻戶曉。但這七首具備巴赫截然不同的面向。對我而言,巴赫的音樂是矛盾卻融合,理性更感性,深度又精湛的。其意境之純真與雄偉,如《哥德堡變奏曲》以「無限」與「極簡」 的概念,將一個微型的動機發展成一浩瀚廣大的宇宙,沒有能人像巴赫在音樂中能注入深厚卻親近人的哲理。我認為他的音樂是「人」的最高表現,他高貴又謙卑、可狂烈可平靜。平衡了人的智慧與情緒,哲學與宗教。最令人感動的是,在富邏輯的音符背後,我們看到的是一顆真摯樸實的心。也因此,我認為巴赫是世上最接近完美的作曲家。


?

曲例01:Bach: Cello Suite No. 5 in C minor, BWV 1011: Sarabande

巴赫-大提琴獨奏曲第五號第四首(Sarabande)

之前看了朋友分享的馬友友先生在日本東大寺演奏的視頻,他把這首獻給已故的奈良東大寺的方丈。這首大提琴獨奏其實乍聽之下很普通,調子很慢又枯燥,好像是巴赫硬是把幾個不協調的音符湊在一起。而當畫面轉到馬友友在東大寺的大佛前演奏時,我突然感到這首曲調與大佛兩者居然是如此契合。呆板笨拙的幾個聲音居然好像能在人心中開拓出一個無限寬廣空間,而其沈重的節拍緩慢到似乎可以把時間凍結住。

那一刻的我似乎可以在這個黑暗的空無一物的時空當中,找到一種不同於人世的吵雜慌亂的單純的寧靜。這種寧靜之要旨不在於美感與情感的宣洩,而是回歸於一種絕對的樸實。因為人們說的美常常出於一種造作、情感常常出於一種矯情誇大。真正的人心不是這樣的。實為一種複雜,混亂,矛盾不清的綜合而唯有在深度的沈靜當中才能勉強被看清楚。

那時候才突然明白劉鶚在《老殘游記》的一段形容:

「聲音初不甚大,只覺入耳有說不出來的妙境。五臟六腑裡,像熨斗熨過,無一處不伏貼。三萬六千個毛孔,像吃了人參果,無一個毛孔不暢快。唱了十數句之後,漸漸的越唱越高,忽然拔了一個尖兒,像一線鋼絲拋入天際,不禁暗暗叫絕。那知他於那極高的地方,尚能迴環轉折。幾囀之後,又高一層,接連有三四疊,節節高起。恍如由傲來峰西面攀登泰山的景象,初看傲來峰削壁千仞,以為上與天通。及至翻到傲來峰頂,才見扇子崖更在傲來峰上。及至翻到扇子崖,又見南天門更在扇子崖上。愈翻愈險,愈險愈奇。」

然後我在想,這一切是不是才正是佛教之本意?

意識到自己在思考這個問題時覺得有點不可思議。我們暫且不去關注巴赫在創作這首曲子時候的動機。他是一個虔誠的基督徒,但很多曲子卻幾乎完全像是跨越宗教,時代與文化。怪不得有人説,若是我們想要聽一種近似古典儒家所崇尚的雅樂,那大概就只有從巴赫中去尋找了。


?

曲例02:J.S.Bach: Mass in B minor, BWV 232 - Credo - Crucifixus

巴赫:b小調彌撒-信經-釘在十架上

難忘初聽「b小調彌撒曲」時,有種不可思議的感覺,除了宗教音樂的脫俗與靈性外,多聲部合唱如同浪花一般,層層疊疊,有時轉眼消逝,有時互訴衷情,有時死纏不放,有時卻又爭相逃離。

這是巴赫最晚年才完成的作品,就像身處在巴洛克音樂盡頭的繁星與海,回望著中世紀乃至文藝復興的往日榮蹟,這部彌撒曲也可以算作是西方音樂中最偉大的作品了。

這首同樣也是旋律角色並不突出,有很多半音音程,不管是上行或下行,聽起來都會有些哀傷。四度半音下行音型,例如,F->E->E?–>D->D?->C,叫做沉重步伐。將半音緊密地靠在一起,會變得超級不和諧,會給人一種沉重得放不開的情緒,可能是極其哀傷,沉痛或懺悔。

如果可以使用YouTube可以觀看一下這個影片 J.S. Bach Crucifixus (Messe en Si),如果需要影片也可以把郵箱留給我。影片清楚標示出這首彌撒包含半音的下行動機(MOTIF A1)及其變化(MOTIF A2, A3),及半音上行動機(MOTIF B1)及其變化(MOTIF B2)。此外,也標示出巴洛克時期流行的沈重步伐音型(Chormatisme)。


?

曲例03/04:

版本一:J.S.Bach:(Heifetz)Partita No. 2, BWV 1004, in D Minor: Chaconne

第二無伴奏小提琴帕蒂塔第五首《恰空》

巴赫的恰空,聽完之後真的就是恰然皆空了。個人覺得巴赫賦予恰空的激情很含蓄,甚至有些克制,這給人一種很複雜的精神感覺。不知道是不是因第一次聼恰空是在曇華林的小教堂,於是這首在我的記憶裏也被賦予了一種説不清的迷幻色彩。

「恰空」其實是一種舞曲風格,指莊重的三拍子舞曲。我最喜歡巴赫的恰空是因爲他在旋律中有很多突然宣洩又突然收住的瞬間,就像一個人快樂的時候是不會想要突然收住的,只會希望這種快樂永遠持續下去不要停,就像是不斷迴旋的舞曲。而悲哀和痛苦,總是當你很痛很痛,到了某一刻,我們不能再放任這種痛,才能終於一把收住。弦樂器只要一慢就很憂傷,譬如爲什麽二胡會讓人覺得很憂傷?低音也讓人覺得憂傷。恰空對我來說是一個人很痛,但痛的很清醒,很明白,所以節制的收住了。

這個版本是海菲茨演奏的,我太喜歡他對恰空的詮釋方式了,他以幹練快速而著稱,作風霸氣而恢宏,技巧驚人而精確,可是他看起來真的好冷峻,像冰山一樣,特別是當他展現炫技作品的時候,冷靜乾脆地掌握每一刻凝聚的音符,他的這個版本在我心裡簡直無人能夠超越。

《恰空》從八小節的主題發展出三十個變奏。

上面圖片是手稿第一頁,前八小節爲主題,可以看出和聲進行爲 I-V-VI-V,全曲就是圍繞著這一固定和聲進行展開。恰空實際是一種三拍子的舞曲,通常是運用一種五根弦的吉他來作伴奏。在巴洛克時期很受歡迎,一般而言,它的樂曲形式是把主題旋律音型不斷地反覆進行,並且在每一次反覆的時候加上新的變化,所以通常也被當作是變奏曲的一種。

版本二:No. 2 in D minor, BWV 1004 - Ciaccona, accompanied by chorale fragments

恰空我選的另一個版本是Hilliard Ensemble人聲伴唱版,非常喜歡,也曾聽到崩潰過,不多介紹了。


?

曲例05:J.S.Bach: Concerto for Harpsichord and Strings in E major, BWV 1053 II. Siciliano

巴赫E大調大鍵琴協奏曲第二樂章西西里舞曲。

巴赫的大鍵琴協奏曲不僅改變了鍵盤樂器在管絃樂團中的地位,更是他創作軌跡上重要的里程碑。就管絃樂團中的角色而言,大鍵琴原本一直扮演持續低音的角色,然而巴赫的大鍵琴協奏曲首次讓大鍵琴擔當獨奏,大鍵琴躍升成為樂曲中的主角,為後世的鍵盤樂器(包括鋼琴)協奏曲奠定基礎。

選取的這個第二樂章改編自第169號康塔塔的抒情調,編曲年代大約在1730-1733之間。三樂章皆以「反始詠嘆調」(da capo aria)的結構寫成。

這首大鍵琴協奏曲每個聲部給我的感覺都非常玲瓏,精巧細緻的旋律線與大鍵琴的交織像是對話一般。


?

曲例06:J.S.Bach: Concerto for Harpsichord and Strings in D major, BWV 1054 II

巴赫D大調大鍵琴協奏曲第二樂章。

第三號D大調寫成的BWV1054改編自BWV1042 《E大調小提琴協奏曲》。

還沒有仔細研究過這首,衹是很喜歡大鍵琴和弦樂交織的感覺。


?

曲例07:J.S.Bach:Concerto in D Minor (After Alessandro Marcello), BWV 974 - II. Adagio

巴赫D小調協奏曲,BWV 974(依馬切羅的雙簧管協奏曲改編)

這首出自巴赫為獨奏古鋼琴而作的16首協奏曲(16 Concertos for Solo Clavichord BWV 972-987)其中之一,這16首都是根據其他作曲家的作品改編,旋律極為優美動聽,好像一些影視作品也會用到。

聼這首的時候最好是一個安靜的環境帶著耳機,這是我非常尊敬的鋼琴家古爾德(Glenn Gould)的演奏,通常聼巴赫的鋼琴作品我都會先找出他的錄音來聽。喜歡聽他演奏時隨鋼琴旋律的哼哼聲,按道理似乎錄音是不能有外在的幹擾的,哪怕是音樂會現場演奏,聽衆跟演奏家都需要保持應有的安靜。我在想古爾德老爺爺演奏時候的哼哼聲,看似好像是幹擾了錄音的質量,可是細細想來當自己在彈琴的過程中也有隨著音樂哼哼的體驗後,似乎就很能理解了,反而這種共同的哼哼聲在演奏者與聽者間共嚀更是音樂的美。這種哼哼聲如果放在音樂會上是不和諧的,台下的聽衆只能正襟危坐西裝革履安安靜靜的聽著,假設一個人聽的入神發出哼哼聲必然招來他人的鄙視。如果台上的演奏家哼哼起來,底下的人恐怕不接受了,因爲干擾了音樂,倒是那無關音樂的動作與表情恐怕這個時候就顯的有感情了。

每每看到通俗音樂中有觀衆齊拍手喝著節奏與歌手互動的美景,而古典音樂中最多就是結尾中那句保留的「Bravo」了。我在想如果哪天台下的觀衆不需要西裝革履,不需要正襟危坐,在聽音樂過程可以按著個人的喜好搖頭晃腦,輕聲的哼哼像自己在演奏,像自己在家裏獨自享受音樂,如果更爲輕鬆些,少些正經或許這是愛音樂的人更願意的,對演奏家對聽衆同是如此,而這個時候肯定會有老道的聽衆站出來大罵不懂聽古典音樂的規矩,暴殄天物。我是看到過全體觀衆拍著手聽著勞特斯特勞斯的,現場的指揮家還是很高興配合著觀衆一起喝著節奏,大家都在享受音樂,只不過是聽衆連入門的水平都談不上,可這又有什麽重要的呢。

帶著枷鎖聽在音樂總是不美妙的,你説呢。


每每和別人聊天時很怕聽到別人一個勁說巴赫如何「偉大」,或是談論它的作曲技巧多麽「如火純青」,用這種詞匯形容巴赫對於我來説太過空洞無情了。在我的心裡,巴赫是不能用樂匠這樣一類的詞來形容的。聽巴赫的作品常常內心是很複雜的,有很多豐富的情緒卻又是非常克制,然而很多情緒是沒法表達的,身邊也沒人可以理解,只有自己沉浸在自己的情緒中。有時候也在想我到底真的懂音樂嗎,還是其實很多我所認爲的「懂」只是加入了太多私人感情色彩。不過他的音樂在這個宇宙中已經存在了三百多年,雖然到頭來不過是被一些我這樣的癡人「誤會」,或者被職業音樂家偶然提起,演奏,可它們任世人解讀然後依舊安靜的存在著,並且永不衰朽。不過也從未熱鬧過吧。原來這個世界雖然無情,到底還算寬容。

有人説,巴赫的音樂其實是時間性的藝術。但或許也不排除空間的體驗。除了音與音之間的相互聯結,還有許多相互牽制的因素,如音高的差距、音色的對比,節奏力度的不同、賦格中主題與反主題形成的張力,調性不同產生的不同色彩,都會浮現出另一個空間。

在巴洛克音樂裏,特別是巴赫的音樂世界,是有空間的流動感的,就像高音與低音的相互轉移、音色節奏的轉變,像是一個宇宙空間的轉換。透過音音之間的關聯與層級的觀念來談論巴赫的音樂空間,必須將空間流動性的轉變置於首要的地位。簡短的動機透過不同音域、諸多不同卻和諧的音色相互呼應,會不斷産生豐繁的效果,有如鏡子反射的影像一般,空間的流動性從而誕生。空間的流動性表現出時間的獨特體驗。受於形式與調性的限制,音樂創造的是封閉卻又循回的空間。

然而,巴赫在此一空間放入時間的定向,對於無邊無際的天,以不連續的方式如停頓、節奏的切斷、 半音性、上升下降音的暫停等來處理,以求方位轉換的可能性。在文本說出或唱出的過程中,內心忽然浮現的欲求的獨特體驗,就是方位的轉換。這個方位轉換的過程正描繪一個故事。

從清唱劇、聖詠合唱曲或是耶穌受難曲的開始到結束,事實上交織著一個個階段性的故事,也是充滿危機的時刻。在聆聽上帝的話語的過程中,隨著內心的微妙感受與個人自由的奧秘,會不斷體驗吸引與排斥的力量。巴哈音樂作品的曆程告訴我們,上帝話語在聆聽者的生活中成爲血肉的故事。音樂形式的曆程所呈現的,是天與心的過渡。我們已經感受到路德傳統的巴洛克音樂中,巴赫音樂裏的天與心的體驗。音的感受性會讓我們了解巴赫音樂的多重比喻,並非再現文本的圖象,而是當我們聆聽從外而來的上帝的話語時,在內心最深處所産生的回響。這樣的體驗表現出巴赫音樂結構的流動性,此一流動性有一循回的空間,然而卻透過時間的定向,讓我們解讀天與心相遇的過程。(這一段內容部分引自一篇文章名爲《巴赫的音樂神學》,想吐槽一下中國當代文字版權的悲哀,發現很多地方抄襲了這一段但是並沒有署名,以至於我找不到原作者的信息)

其實關於巴赫的作品還有英國組曲和法國組曲及其他想寫的,衹是最近情緒需要再調整一下,或許日後會繼續更新。後文介紹一些巴洛克其他音樂家及作品。


巴洛克時期其他音樂家的貢獻

蒙特威爾第Claudio Monteverdi (1567. 05. 15 ~ 1643. 11. 29)

蒙特威爾第Claudio Monteverdi

講到蒙特威爾第就要講到歌劇的誕生了,一般都把西元1600年稱為歌劇與神劇的誕生年;最早盛行歌劇的地方是威尼斯,而最大功臣就屬蒙特威爾第了。他的歌劇儼然巴洛克時期義大利最豐富的音樂資源,亦是歌劇史上的先驅,他是歌劇史上奠基性的人物,所以有人稱他為「現代歌劇之父」。

蒙特威爾第稱之巴洛克音樂的墊基者而當之無愧,著有牧歌曲集八冊等多部歌曲集,「波浪的絮語」、「亞麗安娜的悲嘆」等眾多牧歌,歌劇「奧菲歐」、「波佩亞的加冕」等眾多音樂遺世。其中《奧菲歐》算是歷史上最早的一部歌劇。(1607)。

《奧菲歐》的劇本由斯特裏吉奧(Alessandro Striggio)撰寫,取材於古希臘神話。劇情大意是: 歌唱家奧菲歐的妻子尤麗迪茜不幸死去,奧菲歐悲痛欲絕,決心到黃泉之國把愛妻奪回來。地獄之王允許他去冥界找回愛妻,但警告他在返回人間之前不得回頭看妻子。奧菲歐到冥界找到了妻子,實在忍不住回頭看了她一眼。尤麗迪茜向奧菲歐作最後的告別後便消失無蹤,奧菲歐後悔莫及。阿波羅神被感動,勸說奧菲歐跟他返回天堂,「因為在陽光與繁星之間,還有機會可以見到尤麗迪茜的倩影。」 於是他們緩緩升天。關於這部歌劇的更多概況和劇情請見-維基百科:

LOrfeo - Wikipedia?

en.wikipedia.org圖標


?

曲例08:Monteverdi : Orfeo : Act 1 "Rosa del ciel, vita del mondo" [Orfeo]

這是《奧菲歐》第一幕中奧菲歐和尤麗迪茜的對唱,以及眾人的合唱「天上的玫瑰」(Rosa del ciel)。二人即將舉行婚禮,為相知相愛而感到幸福快樂。奧菲歐唱「天上的玫瑰,人世的生命」 述說獲得尤麗迪茜的幸福和快樂;尤麗迪茜則以「如此巨大的歡樂難以言述」相回應;眾人載歌載舞表示祝福。(找到了這部的完整視頻,需要翻墻youtube.com/watch?


維瓦爾第Antonio Vivaldi (1678. 03. 04 ~ 1741. 07. 28)

維瓦爾第Antonio Vivaldi

想起本科二年級那年瘋狂迷戀他,每天早晨起床洗漱或是收拾東西時都要聼上一會兒,就像一場盛大的儀式一樣,聽的時候腦海裡只有這幾個詞,華麗,乾淨,激情又悲傷。 他被後世稱為「協奏曲之王」,他寫作協奏曲的速度,據說「比抄寫員抄譜的速度還快」,寫協奏曲對他來說,好像比喝開水還容易。巴赫也常引用他的小提琴與弦樂曲主題作古鋼琴曲和組曲,古典派大師海頓與莫札特早期作品亦皆遵循他的風格,維瓦爾第可說是古代演奏音樂的宗師,因此世人稱他為「古協奏曲之父」。


?

曲例09:Vivaldi-Concerto in B minor for Violin, RV 386/I. Allegro ma poco

《維瓦爾弟b小調小提琴協奏曲》-第一樂章:小快板。

估計很多人都是通過《四季》這首協奏曲來認識維瓦爾第以及巴洛克音樂的,而他的另一部名爲《B小調爲四把小提琴而作的協奏曲》的作品,我則認爲在某種程度上似乎更擁有精緻和純淨的巴洛克之聲。

兩把小提琴突出樂曲主題,中提琴如同鄉村田園中的小教堂的鍾聲。隨後,樂隊整體進入了這股春潮之中。在兩次的反複之後,小提琴將旋律引向了一派明媚春光之中,伴奏部分時隱時現,變幻著和聲的色彩,隨後有三個大的獨奏段落,分別由第一與第二獨奏小提琴交替接力完成。之後樂曲進入了全樂章的一個非常精緻的部分,最後在弦樂隊的合奏中莊嚴結束。


?

曲例10:Vivaldi-Concerto in B minor for Violin, RV 386/III. Allegro

《維瓦爾弟b小調小提琴協奏曲》-第三樂章:小快板。

第三樂章在昂揚向上的積極情緒中開始,四把小提琴將和聲推向了極致的輝煌之美。隨後第一獨奏小提琴開始了它的舞蹈,獨奏小提琴像相互追逐的鹿群一般輕盈飛舞。隨後,鏡面效果再次閃現,一組典型的巴洛克旋律模式躍然而出。即在一組下行的旋律線內,第一小提琴不斷通過在大六度與七度音程的遞進轉換之中,形成一種甜美之憂傷的夕陽西下般的美。


亨德爾George Frideric Handel(1685. 02. 23 ~ 1759. 04. 14)

亨德爾George Frideric Handel

我認爲是巴洛克除巴赫外第二重要的作曲家了。他出生於德國的巴洛克,大部分的音樂事業都在英國發展。原為歌劇作曲家,共創作了四十多部義大利歌劇。作曲的題材大都取自「聖經」或為猶太民族中的英雄故事,尤以「彌賽亞」最為著名;英國人尊為「最偉大的音樂家」,他的精神深植於英國的音樂傳統中。

《彌賽亞》(Messiah),意為救世主,是韓德爾(George Frideric Handel,1685~1759年)於1741年,歷經24天夙夜匪懈所完成古今不朽的神曲。《彌賽亞》完整版視頻(優酷)


?

曲例11:Handel: Messiah, HWV 56 - Symphony

序曲,e小調,莊嚴中略顯憂鬱。

序曲先是沈重莊嚴的賦格,然後接到對比強烈的一個三部賦格,速度加快,與前一主題形成對比,宛若向最後的勝利突進。他四聲部的弦樂上配入了雙簧管和低音管,然後又加進大鍵琴,這樣的開場猶如一種展示,形象而又之直接地呈現了從沈重到輕快,憂郁到歡樂,受難到得勝的作品的主線。


?

曲例12:Handel: Messiah, HWV 56 - Hallelujah! (Chorus)

選自第四十六首 《哈利路亞》 Hallelujah

據說韓德爾在1741年8月22日至9月14日3個多星期時間裡,幾乎足不出戶,不眠不休地沉浸在狂熱的靈感中,完成了《彌賽亞》這部作品。特別是在寫《哈利路亞》合唱曲時,他自己經常感動到淚流滿面,雙膝跪倒在地,雙手向天,喊著說:「我看到天門開了!」一氣呵成的音樂,帶動詩詞向前,充分掌握歌曲進行的方式,沒有一處凝滯,被後世稱爲神來之筆。


?

曲例13:Handel: Messiah, HWV 56 - Duet: He shall feed His flock (Alto, Soprano)

二重唱《他象牧人餵養羊群》(《以賽亞書》40:11;《馬太福音》:11:28/29)

這首算是《彌賽亞》中比較著名的二重唱。這首二重唱包括宣敘調及詠歎調,女高音與女低音相互配合唱起了牧歌般甯靜平和的歌謠,把彌賽亞溫柔、慈愛的一面展現在人的眼前,他像細心的牧人,使羊群得飽足、得安息。通過歌詞表達耶穌向全世界發出偉大的邀請:凡陷在失望、苦痛和恐懼中的人,只要來到他面前,學習他的謙卑和溫柔,所付的代價容易輕省,卻可以得到那偉大的福氣,就是人人渴望卻極難得到的內心平安。有了這樣平安,就可以承受世上的各種壓力和重擔。


?

曲例14:Handel: Rinaldo-Lascia Chio Pianga

詠嘆調《讓我痛哭吧》選自亨德爾的歌劇《里納爾德》。

大概是一首但凡學過一點美聲應該都會非常熟悉的歌曲。據傳這作品是亨德爾轉爲閹人歌手而寫。當然,現在沒有閹人歌手了,後來大部分是用男高音、女中音和童聲合成的。亨德爾的這部歌劇是其作品在現代演繹錄音頻度最高的一個了。蝦米光能搜索到的版本就非常多,大家感興趣可以手動搜尋。


斯卡拉蒂Domenico Scarlatti(1685. 10. 26 ~ 1757. 07. 23)

斯卡拉蒂Domenico Scarlatti

以前很好笑我總是分不清A斯卡拉蒂和D斯卡拉蒂,因爲在音樂史上這兩位斯卡拉蒂都很出名,一位是以歌劇、宗教音樂著稱的A·斯卡拉蒂,另一位以大鍵琴奏鳴曲聞名的D·斯卡拉蒂。D·斯卡拉蒂的啟蒙老師是他的父親,他的音樂天賦很早就被家人發現,並且加以栽培。他雖然被認為是一位巴洛克作曲家,但其音樂風格已受到了古典主義音樂發展的影響。D斯卡拉蒂是一位多産的作曲家,清唱劇、歌劇、協奏曲均有涉獵,然而他最著名的作品還是五百多首鍵盤作品,幾乎都是二段體,組織成A-A-B-B的架構,這些作品爲古奏鳴曲式的定型起了很大作用,因而被稱爲「古奏鳴曲式之父」。


?

曲例15:D Scarlatti: Sonata for keyboard in G minor, K. 30 (L. 499) (The Cats Fugue)

D斯卡拉蒂K.30號g小調賦格,或稱貓賦格。

據說(據説而已)斯卡拉蒂養了一隻名爲Pulcinella的貓,一次斯卡拉蒂記下了一段它走過鋼琴留下的旋律(開頭六個音),並以此爲主題創作了這首。這個旋律將在全曲中數次出現。


?

曲例16:D Scarlatti: Keyboard Sonata in B minor, K.27

D斯卡拉蒂b小調奏鳴曲。

二段體,A-A-B-B的架構。作品中的樂句綿密連接,一氣呵成。把原使用大鍵琴演奏的奏鳴曲以現代鋼琴表現,更可表現多樣且緊湊的感情或聲響效果。


巴洛克相關學術性的知識點,請點擊鏈接,就不再放到這篇這裡了。

涉及到的內容有 巴洛克音樂的由來 / 風格特點 / 主要創作技法與類型

※巴洛克音樂相關基本概念 | JingyaoWangs Zine

巴洛克音樂相關基本概念 | JingyaoWangs Zine column?

zine.la


題外話,以前在國內音樂學院的幾年,大多時候都是在進行繁瑣的技術分析和演奏技巧的訓練,坦白講很枯燥,所謂的和聲曲式,調性分析就像是拿著冰冷的手術刀在手術檯上不帶任何感情色彩的解剖,然後把旋律解剖後匯總成一份化驗報告。而我真的不喜歡這樣(這大概也是和聲曲式沒學好的原因吧),我更喜歡去聼音樂史,每一首作品背後都是一段迷人的故事,愛恨情仇或者是民族的悲壯命運,而我一直也覺得帶著這樣的感情才能真正的走進或是演繹好作品。這個觀點並不是否認音樂技術性的問題,只是覺得情感應勝於技術,因爲身邊太多被技術訓練而磨掉自身稜角的同學,當他們過於追求技術就容易忽略掉很多本真而純粹的東西,甚至會忘記最初的熱情。

這一篇刪刪寫寫實在耗了很久,參考了維基百科及一些學術論文,引用的已在文中段落中標明。

一是似乎沒有什麽恰如其分的詞匯語句可以形容這一時期的音樂帶給我的感受;二是越寫越發體會到當自己置身在這個巨大的歷史洪流中的那種渺小感,我覺得音樂這個東西這是我一輩子都沒辦法研究清楚的,也時常問自己音樂到底是什麽?算起來真正接觸音樂已經第十八個年頭了,卻開始有些困惑起來,尤其是正在整理知識的最近,同以往只是單純聼導師講課又是完全不同的體驗,好像相隔巨大時空卻又能夠感受到某種情感交錯的神秘共振。

也勸大家有的音樂,大好年華還是不要多聽爲好。

我還是高估了自己的承受能力,有點累其實。

巴洛克這一時期的總結先暫且告一段落,也許之後會繼續更新。

如果看到了這裡,感謝你:)

APR.12


推薦閱讀:

羽管鍵琴與鋼琴演奏同一首音樂作品各有哪些優勢?
如何評價肖復興對音樂家們的理解?
如何評價巴赫創立的音樂體系?
為什麼人們總愛談論巴赫?
除了「BWV」之外,巴赫作品還有哪些編號系統?它們為何沒能像「BWV」一樣得到廣泛應用?

TAG:古典音樂 | 巴洛克音樂 | 巴赫JohannSebastianBac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