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從國羽男單說起

從國羽男單說起

來自專欄 綠森林裡的故事

這兩天和球友們閑聊的時候,有人問了這麼一個問題:國羽目前的小將們打法和球路一個比一個老成,沒有一點年輕人應有的衝勁,明明有那麼多不同類型的陪練,為什麼主力隊員看起來反倒是一個模子刻出來的?

在國羽處於當下這個青黃不接的窘境中時,出現各種聲音都很正常,至少說明廣大球迷都依然對國羽抱有極高的關注。而且上面的問題確實是個好問題,準確說,這個問題完全可以推廣到很多其他的方面去。為了回答這個疑問,我們先來思考兩個比較寬泛的問題。

一、 思考之一:要「豬肚」還是要「鳳頭」?

以前老師講寫文章,多半會提到三個詞,所謂鳳頭、豬肚、豹尾,大意是說開頭要華麗,中間內容要豐富,結尾要有力。當然我們今天不談寫文章,主要討論球,那麼翻譯過來就是,要一大批優秀的中堅球員,還是要一兩個頂級的球員?

再通俗一點,假設你是老師,你是希望帶出一批90分水平的學生,還是希望帶出一兩個100分水平的學生,以及一大批70分水平的同學?

博主認為,當下的國羽中生代,就是一堆90分的同學,而丹麥、大馬、日本等國家,就是擁有一兩個滿分同學(安塞龍、李宗偉、桃田賢斗)以及一大批70分水平同學的班級。因此,我們與其他國家在這個問題上的選擇是不同的。

二、 思考之二:遍覽眾山小,後當如何?

考慮這樣一個情形,經過多年奮鬥和出眾的天賦,你終於站在了某個領域的頂峰,那你下一步的選擇會是什麼?

這個問題肯定會有很多種答案,下面是可能的幾種:

(1) 沒有困難創造困難也要上。這一過程極為困難,但凡敢做出如此選擇之人,皆為英雄。

(2) 繼續努力以維持領軍地位,這仍屬於良性競爭的範疇。

(3) 打壓對手以維持領軍地位。這已經屬於惡性競爭的範圍了,典型的例子就是當年美蘇兩大超級大國的冷戰。

(4) 順應時勢。後浪既然總會把前浪拍在沙灘上,何必過於強求?能登上頂峰看到最好的風景,那便足矣。

(5) 樂不思蜀被輕易掀翻王座,這沒什麼好說的,最差的一種選擇。

若是從世界羽毛球運動發展的角度來考慮這個問題,就需要聯繫上一個問題來一起思考了。

如果國羽要登上世界之巔,需要的是豬肚還是鳳頭?顯然是後者。事實上國羽也確實做到了這一點。倫敦周期的任何一個單項,放世界上都絕對是超一流水平。

那之後國羽選擇了怎樣的道路呢?

從目前的情形來看,國羽應該選擇的是第二條路,即繼續努力試圖維持領軍地位。簡而言之,就是培養更多的後備力量,接過老將們的槍,而後繼續領先世界。這個思路看起來很合理,而且老將們也都還未退役,可以很好地傳幫帶,新人培養起來更加不會有困難,想必用不了幾年就能繼續吊打世界。

然而不幸的是,這條路似乎並沒有走好。里約奧運會的平淡和今年世錦賽的衰頹,已經證明了這一點。要分析清楚其中原因,我們還需要用一點點統計學的知識。

三、 假設檢驗中的兩類錯誤

統計學中有一個分支叫假設檢驗,很不嚴格地說大概是這樣的:

我們有了一些數據,然後想知道某個結論可不可靠,於是先假設這個結論成立(或者不成立),這樣就可以將實驗數據限制在某個範圍內,一般稱之為置信區間,然後看現有的數據是否落在置信區間內,如果是則認為結論成立(或者不成立)。

但是呢,這種判斷方法總會有錯誤,一般人們將它分成兩類,所謂「拒真」錯誤和「存偽」錯誤,用大白話說就是,本來是真的結果我們認為是假的,以及本來是假的結果我們認為是真的。而且最要命的是,如果你只用一種判據來進行假設檢驗的話,那麼出現這兩種錯誤的概率不可能同時減小,想減小一種錯誤發生的概率那麼勢必會增大另一種錯誤發生的概率。

那有人要問了,不是講羽毛球的么,怎麼還扯到統計學了?一看就是博主讀博士讀傻了。

且慢,現在我們就來說說原因。

剛才我們提到,國羽想要維持霸主地位,就勢必要大規模地培養後備力量。但我們又知道,我國現有的選拔機制有那麼多層,每年參加訓練的小球員又有那麼多,每層都精挑細選多費事啊,有沒有什麼快一點的法子呢?

於是我們看到了所謂的「選材標準」,比如太矮的進攻沒壓力,像山口茜、奧原希望就不能進國家隊,太高的又不夠靈活,像伊萬諾夫、索佐諾夫也不能進國家隊。所以我們的隊員都是中等身高偏瘦。

再聯繫下剛才所說的假設檢驗?

博主認為,其實我們的所謂「選材標準」就是一個假設檢驗的判據,它提高了拒真的概率,同時降低了存偽的概率。換句話說,符合這個標準的球員不太可能是孬種,但一味地按照這個標準來挑人,錯失真正天才的概率也增加了。但這樣做其實也算合理,為什麼這麼說呢?

剛才我們已經提到,要稱霸世界,靠的是100分的球員,也就是真正的天才。雖然這個「選材標準」通過提高錯失天才的概率交換到了更快的選拔培養時間,但我國羽毛球青訓基礎好,參訓人員多,因此如果世界各國的羽毛球天才在總人數中分布是均勻的話,我們還是能選出不少天才球員的,再好好培養就能接過前輩的權杖大殺四方了。

然而正是這裡出了大問題。

國羽的培訓方式也仿照這個「選材標準」,弄出了個「戰術標準」。

按照剛才的說法讀者肯定也懂它是什麼意思了。按照這個戰術打,肯定成不了差球員,但對那些真正天賦超高的球員來說,可能這麼打併不是最好的打法。

所以這就是一個試圖用單一判據來同時降低兩類錯誤的失敗嘗試,所以國羽現在只有一批90分的中生代球員。國羽最大的問題來自於「選材標準」和「戰術標準」的雙重假設檢驗限制了出奇制勝的可能。那又有人要問了,你一個菜鳥握拍都不對,還敢天天對著國家隊的高手吹鬍子瞪眼?

這個問題呢,其實用「我批評冰箱質量不行還需要我會製冷嗎?」這一類套路回答就可以了。當然,用冰箱來類比總歸不太好,我一般會說,你天天說人家川普執政策略這不對那不對,也沒見你當過美國總統啊?

我們都知道,羽毛球講究技戰術,也就是技術和戰術。「選材標準」講的是技術問題,對於大部分傳統的技術來說,確實適中的身材比較適合發揮,但不可避免地會交換掉一些偏門的可能性,比如俄羅斯雙塔「三層樓高的殺球」。

而「戰術標準」呢,是用「較短時間掌握並執行一套面對大多數情形都有效的戰術」,來交換掉「用更多時間來思考並建立一套或幾套可能不太行但一旦成功就威力極大的戰術」。前者用時短,所以國羽的中生代層出不窮;後者時間長,所以國外特別難纏的對手不多,但每出一個都很難對付,這就是戰術設計的威力。

四、 一百平方米的大棋

博主一直秉持著一個理念,就是說羽毛球和下棋很像,每一拍球的出手都和下棋落一個子極為相似,都需要綜合考慮對方的思路、自己的思路、對方的戰略目的、自己的戰略目的等等一系列問題,因此羽毛球運動,某種程度上也可以認為是在下一盤一百平米的大棋。

而且我們可以說,羽毛球比下棋更加困難,因為下棋你設計好了思路之後,把棋子落下去沒有任何困難;而對於非專業的球員來說,很多時候不僅要考慮把球打到哪兒的問題,還得考慮能不能將球打到那兒的問題,這就是技術層面的困難了。業餘球員都知道,技術差距一丁點兒,在場上的比分就天差地別,所以才有了那麼多對反手和殺球技術極端熱衷的業餘愛好者。

但是到了真正的頂級賽場上,技術的區別就可以認為幾乎消失,大家都起早貪黑練了這麼多年了,論技術誰怕誰啊?真正起關鍵作用的,還是不同戰術的靈活應用。

博主之前看中國乒乓球隊的比賽,一直有個疑惑,既然中國隊每次都能把金牌照單全收,那還要教練坐場邊幹啥?現在發現啊,還真不是。

劉國梁離開國乒隊之後,之前無比風光的國乒男隊開始連連吃敗仗,敗的還是老對手波爾和奧恰洛夫。難道就這麼一年不到的時間,波爾奧恰們的技術就飛速提升了?且不說這麼點時間能不能提起來,大家都是世界前十的人,又打了這麼多年交道了,誰會個什麼技術都心知肚明。換句話說,技術在這種世界頂級高手的對決中,能產生的影響遠比我們想像的要小。

那什麼條件變了呢?當年那個不懂球的胖子不在場邊笑眯眯地看球了。

因此我們可以斷言,一個好的教練,可以打球不如你,但他的思路,他的洞察力理解力肯定不會比你差。你在場上和人對殺得起勁,殊不知有個地方棋形有漏洞,要是有個水平不在你之下的人在圍觀,就很有可能看到然後指出來。這就是為什麼國乒隊每每請求暫停後,都能很快扳回局面並獲得最終勝利的原因。

當然,這並不意味著技術不重要。對於我們這種業餘愛好者來說,只有同時擁有了良好的技術和戰術,做到所謂的「兩條腿走路」,才能夠取得更大的進步。

P.S. 本文首發於微信公眾號「綠森林裡的故事」,歡迎各位關注!


推薦閱讀:

你怎麼看待2017德國公開賽林丹、諶龍爆冷出局?
賽場 | 世青賽,我們都該看些啥?
羽毛球業餘雙打,一定要學會「造球」

TAG:羽毛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