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夫人》:傑奎琳的秘密回憶,打開肯尼迪遇刺的塵封歷史
「1963年11月22日,是我們那一帶人的911事件」。恐怖小說之王斯蒂芬·金曾有言語,形容肯尼迪總統遇刺身亡,給美國社會帶來的打擊。而肯尼迪之死更是因牽連的人數之多,線索之複雜,成為了神秘懸案。究竟誰殺了JFK,半個多世紀以來,共有三十多種不同的陰謀論甚囂塵上,即便特朗普公布《沃倫報告》,也未能解開這團難分難解的迷霧。《第一夫人》帶領觀眾從肯尼迪妻子傑奎琳的角度,來重新審視這一美國歷史上的最大陰謀。換言之,影片是以傑奎琳的秘密回憶,打開肯尼迪遇刺的塵封歷史。
影片沒有長篇大論肯尼迪之死的撲朔迷離,僅以截取JFK身亡後的前四天來顯現JFK身亡後美國政局的錯綜複雜,將白宮危機四伏的局勢生動地呈現出來。在100多分鐘的時長里, 傑奎琳的雙瞳構成觀察政治人物的視角,顯露權力交替時的暗懷鬼胎。片子在影像上很有特點,真實素材與虛構場面密切交織。編導者在真實新聞影像與紀錄片中捕捉到最有意味的細節,使之與所拍電影片段無縫連接在一起,形成了虛與實之間的聯動,讓故事有著濃縮的生動歷史之感。而打亂了時間線的敘事,因出色的剪輯而保證了觀影的流暢。
劇情由傑奎琳的回憶串起,新聞記者的採訪則貫穿始終。閃回鏡頭的運用,讓觀眾看到傑奎琳不同階段的生活。而一場刺殺讓她從萬眾嫉妒的第一夫人轉變為萬眾同情的前總統遺孀,權和貴的頂尖絢爛生活被瞬間終結。三個男性角色在她的互動起著不同的功能。新聞記者的訪談提問,是她傾訴過往經歷的渠道;年長牧師的寬慰解惑,給她指點迷津的燈塔;丈夫胞弟博比(羅伯特·肯尼迪)的出謀劃策,助其應對紛至沓來的挑戰。在與這三男人的言談中,她的話語成為對自身不幸遭遇的夾敘夾議。鏡頭之下,失去權力光環、寂歸平凡的女人在喪夫後的悲傷與堅定、脆弱與強大,顯得是如此感染人心。
如果你是一個歷史控,很容易能看出肯尼迪之死給美國政局帶來的動蕩。當空軍一號載著肯尼迪靈柩返回華盛頓的路上,傑奎琳拒絕將染滿肯尼迪鮮血的香奈兒粉紅色套裝脫下,穿著這血跡斑斑的衣裳,在飛機上見證林登·約翰遜在飛機上宣誓就任美國總統。這一幕給人心靈的觸動比言語無比震撼。既顯示了非凡的勇氣和鎮定自若的品格,卻也象徵著權力的更替竟含有著血腥。
失去丈夫的傑奎琳,承受巨大的傷痛,當絕不把自己的虛弱暴露於人前。孩子面前要強顏歡笑,媒體面前又要舉止得體,與人打交道時還需故作鎮定。只有在個人獨處時,當所有堅強的偽裝才卸下,她抽煙減壓、喝酒澆愁、聽唱片排憂,洗浴時失聲痛哭,不知所措地白宮房間遊走,內心的孤獨悲苦、迷茫無助顯露無疑。而沒有了第一夫人的光環護體,她也或多或少品嘗著人亡政息的世態炎涼。傑奎琳搬離白宮時,約翰遜夫人迫不及待地與白宮總管討論面料形成的定格,足以暗示政客的虛偽。工作人員的趨炎附勢,也在安排肯尼迪葬禮中的不厭其煩加以顯露。即便是肯尼迪之弟博比,也試圖把葬禮打造成拉抬政治選票的公關。他的寥落數語,匆匆梳理著胞兄的「政績」,推動航天計劃和民權運動、處理古巴導彈危機、對待卡斯特羅的打壓、派兵越南的肇始,也顯露對約翰遜上位的不滿,他們哥倆政治上為人作嫁的無奈,以及家族失去權力的不甘心。
傑奎琳代表了一個時代的風範。她因對時尚非凡的品味而聞名於世,她獨特的氣質、高雅的舉止影響了同時代的美國人。可很少有人談論她的勇敢與堅強。片中的傑奎琳告訴我們這個女人內心堅韌。面對政治同僚,她強硬地維護應有的權益,不肯妥協和讓步半分。拒絕約翰遜要她儘快搬離白宮的企圖;堅持把丈夫下葬阿靈頓國家公墓而非家族墓地,且精心挑選墓址;一定要馬車送葬的傳統,讓肯尼迪的葬禮堪比林肯。而訪談中,她向記者施加壓力,堅持修改訪談記錄,甚至提出「卡米洛特」的概念,將亡夫的執政與亞瑟王和圓桌騎士締造的志業相提並論。而這一切都正在證明,一個女人對丈夫的愛。
娜塔莉·波特曼不愧是是奧斯卡影后,把傑奎琳那複雜性格給予多層面的展現,還原了美國史上最美第一夫人的非凡魅力。照看孩子溫情而不甜膩,面對媒體高貴而不冷峻;參加社交活動優雅而不造作,維護權益果敢而不失柔韌,面對丈夫之死沉痛而不絕望。這部《第一夫人》因有她精彩的表演,有望在同檔期影片中脫穎而出。
推薦閱讀:
※美國總統巴倫特朗普有多少個孩子?
※美國總統特朗普上台後實行了怎樣的中東政策?
※八一八那些卸任的美國總統們都去幹啥了?
※美國總統特朗普為何要求美海軍撤換「福特號」航母電磁彈射?
※福布斯富豪榜已出爐現任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在其中嗎?
TAG:約翰·肯尼迪JohnFKennedy | 白宮 | 美國總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