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水果真有那麼多講究嗎?
來自專欄 懂科學愛生活
早上起床後,肚子餓了,發現家裡只有一堆水果,大腦說不能空腹吃水果,但是好餓啊,不管了,先吃了再說吧!
很多人都有這種經歷,因為吃水果有禁忌的種種說法已經深入人心,比如有些水果不能空腹吃,有些水果不能飯後吃,這種說法讓我們在吃水果的時候產生了很多顧慮。吃水果真的有那麼多講究嗎?
空腹能不能吃水果?
以下幾種說法比較盛行,到底對不對呢?
不能空腹吃太酸的水果,如山楂、橘子?
這個說法的理論是有些水果太酸了,酸味來自於有機酸,如果有機酸含量太高,空腹食用會使胃的酸度猛增,刺激胃黏膜,造成腹脹、泛酸等不舒服的癥狀。
這種說法在理論上好像是正確的,但是實際上卻不是那麼回事。因為目前大部分水果並沒有那麼酸,水果的PH比胃酸高得多,所謂「大量有機酸」使胃酸酸度猛增的說法已經失去了化學基礎。對於正常人來說,空腹吃山楂、橘子等酸味水果是不會造成什麼影響的。
不能空腹吃含有大量的單寧膠質的水果,如柿子?
水果的澀味來自單寧,單寧能凝固蛋白質,所以就有不能空腹吃柿子的說法。按這種說法,柿子中的單寧和胃酸會形成「柿石」即「胃結石」,但是這是在大量吃的情況下才會發生的問題。以前條件艱苦食不果腹,人們以柿子當主食充饑,所以記載有柿子導致結石的情況,但在偶爾吃幾個柿子,並不至於發生這種危險。所以空腹不能吃柿子的說法也不成立了。
不能空腹吃含有高活性蛋白酶的水果,如菠蘿、木瓜、獼猴桃?
有些水果如含菠蘿、木瓜、獼猴桃等含有高活性的蛋白酶(把蛋白質分解成氨基酸,也被一些人稱為「酵素」),理論上它也能分解我們食道表面和胃黏膜表面的蛋白質,這就會很「傷胃」。如果吃得太多,高活性的蛋白酶加上大量粗硬的纖維還可能損傷胃壁。
菠蘿吃起來很「扎嘴」,就是因為其中的蛋白酶分解了我們口腔中的蛋白質。不能飯前吃大量菠蘿,聽起來還是合情合理的。只不過要食用很多菠蘿會出現這種情況,吃一塊兩塊的就無所謂了,而且還有一些方法可以降低水果中酶的活性,比如泡鹽水吃菠蘿,或者用沸水燙過再吃,這樣「傷胃」的可能性就更小了。
不能空腹吃香蕉?
傳言空腹是不能吃香蕉的,而且這種說法得到了很多人的認同。這種說法指出香蕉含有較多的鎂元素,如果空腹食用會導致體內鎂過量,而過量的鎂會影響心臟的功能。
實際上食物中含鎂較多的不是香蕉而是綠葉蔬菜、粗糧、堅果等食物,它們中鎂元素含量都遠遠超過了香蕉,怎麼沒人說空腹吃菠菜會攝入過量的鎂進而影響心臟功能。所以不能空腹吃香蕉的說法是站不住腳的。對於健康的人,無論是否空腹與否,吃香蕉是不會引起心臟病的。
注意:腎功能受損的病人就不要多吃香蕉了,因為可能導致排鉀功能受損而發生高鉀血症。
飯後能不能吃水果?
以上是關於能不能空腹吃水果的問題,我們的結論是:可以!那飯後能不能吃水果呢?也有不同的說法,有的說飯後吃水果可以助消化,也有的說飯後吃水果會在胃裡發酵,影響食物消化?
飯後吃水果能助消化?
大部分水果中都含有蛋白酶,這些酶可以分解蛋白質,所以就有飯後吃水果可以助消化的說法。但有考慮過胃酸的感受嗎?健康人的胃酸是很強大的,在強大的酸性條件下,這些水果中蛋白酶幾乎喪失了活性,所剩無幾。這些即使還有點活性的酶在胃裡的濃度已經很低很低了,遠不如人自己的消化酶那麼有效。所謂蛋白酶幫助消化的事情,對於胃功能強大的健康人來說,實際上是可以忽略不計的。
飯後吃水果影響消化?
再說說飯後吃水果可能引起發酵的事情,發酵一定要有微生物的參與,一個健康的人,他的胃酸是很強大的,微生物在酸得「要命」的胃裡根本無法存活,哪裡還有「發酵」水果的機會?所以關於這個說法也是不成立的。
注意:但是對於一個消化不良,胃酸分泌很少,甚至胃表面還有損傷的人來說,蛋白酶、微生物就能在他的胃裡活動,特別是吃大量水果之後,本來就數量不足的胃酸又被稀釋了,蛋白酶就能保持旺盛的活性,微生物活動的機會也更大。這時無論飯前飯後吃水果,都會對胃黏膜就會產生一定程度的傷害。
吃水果講究的是個體差異
飯前飯後吃水果並沒有那麼多的講究,其實該去講究的還是個體的差異。有些水果不一定適合所有的人,比如說獼猴桃、火龍果、草莓等帶籽水果有促進排便的作用,它們更適合那些便秘的人,本來就容易拉肚子的人,就不能多吃。
又比如說,菠蘿、芒果等水果可能造成少數人的過敏反應,吃後如果發生黏膜腫脹、頭疼等不適癥狀,就應該避免這些水果。
在了解水果成分和特性的基礎上,根據自己的情況來決定,並沒有一個普遍適用的方法。把少數人吃了會引起不良反應擴大到了所有人的範圍是不科學的。明明自己吃了很舒服,卻因為聽信別人的觀點不敢吃;或者明明自己吃了感覺不舒服,因為別人說應該多吃就吃很多,都忽略了個體的差異性。
以上所有的關於吃水果的種種說法對於於腸胃功能有問題的人,還是有點道理的。但是對於一個健康的人來說都是不成立的!所以無論空腹還是飯後,只要你還能吃得下,想吃什麼就吃什麼,想什麼時候吃就什麼時候吃,並不會影響你的健康。
文章來自微信公眾號:懂科學愛生活。歡迎關注!
http://weixin.qq.com/r/ij8kPKbEDPtzreJf92qY (二維碼自動識別)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