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孩子從溝通開始(三)
來自專欄 親子溝通的技巧
探尋孩子的心靈世界
作者 / 張榮豪老師
任何生命的成長都有他的規律,人的生命成長更不例外。父母不理解孩子的心靈世界,就沒有辦法和孩子溝通,就沒有辦法真正有效的教育孩子。現在我將為大家撥開迷霧,揭開孩子心靈世界的秘密。
三、孩子成長五個階段的心理衝突——第二階段
教育孩子,父母最大的困惑就是不了解孩子。看著他每天的不斷的長大,卻不知道他在想什麼。在孩子與你的人生道路上,你首先要了解孩子的心理成長軌跡,才能更好的與你的孩子共同成長!
目前,我將對孩子的心理程序進行介紹,如果父母能夠了解到孩子所在年齡階段的發展特點、心理衝突以及相應的解決之道,將會更加清楚如何與孩子溝通以及如何更有效的發揮自身的教育職能。
上次,我幫助大家探尋了孩子成長過程中從出生到青春期的五個階段中的第一階段,那麼現在我將為大家分析第二階段(18個月到3歲)。
第二階段 (18個月到3歲)
1.發展特點
這個階段的孩子最大的發展特點,就是發展出了自主性或者說是自主感。所謂的自主性就是一個人能主動按自己的意願行事的特性,自主感就是這種自己掌握主動權的意願。
當然這種自主性的前提是孩子具有一定的能力。這個階段的孩子,在生理上,學會了爬、走、推、拉、說話、控制大小便等等。在心理上,感到有能力,渴望探索周圍世界,表現出強烈自主的意願,有了獨立自主的要求,想親歷親為,比如堅持自己穿衣,吃飯,尿尿,走路,拿玩具等。在語言能力上,反覆使用「我」「我的」「不」來表示自主性,常常和大人「唱反調」,不願意總被人支配,更重要學會了怎樣堅持和放棄,開始「有意志」的決定做或不做什麼。
2.發展危機和目標
這個階段孩子面臨的發展危機表現為自主性和羞怯、疑慮的衝突,心理發展的目標是獲得自主感,避免懷疑和羞怯。
之所以會產生自主性對羞怯的衝突,原因在於,孩子現在有能力「隨心所欲」的按照自己的意願做一些簡單的事情,而這種意願往往和父母的意願產生衝突。面對衝突,如果父母過於溺愛,縱容孩子,或者不公正的懲罰孩子,孩子就會無所適從。如果自己的行為受到了懲罰,就會體驗到羞怯;如果相同或者相似的行為被縱容,孩子就會迷惑,不知道怎樣做事適當的,就會對自己的行為感到疑惑。
3.危機的解決之道
父母在態度方面要掌握分寸,要給孩子適度的自由。孩子在這一階段有按照自己意願做事的需求,孩子自己生活中遇到的事情,父母儘可能讓他自己去做;孩子做好了,父母給予肯定,孩子會感覺到自主感、成就感;沒有做好,父母扼要平靜接納,相信孩子經歷了一次鍛煉,以後會做的更好。同時也要在某些方面加以控制,堅定的保證孩子行為的發展沒有超出社會的範圍。
4.危機解決與否的影響
如果這一階段自主性多於疑慮與羞怯,危機得到成功、積極解決,就會形成「意志」的品質。成年後性格傾向于堅強、獨立、自我控制、果斷、自律、有決心、遵紀守法、不怕困難。
如果不能解決危機,則形成自我懷疑的人格特徵。成年後性格傾向於意志薄弱、依附、敷衍、半途而廢、猶豫不決等。長大後可能會出現以下的個性特徵:
①經常感到自卑,認為自己不受歡迎。
②不相信自己具有主導力。
③總是別人的小跟班。
④依賴外界或者別人的權威。
但需要 注意 的是,父母必須具有理智的忍耐精神,要肯定孩子的正向行為和他們的付出,但仍然必須堅定的阻止有害的「越軌」行為。溺愛和不合理的懲罰,都會混淆孩子的判斷,使他反射性的感到羞怯。
家長讀後思考:
思考1:看到孩子自己吃飯,弄得一團糟,你怎麼做的?
思考2:這個階段孩子的事情是孩子自己做,還是父母幫他做?孩子做錯了怎麼辦?
上一篇:教育孩子從溝通開始(二)
下一篇:教育孩子從溝通開始(四)
作者介紹
張榮豪老師:中國學習能力研究院金牌顧問,專註於親子關係調解,全國家庭教育先進個人,參與並輔助與注意力,記憶力學習能力等青少年素質課程的開辦教學,為上萬的學生家長解決親子,家庭素質教育的難題。
喜歡本篇文章,請隨手點贊,歡迎分享到朋友圈,讓更多人幫助更多人!
手機訂閱號太多,想第一時間看我們更新怎麼辦?置頂「芒果三冥治」,一鍵輕鬆搞定!
推薦閱讀:
※談判的七個核心要素-(2)選項(Options)
※懂得這些微動作立刻明白對方意思
※開會溝通有爭議了,怎麼辦?推薦6種溝通思路,解決溝通爭議!
※原來國際上這麼多種語言竟然是上帝故意安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