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戰爭系列《國共第二次合作即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形成》

抗日戰爭系列《國共第二次合作即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形成》

以國共合作為基礎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是在當時國難當頭,全國一致抗日的條件下形成的。《西安事變》的和平解決,對推動國共合作起了重大作用。此後,中共採取了聯蔣抗日的政策。1937年2月,中共中央致電國民黨五屆三中全會,提出了國共合作的五項要求和四項保證。

五項要求:

(1)停止內戰,集中國力,一致對外;

(2)保障言論、集會、結論之自由,釋放一切政治犯;

(3)召集各黨派各界各軍的代表會議集中全國人才,共同救國;

(4)迅速完成對日抗戰之一切準備;

(5)改善人民生活。

如果國民黨確能實現上述五條,我黨願意提出四項保證:

(1)全國範圍內停止推翻國民政府之武裝暴動方針;

(2)工農民主政府改名為中華民國特區政府;紅軍改名為國民革命軍,直接受南京中央政府與軍事委員會的指導;

(3)在特區政府區域內,實行普選的徹底的民主制度;

(4)停止沒收地主土地政策,堅決執行抗日民族統一戰線之共同綱領。國民黨五屆三中全會基本上接受了我黨的提議,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初步形成。

七七事變爆發後,蔣介石想通過外交途徑解決的打算失敗後,在內外交困的情況下,蔣介石於1937年7月17日就盧溝橋事變及中日關係問題發表談話,表示對日應戰,也是他自「九一八事變」後發表的對日態度最強硬的一次外交談話,也是第一次準備抗日的談話。

他敦促日本政府不要促成中日兩國關係達於最後關頭,不要造成中日兩國世代永遠的仇恨,他警告日本侵略者,如果繼續一意孤行,中日戰端一開,則「地無分南北,年無老幼,無論何人,都有責任守土抗戰,皆應抱定犧牲一切之決心」。蔣介石這次著名的「最後關頭」的廬山演講,確定了國民政府的抗戰決策,得到全國的響應。從此,全國掀起了抗日高潮。

1937年「七七」事變爆發,7月8日中共中央向全國發出通電,號召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抵抗日寇的侵略。並於7月17日派代表周恩來、秦邦憲、林伯渠等赴廬山,再次同國民黨代表蔣介石、張沖、邵力子等談判。7月15日,中共中央向國民黨送出了《中國共產黨為公布國共合作宣言》,提出了國共合作的三項基本政治綱領:為爭取中華民族之獨立自由與解放,發動全民族抗戰;實現民權政治和改善人民生活等,並重申了我黨的四項保證。但蔣介石對國共合作抗日仍猶豫不決,直到「八·一三」上海抗戰爆發以後,在全國人民要求抗日的強大壓力下,9月22日,國民黨中央通訊社才發表了《中國共產黨為公布國共合作宣言》,9月23日,蔣介石發表了承認中國共產黨合法地位和國共兩黨合作抗日的談話,至此,以國共合作為基礎的抗日民族統一戰正式形成。

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形成具有重大歷史意義。它為抗日救國的偉大事業建立了必要的基礎,它為挽救中華民族危亡,打敗日本侵略者提供了重要保證。毛澤東指出「這在中國革命史上開闢了一個新紀元」。

國共第二次合作為基礎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產生自始至終存在著以下四個特點:(1)具有廣泛的民族性。因為它的任務是團結全民族共同抗日。因此,統一戰線中不論是富人還是窮人,不論是知識分子還是文盲,不論男女老少,不論是漢族還是各少數民族,不論是國內人民還是海外僑胞和國際友人,只要抗日都是統一戰線的隊伍,一個戰壕的戰友。(2)沒有一個統一的正式的組織機構,也沒有一個被兩黨承認的政治綱領。蔣介石在統一戰線中,堅持一黨專政,不承認共產黨和其他黨派的平等地位。因此,中國共產黨在統一戰線中保持獨立性,堅持獨立自主的原則,提出了「發展進步勢力,爭取中間勢力,反對孤立頑固勢力」的策略總方針,糾正了黨內「左」和右的傾向,團結了一切可能團結的抗日力量,鞏固和發展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壯大了抗日隊伍。(3)國共雙方都有自己的政權和軍隊,在8年的抗日中,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八路軍、新四軍及其他抗日軍隊和建立的19塊抗日根據地是抗日統一戰線的中心支柱,起著中流砥柱的作用,是爭取抗日戰爭勝利的重要保證。(4)統一戰線內部始終存在著國民黨的片面抗戰路線和中國共產黨的全面抗戰路線的鬥爭。

全面抗戰後形成了抗日兩個戰場,即國民黨的正面抗日戰場,共產黨敵後抗日戰場。兩個戰場互相配合支持,缺一不可。沒有共產黨的敵後戰場,國民黨的正面戰場就很難抵擋日軍的正面進攻,沒有國民黨的正面戰場,共產黨的敵後戰場的發展也很困難。所以,有了全民族的抗戰,才有了兩個戰場的配合和抗日的持久戰的發展,最後打敗日寇的侵略。先說說國民黨的正面抗日情況:「七·七」事變後,由於國民黨準備不足,指揮失誤,武器裝備不如日軍,因此,節節敗退,邊打邊退。但是,官兵的抗日士氣高漲,不怕犧牲的精神十分堅決。尤其是川軍寧肯戰死,決不投降,誓死如歸的抗日精神令人敬佩。先是1937年8月—11月組織了淞滬會戰,投入60萬軍隊,經過驚心動魄三個月的會戰,殲滅日軍5萬之眾。我軍傷亡重大,前線部隊已精疲力竭,缺乏補充,有被敵人包圍殲滅的可能性。蔣介石下令主動撤退,11月9日第三戰區軍隊從上海撤退。淞滬會戰的意義:(1)淞滬會戰,全國軍民萬眾一心,「縱使戰到一兵一槍,亦決不終止抗戰」。這是中華民族歷史上最為悲壯的決定。(2)淞滬抗戰使得世界各國對於中國的抗日實力與決心都刮目相看;(3)打破了日軍「三個月滅亡中國」的狂言,將中日戰爭拖入持久戰,日軍失敗的命運就不可避免。

淞滬會戰後,隨著是南京保衛戰失利和組織了徐州會戰,並取得了台兒庄戰役的勝利。李宗仁抓緊組織部隊沿長江向西撤退,使日軍再次包圍殲滅我軍的企圖落空。60萬大軍會集武漢,為保衛武漢作了很好準備。

武漢會戰是中日雙方規模最大的會戰。日軍投入24個師團,約佔總兵力的70%,中方鎮守武漢三鎮的兵力60萬,數量上超過日軍。武漢會戰時,蔣介石吸取了淞滬、徐州會戰的教訓,聽取了中共方面及國民黨內部許多將領的意見,改變了死守一城一地的戰術,採取了「守武漢而不戰於武漢」的戰術,把戰場推進到武漢外圍廣闊戰場。從1938年8月到10月的4個月的血戰中,我軍以40萬的傷亡,造成了日軍10多萬的死傷。在武漢會戰時,日軍突然偷襲廣州,10月21日廣州淪陷,造成粵漢鐵路被切斷,防守武漢的意義就不大了,蔣介石吸取南京保衛戰的教訓,下令軍隊撤出武漢,10月27日武漢三鎮全部淪陷。武漢保衛站結束。

武漢雖然失守了,但這是中日交戰史上最大的一次保衛戰,意義重大,使日軍陷入了長期作戰的泥潭。中國抗日防禦階段結束,持久戰的開始。

武漢會戰後,國民黨正面戰場多次組織與日軍的會戰,如忻口會戰、長沙三次會戰,湖北棗陽會戰,雲南昆崙山會戰等十幾次戰役,每次會戰都取得了一定勝利,日軍對重慶大轟炸,但日軍未攻入四川和西北五省。國民黨軍隊一直與日軍在華南、中南、西南諸省周旋。大片的國土被日軍佔領,採取消極抗戰的態度。而中國共產黨的八路軍、新四軍等抗日軍隊都奮勇向前,衝進敵占區開闢了「敵後戰場」,浴血抗敵,不斷發展壯大,在艱苦卓絕中走向勝利。1937年9月取得了平型關大捷後,八路軍大力開展獨立自主的游擊戰,在華北以五台山為中心的晉察冀根據地,以太行山區為中心的晉東南根據地,以太沂山區為中心的山東各抗日根據地,冀中平原抗日根據地,冀東根據地等抗日根據地。新四軍建立以江蘇南部茅山山區為中心的抗日根據地,皖中和淮南根據地。在廣東開闢了瓊崖抗日根據地,海南島抗日根據地。在東北各地,共產黨領導的抗日游擊戰遍地開花,東北抗日游擊隊和抗日義勇軍轉戰於白山黑水之間,打得日軍惶恐不安。我軍曾發動了百團大戰,沉重打擊了日寇的囂張氣焰。隨著抗戰的發展,愛國青年踴躍參加抗日的八路軍、新四軍。例如,抗戰8年,從國統區到延安參加革命的知識青年就達6萬多人,他們受訓後,奔赴抗日前線,成了抗日的骨幹人員,延安被稱為抗日中心,中國共產黨成為抗日的中流砥柱。日軍對深入敵後作戰的八路軍、新四軍萬分驚恐,被迫改變侵華戰略,開始對國民政府的正面戰場採取以政治誘降為主,以軍事進攻為輔的方針,而軍事重心轉向大規模「掃蕩」共產黨領導的抗日根據地。國民黨正面戰場降為次要戰場,而主要戰場是敵後戰場。1940年以後,華北解放區被日軍重點「掃蕩」,出動兵力達10萬之多,僅1942年1月日軍對解放區發動了1600多次「掃蕩」,平均每天五六十次,殘酷的殺光、燒光、搶光的「三光政策」,致使「無人不戴孝,到處聞哭聲」的凄慘場面在很多地方出現,製造了許多無人區。但是,解放區的人民卻不屈不撓,英勇抗日,到1945年日軍投降時中國共產黨已創建了19塊根據地,解放區人口1億多,正規軍發展到90萬,民兵200萬,為解放戰爭的勝利作了準備。

抗日戰爭的勝利是中華民族近百年來反抗外來侵略的第一次勝利,是國共兩黨合作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勝利,中國共產黨在抗戰中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作者:劉持訓)


推薦閱讀:

TAG:抗日戰爭 | 國共關係 | 員工EA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