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邊的曼徹斯特》——或許那些沒有票房的好電影還沒死
《海邊的曼徹斯特》是肯尼思羅納根導演的影片,於2016年11月18日上映。其實早在3月份就已經在網上看了這部電影。電影是一部非常典型的文藝片,質量很高,從後來在各種頒獎典禮上收穫頗豐便可窺見一二,然而卻沒怎麼想過要推薦這部電影。因為影片從始至終都瀰漫著一種催人心碎的情緒,導演朗誦詩歌一般緩慢的鋪開劇情,然後把這種難以言說的情緒均勻地注射到整個故事框架里。所以觀眾最終看到的並不是一個悲傷故事,而是一種真正悲傷的生活。電影過於憂鬱的屬性導致其實很多人其實不怎麼適合觀看這部電影:沒有經歷過巨大痛苦的人,經歷過痛苦很難走出來的人,天生樂觀的人。電影沒有像大多數影視作品一樣運用藝術性的反轉,讓主人公重新獲得生活的希望,所以我想只有那些品嘗過生活悲痛而又內心強大的人更能理解電影真正要表達的東西吧。
主人公李是一個沉默寡言的人,在波士頓無休無止的做著各種雜活。當他收到自己的哥哥喬因心臟病發作而去世的消息時,他嚴肅陰沉的臉上也沒有增加更多的悲傷。在他回到摒棄多年的家鄉曼切斯特後,發現自己被指名為侄子帕特里克的監護人。李·錢德勒不願搬回這個有著太多回憶的家鄉,而侄子帕特里克則不願拋棄他的生活與朋友,跟李遠走他鄉。於是在電影里我們逐漸發現一事無成的李在這個地方究竟有什麼痛苦的回憶。
當觀眾知道這一切背後的故事時,影片已經行進了快一個小時了,導演用細碎的生活片段拼貼起一個沉默寡言、墨守成規、的人物形象。再用一個簡短的閃回交代這種性格以及生活態度的成因。原來多年前因為自己用壁爐生火,忘了裝上罩子從而引發了火災讓自己三個孩子葬身火海。而妻子也離他而去,失去了生活希望的里從此過上了生不如死的日子。
電影最出彩的講故事的方式很真實,具體體現在那一個個生活中真實的細節。關不上的冰箱門、出門找不到手機、忘了停車位、腳趾撞到桌子...這些細膩的生活簡單卻真實,或許那些只有自己經歷過的人會因為這些不怎麼引人注意的鏡頭感同身受而落淚吧。電影最終沒有成為典型的心靈雞湯電影:李因為照顧侄子最終完成心靈的救贖,找到生活的希望。
正如同最後他們能做的,僅僅是一起坐在船尾垂釣,在真正的痛苦面前,能做的只有活下去,等待與緬懷。畢竟在真正的生活面前,不是什麼都可以朝著我們希望的方向前進的。
比電影非常出色更令人驚喜的是影片於2017年8月25日在中國大陸上映。之所以可以上映主要是因為全國藝術電影聯盟。和那些熱門商業大片有所區別的是影片只在藝術電影聯盟全國66個城市190家影院上映。所以這其實是一次中國文藝電影在現在商業片大行其道的電影市場尋求生存的嘗試。
文藝片,尤其是好的文藝片似乎最大的特點就是票房底,口碑好。大多人似乎覺得花錢去電影院看這些沒有特效,刺激的電影很不划算,所以寧願自己在家裡的電腦上表示敬意,當然要是特別喜歡在豆瓣上打個分,寫個影評也是願意的。但依然有一部分真正喜歡電影的影迷更想去影院欣賞這些最好的電影,但是殘酷的市場根本沒有足夠的排片空間和利潤空間留給這些不賺錢只拿獎的文藝片。
這種一定區域,一定數量的分線放映可以說是文藝電影重新尋找的生存方向。此外,該片在北美公映已有八個月,網路上已有資源,藝聯認為工作重心應該在提升觀影體驗上,讓傾向於在大銀幕看電影的觀眾,與普通觀眾區分開來。身為中國電影資料館的工作者,汪憶嵐深有體會:「以往藝術片在商業院線的遭遇,有不少教訓,比如好不容易有排片,有人看,但卻碰到『大神』在摳腳,而以資料館為例,觀眾具有較好的觀影禮儀,多年來都有結束時集體鼓掌的習慣,即使有人玩手機,也會有『鎮場大媽』喝止。我們也希望這種對藝術電影的儀式化的尊重,能發展到整個藝聯中去,投入感會不一樣。」
接下來怎樣加強與小鎮文藝青年的聯繫,將會是藝術院線線下工作的重點。大城市都是外來人口,藝術片觀影可以實現一種淺層次的社交,小鎮青年則可以通過藝術片的觀影,實現日常世俗化生活的另外一種自我,發現其他人的一種他我。
不管怎樣,無論是電影還是電影的放映方式都表明了這是屬於特定需求群體的。就像聽一場交響樂演出或是看一個畫展。十年前,很多像好萊塢大導演就表示過電影已死這樣的看法,我想或許這是讓那些真正好電影可以起死回生的方法也不一定。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