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多字讀懂巧克力歷史

2000多字讀懂巧克力歷史

巧克力簡史——History of Chocalate

巧克力對我們來說是非常熟悉的,

我們幾乎可以在任何地方看到它。

但是巧克力對我們來說又是那麼的陌生,

因為人類自從3000多年前發現它到現在,

巧克力一直隨著人類社會的發展而變化,

以至於我們現在都忘記了它當初的模樣。

當你回頭想要回顧巧克力的變化的過程,

才發現我們已經走了太遠,無法望到起點。

於是你查詢資料,谷歌百度,

想要探尋巧克力的本源,

可是

最後展現在你面前的

只有海量的資料和無窮無盡的故事,

還有一個茫然失落的你。

我知道你根本不可能花一周的時間看很多關於巧克力的書籍,去系統了解巧克力的故事。而這,是我該乾的事情。

沒錯,我已經幫你做好了過濾,我會用2000多字來簡述巧克力的歷史。

這2000多字的巧克力簡史不是簡單的時間事件羅列,也不是具體細節的複雜分析,而是用簡單的語言去理清楚巧克力發展的主要脈絡,幫你搭建一個關於巧克力歷史的結構。

相信這篇文章會成為你的談資,也許在將來的某個場合,你會給大家分享巧克力的故事,而他們肯定會說:「某某是個多麼淵博,多麼有趣的一個人啊」。

好了,不意淫了,歡迎大家打開今天的巧克力故事。

今天的故事分為兩部分,

1. 巧克力的成分:巧克力的主要材料,秒懂

2. 巧克力三段史,錢,飲料,固體,乾貨

1 巧克力的成為——材料九宮格

巧克力的品牌很多,種類也是無窮無盡,但是所有的巧克力都是以下三種巧克力的基礎上添加其他成分組成的,比如牛奶巧克力加上杏仁,就成了杏仁巧克力。

這三種基本巧克力就是黑巧克力,白巧克力,牛奶巧克力。

他們的共同點是都含有可可脂和糖,可可脂是從可可豆里提煉出來的脂肪,在室溫下是固體形態,有點像我們的動物油,在較低的溫度下是固體狀態。

但是可可脂的熔點較低是34到38攝氏度,這就是我們人體的口腔溫度啊,這就是為什麼,巧克力吃到嘴裡就會很快融化。

這三種巧克力的不同點就在於成分中是否含有可可粉、牛奶。下面的公式描述了三種巧克力的成分。

黑巧克力=可可脂+可可粉+糖;

白巧克力=可可脂+牛奶+糖;

牛奶巧克力=可可脂+可可粉+牛奶+糖。

為了方便你記憶,在這裡我引入了一個九宮格的巧克力成分圖。

這個材料九宮格的特點是顏色變化,顏色是從上往下越來約深,從右往左顏色越來越深。

可可粉是深褐色的,可可脂是淡黃色的,牛奶是白色;黑巧克力是深褐色的,牛奶巧克力是褐色,白巧克力是淡黃色的。

每次想起巧克力就會對應到九宮格裡面的材料。

2 巧克力的三個階段,錢,飲料,固體

錢——可可豆,瑪雅人的貨幣

可可豆是巧克力的基本原材料,可可豆長在可可樹上,可可樹起源於拉丁美洲中部和南部,今天的墨西哥以及南部。

2007年11月13日美國考古學家在現今中美洲北部宏都拉斯埃斯孔迪多港的一處考古地點,發現了一個距今3100多年前的陶制器皿,並在器皿中發現了化學物質可可鹼的殘渣。

進一步分析後認為,可可鹼的痕迹表明,當時的中美洲人已經開始用可可果實來製作一種飲品。而且這種飲品是通過可可豆的果肉發酵釀製的。

這個發酵用的陶器也是不簡單的,它的工藝水平相當高,這說明當時這種可可飲品並不是一種日常飲品,而是在結婚、生育等重要的慶典場合才會飲用。

↑瑪雅人文物

3000多年前中美洲的統治者是神秘的瑪雅人,因為可可豆的產量很低,用經濟學的話就是稀缺。

而且可可的印第安語發音就是源自於古老的瑪雅語言,原意就是可交換的意思,可見可可豆在瑪雅文明中扮演者貨幣的角色。

瑪雅人中的貴族為了凸顯自己的奢華生活,就用可可豆來釀製飲料,就是後來的巧克力飲料。

我們現代也有很多人為了炫富帶很大的鑽石戒指,可惜鑽戒不能吃,如果能吃的話肯定有一種炫富叫做吃鑽戒。

200個可可豆可以換一個奴隸,一個可可豆購買力相當於現在的十元錢。可見可可豆在當時的購買力還是挺強的。

飲料——古老的巧克力

世界主流文明發現可可豆要到哥倫時代,1492年哥倫布率領船隊第一次是發現了美洲。

可是直到第四次去美洲,當地人土著才跟哥倫布交換了一些可可豆。

當哥倫布把可可豆帶回西班牙的時候,不幸趕上自己被皇室冷落,所以本來想用可可豆來獻給西班牙女王的,現在由於女王的不待見,可可豆與世界主流文明的第一次接觸,不歡而散。

幾年以後,西班牙貴族赫爾南·科爾特斯爵士帶領著幾百個火槍手再一次登上美洲大陸。

這回這幫殖民者卻被瑪雅人當作神,不僅給殖民者們食物,還給他們瑪雅社會最高貴的飲料巧克力,一種用可可豆發酵釀製的飲料。

原來,在瑪雅人中流傳著一個傳說:好戰之神德茲卡卻波卡用計趕走了慈善的羽蛇神,含恨而去的羽蛇神在離開時發誓要重返故地,奪回他應有的地位。

羽蛇神的圖騰形象就是,皮膚白皙,大鬍子,長長的鷹鉤鼻。這不就是典型歐洲人的的形象嗎。

當西班牙人科爾特斯來到中美洲時,瑪雅人都把他看成了歸來的羽蛇神,對其熱烈歡迎。引狼入室的瑪雅人不知道自己馬上就要被征服,而且還要給征服者數錢。

勝利的克爾斯特將巧克力飲料帶回了歐洲,一併帶回了神奇的故事。經過神話故事和冒險經歷的包裝,再加上可可豆的稀缺性,巧克力飲料很快就在歐洲貴族圈流行起來。

長達100多年可可豆貿易被西班牙秘密壟斷著,直到西班牙衰敗後,其他歐洲國家殖民者才開始在非洲種植可可豆,提高可可豆的供應量。

路易十四

西班牙公主瑪利亞.特蕾莎

1660年,西班牙公主瑪利亞.特蕾莎與法蘭西國王路易十四締結婚約,女王將一盒裝幀精美的巧克力作為定情禮物贈送給太陽王。

從此,巧克力成為高貴、顯赫的代名詞,迅速征服了巴黎和其他歐洲城市,成為歐洲人最喜愛的食品及飲料。也是因為這個故事,巧克力從此成為了愛情的象徵。

從飲料到固體

荷蘭人分離出了可可脂;瑞士人讓巧克力入口即化。

1828年,荷蘭化學家侯登將可可脂從可可豆中壓榨出來,壓榨後的可可粉可以直接沖泡成巧克力飲料。

話說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雖然可可豆分離出了可可粉和可可脂,但偏偏有一些好奇者,將這兩者又結合起來,創造出了可以固體巧克力。

歡迎來到巧克力固體時代。

雖然可以吃,但是吃還不是主流,畢竟還沒那麼好吃,而且工藝上仍顯粗糙,沒有入口即化的效果。

歷史一直在進步,瑞士人魯道夫·蓮(Rodolphe Lindt)第一個說不,他要改進巧克力的口感,於是發明了巧克力精鍊機,使巧克力變得潤滑、有光澤,還減少了酸味。

世界上第一塊入口即能溶化的巧克力就此誕生,巧克力從此進入另一個世紀。他的公司 瑞士蓮現在已經是最為知名的巧克力品牌之一。

20世紀,巧克力產品的數量和種類有了巨大的增長。

吉百利的「吉百利牛奶巧克力」(Dairy Milk),「瑪氏」巧克力條(Mars Bar),用巧克力包裹的、一指寬的、填上磨碎的甜杏仁的威化餅乾「KitKat」等等,都為巧克力發展史畫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總結

巧克力已經走過了至少3000多年,最初它靜靜的藏在中美洲作為瑪雅人的神樹和宗教,後來在西班牙殖民者的推動下,巧克力飲料走向了世界。

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和不斷擴張的可可樹種植面積,高貴奢侈的巧克力飲料成為了大眾飲品,於是各種變化就隨之而來。

其中最大的變化就是可可脂的分離,從此巧克力從飲料變食品。

這讓我想到,巧克力之所以有不斷的創新變化,是因為它開始被所有人接受,當更多的人接受一樣事物以後,變化和創新也隨即開始了,直到現在,巧克力的故事還在續寫著,變化著。

而當我們拿起一塊巧克力你一定會想起愛情,那看完今天的文章,下次你是否會想起瑪雅人,是否會想起殖民者的戰爭,是否會想起它製作的過程。

每個人對事物都有不同的敏感度,希望這篇巧克力可以增加你對巧克力的敏感度。

LaLa Land烘焙貓

微信號 : lalalandcake


推薦閱讀:

什麼樣的巧克力最健康嗎?
買巧克力前必讀的文章!
這個以手工染布聞名的百年老店,竟然從布染到了巧克力
靠譜配方丨調溫巧克力是個什麼鬼?!
白巧克力不含可可成分,為什麼也叫巧克力?

TAG:巧克力 | 可可 | 烘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