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於3.15:打假,先從內部開始
來自專欄 汽車後市場
這幾年看了很多大咖們關於汽車後市場的各種文章論述,學習之餘,發現視角多是岸上看水裡的,形有似,意不足。特別是近兩年,跨界多金打劫者,舉手投足多有睥睨後市場之意。而行業里的人,極少能表達自己的真實觀點,多是隨聲附和或保持沉默。
本人業內老將一名,從小即不願做沉默的大多數,獨來獨往已久,始終未被和諧。
不同流、不合污,寧做一隻獨善其身的流浪貓。
本貓發現,近年來,後市場的「偽專家、偽創新者」大有橫行的趨勢。大咖們又懶得污了自己的手,故選擇在「3.15」之際,自曝行業內部醜陋之現狀。
溫馨提示
對號入座者
如遇不適,請自行就醫
本貓概不負責
1.汽服偽專家
專家前面加個「偽」字,那真不是在貶低專家的業務水準。
相反,比起這種偽專家來說,汽服行業里的「坑蒙拐騙、以次充好」,那只是小學水平。
要學就得學專家這樣的,姿勢優雅,名利雙收。
這種專家和汽服行里人,往往是一個願打,一個願挨。一直以來,彼此都心照不宣,相安無事。買專家賬的,是為了以更高的價格賣給下家,掙了錢還得對專家感恩戴德,好酒好肉伺候。萬一沒掙著錢,只能怪自己學藝不精,運氣不好。專家早已有話在前:學藝需謹慎,投資有風險。專家反正是不會錯的。
本貓最看不慣的是這種專家不但大賺修理廠的錢,還佔據著道德的制高點。在媒體上一方面揭露譴責汽服行業種種亂現狀,從而包裝出自己正義的專家形象,拿到輿論的裁判權;另一方面又以更隱蔽的手段借打假之名,包裝兜售自己的解決方案,從行里人和消費者身上獲得名利雙收。
也許專家說得對,消費者確實可能被使用了假冒產品,但假冒和偽劣之間有著本質的區別,假冒不一定等於偽劣。改革開放幾十年,沒有這些「假冒」產品,不可能把驕傲又昂貴的進口和壟斷產品從神壇上拉下來。有關部門這麼喜歡權力和罰款怎麼對山寨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不一定是沒法辦,多數是不想真辦吧。讓老百姓先有選擇,再學會選擇。專家不可能不知道這個道理,但專家就是專家,更擅長利用自己的專家背景,混淆概念,巧立名目,實現其個人目的。
如何辨別偽專家?一個簡單的法子:看這個專家是否會從他給出的這個解決方案中自己賺了大錢,而且是讓原本不該花錢的人花了錢。
柴靜費了那麼大勁,《穹頂之下》製作如此用心良苦,也不過是換來了幾天的談資而已。也沒見柴靜從中包裝出什麼環保項目賺了一分錢,這是真良知、真公益。
舉個栗子:
就說這幾年行業內搞得風生水起的專家鑒定假冒製冷劑,保護壓縮機和地球臭氧層這事。
相信所有的新車出廠時已經是廠家加好了符合標準的製冷劑。在使用中遇到偶然因素進行維修時,可能會被一些修理廠「有意無意」的添加錯了製冷劑,有可能影響製冷,甚至損壞壓縮機。給這樣的汽車更換製冷劑是有必要的。本貓贊同。
但是,一家修理廠一年能遇到幾次這種情況?如果沒維修、沒事故、沒泄露,為什麼進廠的每輛車都要被忽悠去檢查製冷劑真假,還要清洗管路,要花上千元費用去保養本來就是免維護的空調系統?原車技術手冊里有這要求嗎?4S店傻嗎?
(專家這時候會選擇性裝傻)
為此專家還發明了一個「空調節」,嘖嘖,宰人的姿勢都這麼優雅,現場台下坐的都是待宰的不明真相的吃瓜群眾,場面好和諧感人哦。
目的只有一個:
專家包裝出價值十幾萬加盟的空調項目,要實現名利雙收。
修理廠花了十幾萬加盟了專家的空調項目,要收回投資。
專家在台上苦口婆心:這是為了你們好!(聽著耳熟)
1、不檢測一下怎知車裡的製冷劑是不是合格?(於是車主懵逼了)
2、檢測數據說了你也聽不懂,我是著名專家我不騙你!(車主佩服得五體投地)
3、做完空調系統保養你的製冷系統就安全了(車主感激涕零開始掏錢)
加盟這些空調項目的修理廠,多數成了專家的幫凶,不但過度營銷了自己的客戶、替專家數錢,最終會被客戶察覺並拋棄;還得替專家站台,忽悠、誤導更多的同行同流合污,來分攤自己的良心不安,「大家不都這樣嘛」。
也有很多有良知的修理廠,相信「好人一定有好報,客戶早晚會知道」,從來沒給客戶做過這種「營銷」,只正常按照技術標準給客戶做該做的保養,也沒見哪個客戶的空調就不製冷,空調系統就會出毛病。
真的一個都沒有。
有關專家給解釋一下唄。
一個栗子就夠,更不必說美容行業里更多的偽專家了。
2.偽創新者
這兩年,偽創新者在汽服行業里大行其道。
軍師多智而近妖,結果累倒了,主公只好揭棺而起,重出江湖。
軍師的修車網最火的時候,號稱中國有一半的修理廠都在其上面交易。本貓卻不小心注意到,所有的修理廠都是另外那一半。
現在,只留下主公一人在台上獨撐場面,好不尷尬。主公該如何收場?
本貓不禁陷入了深深的沉思:所謂估值,還真的就是估值。
前幾天在北京一個汽服行業論壇上,看到一個以跨界創業者自居,號稱創造了創新型的「直控連鎖模式」的某某某。其「創新型」的連鎖此時正在被車主和上當的門店唾罵追討有如過街老鼠,這廝居然已套現走人,全身而退,搖身一變又成了另外一家**投資公司的合伙人。還端坐在台上嘉賓席里,侃侃而談。本貓好生敬佩,這碩鼠還真的是成了精。
很多門店這幾年的日子不太過,就有病亂投醫。這個從別的領域「跨界而來的」聰明人看到了這個行業的人多是有小狡猾而無大智慧,借小老闆們對資本迷信崇拜之情,就信口開河、巧立名目,讓很多有病亂投醫的門店簽下了「賣身契」。不但被拿走了客戶,連流動資金也被截留,只剩下苦逼的自己。
這麼多不靠譜的偽創新之所以能夠得逞,本質上還是人性的貪婪與恐懼所致。
拜託,這個行業已經很苦逼了,就別再往苦逼的傷口了。
推薦閱讀:
※30萬落地五座SUV有什麼好的推薦?
※選擇輪胎應該注意一些什麼內容?
※吉利2017年報高管解讀
※這車懸架源自坦克,單論越野能力,什麼賓士G、路虎都得靠邊站!
※為什麼放著的車比開著的更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