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還在「忘記傷痛」嗎?其實應該這樣做!(連載之17)

你還在「忘記傷痛」嗎?其實應該這樣做!(連載之17)

每個人,心裏面都會有一些難以忘記的傷痛。

在經歷挫折、失意、親人離世等負面事件之後,我們自己和身邊的人最常想的和說的是,「忘記傷痛,一切都會過去的」。

真的可以嗎?

面對傷痛

這句話後半句是對的,「一切都會過去的」,但前半句「忘記傷痛」卻很難做到,或者說沒有人能夠真正做到,這是大腦的機理決定的,它會幫你默默的記住你所經歷的所有的事。有些事看起來是忘了,其實只是大腦幫你把它「埋」得更深了些,當有類似的情景出現時,它又會被激活,重新出現,伴隨著的往往是更深刻的情感體驗。「埋」的越深,體驗越深。也有一些人一直受這類「傷痛」的困擾,生活品質開始下降,需要要求助心理諮詢甚至求醫問葯。

人的潛意識就像是「我的超級計算機」,包括存儲和程序兩個方面的功能,它把感覺到的信息和存儲的內容結合在一起,通過「自動化」的程序進行處理,最終形成輸出,來影響你的行為和你的未來。存儲的內容包括經歷與情緒自我意象、態度和習慣「真理」和信念

經歷和情緒

經歷是你所看到的、聽到的和發生在你身上的事情,情緒是伴隨著這件事情你的情感體驗。

人們把對客觀事物態度的體驗叫做感情。為了區別去感情發生的過程和在這一過程中產生的體驗,採用了情緒和情感兩個概念。實際上,情緒和情感指的是同一過程和同一現象,只是分彆強調了同一心理現象的兩個不同的方面。情緒指的是感情發生的過程,也就是腦的活動過程。情緒具有情境性和易變性,引發情緒的情景一改變,它所引起的情緒就會消失,情緒伴隨著明顯的生理辦好和外部行為表現。情感則常被用來描述具有深刻而穩定的社會意義的感情。代表著感情的內容。

在這門課程中,對三個概念不做嚴格的區分。

記憶準確嗎?

《基礎心理學》教材中關於記憶的描述是這樣的:

記憶是過去的經驗在頭腦中的反映所謂過去的經驗是指,過去對事物的感知、對問題的思考、對某個事件引起的情緒體驗,以及進行過的動作操作。這些經驗都可以以映象的形式儲存在大腦中,在一定條件下,這種映象義可以從大腦中提取出來,這個過程就是記憶。所以,記憶不像感知覺那樣反映當前作用於感覺器官的事物,而是對過去經驗的反映。

凡是過去的經驗都可以儲存在大腦中,需要的時候又可以把它們從大腦中提取出來,因而,記憶可以將人過去的經驗和當前的心理活動聯繫起來,在時間上把人的心理活動聯繫成一個整體,甚至可以把自己一生的經歷都聯繫起來這樣,人們就能不斷地積累知識和經驗,並通過分類、比較等思維活動、認識事物的本質和事物之間的內在聯繫。同時,人們也通過記憶積累了自己所受到的各種影響,逐漸形成了自己獨特的心理面貌。所以可以說,記憶是人類智慧的根源,是人心理發展的奠基石。

計算機會如實的記錄下我們傳送給它的信息,在我們大多數人的觀念中,大腦也是這樣:潛意識像是一個在計算機中硬碟中的影音庫,它會準確且完整的記錄下我們經歷過或者感知到的每一件事,和伴隨著對事件的情緒體驗,如果我們想不起來了,那是因為我們不知道放在什麼地方(大腦只是進行了存儲,卻沒有為我們提供一份索引),或者硬碟的某些扇區發生了損壞。

弗洛伊德在19世紀90年代就開始探索記憶,他認為,記憶是可以被丟失或扭曲的,這些變化源自我們內心的慾望、恐懼以及衝突所造成的壓力。

痛苦或是充滿威脅的記憶會被某種心理保護機制阻擋在我們的意識之外,但是這會讓我們行為失去理性,並且經常是以一種自我毀滅的方式表現出來。

----弗洛伊德

弗洛伊德相信所有事情的真相都被我們的潛意識記錄在案,在丟失或扭曲之後,都仍然完整地存在我們的大腦中。精神分析的關鍵就是:用夢境以及其他潛意識的證據來揭露真相,而這些真相能夠讓我們了解自己的行為,並且消除自我毀滅的傾向。

事實上,我們的記憶經常出錯。據統計,在美國在用於偵查的隊列指認中,有大約20%-30%的比例,目擊者所作出的指認是錯誤的。警察知道這些指認是錯誤的,因為他們知道被指認的是他們安插進來的「清白的人」。雖然這種情況下,錯誤的指認並不會讓「清白的人」捲入麻煩之中,但是當目擊者指認的人和警察猜測的一樣時,警察和法庭認為指認是可靠的。一個叫做「清白計劃」的組織發現,依靠DNA檢驗得到清白的人中,75%都是因為不準確的目擊者指認而含冤入獄的。而「隊列指認」現在依然是警察確定嫌犯的主要手段之一。

對於目擊者來說,他看見了一個人的長相恰好符合他所記憶的大部分「特徵」,他就用眼前所見這張臉去填補記憶中的罪犯臉部的細節特徵,當被要求反覆重述事件時,都是一次次加固了對偽造的細節的記憶。當我們被要求多次重建一份記憶時,我們每次都會加強這份記憶,以至於最後,我們記得的是我們的「記憶」,但我們以為那是原本的事實。

心理學家做了很多實驗來檢驗記憶的準確性,結果顯示記憶會出現錯誤。

「挑戰者」號的宇航員

在1986年「挑戰者」號太空梭爆炸後的那個早晨,認知心理學之父烏爾里克.奈塞爾(Ulric Gustav Neisser,1928-2012)詢問了埃默里大學的一組學生,他們第一次聽到這個消息的時候是什麼情形,所有被詢問的學生都寫下了清晰的記錄。大約三年之後,他讓44個依然在校的學生再次回憶了當時的經歷。在所有的這些回憶錄里,沒有一份與當年寫的完全吻合,大約四分之一的學生寫下的是完全錯誤的。這個事件在他們的回憶里變得更像是一個戲劇故事。

舉個例子來說,一個學生是在餐廳與朋友聊天的時候聽到這個新聞的,但在他後來的記憶里卻變成了:一些女生疾奔過走廊尖叫著「宇宙飛船剛剛爆炸啦!」,而另外一個學生是在他的宗教課堂上從幾個同班同學那裡聽到的消息,後來記憶變成了「我在寢室房間里與我的室友一起看電視,這個消息突然出現在了下方的滾動新聞里,我們被震驚得完全說不出話了」。比這些記憶扭曲更具戲劇性的是學生們對他們原本記錄的反應。很多學生都堅持後來回憶的這份記錄才是更為準確的。他們很不情願接受自己最初對這個事件的描述,儘管這些都是他們手寫的。一個學生說道:「是的,這是我的筆跡——但我認為這個事情完全是以另外一個方式發生的!」

那麼我們是不是常常犯錯,但卻固執己見、毫不懷疑呢?

德國心理學家雨果. 蒙斯特博格(Hugo Munsterberg)在《站在證人席上:關於心理學以及罪行的論文》中發表了他對記憶的看法第一,人們對事件的大致情形具有良好的記憶,但是關於事件發生的細節卻只有糟糕的記憶;第二,當人們被迫去回憶那些不記得的細節時,哪怕意圖是無比真誠的,或者多麼努力地去回憶準確的細節,往往都會在不經意間通過捏造事實來填補缺失的細節;第三,人們總是會相信他們自己捏造的記憶

這是對記憶缺失和失真的原因及機制的描述。而且,現在人們認為這些缺失和失真的是潛意識在我們的意識不知不覺中所操控的,我認為潛意識的這種操控就是事件所伴隨著的情緒導致的,我們在潛意識的「保持心智平衡」中會進行進一步的闡述。

垃圾進垃圾出

垃圾進垃圾出(GIGO,garbage in, garbage out)是計算機科學和數學中很常見的概念,輸出質量是由輸入質量決定的。舉例來說,如果一個數學方程表達不當,答案就不太可能正確。同樣地,如果不正確的數據輸入到一個程序,輸出的基本上也是無用信息。

我們的潛意識所存儲的信息,有些本來是正確的,但存儲的過程中出現了錯誤,導致記憶的錯誤,如前面所講述的對事件的記憶。還有一些信息本來就是錯誤的,或者對我們有害的,這些信息也存儲到我們的潛意識中,如對知識的錯誤理解,與配偶爭吵,父母離異等。

這種情況我們可以借用GIGO概念,輸入的信息對我們來說是垃圾,那麼最終依靠這些數據產生的輸出也一定是垃圾我們需要定期的對存儲在我們大腦中的垃圾信息進行清理。這些垃圾信息存儲的多了,很可能會導致人的心理問題,心理諮詢很大程度上就是在幫人們一起清理潛意識中的垃圾。

一個二十多歲的年輕人,偏頭痛多年,在很多醫院進行了很多檢查都無法查出原因,最後抱著試試看的心態來求助心理諮詢師。

心理諮詢師對他進行催眠,逐漸回溯他的記憶,確定他上讀大學時就有偏頭痛,在往前讀高中時偶爾有偏頭痛,初中剛入學時是沒有這種癥狀的,最終找到了讀初中時的一次經歷:一天,他騎自行車回家,從一個同學家的陽台下路過,他的同學看到他時叫了他的名字,並向他扔了一個塑料瓶,差一點砸到他的頭,他那時候膽小沒有理會,騎著自行車直接回家了。過了一段時間後他開始間歇性偏頭痛,並且越來越嚴重。

治療的方案是在催眠的狀態下,重演那段經歷,當他同學向他扔塑料瓶後,他轉頭罵他的同學。重複多次後他的偏頭痛逐漸好了。

這些信息之所以會成為垃圾,很大程度上取決於輸入時我們對信息的詮釋而不是信息本身

就像阿爾伯特.艾利斯(Albert Ellis)的ABC模型所認為:情緒不是由某一誘發性事件 A(Adversity)直接引起來的,而是由經歷這一事件的個體對這一 事件的解釋和評價 B(Belief)引起的,而解釋和評價則源於人們的信念,就是個體對事件 的情緒和行為反應的結果C(Consequence)

想像一下:你早上上班,在大門口遇到一位同事,他沒有和你打招呼。這時,你可能會想:他對你有看法了,因為最近他聽到了關於你的一些謠言。這樣想著,你可能就會非常傷心,發誓以後不再理他。如果你最初是這樣詮釋這一事件的,那麼你可以考慮重新詮釋一下,換個角度去想:他一定在思考什麼事情,思考得太專註了以至於沒有看到你;因此,你最好主動和他打招呼,問問他最近情況怎麼樣,有沒有什麼事情需要你協助。如果你這樣做了,並得到了他的積極回應,那麼你就會感覺好了很多,你和他的關係可能就會加深。

ABC模型

ABC模型強調 B 的重要作用,認 為 A 只是造成 C 的間接原因,B 才是情緒和行為反應的直接原因,相同的事件(A),由於詮釋(B)的不同,導致結果(C)的不同。網路上曾經熱傳過的「費斯汀格法則」闡述的也是類似的看法:生活中的10%由發生在你身上的事情組成,而另外的90%則由你對所發生事情如何反應決定(這個法則我沒能找到出處,像是網路杜撰的,但道理正確,費斯汀格的主要研究成果是「認知不和諧」,我們在下一單元闡述)。

沙哈爾在《幸福課》中提供了一個名為3Ps的方法,可以應用於各種困境中,應用於當感受到焦慮或壓力時,或者感到深深的失望時。這個方法是由3個P開頭的英文單片語成。

第一個P(Permission)「接受」,包括兩層含義:首先就是接受自己,准許自己為人,如果我經歷了困難,我遇到了挫折,第一步就是給自己許可證,也就是說接受這樣的自己,我不是完美的,我會出現一些問題,經歷一些挫折,有些事情沒能處理好,這是正常的;第二是要接受這個困境,接受現實,它已經發生了,我對此什麼也做不了,太陽要落山,天要下雨,我周圍的一些人對我有各種看法,這個世界上有很多事情是我無法控制的,我能夠改變的只有我對它的詮釋。

第二個P(Positive)「積極」,是重新用積極的方式對事情進行詮釋,包括三層含義:首先是發現收穫,這其中有什麼閃光點?其中有什麼成長的機會?從中學到了什麼?如果我經歷了困境,也可以用佛教的眼光來看待,「一切經歷都是的工具」,比如這可以幫助我更好地了解自己、了解他人、成為一個更好的心理學家、成為一個更好的老師等等;第二是發掘其中的機會,找出失敗中的閃光點,失敗中的機會,比如我是個老師,那麼每一次失意都可以作為一個案例來分享;第三是分心,將注意力轉向別處。有時執著於分析每種情感、感覺和想法,是有害的,反覆思考並不一定有幫助,這時最好的方法,就是當消極的想法或者負面的情緒出現時,將我們的注意力轉到別處,比如說,聽聽音樂、跑跑步、和別人聊聊這件事或者別的事。這和逃避是很不一樣的,這並不是說「好吧,我一輩子不要再碰這種事了。」這只是因為某種情緒或者想法反覆出現,我永遠都在徒勞地抗爭,這個負面的神經通路在我腦海中太強烈了,對我有害無益,不如說,「讓我繼續前進吧,讓我去聽首好歌,讓我去跑個步,過一段時間再看看。」

第三個P(Perspective)「透視」是從未來回看現在這件事,想一想你今天是否還在意你上小學時和某個同學吵過的架?可能你都不記得那個讓你生了幾天氣的同學的名字和樣子,那麼現在發生的不開心的事情你認為你會記住多長時間呢?當你退了休,抱著孫子在膝蓋上時會和他說起某年某月,你爺爺經歷過這件非常不開心的事情嗎?生活中我們為之傷神的事都是小事。要不為小事傷神,就要問一個簡單的問題,它在一年後會不會有影響?或者更久……從長遠來看,它真的很重要嗎?它真的值得我去擔心、焦慮?為之沮喪、為之焦躁嗎?它在一年後真的會有影響嗎?通常情況下都不會。

沙哈爾舉了自己身上發生的例子:

我來給你們舉個應用三個P的例子吧,這是剛開學時發生在我身上的事,大約開學後兩個星期,我要帶著我的女兒Shirell去託兒所,我就要遲到了,遲了很多。你們知道我上課前一般都會去健身,我意識到我沒時間去健身了,我甚至幾乎沒時間複習備課筆記,我在上課前都會複習兩遍。於是我很沮喪,很有壓力,然後我說,「就用三個P吧」,第一個P,許可、接受,我對自己說,「你壓力很大,你很沮喪,這些都沒關係。即使你是教積極心理學的,也沒關係。」我說的第二件事就是尊重現實。這是學期剛開始的時候,很多事情都碰在一起,我們幾個星期前剛從以色列回來,要倒時差,還有小孩要照顧。尊重現實,現實就是這樣。然後我轉向第二個P,積極性。有什麼好處呢?第一個好處就是,我要更仔細地想想我能簡化的地方,我可以說不的地方,做少一點而非做多一點,這是很明顯的一個好處。因為它讓我去思考。第二個好處就是當時我想,「我現在又有一個可以在課堂上講的故事了,一個應用三個P的例子。」分心,很簡單,我旁邊就有最好的分心工具——Shirell,然後是轉換工具。一年之後這會有影響嗎?我在上課前沒有鍛煉,我沒有複習兩遍複習筆記,而是只複習了一遍。所以我上課就不能發揮95%,只能發揮90%。這真的很重要嗎?不重要。但同時我對自己說,「我仍然希望能享受當下。」於是我和Shirell呆在一起,陪她久一點時間,在託兒所陪她久一點,我們一起玩,然後我更放鬆、更平靜地回家了。將三個P應用於實際發生的情況。准許自己為人,接受它,關注積極的一面,最後就是轉換角度的能力。我什麼時候要退一步問自己,「我現在需要為此傷神嗎?我什麼時候想沉浸於當下?」

想想這個技巧,非常簡單。這個技巧並不等於可以一勞永逸,你現在學到了這個技巧,我知道三個P,之後我的人生中,它都能幫助到我。它並不是這樣,它更像是一種藥丸,你要經常定期服用。也就是說每當你經歷一次困境,就應用三個P。你應用得越多,生效就越快。正如我所說的,三個P,我幾乎就是自動過一遍這個過程。許可、積極、轉換角度,現在已經快了很多。因為我應用它,不斷練習它,所以你要不斷地用它,多試幾次。

----沙哈爾《幸福課》

對現在發生的事情的詮釋,可以避免垃圾的信息輸入我們的大腦,從而有效的避免垃圾的輸出。那麼該如何處理那些已經過去的事情呢?那些曾經給我們造成「傷痛」的過往經歷呢?那些你最不願回想起來的「傷痛」事件呢?

比「忘記傷痛」更好的辦法

對過去的痛苦經歷,人們最常使用或者推薦的方法是「忘記」,但如前所述「我們根本無法控制我們的潛意識」,所以「忘記傷痛」這個方法是最簡單的,也是最無效的。

但我們意識進行思維的過程可以被我們利用。還記得像我們前面講過的隊列指認中的「目擊者」那樣,當我們被要求多次重建一份記憶時,我們每次都會加強這份記憶,以至於最後,我們記得的是我們的「記憶」,但我們以為那是原本的事實。

我們會自動的將那些對我們有影響的事件進行回想,並會伴隨著事情發生時的情感體驗,然後重新讓事件再次存儲,隨著這樣不斷的重複,對事件的印象會更深刻,所伴隨著的情感體驗也就更深刻,而且還伴隨著我們對事件的重新加工。在自動的情況下,這種重新加工無疑都是在強化事件的記憶,強化事件對我們的影響,也就是讓傷痛變得更強烈些,當然喜悅也變得更加強烈了。

例如,你在上班時和一個同事為了一件工作激烈的爭吵了,在下班回家的路上你會自動的反覆回想起吵架的過程,不斷的把事情回放並重新存儲,你會不斷的加深對他的抱怨,對自己所受的傷害的同情,這一過程甚至會持續幾天。

人的潛意識就像一個巨大的倉庫,裡面存儲著過去的所有經歷和伴隨著的情感體驗。這些經歷和情緒既有失敗的也有成功的。就像電腦中存儲的影音資料一樣,這些影音資料都是被不斷的進行回放的,選擇哪一類和哪一個進行回放,你有一部分選擇權,但不是全部。但是這些影音資料在回放的過程中,是可以被重新編輯,被改變或者修改,在這個過程中,你有全部的權利,可以決定把它們修改成什麼樣子。

重新編輯的過程可以用沙哈爾的3Ps來進行,也可以參照塞利格曼提出的「塞式幸福法則1」來進行對於美好的過去,可以經常回想,應用「感恩」的方式來進行重新加工;對於不幸的過去,可以使用3Ps的方法重新編輯。

塞式幸福法則1:過去的就讓它過去

有些看法太過重視童年的影響了。事實上,我認為歷史並沒有那麼重要。沒有任何實驗支持童年事件會影響成人的人格,也沒有任何證據指出過去能決定未來。研究發現,基因對人格有很大的影響,而童年事件的影響卻微乎其微。只要知道一個事實--早期的事件對成人的生活沒有或只有一點點影響就足以影響很多人的心靈。所有如果你認為自己的過去迫使你走向一個不快樂的未來,那麼現在你有足夠的理由丟棄這種說法了。

對過往的美好時光不心存感激和欣賞,對過去的不幸誇大其詞和念念不忘,這兩種行為都是我們不能得到平靜、滿足和滿意的罪魁禍首。有兩種方法可以逃離這種誤區——感恩寬恕。你對過去的感覺,無論是滿意、驕傲、或是痛苦,羞愧,完全取決於你的記憶。「感恩」能增加生活的滿意度,這是因為它將過去好的記憶放大了。寬恕可以將痛苦、仇恨轉換成中性甚至積極的情緒,從而使生活滿意度提高。「你不原諒加害者也並不能傷害他,但寬恕卻可以使你自由。」有證據表明,寬恕者的身體更健康,如果你的寬恕能帶來和解的話,寬恕會大幅度增進你和被寬恕者之間的關係。

感恩和寬恕能改變你的記憶,感恩能增加美好記憶的程度,而寬恕則將痛苦記憶的保險絲拆掉,使它不能引爆,這樣你會更幸福

----塞利格曼《真實的幸福》

人的潛意識可以成為一個巨大的「寶庫」,也可以成為一個隨意亂放的「垃圾場」,這取決於你。

不管不問,放任自由的讓過去的經歷不斷重放,你就像是一艘被動的船,不會主動的改變航線,你的潛意識就會成為一個「垃圾場」;主動選擇重放,主動進行編輯,改變存儲的記憶,你就是你人生之船的主人,你的潛意識就會變成一個巨大的「寶庫」。

-END-

本文編碼:(BABU連載之17)

第二單元:大腦的使用說明書

2.3 潛意識的存儲功能

2.3.1 經歷與情緒

《做更優秀的自己》公開課

BeABetterU

重構認知 突破自己

影響環境 改變世界

推薦閱讀:

如何珍惜寶貴的時間?
如何找尋自己內在的力量
痛苦由何而來?
第一天實驗模型的感受
大學和同學相處不好,是不是意味著自己真的很失敗?

TAG:積極心理學 | 個人成長 | 痛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