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談中國畫的「結構」和「意境」

談談中國畫的「結構」和「意境」

中國畫的結構指的是兩種結構,一種是物理結構,另一種為筆墨結構。

在以物理結構為主的畫中,筆墨只是輔助服務,完成客觀物像。而在以筆墨結構為主的畫中,客觀物像不在是重心,而畫家心中世界才是畫中內涵。其實在我看來,物力結構才叫結構,而筆墨結構更貼合的詞應該是陰陽,我們下面就講講這個結構和陰陽對畫的影響。

結構,從西方繪畫經常講到。陰陽,在畫論中常常被提起。結構在畫中好不好用呢?對初學國畫的人來說有幫助,確實挺實用的。但你如果長期的以看結構的目光來畫中國畫,而沒有用從陰陽的角度來畫。你在畫中國畫上,不免會染上匠氣而困在其中,意境很難有所提升。因為目光在意的是結構,而不是中國畫的「意境」。不乏有些畫家,去看別人的畫,仍在用結構去衡量畫作水平高低,我覺得這樣做並不妥,很難脫俗。

意境是什麼?唐王昌齡在《詩格》中有提到,而我的理解是,把握畫的大局,注重畫的勢和質,感應畫中情與景和物與我,錯覺中達到物我兩忘、天人合一的境界。通過你的畫來解構大自然的奧秘變化,凝出自然的魂,並從這些變化中來悟出畫道,這是中國畫特有的一種境界,既是意境、畫境。達到意境很難,也許是剎那感悟,也許是偶然相遇,這也是畫家所追求的一種目的,也是一種修為,它是集傳統文化之大乘者,經過千錘百鍊而走向的目標。

學畫這些年,特別是畫大寫意畫之後,越發感覺這種要求非常的高,幾度創作一半而效果不顯,雖外人看來此作品已有眉目,有大作之型。但我自知此畫乃是失敗之作,未出蔭潤實質之感,我在此作品也未能融入天人合一之境。

我現在做畫的目光和磨練都向這個方向前進,自我感知此意境不光修鍊的眼界、身體、意志,更主要的是修鍊自我的精神世界和內在的神,我相信只要這方面達到了一定的層次,就可以和大自然直接對話,如此即可達至畫之大乘了。

唐王昌齡《詩格》

唐王昌齡在《詩格》中明確了「意境」形態,並將其劃分為「物境」,「情境」,「意境」。

近代國學大師王國維先生在此基礎上論述了「意境」的三種形態:

一是「景物」形態,即以「境」勝。藝術表現的對象主要是「景物」。在審美上,表面上看來只是「景物」形象,而無情感,因此又將其稱為「無我之境」。它的審美特點「是豁人耳目」。

二是「情感」形態,即以「意」勝。藝術表現的對象主要是「我」,是「情感」。在審美上,表面看起來只是「情感」形象,而無景物。因此又將其稱為「有我之境」。它的審美特點是「沁人心脾」。

三是「情景交融」形態,即以「意境」勝。王國維說:「上焉者,意與境渾」。藝術表現的對象是「情」和「景」。在審美上「故不知何者為我,何者為物」,其美感特點是「意境兩忘,物我一體」。

作者簡介

屈金來,字雲峰,1954年生於北京,自幼喜歡繪畫,師從山水畫家王稼駿、葛壽亭、董謙如等大家,擅長山水畫,兼攻花鳥。幾十年來耕耘不輟,在創作中力求理論聯繫實際,在遊歷寫生與探討中,畫風日漸成熟,技藝穩步提高。

中美藝術家聯合會展榮獲一等獎。早期作品《高山牧歌》被國家檔案館收藏,近年來巨幅繪畫《雲鎖峰巒》、《青山噴玉》、《高峰出煙際》、《山巒疊翠》、《飛瀑如線天上來》等數十幅被國家機關和相關部門收藏,以及發表於國家級報刊雜誌。十餘幅作品多次參加國家、省市美展大賽並多次獲獎。

現為中央國家機關美協會員、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行政學院東方欣正書畫院院士、中央機關書畫院特邀畫家、中國扇子藝術學會會員、世界華人實力書畫家協會常務理事、民政部中國社會工作協會公益委員會會員。
推薦閱讀:

人稱元代黃荃,他的花卉蟲草才叫栩栩如生
當過土匪,做過和尚,四個老婆、情人紅顏一籮筐的國畫大師
最貴中國藝術品,九億價值給我們帶來了什麼?
文人畫:中國文人的「無問西東」
戲說海棠春睡

TAG:國畫 | 中國畫技法 | 中國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