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隨感-2個值得儘早培養的技能

隨感-2個值得儘早培養的技能

來自專欄 小黃的互聯網數據分析博客

之前寫過一篇改變人生的3個習慣/技能,分別是:

1、編程式的思考

也就是把日常生活模塊化、抽象化、數字化,把糾結成一團的流程重構,各個擊破。之前有一篇隨筆是這樣解釋風水算命的:將各種歷史經驗總結成111(乾),000(坤)這樣的三位兩進位八卦,將每一個事件抽象成一個這樣的組合向量,當需要算命時,將已知信息錄入(包括算命人的年齡,身份特徵,當時的社會特徵),然後根據向量計算就可以推測未來(腦補一下諸葛亮掐手指,他可能在算反餘弦),最後當然還需要一些展現層的話術,畢竟這是有置信區間的。

注意這個數據定義-輸入-演算法-控制-展現-循環,任何一句「講人話」的需求,在編程邏輯來說都是要這樣抽象,幾乎是重建一個世界的感覺,很爽。

2、換位思考

也就是可以主動清理掉「路徑依賴」,我們自身的專業經驗-姑且認為我們有吧,往往成為我們「誤解」用戶的障礙,這其實和1有一定的關聯,因為在抽象實現一個功能需求的過程里,確實不會站在「普通人類」的角度看問題,越是美麗無比、工程化到極致的模塊,越容易忽視顯而易見的用戶角度問題。這種能力的價值在於,一方面保有專業性,一方面去除掉經驗帶來的「默認」的思考障礙,隨時在小白用戶和專業人員之間alt tab,其實和1一樣,也屬於挺好玩也挺容易精神分裂的一種能力。

3、英文

這不多解釋了。

本文想說的是,最近工作生活中體會到的另外2個需要及早培養的習慣/技能(官方吐槽一下,這前言長的太過分了),一方面需要準備教育小朋友,一方面也經常參加各類培訓,紀錄一下心得。

1、洞察力

互聯網的日常工作整天都是數據,由於應用水平已經不低,所以類似於「有一批流量跳失率90%」或者「某個頁面轉化為0」這種「顯然能看到該幹嘛」的事情幾乎已經不存在了。

我們正常生活里看到的數據分析情景往往是,各種數據堆在面前,嘗試抽取一些畫成若干個散點圖,或者氣泡圖,然後「根據圖的形狀」去腦補發生了什麼,類似測試術語里的探索式的無用例測試。這種場景不僅常見,而且也並不誇張,「目測特徵」本來就是專業數據分析的手法之一。

個人一直認為,喜歡看數據的人也應該喜歡偵探小說,因為方法很像:尋找「不自然」的地方。什麼叫做不自然,就是存在和常識背離、和邏輯背離、和之前情況背離的細節。

以前有不少實習生小朋友,扔一份數據過去,可以腦補出很多莫名其妙的結論出來,也有人除了直接結果之外啥也看不出的。前者往往會越來越喜歡數據工作,後者往往就更適合實務操作。

我自己的經驗是,小學奧數班開始,就訓練一種思維方式是,根據題目本身「不自然」的地方尋找缺口,比如故作計算量巨大的,一定是可以全部簡化掉,比如正面邏輯限制超多的,反過來一下子秒殺,再比如多變數複雜規則的,將其中一個變數往最大最小值一放就做完了(比如雞兔同籠,小學兩年級的題,思考方式是如果全部是雞,全部是兔)。

奧數題好玩的地方是,如果你老老實實算,實際上是必死的,而換角度嘗試,可以體會到很大的樂趣,所以逐漸地就下意識地會去找「缺口」。如果過了這一關,坦白說和背例題的同齡人已經不是一個世界的人了。(結果現在的奧數班,把各種取巧方法填鴨給小孩,而不是把探索的過程植入,確實是走入歧途)

說回這個話題,對數據特徵的洞察力,不一定和學歷掛鉤(有人一直填鴨到博士的,特別是天朝),反而可能和興趣有關,如果遇到這樣的新人,可以好好合作和培養,一方面被埋沒的很多,另一方面過了求學階段很難補救。

2、冷靜心

在機器學習領域有個很好玩的詞是馬爾可夫鏈,大意就是,如果有一連串的事件abcd依次影響,我們假設主要影響d的只有c,一方面二八原則,其他因素影響很小,另一方面計算量差太大了,目前的技術能力算不了太深。

生活里也是這樣,對一件事情的決策,往往受到「最後一個信息」的影響最大--雖然順序本身不一定代表什麼。

在史記這些著作里,說客的基本技能就是「調整陳述事實的順序」,如果我希望說yes,那麼先說負面因素,再話鋒一轉說正面因素,反之亦然。通常1對1的談話里,這樣的技巧對決策者的殺傷力是巨大的,各種不可思議的舌戰結果就這麼來的。如果是在公共場合比如舌戰群儒,這時候就是各自出牌,出到無牌可出為止,最後一個還有牌的人,對決策影響最大。

這時候能否根據紛繁複雜的信息,得到一個客觀理性的結果,就取決於冷靜心。這個能力之所以珍貴,是因為人的天性並不是和機器一樣理性的,對人類來說,獲悉信息的順序,情緒的變化,環境的影響,都是切實存在的(演說者、談判者的發揮空間也就在於此)。

這個技巧在互聯網領域最常用於,提出或者反對某個根據數據得到的提案。這裡不想再多說,如何解釋同一份數據得到完全相反結論的方法,網上多的是,這裡想強調的是,有一種習慣是,不受數據事實的「出現順序」「對手有相似策略」「之前自己提出的不能翻口」或者其他類似因素的影響,將這些實際上不存在疊加效應的疊加影響去掉,既不多留,也不多刪。

某種意義上,這和換位思考表現為經常alt tab切換專業人士和業餘小白一樣,外在表現可能看起來又是很有病的(比如昨天完全不聽勸,今天忽然全面否定自身),但有這種同事或者上級的地方,一般來說不容易出現特別離譜的決策失誤,是非常難得的戰友。

結果好像又寫了兩個看起來很有病的技能,如果身邊有這樣的人,新人就培養,同事就珍惜,老闆就多保護ta們吧,這種特質活著挺累的,就先寫到這了。


推薦閱讀:

【六頂思考帽】史上最強團隊分歧終端機

TAG:思維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