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大學:遇到危險時,人越多越安全嗎?
想像以下兩個場景,哪個場景讓你感到更害怕?
場景A:月黑風高的夜裡,你不小心走錯到一個小巷子里,迎面走來兩個男人,兩個人相互不認識,走在後面的那個男人身材高大。忽然前面那個男人朝你衝過來並且將你撲倒、實施搶劫。
場景B:陽光燦爛的下午,你一個人漫步在公園的中心地帶,周圍大約有 40 多個居民在享受他們的休閑活動,忽然有個男人朝你衝過來並且將你撲倒、實施搶劫。
事件
不出所料的話,大部分人會選擇場景 A 。場景 B 的獲救率看上去比場景 A 高出 40 倍。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不妨先來回顧與以上場景類似的真實事件:
1964 年 3 月 13 日凌晨,紐約一名 28 歲的女子 Kitty Genovese 在自己的住所附近被一個持刀歹徒襲擊。由於呼救聲引起了鄰居注意,兇手一度逃離作案現場,但因無人實施切實的救援行動,兇手很快返還現場繼續行兇,最後將她姦殺。據報道,整個過程持續了 35 分鐘,38 個鄰居目睹此事,但無人報警或出手相助。(2007 年這段新聞被爆出數據誇大,但卻正因為此開啟了心理學的一段重要研究)
2007 年,一名中國小伙公車上抓小偷被捅 10 刀,周圍乘客袖手旁觀。
2008 年,一名美國男子在馬路旁邊把自己的兒子活活踩死,此人的家人、朋友及路人在旁圍觀,無人制止。
2011 年 10 月 13 日下午,廣東省佛山市,2 歲女孩小悅悅被汽車撞倒並碾過,7 分鐘內,18 個路人經過,但無一人救助,最後被一個拾荒阿姨救起,但還是在 8 天后去世。
現在你意識到了嗎?當危險發生時,身邊的圍觀者越多你的獲救率可能反而會下降,在心理學上導致這一現象發生的主要原因不是 「社會型冷漠」 而是 「旁觀者效應」:
緊急狀況發生時,如果周圍有很多人在場,個人施以援手的利他行為就會被抑制。 圍觀者越多,大家就越容易袖手旁觀。
實驗
心理學家曾設計過一個實驗來驗證旁觀者效應。他們將實驗人員分為兩組,每一位受試者都關在一個密閉的房間里,只能用對講機與他人對話。實驗者讓第一組受試者進行兩兩對話,讓第二組受試者進行六人對話。事實上每次實驗中有且只有一名真正的受試者參與對話,其餘人員的對話全是準備好的錄音。
第一組實驗中,心理學家會播放一位患有哮喘病男孩的錄音,在對話的過程中這名男孩忽然 「犯病」 並在對講機里尋求幫助,實驗結果顯示第一組裡有 85% 的參與者都向實驗人員報告了這個突髮狀況,平均用時不到一分鐘。
然而在第二組中,即使播放了完全相同的哮喘病錄音帶,當真正的受試者認為除自己之外還有其他四名受試者在場時,報告率下降至 31% ,平均時間上升到 3 分鐘。
遇到危險時,難道不是人越多越安全嗎?為什麼會出現這種不合常理的現象呢?
原因
1. 責任擴散機制
分析一下上述實驗,當前提條件為兩兩對話時,受試者就會感到自己有百分百的責任在對方遇到危險時需要出手相助;當參與人數擴大,受試者心中擔負的責任感也會隨之分散,認為其他人也有責任施以援手。如果(錄像帶中)其他人不理會哮喘病患者的求救,依舊自顧自地講述自己的內容,參與者也會抑制住自己的施救慾望。
同樣的道理,危險發生時如果你是唯一的旁觀者,你會認為自己有全部的責任上前處理這件事,但是當周圍有很多人時,這種責任感就會被分散,心裡想著,他們不去我為什麼要去啊。
上述事件中的 Kitty Genovese 姦殺案(1964)第一次在全世界範圍內掀起了人們對於 「社會型冷漠」 以及 「旁觀者效應」 的討論。事後的調查中,38 名鄰居都認為其他人應該會報警,自己可以按兵不動。正是這種責任分散、相互推諉的思想使得一條無辜的生命白白地犧牲。法醫說,第一次刺殺時的傷口是不足以致命的,如果在第一次 Kitty 被刺殺時 38 人中有任何一個人報警,警察都能在第二次歹徒折回現場之前趕到案發地點。
不僅僅是責任感被分散,不幫助受害者的自責感和內疚感也同樣被分散。反正其他人也沒什麼反應,我這麼做是正常的。沒有一滴雨會認為自己造成了洪災,「誰都有責任」 最終變成了 「誰都沒有責任」。
2. 多元無知
大部分的衝突看上去也許並不是危險事件,我們會通過參考周圍人的反應來對危險程度進行界定。必須先做出判斷,才能決定是否介入事件。沒有人喜歡把正常情況誤判為緊急事件,那意味著自己大驚小怪,並且很愚蠢。
比如說一男一女拉扯吵架,可能是情侶之間的矛盾也可能是 「和頤事件」;成年人扛著大哭的小孩往前走,可能是父母在教育孩子也可能是拐賣。當我們發現四周所有人都對此衝突漠不關心時,我們就容易判定這個衝突不是危機事件,這種現象在心理學上稱之為 「多元無知」。
關於 「多元無知」 我有一次印象非常深刻的親身經歷。那會還是我上大學的時候,我在一個四年級小孩的家裡給他做家教,孩子的父母都不在家。忽然從隔壁傳來一名女子的驚聲尖叫並讓我們給她打 110 ,另外一名男子吼了一聲後隔壁又迅速恢復了平靜。我與小孩都受到了驚嚇,於是通過貓眼看樓道上有沒有其他人出來查看。在確認周圍沒有任何人反應時,我懷著忐忑的心情判定隔壁應該是戀人吵架,加之我平常也不愛多管閑事,於是準備給小孩繼續上課。沒想到正義感超強的小孩突然淚流不止,氣憤地質問我為什麼不撥通 110 ,認為我是個無情的壞人,迫於無奈之下我到樓下找了物業上來查看,最後發現真的是該名男子入室搶劫!
如果當時沒有小孩單純的正義感,也許隔壁就會釀成一樁悲劇。在不確定眼前是否是危機事件之前,很多時候我們害怕尷尬、害怕自己反應過度,不願意 「自作多情」,我們會不動聲色,觀察周圍人的行為。我們沒意識到,周圍的其他人其實也在參照我們的行為,這樣樣就導致了一群 「不明真相的群眾」 在相互觀察,結果就是大家都看起來若無其事,也沒有採取任何行動。於是我們就判斷一切正常。這種 「每一個不明真相的人都通過其他不明真相的人來判斷情況,結果依然是大家都不明真相」 的現象,導致一個危機事件被所有人解讀為正常情況。
旁觀者介入步驟
旁觀者從察覺到危機事件到採取行動,必須完整地經歷以下五個步驟,缺一不可,否則旁觀者效應都會繼續發揮效應。
1. 注意到正在發生的事件
就算有一個被撞的小孩倒在馬路中間,當你插著耳機,著急地趕著還有 5 分鐘就開始的面試,是有很大的幾率根本注意不到到這個小孩的。有多餘的注意力觀察到眼前的突發事件是介入的前提。
2. 判定眼前的衝突是危機事件
在第二個原因中我們已經提到,大多數原因模糊的衝突事件中,我們採取多元無知的方式進行判定。不過對於一些作案動機非常明顯的衝突,比如持刀搶劫等,可以立即判定其為衝突事件。
3. 擔起自己的責任感
在原因一也中說到,通常情況下圍觀者越少,每個圍觀者心裡承擔的責任感就越重,但不排除一些天生古道熱腸的俠士,他們在任何情況下都充滿百分百的施救責任感。
4. 解決危機事件的知識和能力
如果你遇到了一個溺水者,但是你自己也不會游泳,那麼就算有心救人也無力施救。只有當旁觀者擁有解決危機事件的知識和能力時,上前施救才是有意義的。不過在這裡,可以採取施救轉移的戰略,找擁有解決能力的人來幫忙,比如呼救周圍會游泳的人救人或者立馬撥打 110。
5. 行動的意願
當危機事件發生時,就算有旁觀者具備以上的四點,TA 也會考慮自己行動的代價。比如 「彭宇事件」 中扶起倒地老人被反咬一口索要經濟賠償的代價,或者是勇斗歹徒導致受傷甚至死亡的代價,又或者僅僅是誤會成多管閑事的丟臉代價。
如何更有效應對危機事件
受害者角度
雖然說文中一開頭提到的 A、B 場景中前者的獲救幾率或許更高,但是依舊非常不建議你出現在人煙稀少的地段,很可能一個旁觀者都遇不到啊!
我們主要需要解決的問題是在圍觀者眾多的情況下,如何降低旁觀者效應,很簡單的原理:去提高其中某一個圍觀者的責任感即可。當危機發生在你身上,不要只是一味呼叫救命,鎖定人群中的特定的一位看上去具備解決危機能力的圍觀者,大聲向他喊出自己遭遇的危機,把 「救命」 具體到 「搶劫!」、「拐騙!」、「性騷擾!」 等能夠讓旁觀者明確判定危機事件的詞語上。你可以明確告訴 TA 應該做什麼並且儘可能降低 TA 幫助你的成本和風險,消除 TA 的顧慮。
這時你選定的這名圍觀者的施救責任感會瞬間飆升,當 TA 做出施救的表率行為時,周圍人也會被其帶動施救,你獲救的可能性會遠遠高於向四周胡亂呼救的做法。如果對方還是無動於衷,你可以損害任意旁觀者的利益進行求救,比如破壞他們的財物等。
旁觀者角度
當你作為一名旁觀者,一定要意識到本文中提到的 「多元無知」 、「責任擴散」 等心理作用,永遠把自己當做是唯一一名在場的施救者一樣去行動。在有條件的情況下,大方向呼救者確認是否是危機情況。確認情況後,採取自己能力範圍之內的有效行動去解決危機,如果超出了自己能力之外就撥打 110 或者求助身邊看上去有能力解決此危機的圍觀者。
幸運的是,研究表明了解旁觀者效應能夠提高人們在危機事件中提供幫助的可能性。心理學家 Gerfen 在 1973 年的一項實驗中,讓一組參與過旁觀者效應討論的學生與另一組未參與的學生分別路過一個心臟病突發的老人身邊(事先導演),那些參與過討論的學生採取施救的行動率比起未參與的學生整整高出了一倍。也就是說,人們在了解旁觀者效應之後明白了提供幫助的重要性。所以在今天你花上幾分鐘閱讀完這篇文章後,也會為日後的社會和諧做出一份努力。雖然遇到危險時人多並不一定安全,但是知識越多越安全。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