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育:家庭中必不可少的一種教育
來自專欄 食育
昨天有個朋友問我,孩子是否必須接受食育?
我認為是必須要,而且是早晚的事,甚至宜早不宜晚。
生活中經常聽到很多媽媽在考慮兒女飲食的時候,常常把營養、有機、專家甚至中醫掛在嘴邊,內容大多是經過好多不同來源闢謠後仍不消停的「告誡」。
我覺得這恰恰是我們這代人成長經歷中缺少食育的結果。因為以前信息閉塞,大家養兒育女的經驗都是聽上一輩人,不管對錯都是唯一的權威。而今天我們在信息爆炸的時代,被各種信息衝擊,今天一個古方明天一個專家,多到不知道信誰,一句「寧肯信其有」就聽之任之,而無有判斷。正是這樣對什麼都一知半解,對什麼都信一點,聽之任之且長此以往,才容易出現問題。
尤其當下各種商業廣告不斷的告訴我們營養就是健康,健康就是營養。如果真是這樣,以後會不會大家就乾脆吃一顆顆的營養素替代食物好了(其實已經出現了這樣的趨勢)。果真如此,日本也不用早在11年前就頒布《食育基本法》來促進營養均衡與文化保育了。所以,說到底營養本身並不是健康,只有營養均衡、身心發展、自我與社交的平衡,才能帶來真正全面的健康,這才是食育的目的。
食育是怎麼達到這些目的,我們從孩子需求的角度,來談談食育分別如何滿足孩子成長的需求:
首先我們還是先講講營養,但我們關注的是孩子自己認識營養分類和攝入均衡。
很多父母考慮自己並沒有很全面的營養學知識,那麼該如何讓孩子具備基本的分類和均衡的營養學常識呢?這裡推薦一個日本幼兒園裡常用的方法,把所有的食物,按照他們能提供的主要營養分成三個大類,分別是:紅色(蛋白質類-肉蛋豆製品等),可以變成血和肉;黃色(碳水化合物類-主食及澱粉等),可以變成熱量和體力;綠色(纖維素與維生素類-水果蔬菜等),調整身體平衡。並在牆上圈出一個區域,分成三部分並刷上對應的顏色,然後會製作很多食物的卡片。每天做菜使用了什麼樣的材料,就把材料貼到對應的區域。
每次吃飯呢,孩子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挑選食物,但是三個類的食物都要吃才行。所以慢慢孩子就掌握了基本的營養知識,也養成了均衡攝入的習慣。並且偶爾還可以和孩子聊聊這三類物質具體的作用。而紅色區域的食物的蛋白質和鈣可以讓我們增強牙齒、增強骨頭、增強雞肉,黃色區域的食物的碳水化合物能讓我們增強運動能力、增強思考能力,如綠色區域的食物的維生素可以讓皮膚有光澤、眼睛明亮、增強抗病能力、剋制不穩定的情緒。
是不是聽起來讓孩子自己選擇食物也不必擔心營養攝入不均衡了?但是這裡也要提醒,山雞蛋與普通雞蛋、強鈣牛奶與普通牛奶之間營養素的差異是極其微量的,而新鮮程度、農藥激素抗生素殘留、腐敗病變實際上更為影響我們攝入後的身體健康,所以在孩子選擇之前媽媽們還是要先把把關。
我們如此看重營養,並非因為營養本身,而恰恰是看中我們攝入了足夠的營養後對於孩子自然發展的支持。
而孩子的自然發展不止是需要營養的攝入,與之對應的甚至是更重要的是使孩子身心均衡的發展。這就不得不提到另一個概念——啟蒙。聽起來又是一個對家長的要求很高的領域,其實如果能恰當的使用食育作為工具,則對孩子啟蒙起來反而不難。
比如我們在做飯之前,可以儘可能豐富的讓孩子去感受完整的食物,比如洋蔥不只是強烈的刺激氣味,還有一層一層的結構,還有豐富的汁液,這些都是自然啟蒙的良好素材,更不用說一年四季按時令與地區購買的食物,更是帶有季節與生命關係的隱藏信息。
比如我們在做飯之中邀請孩子來參與,並給予Ta充分的時間對食材進行探索,無論是掰斷、碾碎還是擠壓,不同的食材會給予不同的答案,在鍛煉孩子動手能力的基礎上,讓孩子充分體驗探究與實驗的過程,這不是在家裡能開展的最好的科學啟蒙么?
比如我們在家準備更多顏色、形狀、材質的容器,讓孩子根據自己的喜好搭配食物與容器,這不是最生活的藝術啟蒙么?更不用說讓孩子一起參與各種準備與收拾,讓孩子理解家務與生活的密不可分的關係。
還有那些節日,為什麼不叫孩子一起來準備呢?就像以前過年晚上大家一起包餃子的那種合作、交流、分享與團圓的幸福。所以食育本身是一種來源於生活的教育,恰恰在我們身邊最普通的生活場景中,用教育的思維進行重新設計,給予孩子成長過程中必要的「營養」,讓孩子不但了解如何選擇食物,更是為自己的成長做好準備。
那對於孩子來說,學會自己均衡的攝入營養、通過食物對自己的發展進行必要的啟蒙就足夠了么?並非如此,還有一個更重要的部分,即與社會中其他人的鏈接。
當下各種教育的理念、形式都在推崇小組合作、團隊對抗、學生主導,我同意這些會對大部分孩子有積極良好的影響,但如果認真的觀察其中的過程,會發現天生外向性格的孩子在這個過程中更有優勢,所以內向的孩子往往在這樣的過程中反而不知所措。那我們再想想烹飪中最期待的部分是什麼?
是我看到一堆有趣的食材?那我確實會開心與驚奇;
是我裝盤完成一道難度頗高的菜品?我確實會因此而產生強烈的成就感與自信心;
難道你沒有邀請一個朋友來品嘗你的菜品?恰恰是分享讓我們的烹飪過程不只是埋頭苦幹,而是在別人說出「好吃」並且吃完舔盤子的時候那種難以言喻的時間減緩的感覺。
最後這種感覺對於成長中的孩子來說,是一種極為重要的對於社會交往方面的動力。而對於父母而言,沒有什麼比得上看著自己孩子笨手笨腳的弄了一桌半生不熟的菜更讓人熱淚盈眶的了。
我們的文化中對於烹飪與食用的過程中賦予了很多社交的含義,而我們成年人也常常是在這個過程中進行各種各樣的社交活動。讓孩子在食育中參與烹飪以及分享的過程,可以讓孩子也有機會在這樣的社交活動中對父母的社交行為進行觀察,在真實的場景中學習父母的社交細節。
當時我朋友問完我食育是不是必須的,我沉默了一下,腦中出現的就是上面這些描述中無數的破碎的畫面,所以給出這個答案。
因為我看到了太多的同齡人不規律、不均衡的飲食帶來的疾病與痛苦,見過太多我父母的一輩人直到去醫院檢查出「三高」才開始有意識的控制飲食,更是在給一群孩子共處的過程中看到太多自然常識的缺失、對於飲食的放縱與輕視。
如果在這些人能接受一套完整的食育,會不會能改變他們當下的窘境,我不知道。但我至少知道,絕對不會比現在更糟糕。因為我們都知道,會做飯的人往往更會享受其擁有的生活。
所以食育,說到底並不是為了食物或者教育,而恰恰是為了我們自己。即我們作為人的生存、發展與社交,難道你認為這些東西並不是人生所必須的東西么?
首發公眾號:Danna食驗室
推薦閱讀:
※假期孩子沉迷手機遊戲怎麼辦?這位媽媽的做法可以借鑒!
※父母跟你講過的哪句話在你印象里最為深刻?
※到底應不應該強化阿斯伯格孩子的長項呢?
※正確培養孩子的7個指標,你達標了嗎?
※選擇好的教育還是選擇家庭團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