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大學:工商管理(Business Administration)
想寫一寫這個自己學了五年的,「不專業的專業」的專業知識,有些偏學術的課程後面我推薦了自己覺得很好的書目。(專科加專接本共計五年,兩個階段的某些專業課有重複的~)
開宗明義:工商管理是研究工商企業經營管理的學問。
上圖是我大學時所學過得主要課程,寫此篇文的目的在於梳理整個專業課程的框架與結構,溫故而知新。說我這個專業「不夠專業」的原因是,我覺得細分到每一門課程的話,絕大部分都能再專門開一個專業來講授。
1.基礎課程
基礎課程都是在我專科的大一大二時開設講授的課程。一部分是大學公共課,當然也是考研公共課。其中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思修)和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馬原),也是研究生入學考試中政治科目中所包括的兩門課程(其它三門是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中國近代史綱要、形勢與政策以及當代世界經濟政治)。大學英語與數學也是作為研究生入學考試的科目,而且英語還有必考的四六級考試。因此就考研來說,英語數學非常重要。
(1)思修
我覺得思修的內容還是很樸素和端正的,只不過由於太樸素,反而沒什麼吸引力,被人當做常識而被忽略。
這門課程的關鍵詞是:理想、愛國、人生、道德、法律、法治、行為。
這些話題基本上經常被大眾所談論,大致屬於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這種三觀範疇,至於在這些話題上的立場與觀點是否與教科書一致,就另當別論。
(2)馬原
馬克思主義大概在初中政治課上就開始學,某種意義上,算是中國學生的必修哲學課。這門課內容我覺得還是很值得細讀的。
關鍵詞是:馬克思主義的定義、世界物質性、認識、人類社會、資本主義,社會主義,共產主義。
有一句話我覺得講的非常好,雖然我也似懂非懂。「一切的問題,都是認識的問題」
(3)高等數學
大學數學(高等數學、線代、概數)是高中數學(必修與選修)的一個深化和延續,因此高中數學基礎的紮實與否,很大程度上決定大學數學的學習效益。
我在專科時沒學過線性代數、概率論與數理統計這兩門大學數學課程。只學過高等數學,這門課程與其他理工科課程一樣,是注重基礎與積累的課程。從小學數學開始,初中數學、高中數學、大學數學。
分野出現在高中,先分為文科數學和理科數學,大學數學不同專業分類基本就更多了,而且也有專業不學數學。
一般而言,高等數學是大陸的大學理工科學生的一門必修的重要基礎課。通過這門課程的學習,使學生獲得向量代數與空間解析幾何、微積分的基本知識,必要的基礎理論和常用的運算方法,並注意培養學生的運算能力和初步的抽象思維、邏輯推理及空間想像能力,從而使學生獲得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初步訓練,為學習後繼課程奠定必要的數學基礎。
這門課程的關鍵詞:函數、極限與連續、導數與微分、積分、微分方程、空間解析幾何與向量代數、曲線積分與曲面積分、無窮級數。
我得高數實際上是學的一塌糊塗,勉強過的。教我的高數老師是其他學校的一個兼職老師,我記得他人是一個挺有喜感的老頭兒~
(4)大學語文
這個,真不知道講什麼,其實跟高中語文差別不大,大學語文裡面的文章大概都忘完了。但還記得小強哥,嗯,他是我最後一位很風趣也很年輕的語文老師。我們一起討論過高行健,可惜他只淡淡說了據還不錯,我繼續討論的熱枕也就熄滅了。
(5)大學英語
實不相瞞大學英語用的哪本教材我都忘記了。大概是《新編大學英語》之類的教材。與這個課程有別的一門英語課程是專業英語,這個大三會學到,下面再介紹。同高中英語很強調語法,複雜句的結構分析,相近詞的辨析等等特點相比。大學英語相對靈活輕鬆一點,課上會看英語電影,分組表演情景劇,個人presentation等等,會比較有意思一點,對與英語語言國家的文化禮儀傳統也會有一些深入,比如我老師講過餐桌禮儀,以及如何用餐,餐具分類等等知識。我的大學英語似乎是有兩位女老師教過,但我只記得其中一位了,她比較矮,大約就150出頭吧,但身材很標誌,小巧玲瓏吧。長相很好看,甜美,經常扎著無劉海馬尾,露出圓潤光潔的額頭,但想不起來她的眼鏡是哪種款式了,大概是圓框眼鏡吧。可惜我那時對自己以及對社會的認識都不夠。無心學業,沒想過跟老師打交道建立朋友關係~
其實在大學裡,是跟那些學歷比你高,學識比你深厚,又比你大不了幾歲的優秀的人認識的好機會,畢竟是你老師。走上社會,就很難再有那樣的機會了。
2.理論課程
理論課程大多是《XX學》,學術性偏強,課程也主要講的是學科歷史、流派、理論等概念性知識。商科的大部分的經典理論我覺得大家都耳熟能詳了,畢竟不像工科那種門檻高,艱深晦澀。當然門檻雖沒有不代表好入門,因為需要太深廣的閱讀量(意味著嚴肅的術語與聱牙詰曲的理論)與大量思考了,我覺得有一句話能很好的說明這個「自然工程學科的門檻用符號構造的公式與專業術語設置在一本書的第一頁,人文社科學科的門檻卻是通過參考文獻設置在書的最後一頁。」
(1)管理學
我本科畢業獲得的是管理學學士學位。管理學算是我大學所學專業的科目之母吧。所以我會說的比較多一些,我個人認為這門課主要給的是一種認知框架、思維方式、培養一種行為習慣。內容上比較好理解。
①教科書上認為現代的管理學之父是弗雷德里克·溫斯洛·泰勒,他於1911年發表了《科學管理原理》。管理學本身一直在發展,有時會引用不同學科方法和工具來解決管理問題,比如運籌學、博弈論、統計學等學科。運籌學有時候被稱為「管理科學」(但是與泰勒的科學管理有顯著不同,考研的學科分類中它屬於工科範疇,叫做管理科學與工程)。
②我傾向於將管理學理解為「讓人們做事的藝術」、「管理即服務」、「基於計劃和目標(任務分解涉及生產運作與ERP實務課程,此處不細講)驅動的一個時間控制過程」,目前管理學的許多時尚理論(坊間管理學)更多的與大眾心理學相關(坊間心理學),而非管理學的學院派科學理論。
③這裡再介紹一些主要的管理學大師與管理學專業著作。
亨利.法約爾、亨利.甘特、埃爾頓.梅奧、馬克思.韋伯、艾爾弗雷德.斯隆、彼得.德魯克。
埃爾頓.梅奧《工業文明中人的問題》
弗蘭克·吉爾布雷斯&莉蓮·吉爾布雷思《應用動作研究》,彼得.德魯克《公司的概念》、《管理實踐》、《卓有成效管理者的實踐》、《技術、管理與社會》(他的兩部小說我覺得非常不錯,分別是《旁觀者》《最後的完美世界》)。
④經典的管理學理論主要有:
泰勒科學管理理論:制定工作定額;選擇第一流的工人;實施標準化管理;實施刺激性的付酬制度;強調顧主與工人合作;計劃職能與執行職能分開;實行職能工長制;強調例外管理。
約法爾的一般管理理論:區別經營與管理的概念;明確管理的職能是計劃、組織、指揮、協調和控制;提出14條管理的一般原則。
韋伯的理想行政組織體系:認為行政組織是通過公職或職位來管理;權利論,權利分為三種,合法合理的權利、傳統的權利和個人魅力型的權利;理想行政組織體系,認為主要負責人其職能是決策,行政管理人員是執行上級決策,一般工作人員職能是做實際工作。
梅奧的人際管理理論:工人是「社會人」而不是「經濟人」;工人的工作態度與士氣是影響工作效率的關鍵;企業中存在著「非正式組織」。
激勵理論:馬斯洛的需要層次論、弗雷德里克·赫茨伯格(Fredrick
Herzberg)的雙因素理論、戴維·麥克利蘭成就需要理論等等。(2)金融學
這門課之前叫做貨幣銀行學。是從經濟學分化出來的,研究公司、個人、政府與其他機構如何募集和投資資金的學科。傳統的金融學研究領域大致有兩個方向:宏觀層面的金融市場運行理論和微觀層面的公司投資理論。金融基本的中心點是資本市場的運營、資本資產的供給和定價。其方法論是使用相近的替代物給金融契約和工具定價。對那些有時間連續特點和收益取決於解決不確定性的價值工具來說都適用。
分五個部分來講
①範疇
貨幣與貨幣制度、信用、金融、利息和利率、外匯和匯率
②金融市場與金融中介
金融市場、金融市場機制理論、金融中介、存款貨幣銀行、中央銀行
③現代貨幣的創造機制
④宏觀均衡
貨幣需求、貨幣供給、財政收支&公債&貨幣供給、貨幣均衡與總供求、開放經濟的均衡、通貨膨脹與通貨緊縮、貨幣政策、IS-LM模型與總供求均衡模型(西方經濟學也會提到這兩個模型)
⑤金融監管
金融監管與金融監管的國際協調
(3)管理心理學
管理心理學顧名思義,是管理學與心理學交叉的學科產物,管理心理學概括地說,是研究管理過程中人的心理現象、心理過程及其發展規律的科學。是把心理學的知識應用於分析、說明、指導管理活動中的個體和群體行為的工業心理學分支。目的是最大限度調動人的積極性、改善組織結構和領導績效,提高工作生活質量,建立健康文明的人際關係,達到提高管理水平和發展生產的目的。它開創階段的基礎是:梅奧赫赫有名的的「霍桑試驗」及人群關係理論、勒溫創建的群體動力理論、莫雷諾創建的社會測量學、馬斯洛創建的需要層次理論。由於管理心理學的課題主要是組織(公司)和個人。因此研究方向也在這兩方面。主要內容如下:
①個性心理,包括個性、需要、期望、挫折、人性管理(把握)
②管理行為,包括激勵行為、決策行為、領導行為、組織行為、創新創業行為
③人群心理,包括勞動者心理、消費者心理、青年人心理、群體心理
④心理測定。這個我在另一門課程人力資源測評中會展開來講。
(4)西方經濟學(宏微觀)
經濟學是一門對產品和服務的生產、分配以及消費進行研究的社會科學。
這門課程關鍵詞是:
需求&供給與均衡價格、選擇、生產函數、成本、完全&不完全競爭市場、生產要素;
一般均衡與福利經濟、博弈論、市場失靈與微觀經濟政策、宏觀經濟的衡量及其指標、收入-支出模型、IS-LM模型與總供求模型;
失業與通貨膨脹、宏觀經濟政策(金融學要講這個)、開放經濟下的短期經濟模型、經濟增長、宏觀經濟學的微觀基礎、新古典宏觀經濟學和凱恩斯主義經濟學。
主要學者與著作有:
大衛·休謨《政治論叢》、亞當·斯密《國民財富的性質和原因的研究》(《道德情操論》亦非常值得一讀)、傑里米·邊沁《經濟科學的哲學》、讓-巴斯蒂特·薩伊《政治經濟學概論》。
愛德華·威斯特《論資本用於土地》、大衛·李嘉圖《政治經濟學及賦稅原理》
托馬斯·羅伯特·馬爾薩斯《人口原理》&《政治經濟學原理》、約翰·海因里希·馮·杜能《孤立國同農業和國民經濟的關係》(此人是我考研專業經濟地理中的祖師級人物)。
卡爾·馬克思《資本論》。
弗里德里希·李斯特《政治經濟學的國民體系》、
約翰·斯圖爾特·穆勒(小穆勒)《政治經濟學原理——及其在社會哲學上的若干應用》。實際上大學經濟學課程真的講的很單薄,經濟學本身是非常厚重的一門專業,一般同學可能就知道個邊際效益遞減、供給決定價格之類的知識。
我個人覺得是這是門經國治世之學。
(5)勞動經濟學
經濟學的一個分支,研究在勞動市場中,勞工與僱主之間的互動,如何影響到工資、僱傭與收入。人力資本的觀念即起源於這個學科。
主要內容:
勞動力市場、勞動力需求、勞動力需求彈性、准固定勞動力成本及其對勞動力需求的影響、經濟中的勞動力供給:工作決策;
勞動力供給:家庭生產、家庭和生命周期、補償性工資差別與勞動力市場、人力資本投資:教育與培訓;
勞動力流動:遷移、移民、以及人員流動、工資與生產率:企業內的工資決定、勞動力市場中的性別&種族和族裔、工會與勞動力市場、工資性報酬分配中的不平等、失業。
這門課程提供我們一個更開闊的視野來看待我們自己,作為受教育者、作為父母、作為夫妻中的個體、作為僱員、作為僱主、作為起始於被歧視中的主體。
一言以蔽之,教我們如何更科學的選擇生活。
(6)社會保障學
社會保障制度是隨著生產的社會化與市場經濟的逐步形成產生和發展起來的,現代社會保障制度起源於19世紀80年代的德國,發展於20世紀30年代的美國,完善於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西方發達國家和新興市場經濟國家。由於社會保障對發展經濟、穩定社會的重要作用,當今世界所有現代化國家都把建立和完善社會保障制度作為國家的一項基本國策。
這門課當初就八個周的學時,而且老師是個很可愛(能閑諞)的老太太~所以沒學到什麼。就是介紹了社會保障的歷史發展過程,相關的理論基礎(比如福利經濟學的理論),我國的社會保障體系與社會保障以及主要歐美國際的社會保障制度。
關鍵詞:社會救助、社會保險、社會福利、職業福利、慈善事業、家庭保障、基金與融資、社會保障法律制度。
這裡面比較重要的我覺得是國家社會保障的資金的籌集、管理、運營、監管等等,應該很有搞頭。
(7)公共關係學
公共關係學指以公共關係的客觀現象和活動規律為研究對象的一門綜合性的應用學科,是研究組織與公眾之間傳播與溝通的行為、規律和方法的一門學科
對我而言,關係即政治。私人關係與公關關係有異曲同工之妙,也許這門課提供的視角、思路不僅僅適用於組織的公關部門(想到電線杆上招公關小廣告的同學面壁去~)或者傳播界,對我們作為社會人更好的面對自己的社會關係的角度來說也大有裨益。
這門課的主要內容是:
社會關係與公關關係、公共關係的構成要素、公關關係的職能和作用、公共關係的類型、公共關係的基本原則和規範、形象管理與危機管理(長得美是形象管理,長得丑就要危機管理了)、公共關係與傳播、公關關係專職機構與專業人員。
(8)市場營銷學
指個人或群體通過創造並同他人交換產品和價值,以滿足需求與慾望的一種社會和管理過程。
這門課聽起來是不是蠻水的,香港電影里那些不著調的男主角的職業一般都是Marketing~與銷售(Sales)放在一起對比來打比方講的話,更像是將軍與士兵的關係,沒錯銷售是士兵,但一般小公司或者不著調的公司,放著Marketing的頭銜招的都是Sales。不嚴格來講,士兵是不需要門檻的,戰爭能訓練出他當上將軍。但將軍是需要門檻的。
市場營銷學提供了一種對營銷行為更具深度與廣度的認識。
這門課程的內容主要是:
市場分析與目標市場營銷,包括市場調查與市場營銷信息系統、市場需求的預測與測量、消費者市場分析、組織市場分析、市場定位。
市場營銷策略:包括產品策略、新產品開發策略、品牌管理策略、服務營銷策略、定價策略、分銷策略、物流管理策略、溝通與促銷策略。
市場營銷管理:包括市場競爭戰略及其選擇、市場營銷計劃&組織&執行&控制。(把執行換成決策,再加上領導,就湊成了管理學的五大主要職能。嗯,這是管理學的分支學科。)
3.實務性課程
我覺得這五門課程可謂是商科的精華課程,法律、貿易、會計、審計、投資。
我是這麼理解他們之間的聯繫:投資行為需要關注財務狀況,那麼財務三表、審計報告是重要的依據。貿易(交易)中牽扯太多都需要法律來作為保障。而且基本每個大點的公司都會有法務部,可見法律之於商業,猶如婦產科醫生之於孕婦~
而且這五門課程除了會計(是我專科一年級是開設的,那時候不怎麼學習)學的不好,其他幾門課程還是能說能知道講的是什麼。
尤其也感謝這幾門課程本科階段的老師們(專科時的老師:「不學習,怪我咯?」)講課的生動與用心。尤其是財務管理、國際貿易、經濟法這三科的老師,講課水平很好能讓學生學到知識~
(1)會計學
會計學(Accounting)是以研究財務活動和成本資料的收集、分類、綜合、分析和解釋的基礎上形成協助決策的信息系統,以有效地管理經濟的一門應用學科,可以說它是社會學科的組成部分,也是一門重要的管理學科。會計學的研究對象是資金的運動。會計學有時被稱為使公司財務的語言,為分析有效分配財務資源以及長期最優回報提供了數據基礎。
通常我們說的會計都是指會計實務,一種辦公室職員。但即使這個職務在專業化分工細化的情況下也有不同分類比如成本會計、總賬會計、費用會計等等。
會計學本身可以是一個大學專業,因為它包含其他很多子學科。比如財務、審計、稅務都可以歸在會計學專業名下。
當時給我們工商管理開的會計課程僅僅是個入門,淺嘗輒止。不得不說會計很大一部分的教授是通過實務來學習,會有很多單據憑證、賬目分類、各種填製表格等等。
一般公司的會計基本工作內容是負責公司的會計核算業務,按照企業會計制度規定依法設置會計賬簿,正確使用會計科目,按時記賬、結賬、對賬,做到賬賬相符、賬表相符;負責財務報表及其他相關財務報表的按期編製和報出等相關吧。對辦公軟體EXCEL技能要求很依賴。
會計學的關鍵詞是:
會計總則、賬戶和借貸記賬法、賬戶體系與賬戶分類、會計憑證、賬簿、財產清查、會計核算、會計報表。(會計學基礎入門內容)
金融資產、存貨、長期股權投資及合營安排、固定資產、無形資產、投資性房地產、資產減值、負債、所有者權益、收入&費用和利潤、財務報告、職工薪酬、或有事項、非貨幣性資產交換、債務重組、政府補助、借款費用、股份支付、所得稅、外幣折算、租賃、會計政策&會計估計變更和差錯更正、資產負債表日後事項、企業合併、合併財務報表、每股收益、公允價值計量。
(2)審計學
審計是對資料作出證據搜集及分析,以評估企業財務狀況,然後就資料及一般公認準則之間的相關程度作出結論及報告。
這門課講的不多,是作為考查課來教授的。內容其實也很多,但只是了解了點皮毛。
主要內容:
①審計環境
審計標準與職業道德、審計職業的組織與機構、專業職責和法律責任
②審計理論與理念
審計過程、審計戰略&計劃和控制、內部控制系統、系統檢查與文件提供、審計測試與審計目標、審計計算機系統的一般控制、計算機輔助審計、審計抽樣的測試程序、統計方法在審計抽樣中的應用
③各經濟業務循環和賬目審計
營業收入環節的審計、購進環節的審計、生產環節和存貨餘額的審計、現金的審計、預付費用和應計負債的審計、投資審計、財產、廠房和設備的審計、所得稅審計、負債和權益的審計
④終結工作與報告結果
終結審計、關於財務報表陳述的審計、審計報告
(3)證券投資學
證券投資是一定的投資主體為了獲取預期的不確定收益,購買資本證券以形成金融資產的投資活動。投資學研究如何把個人、機構的有限資源分配到諸如股票、國債、不動產等(金融)資產上,以獲得合理的現金流量和風險-收益特徵。
其核心內容就是以效用最大化準則為指導,獲得個人財富配置的最優均衡解。
這門課真的很適合希望對理財投資方面有所深入了解的同學好好學習~
這門課的內容包括:
①基本知識篇
證券投資工具:債券、股票、基金、金融衍生工具(各種理財產品);
證券市場:證券市場的微觀主體、股票價格指數、證券市場監管;
資產定價理論
②基本分析篇
證券投資的宏觀經濟分析&產業周期分析&公司財務分析&公司價值分析
③技術分析篇
主要理論與方法:道氏理論、K線理論、支撐壓力、形態理論
技術指標:市場趨勢&動量&大盤&人氣指標
④組合管理篇
馬科維茨選擇資產組合的方法
風險資產的定價:資本資產定價模型、套利定價理論、期權定價理論
投資組合管理業績評價模型:單因素投資基金業績評價模型、多因素整體業績評估模型、時機選擇與證券選擇能力評估模型
債券組合管理:債券定價理論、可轉換債券定價理論
(4)國際貿易
國際貿易(International
Trade)也稱通商,是指跨越國境的貨品和服務交易。這門課程聽起來非常高端,往往讓人聯想到衣著光鮮的外國商務人士、飛機、酒店、紅酒與餐桌禮儀、郵件、談判、英語能力、合同、簽字、翻譯與律師顧問等。
原諒我浪漫主義的腦洞~
實際上的國際貿易,可能我們只能是其中某個環節的螺絲釘,小職員,而上述的場景應該是~存在的。
這門課的內容有:
①國際貿易術語
適用於各種運輸方式的貿易術語:EXW、FCA、 CPT、CIP、DAT、DAP、DDP
適用於水上運輸方式的貿易術語:FAS、FOB、CFR、CIF。
這些術語代表的都是為了界定貿易雙方不同的運輸方式、支付方式、責任劃分、保險理賠等等。具體不展開了(其實也忘記了)。
②國際貨物買賣合同
合同的主體與標的:當事人、商品名稱&質量&數量&包裝
國際貨物運輸:運輸方式&條款&單據
國際貨物運輸保險
進出口商品的價格
國際貨款的收付:票據、匯付與托收、信用證付款跟單信用證統一條例、銀行保函與備用信用證
進出口商品檢驗:檢驗時間地點、&機構&證書&標準、進出口商品檢驗法
爭議的預防與處理:異議與索賠、違約金與定金、不可抗力、仲裁
③國際貨物買賣合同的商定與履行
國際商務談判
國際貨物買賣合同的訂立:訂立合同的步驟&形勢與內容、合同成立時間與生效要件
進出口合同的履行
違約及其法律救濟方法
④國際貿易方式
獨家經銷與獨家代理、寄售與展賣、招標投標與拍賣、期貨交易與套期保值;
對銷貿易:易貨、清算協定項下的交易及轉手貿易,互購回購與補償貿易,抵銷
加工貿易:來料加工、進料加工、境外加工
電商與無紙貿易
(5)經濟法
經濟法是公法,是調整國家對市場經濟活動實行干預、管理、調控所產生的經濟關係的法律規範的總稱。隨著部門法劃分界限的逐漸明確以及法學學科的不斷發展,「經濟法」這一概念的法學意義已經被特定化為與民商法相併列的經濟法法律部門以及與其相對應的經濟法學科,而不再是「調整經濟法關係的法」或「與經濟法相關的法」這樣的表面含義。
這門課的關鍵詞是:基本民事法、物權法、合同法、合夥企業法、公司法、證券法、破產法、票據與支付結算制度、企業國有資產法、反壟斷法、涉外相關法律制度(涉外投資、貿易、外匯管理)
基本上我們都會接觸的就是合同法,一畢業就會有遇到勞動合同、試用期規定等等細節問題。而每一個關鍵詞其實都是一本書。我個人覺得法律跟醫學差不多,需要大量記憶理解背誦。在實踐中鞏固認識。
4.管理分支課程
這些是管理學的細分科目,屬於是職能管理學,共8科,學這些XX管理的時候使我感覺很無聊。現在回想起來仍然覺得索然乏味,商科的課程實際上是一種應用型學科,類似於職業培訓課程,我很不認可將這些課程放在大學裡面開設,毫無意義可言,要麼放在職業學校開設,再培訓一些辦公軟體使用技能,出去就可以在公司做文職(螺絲釘)工作了,要麼就放在研究生階段培養,類似於MBA那樣。這八門課程除了財務管理之外,我僅僅以學科解釋和關鍵詞兩部分做出總結。
(1)財務管理
這門課程與會計學、經濟學共計三門,我認為是商科的主幹性專業理論課程。而人力資源管理、質量管理、營銷管理之類,就不那麼硬氣了。
個人非常偏激的來說,HR這個初中畢業就可以學,營銷管理完全是不識字都能做的出來,比如從銷售干起。質量管理則偏向理工科數理統計之類的,因此不純(商科)。
財務學與經濟學、會計學密切相關,一個優秀的財務經理必須清楚這幾個學科之間的關係,經濟學為風險分析、通過供求分析進行資產定價、比較收益分析和請他領域的決策問題提供了分析框架,經濟學知識也使決策者對公司所處的宏觀經濟環境有更深刻的認識,財務經理必須了解中央銀行的機構設置和商業銀行系統,以及經濟環境中各領域之間的關係。
國內生產總值、工業生產指數、可支配收入、失業率、通貨膨脹率、利率、稅率等經濟變數都必須正確的體現在財務經理的決策模型中。
和金融不同,財務管理注重公司的資金需求和籌措、資本結構、股利政策等,是關於資產的購置(投資)、資本的融通(籌資)和經營中現金流量(營運資金)、以及利潤分配的管理。
財務管理的目標有:產值最大化、利潤最大化、股東財富最大化、企業價值最大化。
財務管理教科書的內容有:財務報表、財務分析、財務預測、經營槓桿和財務分析、營運資本和融資決策、流動資產管理、短期融資、貨幣的時間價值、債券和股票的估值、資本成本、資本預算決策、資本預算中的風險、投資銀行:公開融資與私募、長期負債以及租賃融資、普通股和優先股融資、股利政策和留存收益、可轉換債券、認股權證和衍生證券、通過併購實現外部增長。
(2)人力資源開發與管理
指在經濟學與人本思想指導下,通過招聘、甄選、培訓、報酬等管理形式對組織內外相關人力資源進行有效運用,滿足組織當前及未來發展的需要,保證組織目標實現與成員發展的最大化的一系列活動的總稱。就是預測組織人力資源需求並作出人力需求計劃、招聘選擇人員並進行有效組織、考核績效支付報酬並進行有效激勵、結合組織與個人需要進行有效開發以便實現最優組織績效的全過程。
主要是六大模塊:規劃、招聘與配置、培訓與開發、績效管理、薪酬與福利管理、勞動關係管理。
(3)薪酬與績效管理
這門課是HRM的子科目。
實際上是兩塊內容,即薪酬管理和績效管理。這兩門課講的內容忘得差不多了,與工作分析那門課一樣,屬於操作性很強的課程,就像在學一台洗衣機的操作說明書,因此我覺得也是很乏味無趣。實際上我本應該去學一些理科類的課程,學習商科純屬不懂事,或者對學習的漠視。以我的出身環境和家庭背景,是完全沒有商業化熏陶的。何談興趣。
首先來說說薪酬管理。
薪酬分為經濟性薪酬(直接與間接,其中間接經濟型薪酬屬於福利的範疇)與非經濟性薪酬。
薪酬管理,是指一個組織針對所有員工所提供的服務來確定他們應當得到的報酬總額以及報酬結構和報酬形式的一個過程。在這個過程中,企業就薪酬水平、薪酬體系、薪酬結構、薪酬構成以及特殊員工群體的薪酬做出決策。同時,作為一種持續的組織過程,企業還要持續不斷地制定薪酬計劃,擬定薪酬預算,就薪酬管理問題與員工進行溝通,同時對薪酬系統的有效性做出評價而後不斷予以完善。
薪酬管理的課程內容如下:
動機與激勵、激勵理論、薪酬概述(薪酬體系、制度、類型)、崗位評價(崗位評價方法,比如海氏工作評價系統)、薪酬調查、薪酬設計(其中有薪酬分級、級差確定、權重賦分計分等具體方法)、高級僱員的薪酬設計、薪酬管理(薪酬管理的格雷欣法則)、薪酬制度、勞資管理管理、福利管理、社會保險和住房公積金、有關薪酬的法律法規。
績效管理是指,各級管理者和員工為了達到組織目標共同參與的績效計劃制定、績效輔導溝通、績效考核評價、績效結果應用、績效目標提升的持續循環過程,績效管理的目的是持續提升個人、部門和組織的績效。
績效管理的內容如下:
績效管理概論、績效考評基礎(四要素:作業標準、業務檔案記錄、考評體系與考評標準、考評/評定/考評表與考評過程)績效考評目標與考評體系設計(指標權重的量化方法AHP層次分析法)、常用的績效考評方法、績效管理系統(MBO基於目標管理的績效考評系統、3PAS基於關鍵績效指標的360度管理系統、KPI
KER BAS基於關鍵績效指標與基於事件記錄的平衡計分卡系統、以eHR為平台的績效管理系統)、績效管理培訓、績效反饋&溝通的科學與藝術、績效管理的實施與監控績效考評結果及其應用、績效管理的趨勢與展望。(4)企業戰略管理
企業確定其使命,根據組織外部環境和內部條件設定企業的戰略目標,為保證目標的正確落實和實現進行謀劃,並依靠企業內部能力將這種謀劃和決策付諸實施,以及在實施過程中進行控制的一個動態管理過程。
主要內容如下:
外部環境分析、內部環境分析、戰略目標的確定、公司戰略(類型)(比如一體化、多元化等)、競爭戰略(類型)(比如成本領先、差異化、集中化等)、職能戰略、戰略評價與選擇、戰略實施、戰略控制。
(5)生產與運作管理
生產與運作管理是對生產與運作系統的設計、運行與維護過程的管理,它包括生產運作活動進行計劃、組織與控制。
主要內容是:
①生產運作系統的設計
產品開發和技術選擇:產品設計與開發階段、生產流程設計與選擇、並行工程
生產和服務設施選址:選址的重要性和難度、影響選址的因素和選址的一般步驟、選址的評價方法
生產與服務設施布置:設備/設施布置決策、布置決策的定量分析、裝配線平衡、非製造業的設施布置
工作設計與工作測量:工作設計、工作測量、人機工程
②生產運作系統的運行
綜合生產計劃:計劃管理、綜合計劃策略、MTS/MTO企業年度生產計劃的制定、MRP與ERP
製造業作業計劃與控制:排序問題、流水作業排序問題、單件作業排序問題、生產作業控制
服務業作業計劃:隨機服務系統、人員班次計劃
供應鏈管理:供應鏈系統設計、供應鏈管理下的物流管理、供應鏈管理環境下的庫存控制方法、供應鏈管理環境下的採購管理
項目計劃管理:網路計劃方法、網路時間參數的計算、網路計劃優化。
③生產系統的維護與改進
設備維修管理:設備管理、生產維修、基本維護決策、企業資產管理系統、設備維護業務外包
質量管理:全面質量管理、統計質量控制、抽樣檢查、ISO9000簡介
準時制與精細生產:JIT、看板控制系統、組織準時生產的條件、精細生產
其他先進生產方式:最優生產技術、敏捷製造、計算機集成製造系統。
(6)質量管理
質量管理是指確定質量方針、目標和職責,並通過質量體系中的質量策劃、質量控制、質量保證和質量改進來使其實現的所有管理職能的全部活動。
在工廠流水線打工時,最羨慕的莫過於那些頭上戴著QC標識的員工了,他們不用幹活呀。有時我在想,其實人本身都喜歡過養尊處優的生活,我們所有的努力都是為了讓自己不幹體力活,這樣可能政治不正確,但實際上我們說的「有本事」的人不就是這類人嗎?我們「沒本事」才辛苦糊口養家。
所有的人不都是以自己不易體力勞動謀生而感到自豪嗎?
我們希望自己是天才,希望自己能夠活得輕鬆點,但實際上時有本事並非一件輕鬆的事,是需要漫長的學習與訓練的。這種外部過程又本身體現了階層的傳遞性(人的成就是他社會關係的總和)。
我以前在QQ空間寫文章,有一些人批評我天天不知道好好上班幹活,就知道抱怨家庭抱怨出身、我現在還是這樣子的,但我從不敢說我在抱怨。難道就跟她那樣高中都沒念,職高畢業出去當個商場售貨員就是「我好好工作,不抱怨家庭出身嗎?」
索性我跟她沒有交集了。不然又要有多少無端指責呢?我是有一顆敏感易碎的玻璃心啊。
這門課課程的內容是:
質量管理的發展史、ISO
9000標準與質量管理體系、供應商質量管理、設計質量管理、過程質量控制、抽樣檢驗、六西格瑪管理、顧客滿意管理、質量信息管理、Excel、SPSS、Minitab在質量管理中的應用、卓越績效模式、(7)項目管理
這門課是專科三年級上學期開設的,教師是申卯興博士(陝西省運籌學學會副理事長;中國運籌學會企業運籌分會理事。)他的研究領域是運籌學與博弈論(納什均衡與囚徒困境)。
項目是在限定的資源及限定的時間內需完成的一次性任務。具體可以是一項工程、服務、研究課題及活動等,項目管理的定義是指在,項目活動中運用專門的知識、技能、工具和方法,使項目能夠在有限資源限定條件下,實現或超過設定的需求和期望的過程。
主要內容有項目過程管理、項目範圍管理、項目整體管理、項目組織與項目經理(我父親作為一個農民,關於職業最奢華的想像就是「當一個項目經理」了。而我對於職業最奢華的想像是大學教授、作家、政府官員)、項目進度管理、項目成本管理、項目質量管理、項目採購管理、項目風險管理、項目職業健康安全管理。
(8)物流管理
這門課大概是在專科二年級下學期學的。老師是遞春(一個逗比女漢子~),當時出於對老師的喜愛還是比較認真聽課,這樣可以跟她扯淡呀。
物理管理是是指在社會再生產過程中,根據物質資料實體流動的規律,應用管理的基本原理和科學方法,對物流活動進行計劃、組織、指揮、協調、控制和監督,使各項物流活動實現最佳的協調與配合,以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和經濟效益。
現代物流管理是建立在系統論、資訊理論和控制論上的專業學科。
這門課的關鍵詞是:運輸、儲存、包裝、流通加工、裝卸搬運、物流系統設計、物流系統運作、物流園、配送中心 、第三方/第四方物流、供應鏈系統。
5.輔助課程
這個共計五門課,除了社交禮儀裡面一些關於著裝的原則,都忘得差不多了。
(1)計算機應用基礎
這個老師令我印象深刻,批判我們的學習態度批了大半節課,頗有點痛心疾首的感覺,是個耿直Boy。可惜當時估計大都把他當神經病。一個去讀專科的學生,在對他們這個群體總的了解上,我怕沒有一個人比我更有說服力,除了研究生我沒有接觸過,一本、二本、三本、大專、職高、自考、成教電大這些群體,我坎坷的人生中,可謂都是沉浸式接觸過。
扯遠了。
這些課程我就不寫學科解釋了,望文生義即可,主要寫關鍵詞。
這門課的關鍵詞:計算機發展史、WinXP操作系統、Word、PPT、Excel、網路基礎與Internet應用、多媒體技術基礎、信息安全
(2)資料庫應用
有的學校教的是Access、我當時學的是SQL Server。
用的編程軟體是VB,似乎也用了一下VF。
至於計算機語言沒教過,JAVA或者C語言 C++、Python之類的都是後來聽說的)。
關鍵詞:資料庫概論、關係資料庫基礎、資料庫的設計、SQL2005概述(具體哪個版本我忘記了)、SQL2005配置管理。
(3)電子商務
電子商務老師是一個有技術經濟學碩士學位的女老師教的,很清新脫俗。所以記得很清楚,當然了講課就一般般了,照本宣科,不過我並不怪她,你很難讓一名老師跟一群基本算是放棄學習的專科學生熱情洋溢的講學習。我們的專科並非是積極的一個選擇,比如一個人選擇讀物理還是數學。這算積極選擇。但在我國,文理科選擇時就已經是有消極選擇的傾向了,即文科是簡單的。而專科更不是選擇的。幾乎是篩選出來的差等生的集中營。我不知道怎樣對專科、一本、重本之類人進行分析和描述,這樣顯得我是齷齪的、猥瑣的、歧視的、甚至是不人道的。雖然我們知道整個社會對人做的事情就是兩個字「分類」。
當然我目前仍舊堅定的堅持學歷、出身、社會地位等,與一個人的道德水平沒有相關性。而且我認為人的道德是天生的就跟智力一樣,有的人天生卑劣、有的人天生聰明。不能一概而論。
這門課的關鍵詞
電子商務運作體系、技術基礎(網路基礎知識、互聯網簡介、無線網路與移動通信、物聯網、網路服務及常用工具)、電子商務網站開發與建設、電子商務安全、電子商務與互聯網金融、網路營銷、電子商務物流管理、電子商務法律規範、B2C電子商務應用(以京東為例)、C2C電子商務應用(淘寶為例)、B2B電子商務應用(阿里巴巴為例)。
(4)社交與禮儀
這個其實屬於家教的範疇,因為即使我學了社交禮儀,但實際上還是沒法內化到我的教養里,並且會忘記。因為環境使然。而且中下層社會一般是很輕視禮儀的,我就經常說「Shit」這種國外街頭爛仔的口頭禪、好萊塢大片也經常會說一下非常「有血性」的髒話,彷彿髒話代表了一種個人英雄主義似得。而社交禮儀則是既得利益群體的玩具,作為憤怒的無產階級應該視之如糞土。
這門課的主要內容:
①社交禮儀概述
②儀容儀錶禮儀
護膚、化妝、髮型、著裝的TPO原則、著裝搭配基本原則、正裝、飾物、
③儀態禮儀
表情、眼神、微笑、手勢、站姿、坐姿、行姿、蹲姿
舉止行為(不當使用手機、隨地吐痰、隨手扔垃圾、當眾嚼口香糖&挖鼻孔&掏耳朵&撓頭皮&抖腿&打哈欠&修剪指甲&指指點點&頻頻看錶)
儀態是內在素質的真實表露、儀態的習慣性。
④語言溝通禮儀
傾聽、交談、演講
⑤見面禮義
介紹(自我介紹、為他人介紹)、握手、名片、稱謂
⑥訪送禮儀
拜訪(預約、充分準備、上門有禮、禮貌告辭)
接待(細心準備、熱情迎賓、耐心陪同、周到送別)
⑦宴請禮儀
宴請形式(宴會、招待會、茶會、工作餐)
宴請禮儀(宴請計劃、宴請嘉賓、宴請場地布置、宴請接待禮儀)
赴宴禮儀
中餐禮儀(中餐組織安排、上菜順序與用餐方式)
⑧辦公室禮儀
工作態度
辦公室妝容與著裝
辦公室一般禮儀(守時、整潔、禮貌、公私分明、不諉過)
辦公室禁忌(忌談薪金、上司、同事、機密,不能講粗話和抱怨)
上下級相處的禮儀(尊重、平等、溝通)
同事相處禮儀
⑨會議禮儀
會前準備(會議含義、作用、分類)
會中禮儀(統計簽到、安排議程、會議記錄、外事翻譯、餐飲安排、服務和保衛)
會後禮儀(舉行閉幕式、整理材料、協助返程、活動和遊覽、領導座次、桌牌擺放、長條桌座次、沙發室座次、小型會議座次、乘車座次、合影)
與會人員禮儀(主持人禮儀、會議參加者禮儀、會議發言人禮儀)
⑩公共場所禮儀
行進禮儀、乘電梯禮儀、乘交通工具禮儀、影劇院禮儀、體育比賽禮儀、就診禮儀、購物禮儀、遊園禮儀、吸煙禮儀
11涉外禮儀基本原則與規範
維護形象、不卑不亢、求同存異、入鄉隨俗、信時守約、熱情有度、謙虛適當、尊重隱私、女士優先、以右為尊
12迎送與禮賓接待
13國外用餐禮儀
席位與排列、上菜順序、餐具使用、用餐方法
14出國禮儀、各國風俗
15、漢族民俗與禮儀
16少數民族民俗與禮儀
(5)商務談判
商務談判是指不同的經濟實體各方為了自身的經濟利益和滿足對方的需要,通過溝通、協商、妥協、合作、策略等各種方式,把可能的商機確定下來的活動過程。
這門課大三上學期上的,基本上沒有印象。我覺得這種課應該是實踐式教學方法,分組實戰才好。學起來才不會那麼枯燥。
只能說自己接受的教育真的沒什麼質量可言。老師出了照本宣科就是侃大山,或者講段子講故事和八卦。真的很少有老師用心教學,為讓學生學到東西而努力。
這門課內容有談判的本質、分配式談判的戰略和戰術、整合式談判的戰略和戰術、談判戰略和制訂談判計劃、感知、認知與情緒、溝通、發現和運用權力、談判中的倫理問題、談判中的關係、多方談判與團隊談判、國際談判與跨文化談判。
6.工具性課程
這些課程大部分就跟辭海一樣,是工具書的性質,用的時候照著參考即可。
(1)企業文化與形象設計
包括企業文化建設與企業形象設計兩個方面
企業文化建設是指企業文化相關的理念的形成、塑造、傳播等過程,要突出在「建」字上,切忌重口號輕落實;重宣傳輕執行。企業文化建設是基於策劃學、傳播學的,是一種理念的策劃和傳播,是一種泛文化。
企業形象設計又稱CI設計。CI.英語 Corporate Identity 的縮寫。就是指企業的經營理念、文化素質、經營方針、產品開發、商品流通等有關企業經營的所有因素。從信息這一觀點出發,從文化、形象、傳播的角度來進行篩選,找出企業具有的潛在力,找出他的存在價值及美的價值,加以整合,使他在信息社會環境中轉換為有效的標識。這種開發以及設計的行為就叫「CI」。
關鍵詞:企業文化的力量、企業文化是什麼、認識成功有效的企業文化建設體系、優秀的企業文化是這樣煉成的、企業文化建設實用工具必備、常用理論知識與診斷分析工具、企業形象設計的歷史及發展現狀、企業形象設計內涵、企業形象設計結構、企業形象設計(CIS)策劃程序、企業形象設計的導入確立、企業形象設計調研、企業形象設計企劃、企業視覺識別系統(VIS)、視覺識別系統的基礎設計、視覺識別系統的應用設計、覺識別系統手冊製作。
(2)人力資源測評
人力資源測評(Human
resources evaluation)是指以現代心理學、管理學、行為科學等理論為基礎,通過心理測量、面試、情景模擬等多種手段、方法對人力資源個體的品德、智力、技能、知識、經驗等素質進行測量、評價的活動過程。這個其實面試都會碰到,但絕大多數公司的人事測評還是比較簡單的。理論上講越是高級人才,人事測評就越全面,
主要內容:人力資源測評概述、人力資源測評的方法(履歷分析、心理測驗、筆試、面試、情景模擬)、人力資源測評的技術原理、人力資源測評的流程、能力測驗、性格測驗、職業適應性測驗、領導效能測驗、面試、評價中心技術、人力資源測評的應用、職業生涯管理中的測評、建立勝任力模型、人力資源測報告。
(3)工作分析
工作分析是對組織中某個特定職務的設置目的、任務或職責、權力和隸屬關係、工作條件和環境、任職資格等相關信息進行收集與分析,並對該職務的工作做出明確的規定,且確定完成該工作所需的行為、條件、人員的過程。
主要內容:
①工作分析綜述
工作分析及其歷史沿革、工作分析在人力資源管理系統和工作系統中的地位與作用
②人員導向性的工作分析系統
職務分析問卷(PAQ)、工作要素法(JEM)、工作要素法(JEM)
③工作導向性的工作分析系統
職能工作分析方法(FJA)、任務清單分析系統(TIA)、關鍵事件法(CIT)
④工作分析的新發展
管理人員職務描述問卷(MPDQ)、團隊工作分析、整合的工作分析方法、O*NET系統介紹
⑤工作分析的操作實務
工作分析系統的比較評估、工作分析流程、工作分析與勞動合同法
(4)企業診斷
企業診斷,是由具有豐富經營理論知識和實踐經驗的專家,與企業有關人員密切配合,應用科學的方法找出企業經營戰略和經營管理上存在的問題,分析產生問題的原因,提出改進方案(建議);當受診企業接受改進方案(建議)後,則負責培訓人員,幫助指導企業實施改進方案。
關鍵詞:企業診斷工作方法(工作程序、計劃、企業診斷報告書;問題調查;診斷分析;實施指導)、企業診斷技術(專門知識法,包括SWOT/BCG矩陣/價值鏈分析/五力分析;經驗法;標杆比較法;管理情報系統分析法;)、企業診斷實務(企業診斷實務的基礎;人力資源與管理;產品研發與商品化;業務宣傳與推廣;訪談、提案與簽約;項目執行與結案)
(5)系統工程
這門課實際上挺重要的,而且我當時學的很認真,作業也做得很認真,但還是忘得差不多了。
是一門高度綜合性的管理工程技術,涉及應用數學(如最優化方法、概率論、網路理論等)、基礎理論(如資訊理論、控制論、可靠性理論等)、系統技術(如系統模擬、通信系統等)以及經濟學、管理學、社會學、心理學等各種學科。
關鍵詞:系統模型與模型化、系統模擬及系統動力學方法(系統動力學結構模型化原理;基本反饋迴路的DYNAMO模擬分析;
DYNAMO函數;Vensim_PLE模擬軟體使用簡介)、系統評價方法(系統評價原理; 關聯矩陣法;層次分析法;模糊綜合評判法)、決策分析方法、戰略研究與管理、系統工程應用實例。(6)ERP原理與實務
這門課屬於生產運作管理的子科目。或者說是生產運作管理的信息化(軟體化),因此生產運作里的工作設計、生產和服務設施布置等內容在ERP中是沒有的。做ERP軟體知名企業的有SAP、金蝶、用友、甲骨文等等。
教學中跟ERP沙盤模擬經常聯繫一起。
簡單地說,ERP是「一個大型模組化、整合性的流程導向系統,整合企業內部財務會計、製造、進銷存等資訊流,快速提供決策資訊,提升企業的營運績效與快速反應能力。」它是e化企業的後台心臟與骨幹。任何前台的應用系統包括EC、CRM、SCM等都以它為基礎。
目前,在我國 ERP
所代表的含義已經被擴大,用於企業的各類軟體,已經統統被納入 ERP(企業資源計劃) 的範疇。它跳出了傳統企業邊界,從供應鏈範圍去優化企業的資源,是基於網路經濟時代的新一代信息系統。它主要用於改善企業業務流程以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關鍵詞:庫存訂貨點方法(ROP)、物料需求計劃(MRP)、閉環MRP、製造資源計劃(MRPⅡ)、企業資源計劃(ERP)、物料編碼、安全庫存、銷售預測、預測與銷售訂單的關係、ERP的計劃層次(主生產計劃、物料需求計劃、能力需求計劃、)採購管理、採購模式、訂貨批量、庫存管理(安全庫存、ABC庫存分類管理法等等)、車間管理、生產投料單、關鍵工作中心、粗能力需求計劃、資源清單、作業排序、生產進度控制、ERP財務管理(總賬;應收賬;工資;固定資產;現金;財務分析和財務報表)、 成本管理、產品成本的計算、先進計劃與排程(APS)、ERP項目的實施、企業信息系統集成。
(7)統計學
專科與本科期間的統計學基本學的都一致。兩位女老師我也都記得,一個是亦師亦友現在還有保持聯繫、還有一個我記得她經常穿著白色襯衫套著灰色針織衫和NewBalance女鞋。
統計學(國勢學)是通過搜索、整理、分析、描述數據等手段,以達到推斷所測對象的本質,甚至預測對象未來的一門綜合性科學。統計學用到了大量的數學及其它學科的專業知識,其應用範圍幾乎覆蓋了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的各個領域。
確切的說我學的屬於《應用統計學》。主要內容如下:
統計中的基本概念、數據的搜集、數據的圖表展示、數據的概括性度量(集中、離散、偏態與峰態)、概率與概率分布、統計量及其抽樣分布、參數估計、假設檢驗、分類數據分析(分類數據與χ2統計量;擬合優度檢驗;列聯分析:獨立性檢驗;列聯表中的相關測量)、方差分析、一元線性回歸、多元線性回歸、時間序列分析和預測、指數。
(8)專業英語
跟計算機英語、醫學英語、生物英語等等科目一樣,工商管理的專業英語、就跟商科緊密相關。這個內容大致就是把商科的課程分別作為主題,以一個單元的形式作為內容呈現,比如市場營銷,可能就是這樣一個 單元Unit
9 Types of Marketing Research。這篇文章只是對工商管理本科課程的大致概括。不能說是詳略得當,僅僅算是拋磚引玉吧。
推薦閱讀:
※「行政管理學」中的「行政管理」和「工商管理」有何異同?
※我想自學MBA工商管理,有哪些課程?
※北外的工商管理類怎麼樣?
※為什麼會存在物美價廉?不應該是越貴越好嗎
※浙江工商大學的工商管理專業怎麼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