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英文兩年來的「顏色」執政:「民主」還可以這樣搞

蔡英文兩年來的「顏色」執政:「民主」還可以這樣搞

到5月20日,蔡英文當局上台執政兩年了。回顧其執政的特點,一言以蔽之:顏色。也就是說,「綠色」執政,一事當前,首先考慮的是是否對「綠色」有利。先從幾個例子感受一下。

5月14日,蔡英文接受台媒採訪,這是繼一周前接受台灣一電視台專訪後,再次接受媒體採訪。蔡英文稱「九二共識」問題「不能輕易讓步」。採訪中她還指責前任,稱「前幾任領導人花太多時間在外部處理,以至於很多內部改革都未做好,面對亞洲情勢瞬息萬變,更應厚植自己實力。」蔡英文還稱,「兩岸關係確實很重要,但最好政策還是維持現狀,也對所有區域成員利益最好。」 「目前兩岸之間雖然有些波折,但還算穩定,希望持續強化穩定,若要強化穩定,雙方溝通需要坐下來考慮。」在一周前的專訪中,蔡英文稱,「若兩岸不接觸、不坐下來談,只在遙遠的角落裡猜對方的意圖,是很危險的事情。」蔡英文並稱,「從2016年就任以來,她的政策很明確,維持兩岸關係的穩定是最優先的。」甚至聲稱大陸對台有「誤解」。

5月12日,台灣大學召開臨時校務會議討論是否重啟校長遴選,投票結果是「挺管(管中閔)派」大勝,要求台「教育部」應依「大學法」等規定,處理台大校長遴選結果,儘速發聘,必要時學校應「依法」尋求救濟。這是台灣當局「拔管」引起學界激烈反彈的最新動態。

5月10日,一部名為《智子之心》的台灣電視劇,在台灣慈濟基金會下屬的大愛電視台播出,一石激起千層浪,引起了極大爭議。這部電視劇以「大愛」為名,講述二戰中作為日本殖民地,台南千金小姐林智惠「毅然」為國家——日本挺身而出,前往香港、廣州等地擔任日軍戰地護士的故事。劇中充斥著大量美化日本侵略者、醜化中國抗日軍民的情節與細節,受到觀眾們的嚴厲批評。在巨大的壓力面前,大愛電視台在播出兩集後將該電視劇下架。

5月9日,被視為 「白色力量」代表的台北市長柯文哲,接受深綠電台董事長兼主持人的專訪。這是面臨島內年底市縣長的選舉壓力,柯文哲為爭取綠營支持而採取的措施,不料引發軒然大波。原因是在專訪中,柯文哲就2017年在上海出席「雙城論壇」時說過的「兩岸一家親」等言論表示「道歉」。消息一傳開,輿論即「狂轟濫炸」,柯文哲被藍綠陣營特別是綠營以及眾多市民敲得「滿頭包」,被指為「政治變色龍」,親手終結了「柯文哲時代」。

上述例子從不同角度反映了蔡英文當局「顏色」執政的狀況與問題。

蔡英文當局不接受「一個中國」為核心的「九二共識」,卻又稱要「維持台海現狀」,並在島內不斷「去蔣化」、「去孫化」、「去中國化」,遂行「實質台獨」,以致兩岸交流陷入低谷。蔡英文在「執政兩周年」前夕兩次在媒體上放話,一方面是想以向對岸喊話的方式,化解朝韓高峰會談帶來的壓力,另一方面進一步展示她的「台獨」理念,鞏固和整合綠營基本盤。

而台灣當局所以要「拔管」,是因為不能容忍台灣龍頭高校校長由藍營人士擔任,儘管在遴選過程完全依足台灣現行法規,且台「教育部」次長亦作為遴選委員參與了全過程,蔡當局說不行就不行,即使觸了學界的「大學自治」的逆鱗而反彈激烈,換掉一個部長也要把「拔管」幹下去,因為綠營處心積慮的就是要「綠化」校園,在大學源源不斷地培養「綠色」生力軍。《智子之心》下架後,台灣省陸委會14日出來表態稱,「台灣珍視的民主價值就是言論與創作自由,這也是人類的普世價值,呼籲對岸放棄以其狹隘的意識形態進行思想管制及審查,充分尊重媒體與相關影視作品的表意自由、創作自由以及言論自由。」所以有一番這樣的說辭,與其說台灣真的珍視什麼,倒不如說播出此劇,一方面是符合綠營解構「中華史觀」後確立的「台灣史觀」及「台灣價值」的需要,另一方面是外交「媚日」的需要。

在相當的意義上,柯文哲面臨的困局是「只有立場沒有是非」這句台灣政壇流行語的註解。本來「兩岸一家親」的說法是正確的,雖然在柯文哲的語境中,是打了「九二共識」的擦邊球,儘管有工具性和機會主義的嫌疑,但比蔡英文只稱「承認九二會談的事實」的說法,還是使人能夠模糊接受。而柯文哲號稱「墨綠」,是在綠營的支持下以「白色力量」的面目當選台北市長的,選後遊走於綠藍紅之間,與綠營關係逐漸陷入緊張,但另一方面在厭煩了藍綠惡鬥的選民中形成了大批粉絲,民意調查節節攀升,對民進黨年底市縣長選舉和2020年「總統」選舉的選情構成衝擊,因此,蔡英文一再出面點名柯文哲「必須再次確認台灣價值」,以逼其明確「顏色」亦即敵我界限,遂有柯文哲的這一專訪及風波,結果是重挫其民調。可以說,柯文哲是被綠營「毀柯大戰」重重迷霧算計的,在藍綠和中間群體都有大量粉絲的情況下被逆轉、破功,讓自己從政治素人和「第三力量」的代表變成民進黨的附庸。如今民進黨將自己提名參加年底市長選舉,柯文哲將「賠了夫人又折兵」。

據對這些年台海問題的觀察,島內這句流行語確實不是無的放矢,其所反映概括的現象也可說比比皆是。但我覺得,這句話用於民進黨比用於國民黨更為合適,原因就在於,藍綠惡鬥之餘,國民黨畢竟還有幾分矜持,不敢做得太絕,不像民進黨那樣草根,那樣無所顧忌、無所不用其極,而且台上台下完全不一樣,相較於當年馬英九上台,還想有做「全民總統」的衝動,蔡英文和民進黨則完全是「顏色」當道,考慮的首先是綠營的立場和利益,而不是台灣百姓的根本福祉;同時「非我族類,其心必異」,「誅殺」與否一切以「綠色」為依歸。這些年在民進黨操弄中,「大是非」幾成珍稀之物,許多時候提出來的東西或者別有圖謀,或者荒腔走板,或者經不起時間的檢驗,如「用愛發電」、「人體發電」之類,讓人啼笑皆非。

如今民進黨再次上台執政近兩年,其施政主軸概括來說,是為了達到「永續執政」和「漸進台獨」目標,堅定施行「綠色恐怖」,對國民黨和新黨等藍營力量的打擊頻出刀刀到肉甚至見骨的新招。作為「世界民主燈塔」的台灣「民主」還能這樣折騰,這在世界範圍內還是頭一份,真令人「大開眼界」。

第一刀:清算國民黨。台灣兩次政黨輪替,民進黨全面執政,可謂是春風得意;國民黨全面潰敗,軍心渙散,可謂是為最孱弱之際。民進黨抓住這個機會,對國民黨實施「抄家滅族」式的清算整肅。上台後,為對國民黨實施「最後一擊」,使其一蹶不振,清除國民黨以後東山再起的基礎,實現「永續執政」的目標,即以清理不當黨產為抓手,著手清算國民黨及所謂的附隨組織的財產,迅速成立「不當黨產處理委員會」,並利用在「立法院」掌握的過半優勢,通過了「政黨及其附隨組織不當取得財產處理條例」。在此過程中,「不當黨產處理委員會」既當法官,又當打手,其手法之隨意兇狠及其不顧法律規定的膽大妄為,令人嘆為觀止。民進黨以凍結財產、查封黨部、清理「附隨組織」等處分等「釜底抽薪」之舉,使國民黨這個「百年老黨」,被追殺得舉步維艱,據稱月月要靠借錢給黨工發薪酬。

第二刀: 「追殺」馬英九。國民黨失去執政地位,馬英九被「追殺」也就在情理之中。在馬英九卸任前,民進黨即已策劃,「你將陳水扁送進監獄,我也要你面臨牢獄之災。」 2016年11月,民進黨籍「立委」柯建銘以所謂「泄密」、「違法監聽」案控告馬英九,打響第一槍。兩年來綠營採取「訟海策略」,據稱列出包括 「三中」案(「中影案」、「中視案」、「中廣案」,控告馬英九賤賣國民黨黨產以圖利)等在內的「八大案」全力追殺,馬英九可謂訴訟纏身。除了對馬英九進行鋪天蓋地的濫告外,還頻頻通過來自檢調單位的放料以及各種偏頗的言論,以營造馬英九有罪,追殺馬英九的社會氛圍。5月15日,綠營等來了盼望已久的判決:台灣「高等法院」撤銷了一審無罪判決,改認定馬英九犯下「刑法」的「教唆泄密罪」以及「通保法」中的「公務員無故泄漏資料罪」,判處馬英九有期徒刑4個月,得易科罰金12萬元(新台幣,下同),可上訴。此案是「台北地檢署」2016年12月啟動偵查,2017年3月14日依「刑法」泄密、教唆泄密、違反「通訊保障監察法」、「個人資料保護法」等罪起訴馬英九; 2017年8月25日「台北地院」一審判決馬英九無罪。這是台法院判決馬英九有罪的首宗判決,預計類似的判決將陸續有來。不但檢調、法院系統磨刀霍霍,監察系統也沒閑著。5月14日,台當局「監察院」說,前台灣地區領導人馬英九2010年11月期間,涉嫌借權勢影響二次金改案裁判,干預「司法」獨立及妨害「司法」公正,「監委」陳師孟申請自動調查,追究當權者濫用權力破壞台灣地區憲制性規定秩序的責任。

第三刀:全面扼制藍營。這是民進黨「顏色」執政的重要組成部分。除對國民黨實施打擊外,其他藍色力量均在此列。如打擊積極追求統一的新黨。5月7日,台灣新黨青年委員會主席王炳忠因涉「周泓旭共諜案」被台灣檢調部門約談。8日凌晨北檢訊後指示王炳忠改列所謂「國安法被告」,並限制住居、出境、出海。去年12月,王炳忠父親王進步,會計曾琬凈、新黨青年軍侯漢廷、林明正4人已被台當局限制出境。王炳忠在被移送北檢時用一連串的反問句,這不但是質疑台當局的調查,也是對其「顏色」執政的詰問:追求兩岸和平發展,何罪之有?追求國家的終極統一,請問何罪之有?願意做一個堂堂正正的中國人,請問何罪之有?

第四刀:修法壓制統派。4月9日,民進黨主導的台灣「立法院」內政委員會審查通過「國家安全」法修正案,對所謂軍公教涉「共諜」進行了嚴厲約束,規定「民眾不得為恐怖組織、外國或大陸地區行政、軍事、黨務或其他公務機構或其設立、指定、委託之機構、民間團體、個人,刺探、收集、泄露或交付關於公務上應秘密之文書、圖書、消息、物品或電磁記錄,或發展組織」,公然把大陸與恐怖組織相列。輿論稱,相關條款內容與日前新黨發言人王炳忠等人捲入「共諜案」的情節及罪名罪項相符,宛如「王炳忠條款」。此修正案同時規定,在職、退休軍公教人員因涉「共諜案」且經判刑定讞者,將喪失月退俸,並追繳犯罪時已領取的退俸。這對於追求統一的深藍退休官兵將形成嚴重的阻嚇效應。

第五刀:通過「年金改革」等手段打壓藍營支持者。「年金改革」是個老問題,涉及軍人、公務員、公立與私立學校教職員、政務人員、法官、勞工以及民眾、農民等群體的保險、年金等。幾十年的累積下來,若繼續維持現有費率和給付水平,各種不同的年金制度都將面臨嚴重收支失衡的問題。因此年金改革有其緊迫性。但由於民進黨當局及綠媒媒體的刻意渲染和炒作,對於「年金改革」爭議的關注點集中在立場偏藍的軍公教群體上面,「年金改革」也成了政治操作的目標,引起軍公教退休人員的強烈反應。

其他「刀」也將一一破空而來。在不是長處的經濟建設方面,蔡英文也有些動作,但「顏色」同樣很深,是其「綠色」執政和「台獨」政經總戰略的重要一環。

舉其要者,對內實施包括「軌道」、「綠能」、「數位」(即互聯網、物聯網建設)、「水環境」和「城鄉」等五個方面建設在內的「前瞻計劃」,8年編列8800多億新台幣,以刺激島內經濟。但輿論一語中的,雖然蔡當局宣稱「國家建設不分藍綠」,但「知否,知否,應是綠肥藍瘦!」據披露的消息,計劃中30多項建設有九成多落在「綠色」執政的市縣,特別是台中、台南、高雄等市,就佔了計劃的五成五以上。而「白色」的台北市分到一些「餅屑」,「藍色」的新北市自嘲成為「零元俱樂部」的一員。至於「前瞻計劃」能否取得成效,則似乎不在蔡英文操心之列,其推出之倉促,連可行性報告也沒有;計劃書洋洋洒洒366頁,論及經濟收益的只有區區兩頁。

對外實施「新南向政策」,這是在1993年李登輝當局和2002年陳水扁當局先後推動「南向政策」失敗後,台灣蔡英文當局為推進其實質「台獨」進程,減少對大陸的經貿依賴,「脫陸進南」和「聯美日抗大陸」,而採取的新舉措。但企業界對其前景反映悲觀,認為此時當局鼓勵大舉投資東南亞,「這很冒險,根本是外行」。在大陸成為台商投資主要目的地、最大的貿易夥伴和最大的貿易順差來源地的情況下,蔡英文的新南向政策不是為台商作出鞏固大市場、開拓新市場的正確選擇,而是捨近求遠,捨棄大市場、追求小市場,這與資本的天性及其運作規律、市場配置資源機制背道而馳,「新南向」成為「新難向」,是註定要失敗的。

總之,在蔡英文執政下的台灣,民進黨是以其立場和顏色為是非為依歸的,「綠色」成了其隨意揮舞的「利劍」和「免罪金牌」,這實質上反映了只有「綠營」隨意執政的自由,而其他群體只有被漠視的「權利」。這自然積累了大量的社會矛盾,導致民怨飆升,民調屢創新低。據台灣《聯合報》報道,島內最新民調顯示,蔡英文上台將滿兩周年,施政滿意度由剛就職時的52%、執政百日時42%、就任一周年時降到30%之後,到眼下只有29%;另一方面,不滿意蔡英文施政的比率則是持續上升,由就職初期的10%上升為此次民調的56%。台灣作家王豐針對蔡英文的民調曾在facebook發文斷言,蔡英文不搞好兩岸關係,休想有高民調!王豐稱,兩岸關係是台灣內外形勢好不好的關鍵。兩岸好,台灣就會好;反之,兩岸互動不佳,甚至停擺,台灣的經濟民生必然衰敗,連動的民調支持度必然急降。誠哉斯言!

只是,這些話蔡英文能聽進去嗎?

本文為明哥聊事原創,如有需要引用請聯繫本人。


推薦閱讀:

520特輯之三:馬英九政壇生涯回首

TAG:蔡英文 | 馬英九 | 兩岸政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