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離這些「挫折教育」雷區,孩子才不會越挫越弱
最近看到樓夷寫的一篇名為《好的比賽就像一場濃縮的人生》的文章。對於挫折教育,作者提出了一個很有意思的觀點:
現在大家都在談挫折教育,似乎非得找個荒郊野外讓孩子吃糠咽菜才是吃苦。其實,為了給孩子一個體驗而創造的「吃苦」,包括電視節目中流行的「交換人生」充其量只是另一種「農家游」罷了。真正的挫折,是那些讓你為自己的決定和所作所為付出的真實代價。
正如作者說的,如果問孩子:「你遇到過哪些挫折?」可能沒多少孩子會覺得,吃粗糧野菜是一種挫折、去山區上學是一種挫折、去野外露營是一種挫折吧。對於孩子來說,這是一種新奇的體驗,只是沒想像中舒適罷了。父母為孩子創造「吃苦」環境,離挫折教育還很遠。
心理學對挫折的解釋是:個體動機、願望、需要和行為受到內外因素阻礙的情景和相應的情感狀態。它包含三方面的含義:
一、挫折情境:讓個體需要不能滿足的內外障礙或干擾情景,比如孩子在比賽中獲得最後一名。
二、挫折認知:個體對情境的知覺、認識和評價。三、挫折反應:個體需要得不到滿足的情緒和行為反應,比如失落、無助、生氣、焦慮、哭泣。
用大白話說,挫折就是我們遇到的失敗和不順,以及對此產生的認知和反應。其中挫折認知尤為關鍵,它決定了人們對有無挫折或挫折大小的看法。這也可以解釋,為什麼大人眼裡的吃苦對孩子來說根本不算什麼,因為挫折認知不同。
挫折情境是客觀存在的,挫折教育重點在於挫折認知和挫折反應,引導孩子以積極的態度面對挫折,並想辦法克服挫折,從而體感到戰勝挫折的喜悅,收穫自信。
遺憾的是,現實生活里還存在很多關於挫折教育的誤區:
1 刻意製造挫折
生活中已經有足夠多的挫折需要面對,父母無需為了鍛煉孩子刻意製造挫折。每個人在各個人生階段都會自然而然地遇到挫折,考試成績不好、和好友吵架、騎單車時會摔倒等等都可能是挫折。真正的挫折教育也並不是故意製造所謂的挫折機會或是吃苦環境,而是放開手,讓孩子有機會面對生活中最真實的問題,並幫他學會解決問題的方法,積極樂觀地面對挫折。
2 面對挫折不給幫助
上面說到挫折教育不是故意給孩子增加困難和障礙,要學會放手。但放手不意味著撒手不管、袖手旁觀。父母是孩子最重要的支持來源。如果父母對孩子過於嚴苛,對孩子的求助不予回應,只會增加孩子的挫敗感。久而久之,可能造成孩子陷入「習得性無助」(對挫折喪失信心,感到無能為力,陷入無助的心理狀態)。這也遠離了挫折教育的初衷。因此,挫折教育需要根據孩子的承受能力,適當給予實際幫助和情感支持,讓孩子知道,無論面對多大的挫折,父母永遠會陪伴孩子度過難關。
3 面對挫折不給疏導
小孩子對贏的態度大都相似,對輸的態度卻各有不同:年紀大點的孩子可能心理承受能力好點,會認識到自己的不足並接受輸的現實;年紀小點的孩子可能由於認識能力不足,對輸的反應比較強烈,表現出傷心、哭泣、生氣、賴賬甚至攻擊他人等行為。
面對遭遇挫折的孩子,有些「佛系」父母可能會這樣安慰孩子:「沒關係,輸就輸吧,別的小朋友還沒我們家寶寶做得好呢。」這種話並不是安慰孩子的最好方式,不但讓孩子經歷了所謂的「挫折教育」之後毫無長進,反而可能讓孩子採取「無所謂」、「破罐子破摔」的消極態度面對比賽。
正確幫助孩子挫折疏導的方法,應該是:
- 認真分析:引導孩子分析失敗的原因,認識自己的不足 。
- 心理釋放:讓孩子說出感受,把不愉快的情緒通過各種方式宣洩出來,比如唱歌、大聲說出來等等。
- 心理疏導:讚美孩子其他方面的長處,把孩子的注意力轉移出去;鼓勵孩子通過其他活動增強自信心;與孩子進行身體接觸進行撫慰,給予孩子希望和情感支持。
不刻意製造挫折給孩子,而是善於發現孩子所經歷的每一次挫折,引導他們用積極的態度和正確的行動去戰勝挫折,並給予適度的幫助和情感支持,讓他們從挫折中學習和成長。經歷這樣的挫折教育,孩子才不會盲目自信或自卑,成為更堅韌的人!
推薦閱讀:
※你為什麼要或不要孩子?
※為什麼要帶孩子去看畫展?
※告訴孩子:努力不苦,不努力的人生才苦(深度好文)
※犧牲掉所有、專心養育孩子的全職媽媽,為什麼帶出來的孩子反而更差勁?
※10種方法告訴你的孩子遠離性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