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籽話珠寶——玉器清賞·如是我聞(四)

青籽話珠寶——玉器清賞·如是我聞(四)

來自專欄 青籽話珠寶

用玉斂屍是古人用玉觀念以及喪葬制度化的一種反映,古人深信玉是神靈之物,能驅災辟邪、保佑平安,吞食可以長壽,斂屍可保屍骨不朽。《漢書》中曾記載:「口含玉石,欲化不得。」因此,在中國古代「事死如事生」的傳統喪俗中,斂屍玉就顯得格外的突出。今天先生就接著和您聊歷代玉器的那些事兒,讓我們共同感悟器之美、玉之魂。

目前最早的斂屍玉是出土於崧澤文化墓葬內的三件玉琀,隨後從良渚文化出土的璧琮、西周的玉覆面以及漢代的玉衣來看,古代的喪葬用玉是隨著歷史的發展逐漸完善升級的,至漢代把斂屍玉推向了一個頂峰,比較完備的漢代斂屍玉主要有玉覆面、玉衣、玉琀、玉握、玉塞、玉棺等。玉覆面是用各種玉料對應人的五官及面部其他特徵製成飾片,綴飾於紡織品上,用於殮葬時覆蓋在死者的面部,這種奢華的喪葬品僅出現於貴族墓葬中,在兩周曾盛行一時。荊州曾出土過一件戰國時期的玉覆面,是用一塊墨綠色玉料雕成的,出土時覆於死者的面部,五官比例協調,刻划出頭髮、眉毛、鬍鬚等。在我國已出土發現的先秦玉覆面一般為若干塊薄片玉器連綴而成,象這樣用一塊整玉製成的覆面目前僅此一件,現收藏於湖北省荊州博物館中。

據專家考證,用玉斂屍的思想與人死而靈魂不滅的觀念有著密切的聯繫,古人認為靈魂是不死的,是自在的精神實體,人類的軀體只不過是靈魂特定時期的載體而已。當人死後,靈魂脫殼到了另一個世界,依然會過著與生前一樣的生活,軀體完結而靈魂尚在。古人為了使靈魂可以返回,必須保存好屍體並使之不腐,用玉斂屍的功能和目的就是為了保存屍體的,使靈魂返回時有所歸依。今天我們就先聊到這裡,讓大家對玉斂屍有個初步的概念,明天我們將繼續分享有關陳設實用玉的話題。

先生立身於江湖,而非廟堂之上,煮酒、烹茶、論玉,咱聊的是情懷,悟的是人間正道,玉器清賞,如是我聞。

推薦閱讀:

賠了夫人又折兵的事
什麼叫天價翡翠手鐲王?
玉能有什麼用?賣那麼貴幹嘛?
竟然還能用玉石做這些事?虧他們想的出來!
玉器拋光的工序是怎樣的?

TAG:玉器 | 玉石 | 珠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