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數據從哪裡來?
大數據大家已經不陌生了。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存儲能力與處理能力的提升,大數據應運而生,成為企業的重要資源。
顯然,大數據的發展一路被看好,在政府層面上,對大數據的搭建工作重視異常。《2017中國大數據發展報告》中顯示,政府投資大數據項目數量整體呈攀升態勢,廣東、北京兩地政府投資的項目數量佔到了近1/3,這些項目中超七成為大數據平台及基礎設施建設類。
不僅僅是政府層面,企業的重視程度更是有增無減。根據調研機構IDC公司預測,大數據和業務分析市場將從2018年的1301億美元增長到2020年的2030多億美元。來自New Vantage Partners的「2017年大數據高管調查報告」發現,48.4%的高管表示公司已經通過大數據實現了可測量的收益。80.7%的高管認為公司的大數據投資是成功的,21%的高管表示大數據對公司具有顛覆性的意義。
調研顯示,企業數據資源仍以內部數據為主。其實,對於每個企業來說,在日常的運營中都會產生或多或少的數據沉澱,尤其對於零售行業來說,面對著大量的消費者個體,在消費過程中,會產生海量的數據。然而,對於單個企業來說,這樣的數據量畢竟還是有限的,一方面品牌的會員量有限,作為數據源的人太少。另一方面,品牌企業了解到的往往只是粗略的品牌相關的消費情況,對於消費者的其他情況知之甚少。況且即便是基礎數據,往往也會因為消費者在填寫信息中的個人原因而出現偏差。
因此,大數據時代不可局限,抱著企業已有的數據精細化分析固然能夠有所提升,但數據池有限,真正的拓展應該看往更廣闊的地方。從這個角度上,尋求平台數據就十分重要。
平台數據體量大
大數據源於平台。在國內,電商大平台佔據了主要的市場份額,大多數消費者都具有網購經歷,同樣的,相關的消費者信息和消費軌跡就能在平台上體現。在國內線上線下高度融合的今天,這些平台同樣有獲取線下數據的技術和渠道。從平台的角度來說,由於彙集了多品牌,消費者的數據體量和單一品牌企業相比就不可同日而語。更重要的是,如今的消費者品牌忠誠度並不高,利用平台大數據獲取更多的有效露出成為關鍵。
平台數據維度多
在平台上,我們能看到一些基礎數據,例如性別,年齡等,同時一些複雜數據通常也能在平台上有所體現。由於國內電商平台已經開始全域覆蓋,社交、文娛、出行等生活消費場景往往都與電商巨頭有著或多或少的聯結。也就是說,平台可能了解到消費者的旅行計劃,消費者喜歡的偶像明星,消費者處於的人生階段……而這些從單一品牌的購買中往往很難發現,只能通過平台大數據來窺見一二。這些數據常常能在精準營銷上大放異彩,品牌能夠結合這些消費者狀態推送合適的商品,促進銷售。
推薦閱讀:
※大數據 | 城市人口遷移分析,「二胎」「房價」「北上廣」這些疑惑都逐漸清晰
※警惕SDK代碼的應用:揭秘SDK採集5類隱私數據的方式
※《數據架構》閱讀筆記(十二完結篇)複合式的數據架構
※推02,就算是非技術人員也都有必要了解的一些推薦系統常識
※獨家 | AI與汽車研究報告:學者、產業、趨勢全景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