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破裂再度引發「空中浩劫」,一根安全帶換回川航生還奇蹟
來自專欄 Dizzy In Science
紀錄片《空中浩劫》里的航空史事故,想必大家都知道得不少。
只是沒想到,5月14日發生的川航3U8633緊急迫降,竟幾乎模擬了一遍紀錄片中英航5390事故。
更後怕的是,川航的情況比英航還要驚險,迫降也更加困難。
雖然事發的第一報道,川航的官微只用了幾句話概括險情,大家也沒有太多關注。
但隨著事故現場的不斷重現,人們才開始感嘆「這真是民航史上最史詩級的迫降之一」。
5月14日上午,四川航空的一架客機由機長劉傳健與副機長徐瑞辰,正執行著從重慶飛往拉薩的3U8633航班任務。
本次航班的飛機型號A319,素有「高原雄鷹」的美譽,具備高海拔的飛行能力。
但在飛機進入9800米巡航高度時,事故還是發生了。
沒有任何徵兆,隨著「轟」一聲巨響,駕駛艙右側(副駕駛席)的風擋玻璃瞬間破裂脫落。
突如其來的失壓,使副駕飛出窗外,半邊身體在機艙外懸掛著。
其實艙內破損失壓,在民航史上並不罕見。
例如前不久的美西南航空1380號客機引擎爆炸,就擊碎機身玻璃。
一名乘客的半個身體瞬間吸出窗外,造成了1死7傷的慘劇.
但川航這次不同,破損是發生在了整架飛機最重要的駕駛艙內。
只要機長有任何閃失,都可能預示著整架飛機的最終命運。
這不禁讓人想起28年前的「空中浩劫」——英航5390號航班事故。
而縱觀航空史,也就此次空難與川航3U8633最為相似了。
當天的5390航班由機長蒂姆.蘭開斯特和副機長艾奇森負責,機型為「飛機中的吉普車」BAC-111,堅固耐用。
在飛機爬升至指定高度後,自動駕駛儀開啟,兩名飛行員都鬆開了肩部安全帶。
而機長阿開斯特甚至還鬆開了腰部的安全帶,準備前往用餐。
然而當飛機到達1.73萬英尺(5.3千米),駕駛室正機長位置的風擋玻璃破裂脫落。
全身沒有安全帶保護的機長阿開斯特,立即被氣壓差從座位扯出駕駛室。
所幸,他的腳還被勾在了控制盤上。
也就是說,此時的機長除了雙腳外,已經全身都在飛機外面了。
千鈞一髮之際,一位英勇的空乘奧格登衝上前,死死地抓住了機長的腰帶。
這才使了機長不被高速的氣流帶走。
但不幸的是,機長之前纏到了控制盤,這也切斷了飛機的自動駕駛模式,飛機開始向下俯衝。
現在唯一能指望的,也只有副駕駛艾奇森了。
雖然是第一次參加該航班的飛行,但艾奇森最後還是力挽狂瀾,順利完成迫降。
只是機長比較倒霉,全程22分鐘都是懸掛在飛機外的狀態。
他全身凍僵,兩眼圓睜,顯然已經失去意識。
從艙內玻璃望去,機長的身體雖貼著飛機,但是頭部和胳膊卻像破布娃娃般亂甩,造成多處割傷、撞傷和骨折。
而那位誓死抓住機長雙腳的空乘奧格登,則左眼凍傷和手臂脫臼。
除了機長和空乘,其他人都安然無恙。
這也被寫入了紀錄片《空中浩劫》第二集,成為航空史上一次奇蹟。
雖然論戲劇性,川航確實比不過英航。
但從細節上來看,川航的險情和機組人員的專業程度都更讓人震撼。
從事故發生時的高度,就能看出其中的差別的。
兩次事故都是一整塊風擋玻璃脫離,英航5390是發生在巡航高度為5000多米處。
而川航3U8633的高度則幾乎是英航5390的兩倍,達9800米左右。
瞬間暴露在近萬米高空,機組人員首先要應對的是艙內的爆炸性氣壓(艙內外壓力差超過0.3個大氣壓)。
當時副駕徐瑞辰的身體就馬上被「吸」出了艙外,半個身體在窗外懸掛著。
幸運的是,徐瑞辰雖脫了肩部安全帶,但腰部安全帶還尚在。
這可救了他一命。
若不是有這最後一道防線,副機長估計已經與我們天人兩隔了。
畢竟像英航5390機長用腳勾住操縱台的騷操作,除了運氣加成真的很難解釋得清。
光想一下英航5390事故中的那位倒霉機長,都能讓人毛骨悚然。
除了爆炸性失壓,瞬間失溫與飛機的高速同樣提升了迫降難度。
我們知道,海拔越高,溫度越低。
而在當時萬米高空上,監測系統顯示的是零下40度左右。
不過,高速飛行中的零下40度,可不同於一般情況下的零下40度。
疾飛的流體,可瞬間帶走機組人員的體表溫度。
川航的飛行速度為0.7-0.8馬赫,實際速度可能已超過了800km/h。(英航5390時速約為500km/h)
想像一下,在零下四五十度的大街上,穿著短袖以800km/h狂飆。
此時,你的手或是你的身體還受控制嗎?
然而,在這失壓+缺氧+低溫+高速+失聰的嚴峻情況下,機組人員只有30秒左右的時間自救。
因為在艙內與艙外連通瞬間,人會馬上進入缺氧狀態,完全不能呼吸。當血氧飽和度(SpO2)降到60%以下,人就會突然暈厥和猝死。
而在32200英尺的高度,可以留給飛行員的有效反應時間大約為30秒。
在半分鐘內,他們必須馬上完成氧氣面罩的佩戴,否則整個機組將必死無疑。
前面已經提到,當時副駕的半個身子已經在機艙外。
而他接下來,則是需要在這極短時間內,爬回艙內並戴好氧氣罩。
雖然在初級教練機階段,機組人員會有極端情況的模擬訓練。
但無論從是高度、速度,還是現場混亂程度,都沒有達到此次事故的險要程度。
在順利戴上氧氣罩後,機組人員的命雖是暫時保住了,但危機可還沒有解除。
因為風擋玻璃的大面積脫落,飛行控制單元(FCU)也嚴重損毀。
這也意味著自動駕駛操控系統、發動機反推系統等關鍵性操控部件都無法使用了。
此時的飛機完全處於手動狀態,飛行員需要僅憑直覺與過往經驗操控飛機。
由於副駕曾被吸出窗外,努力爬回座位後,他的操縱能力已經受到了巨大的限制。
所以後面忙碌的危機處置,便主要落到了左側的機長劉傳健的身上。
要知道,飛機的起降過程是飛行員最忙碌的時段。
按照標準流程需要兩人配合處理。
在航空史上,也沒少出現因任務過於繁重而導致飛行安全事故。
而此刻的川艙3U8633更是一片混亂、環境極度惡劣,飛行員想要獨立完成任務,難度不言而喻。
但憑著過硬的技術與強大的心理素質,劉傳健機長還是做到了。
從飛行數據上可以看出,事故發生後,緊急下降分為了兩個階段:
一次是從32000英尺左右緊急下降,二次是從24000英尺高度下降並著陸。
原因一開始飛機的速度是極大的,必須要先將速度降下來。
之後再下降,才能盡量避免對飛機上人員造成傷害。
從事故發生到降落,全程耗時為20多分鐘,全體乘客平安。
而兩位機長經過檢查,身體也無大礙。
只是副駕駛在整個過程中,損失了一身帥氣的制服。
據說從右座下來後,他身上的衣服被狂風撕了個粉碎,黑色的部分為領帶。
劉傳健與徐瑞辰兩位機長,無疑創造了航空史上匪夷所思的人間奇蹟。
而曾經是戰鬥機飛行員的劉傳健,更成了川航3U8633航班最大的英雄。
上百條岌岌可危的生命,就這樣被他從鬼門關拉了出來。
英雄之名,實至名歸。
但事情可不能就這樣在歌功頌德中過去,事故的原因還需嚴查。
風擋玻璃為什麼會突然爆裂?現在仍在緊鑼密鼓地調查中。
而航空業內人士對事故的原因分析,最有可能的是下面四種情況:
一是外部物體擊打,如飛鳥撞擊(近萬米高度基本可排除);
二是玻璃材質不過關,出現提前老化;
三是風擋玻璃上的除霜系統電阻絲短路,造成局部過熱,致使玻璃破裂;
四是飛機維修,或風擋玻璃安裝時的人為疏忽因素。
前文提到的英航5390事故中,就屬於第四種情況。
原因是在風擋玻璃維修過程中,機務用了錯誤規格的螺絲。
從而造成了風擋在高空中無法承受巨大的壓力差,發生了飛行中破裂脫落。
不過根據初步消息顯示,川航3U8633脫落的風擋玻璃為該機原裝。
在投入運營至事發前,都未進行過維修和更換工作。
所以也基本可以排除飛機維修時的疏忽。
但值得一提的是,川航此次事故飛機為空中客車A319。
而在民航史上,空客A319與它的「姐妹機」空客A320、A321都出現過類似驚心動魄的「玻璃破裂事故」。
2016年6月21日,越南航空一架載有177名乘客和7名機組人員的空客A321-200客機(註冊號VN-A351、航班號VN-1201)在從河內飛往芹苴途中,機組人員發現副駕駛座位旁的擋風玻璃突然破裂,隨後決定在胡志明市緊急降落。20分鐘後,客機安全降落。
無獨有偶,2015年11月11日,俄羅斯航空旗下子公司聯合遠東航空公司Aurora一架空客A319-100飛機(與川航此架飛機同款)從哈巴羅夫斯克機場起飛前往堪察加彼得巴甫洛夫斯克機場,在飛機爬升到FL360高度時,駕駛艙內機長後側固定窗出現爆裂,導致機組返航哈巴羅夫斯克機場。
都說飛機是世界上最安全的交通工具之一。
但事實上只要有一點閃失,空難的生還率也是所有事故中最低的,全軍覆沒是常有的事。如果不嚴格查明事故原因,多少個超凡劉機長都難以力挽狂瀾。
*參考資料
空難回眸:不翼而飛的風擋玻璃 28年前的英航5390號航班.航空之家.2018.05.15
徐勇凌.高空駕駛艙玻璃破碎!川航「薩利機長」完成史詩級營救.鳳凰網軍事.2018.05.14
民航局通報川航事件:脫落風擋玻璃為原裝件.中新網.2018.5.15
為何高空碎玻璃總是空客?A319-21系列屢曝安全隱患.浩熙.2018.05.14
推薦閱讀:
※起落安妥【連載十三 我的第一次SOLO】
※飛行日記8-密度高度
※機務故事(一):冬天零下的停機坪
※不敢坐C919算漢奸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