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種植:牛蒡高產栽培技術
牛蒡別名大力子、蝙蝠刺、樹根菜、東洋參等,為二年生草本植物。牛蒡是一種葯食兼用的無公害綠色蔬菜,其肉質根芳香獨特,細嫩香脆,味道鮮美,富含蛋白質、澱粉、礦物質和多種維生素,經常食用能改善體質,增強抵抗力,延緩人體衰老,並可預防和治療高血壓、糖尿病的發生,具有較高的營養價值和藥用價值。一千多年前日本從中國引進並改良成食物,在日本佔據台灣時曾在台南要求當地農民大量種植,主要原因是台南有曾文溪畔松沙土質、北回歸線氣候加上有名的阿里山延脈造就其當地牛蒡得天獨厚的珍貴性,在台灣已作為蔬菜食用多年,有牛蒡發祥地之稱。屬桔梗目,菊科二年生草本植物,基生葉寬卵形,長達30厘米,寬達21厘米,頭狀花序多數或少數在成傘房花序或圓錐狀傘房花序,瘦果倒長卵形或偏斜倒長卵形,兩側壓扁,淺褐色。花果期6-9月。主要分布於中國、西歐、克什米爾地區、歐洲等地。中國牛蒡的種植主要產地分布於江蘇省和山東省,江蘇省的徐州豐縣、沛縣,山東省的蒼山種植歷史悠久,面積規模較大。
1、牛蒡生育特點
1.1植物學性狀
牛蒡株高1.0~1.5m;根粗壯、呈圓柱形,根長因品種而異,一般為40~100cm,根橫徑1.5~4.0cm,表皮粗糙,肉質灰白色,易空心;莖直立,上部多分支;基生葉叢生,莖生葉互生,葉柄長70cm左右,葉片心臟形,葉緣波狀或有細齒,葉長40~50cm、寬35~40cm,葉面光滑、淡綠色,葉背面密生白色絨毛;第2年或第3年春天抽生花穗,花穗上著生頭狀花序,開花期為7-9月;果期為8-10月,種子橢圓形、長6~7cm、直徑2mm、灰褐色,千粒重12g左右。
1.2對環境條件的要求
牛蒡為喜光作物,喜溫暖濕潤的氣候,耐寒性和耐熱性均較強。種子發芽的最適溫度為20~25℃。植株生長適溫為20~25℃,地上部不耐寒,低於3℃即枯死,根部耐寒,可耐-20℃的低溫。牛蒡是需水較多的植物。從種子萌芽到幼苗生長,需要較高的土壤濕度;生長中後期也需要較為濕潤的土壤條件,但田間不能有積水,如積水時間過長,易導致肉質根腐爛或大量發生歧根。牛蒡為長日照植物,要求有較強的日照條件。牛蒡適於在土層深厚、排水良好、疏鬆肥沃的砂壤土上栽培,要求土壤有機質含量豐富,pH值6.5~7.5為宜。忌連作,長期連作其產量和質量均下降。
2、牛蒡栽培技術
2.1品種選擇
栽培上可選用新林1號、柳川理想、東北理想、白膚等品種。其中新林1號食用的肉質根表皮呈金黃色、品質優、生長勢強、抗病、耐乾旱、產量高,比一般品種增產10%以上,是目前牛蒡生產上的最佳品種,品質也符合國際市場需求。柳川理想肉質根呈圓柱型、光滑、長度大,具有增產潛力大、耐寒性強、長勢旺、皮色好、香味濃、採收期長的優點,但秋播不宜過早,以免先期抽薹。東北理想肉質根外觀呈淡黃色,肉白色,條型大、長、光滑,產量高,商品性好,是加工出口的理想品種。白膚肉質根呈淡褐色,肉質柔軟,條型大、長,剝皮後肉質根變褐程度輕,較受消費者歡迎。
2.2整地做畦
在前茬作物收穫後及時進行深翻耕。播種前施肥碎土,開溝起壟做畦,一般畦寬80cm左右。撒施充分腐熟的廄肥45~60t/hm2、碳銨750~1 200kg/hm2、過磷酸鈣1 500kg/hm2,碎土後開溝做畦,深埋肥料,整平畦面。
2.3種子處理
播種的前一天精選種子,除去秕粒籽和畸形、小粒的種子,並置於太陽下曬3~4 h,種子處理一般有3種方法。一是熱水燙種。為使牛蒡出苗快而整齊,播種前用55~65℃熱水燙種,種子與水的比例為1∶5,燙種時用木棍輕輕攪動至水溫降到30℃時,加入涼水,在室溫下繼續浸種10~12h。二是藥液浸種。用0.6%~0.7%的高錳酸鉀溶液浸種30min,或用1%~2%的福爾馬林溶液浸種40~50min,然後用清潔水清洗乾淨,再繼續浸種8h。三是藥粉拌種。用種子重量0.7%~0.8%的藥粉拌種,可防治苗期病害,常用拌種的藥粉是25%多菌靈、70%甲基托布津、50%代森錳鋅和40%的瑞毒鋁銅。拌種時,將精選過的種子裝入塑料袋內,再放入所需藥粉,密閉袋口,搖動種子,使藥粉均勻地粘附在種子表面。
2.4播種
牛蒡在我國多為露地栽培,栽培季節可分為春秋兩季。春季一般3月下旬至4月中旬播種;秋季一般10月上中旬播種。播種量以3.75kg/hm2左右為宜。在已經準備好的壟上開溝,溝深5~7cm,將種子均勻撒入溝內。如墒情不足時,可帶水播種,等水下滲後,將種子撒入溝內,再覆蓋土壤,厚1.5~2.0cm,拍平壟面。
2.5田間管理
牛蒡播種後5~7d即可出苗,出苗後要及時查苗。當牛蒡長到2~3片葉時定苗,株距在6~8cm。對缺苗穴進行移苗補栽,可用小鏟深挖,帶土移栽,不傷主根,栽後澆水穩苗,次日再澆,以保成苗。牛蒡幼苗生長緩慢,苗期雜草較多,應及時中耕除草。對雜草偏重的地塊,可用除草劑除草,可用10.8%高效蓋草能375~450 mL/hm2對水750~900 kg,牛蒡出苗後在雜草出苗至生長盛期均可噴葯。也可用50%的精禾草克750~900mL/hm2對水225~300 kg,在雜草三至五葉期時選擇傍晚用藥。在封行前的最後一次中耕時,應向根部培土,以利植株生長。牛蒡整個生長期內,可進行3次追肥。第1次在植株高30~40cm時,在壟頂開溝追施尿素150 kg/hm2;第2次在植株旺盛生長時結合澆水撒在壟溝里,施尿素120~150kg/hm2;第3次在肉質根膨大後,可用磷酸二銨150 kg/hm2、硫酸鉀75 kg/hm2追施,最好用木棍打孔,把肥料施入10~20cm深處,然後封嚴洞,以促進肉質根迅速生長。牛蒡生長前期要澆水防旱,水量不宜過多。如果是秋播最好在11月下旬澆1次越冬水。春季直播的牛蒡,要防止夏季大雨灌溝,保證雨止水干,不留積水。牛蒡生長後期一般不宜澆水,注意排水。
2.6病蟲害防治
牛蒡病害主要是細菌性黑斑病和白粉病。雨季易發生黑斑病,可用波爾多液或50%福美雙可濕性粉劑500倍液進行防治。高溫季節易發生白粉病,可用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5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進行防治。對於地下害蟲可用50%辛硫磷與底肥同施防治。蚜蟲可用40%樂果乳油1000倍液噴施防治。連紋夜蛾可用氧化菊酯1500倍液噴霧防治。
2.7適時收穫
牛蒡的生育期150d左右。過早收穫,肉質根尚未長成,產量較低;過遲收穫,則肉質根老化,影響品質。春播的大約在9月下旬開始收穫;秋播的在翌年5月中下旬收穫。採收時,可用鐮刀將地上莖在距地面20cm處割掉,然後由壟側開挖,露出肉質根後拔出,洗凈颳去黑皮晒乾即可。
推薦閱讀:
※農業栽培:栗蘑的栽培管理技術
※田園綜合體:下一個投資風口,引爆未來農業財富
※線蟲問題,其實是土壤生態問題!
※月見草的選地整地移栽種植分別怎麼弄?
※極飛科技品牌升級,XAG詮釋更高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