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一讀《相約星期二》

讀一讀《相約星期二》

來自專欄 魏劍峰:當我們在談英語學習時我們在談什麼

如果你剛開始入門原版書,想要讀一些語言相對簡單但內容比較有深度的作品,那麼或許你可以去讀一讀 Tuesdays with Morrie(相約星期二)。

Tuesdays with Morrie 作者Mitchell Albom(米奇·阿爾博姆)是美國著名專欄作家以及電視評論員,這本書是由他與昔日的大學教授Morrie的談話整理而成。作者在大學時期曾經是教授的得意門生,在畢業後因為忙於事業而多年沒有與昔日好友和教授聯繫。偶然的一天作者在電視上獲知Morrie得了一種嚴重的肌萎縮性側索硬化症,已經時日無多。於是他登門拜訪,並在老教授生命的最後時光里每周二聆聽他對於家庭、婚姻、金錢、感情、衰老等人生問題的教誨。這也是書名的來源。

Tuesdays with Morrie 自從出版後在美國大受歡迎,後來還被改編成了電影。這本書並不像一些人所認為的是一本心靈雞湯,它所闡述的道理雖然看起來淺顯,但沒有一定人生經歷的人很難真正理解它們。書中對於家庭婚姻和金錢等人生問題的討論並非空洞的說教,而是一名生命即將走到盡頭的老人深刻的人生總結,正所謂「人之將死其言也善」,這些感悟也因此具有更加深刻的意義。對於那些經歷過大起大落,生死別離的人來說,這本書相信會帶給他們更多共鳴。

同時,《相約星期二》除了記錄作者和教授的對話之外,還有其他很多關於教授病情進展以及作者自身經歷的細節,這樣的敘述方式更容易讓讀者有代入感,讓讀者能夠更好地聆聽和感受教授在生命盡頭對於重大人生問題的思考。

作者與教授在14周的時間裡一共上了14堂關於人生的課,這些課程關於世界、自憐、遺憾、死亡,關於家庭、感情、衰老、金錢和愛的永恆,關於婚姻、文化、原諒、完美的一天以及道別。師生兩人的對話中出現了很多值得深入思考的內容:

Yes, I said, but if ageing were so valuable, why do people always say, 「Oh, if I were young again.」 You never hear people say, 「I wish I were sixty-five.」 He smiled. 「You know what that reflects? Unsatisfied lives. Unfulfilled lives. Lives that haven』t found meaning. Because if you』ve found meaning in your life, you don』t want to go back. You want to go forward. You want to see more, do more.」

生活中我們經常會聽到其他人說「要是我能回到過去就好了/要是我當初能做XX就好了……」,這種懷舊情緒的背後其實是對現狀的不滿。如果對現狀感到滿意,我們的第一想法是更多去體驗未來,而不是懷念過去。因此,最重要的事情應該如教授所說,去尋找人生的意義。

「Everyone knows they are going to die,」 he said again, 「but nobody believes it. If we did, we would do things differently.」

幾乎所有人都清楚自己最終難免一死,但很少有人會去認真思考死亡究竟意味著什麼。因為一旦我們開始認真思考這一問題,我們會發現平時在意的很多東西其實並不重要,這將會改變我們看待世界的眼光以及為人處世的方式。

「We』re so wrapped up with egotistical things, career, family, having enough money, meeting the mortgage, getting a new car, fixing the radiator when it breaks—we』re involved in trillions of little acts just to keep going. So we don』t get into the habit of standing back and looking at our lives and saying, Is this all? Is this all I want? Is something missing?」

現代社會的一個顯著特徵是,所有人都變得越來越忙了。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有生產力發展帶來的必然性,但還有另一部分原因是人們不斷增加的慾望,這些慾望驅使人們每天疲於奔命,而忘了停下來回顧反思自己的人生。

The truth is, once you learn how to die, you learn how to live.

雖然人人終有一死,但並非所有人都真正活過。德國哲學家馬丁·海德格爾說過一句話:向死而生。只有真切地認識到了死亡,我們才能分清什麼是最重要的東西,才能更好地把握當下,過好每一天。這也正如教授所說,once you learn how to die, you learn how to live.

推薦感興趣的同學閱讀此書,這不僅是一次學習語言的機會,也是一個讓你回顧思考人生的契機。

推薦閱讀:

重疊、重複、四字格……如何寫出地道優美的中文譯文
最新 ▏2018年雅思考試時間出來了
世界讀書日,讀一本寫讀書的書
怎樣克服PTE考試時的緊張問題?
要在「外研社杯」英語演講大賽取得好成績,該如何鍛煉自己的現場發揮能力?

TAG:英語 | 英語閱讀 | 原版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