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智慧:為什麼要樹立信仰?

易經智慧:為什麼要樹立信仰?

來自專欄 張其成講國學

坎卦是《易經》第二十九卦,坎卦之後就是離卦。《易經》六十四卦分為上經和下經,上經三十卦,下經三十四卦,坎卦和離卦是《易經》上經的最後兩卦。上經三十卦有四個純卦(上下卦都一樣的卦叫純卦),分別是第一卦乾卦、第二卦坤卦、第二十九卦坎卦、三十卦離卦,乾坤坎離代表了天地日月,所以上經主要講天道的規律,人如何按照天道規律來行動和做人做事。

我認為如果說乾坤卦代表了儒家的思想,坎卦和離卦就主要代表了道家的思想。乾坤就是天地,天尊地卑,有次序,儒家就講「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禮儀,所以乾坤是儒家的基本思想。坎離是道家,尤其是道教,道教有一個修鍊方法——煉丹,叫「金丹」,煉金丹的關鍵就四個字——抽坎填離,講的就是坎卦和離卦的關係。

坎卦代表水,也代表一種艱險,《說卦傳》說:「坎,陷也。」如果沒有藉助船,走在水上時,會陷下去。坎卦上下卦都是坎,代表層層艱險。

我們看坎卦的卦辭:

習坎,有孚,維心,亨,行有尚。

「習坎」:「習」的繁體字是「習」,上面是羽毛,《說文解字》的解釋是「習,數飛也」,多次飛行,也就是說鳥兒在練習飛行,所以「習」有「練習」之意。「習」一般解釋為「重複」,因為「鳥數飛」是重複地飛,所以「習坎」就是重複的「坎」,從卦象上也是上面一個「坎」,下面一個「坎」,但我認為,「習」還是解釋為「練習」更合適,遇到艱難時要「習」,即在艱難中練習,這樣就能化凶為吉。

「有孚」:「孚」是誠信,意思是要有一顆堅定不移的心;「維心」是把誠心、信心維繫住,並將其變成信仰。「有孚,維心」這四字對我的影響非常大,在艱難的環境中,我們要磨練自己,首先要有一顆堅定不移的心,並將其變為信仰。「行有尚」:有了這顆心後還要去做,行為才能高尚。《繫辭傳》說《周易》「能說(通「悅」)諸心,能研諸侯之慮」,簡言之就是「能說諸心,能研諸慮」,學習《易經》能讓我們的心變得喜悅,能消除思慮、煩惱之心。所以學習《易經》叫「以此洗心」,我們的心蒙上了灰塵,《易經》能幫助我們洗掉這些灰塵,「時時勤拂拭,莫使染塵埃」,這樣做能使行為高尚,就會亨通。坎卦有水和艱險的雙重含義,水告訴我們可以用來「洗心」,把心洗乾淨,變為一顆純潔的心,就可以克服一個又一個的艱險,這就是「有孚,維心」。

《彖傳》的解釋:

彖曰:習坎,重險也。水流而不盈,行險而不失其信。維心亨,乃以剛中也。行有尚,往有功也。天險不可升也,地險山川丘陵也,王公設險以守其國。險之時用大矣哉。

「習坎,重險也」:「習」為「重複」,「習坎」就是兩個坎,上下都是坎,代表重重艱險。「水流而不盈」:不斷流動的水不會盈滿;「行險而不失其信」:行走在重重險難中但不喪失信心,叫「維心」。「維心亨「:維繫這顆不變的心就能亨通,為什麼呢?「乃以剛中也」:因為剛爻居中:坎卦中間一根陽爻,上下兩根陰爻,上下兩個坎均是這樣,中間的剛爻代表剛毅、堅定不移的心。

「行有尚,往有功也」:行為高尚,向前走就會有功勞。「天險不可升也,地險山川丘陵也,王公設險以守其國」:講了三種險:天險、地險、國險。天險太高遠不可攀升,地險的表現是山川丘陵,所謂國險就是王公模仿天地之險設置了一些險要的關隘來守護自己的國家,這樣就避免了國之險。所以「險之時用大矣哉」:險卦的時用意義非常重大。

?《彖傳》是從卦象和卦義上來解釋卦:坎卦中間是陽爻,非常重要,代表堅定不移的心,這是第一位的。然後講了各種險諸如天險、地險、國險等,這些險該如何度過?最關鍵的是心,同時還要有行動。只有經過不斷磨練,人的意志才越來越堅強,關鍵時刻才能轉危為安,取得重大勝利。

推薦閱讀:

佛教有哪些方面受到希臘文化的影響?
專家對突出宗教認同的政策價值表示質疑|環球時報英文版
中國究竟是什麼樣的一群人在信仰基督教?
86版央視西遊記有沒有對道教在民間的口碑造成了毀滅性的打擊?
當和尚為什麼那麼有錢?

TAG:易經 | 周易書籍 | 宗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