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訪者找到我的微博,還給我老公照片點贊
來自專欄 心理諮詢師別慌!
來訪者找到了你的私人微博,你的私生活不僅暴露在了你的來訪者的面前,她還要對此評頭論足,面對這樣的情境,你會怎麼做呢?
在自我暴露(self-disclosure)這件事情上,每個諮詢師可能都會有不同的看法,有的可能會主張完全不向來訪者透露任何自己的經歷和想法,有的也可能認為適當地自我暴露也許可以促進咨訪關係的建立。
但是這些觀點都是在諮詢師對自我暴露「可控」的前提下而提出的,如果諮詢師的私人信息,尤其是諮詢師不想讓來訪者知道的那些私人信息被動地暴露在來訪者的面前,諮詢師們將如何面對來訪者?咨訪關係會受到怎樣的影響?諮詢工作又將如何進行下去?
尤其是在互聯網時代,你在或者不在網上留下的信息也許都可以在上面被找到。互聯網可以幫助諮詢師宣傳和運營自己的專業工作,但是與此同時,只要有心,也許動一動手指,你的個人信息、私生活,甚至是「黑歷史」同樣可以在網上被找到。
在今天的困境中,就有這樣一位擅長「搜索」並且對諮詢師的私生活特別好奇的來訪者,面對這樣的來訪者,諮詢師除了狂刪微博,還可以做些什麼呢?
本期「諮詢師別慌!」邀請到了三位簡單心理合作諮詢師、督導師,和大家分享一下他們的看法。讓我們一起帶著自己的「解題思路」來看一看他們對於本期困境的見解,同時我們也期待你的分享。
諮詢師A與來訪者T已經做了兩個月的諮詢了,每一次的諮詢中,來訪者T在講到自己的事情的時候,都會順口問諮詢師A一些私人問題。
比如,當來訪者T講到和男友之間的問題的時候,就會問諮詢師A有沒有對象或者結婚?有沒有遇過這樣的事?之類的問題。諮詢師A每次遇到這樣的問題,都會反問T為什麼這樣問?T都只是說好奇而已,然後就一筆帶過。
在一次諮詢中,來訪者T正在向諮詢師A抱怨自己的男友不懂體貼,但是諮詢師A萬萬沒有想到,來訪者T在結尾又加了一句:「要是我的男友有你老公一半體貼就好了。」
諮詢師A的腦袋頓時懵了,因為她一直非常注意自我暴露的問題,從來沒有跟來訪者說過自己的婚姻狀態,更不可能透露丈夫和自己是如何相處的。
看到一臉迷惑的諮詢師A,來訪者T臉上露出得意的表情,一邊拿出手機,一邊說:「是這樣的,我嘗試搜索各種跟你有關的信息,最後終於找到了你的微博,別說還真不容易。看到你老公為你準備的生日禮物,覺得你真的好幸福,你看我還給這條點了贊呢!」
如果你是諮詢師A,你會怎麼做呢?
馬閣蔓
簡單心理認證合作諮詢師心理動力流派
像來訪者詢問諮詢師私人生活、通過網路搜尋諮詢師蹤跡這樣的事,在諮詢室中時有發生,是否以及如何回答這些問題成了一個困境。在這個時候,嘗試去理解來訪者的內心世界以及咨訪之間正在發生著什麼,也許可以幫助我們突破困境。
首先,當來訪者總是對諮詢師的私生活表現出關心時,我們可以進行一些「嘗試性理解」,之所以叫作嘗試性理解,是因為它不以理解地正確為目標,而是以「嘗試」為核心,通過嘗試性理解可以幫助我們和來訪者展開討論。
例如,困境中的來訪者在談及自身親密關係時,表現出了對於諮詢師親密關係的好奇,這個時候,諮詢師回應的落腳點不應該是「是否如實回答問題」,我們應該嘗試去理解來訪者的問題背後所傳遞的信息。
當來訪者提出這個好奇時或許TA的內心是存在某個猜測的,這個猜測有可能是:A.「諮詢師一定擁有一段很棒的親密關係」
→諮詢師沒有經歷過像我這樣無比痛苦的感情,TA不會知道我的痛苦
B.「諮詢師自己的親密關係可能很糟」
→諮詢師自己泥菩薩過河自身難保,TA能夠幫到我嗎?
C.「我好希望能夠成為像諮詢師一樣的人」
→這樣我就能擁有好的親密關係
這裡只是列舉出一些例子,在現實工作中,來訪者提問的動機和預設一定不限於此。
當我們進行了一些嘗試性理解之後,我們就可以和來訪者去討論TA的好奇,嘗試去回應來訪者,有可能我們理解對了,也有可能在我們回應之後,來訪者會推翻我們的理解,並開始嘗試著說出TA的幻想。
這樣做的話,我們也許可以進一步地對來訪者的親密關係進行工作,或者我們可以進一步地對諮詢關係進行工作。
當我們發現來訪者通過網路了解到我們的私生活後,通常我們會佷懵,甚至會感到慌亂。
1.這個時候不用立刻給予回應,可以稍微體會、整理一下自己的情緒感受,因為這些情緒感受中或許有著來訪者想要傳遞給我們的信息,也可能激起了一些屬於我們自己的議題。
2.通過體會和整理,我們可以暫時先把屬於我們自己議題的那部分放置在一邊,留待諮詢後再去處理。
3.然後回到我們和來訪者的關係中,基於剛才體會到的屬於咨訪關係的那部分繼續去和來訪者進行討論。我們所體會到的情緒、感受有時是來訪者自身的體會,有時是TA時常會在關係中給到對方的體會,了解這個部分可以幫助我們繼續在關係中工作。
例如,當我們很迷惑,卻看到來訪者洋洋得意時,我們可以把我們看到的和感受到的反饋給來訪者,還可以邀請來訪者談一談:
1)當TA通過自己的方式了解到了我們沒有回答TA的信息時TA的狀態;
2)當TA在諮詢中說出這個信息時,TA內心的幻想與期待(這裡面或許會出現很多愛恨情仇,關於羨慕、嫉妒、失落、佔有、背叛……)
這個困境還涉及到一個議題,在很多的培訓中都會談到諮詢師應該盡量保持個人背景的空白,這樣做的好處是可以留給來訪者足夠的幻想空間/投射空間,這樣可以幫助諮詢師通過了解來訪者的投射去理解來訪者的關係模式以及TA在關係中的感受。
但是現在確實是一個信息公開化的時代,每個人的個人信息都有可能在不經意間就在網路上留下痕迹,我們能做的是加強保護自己的隱私,例如設置訪問許可權,在涉及私生活分享時不使用實名等。
但是當有一個人真的想要挖掘你的信息時,TA總會有方法,你可能也很難阻止。那麼這個時候,我們如何反思以及如何對來訪者的見諸行動進行嘗試性理解,就成為了繼續工作的關鍵。
溫翠芹
簡單心理認證合作諮詢師、督導師精神分析流派
我從精神分析取向的視角分享我的見解。
自我暴露不可避免——不管諮詢師的主觀意願如何,我們都以各種各樣的方式自我暴露,比如:工作室物品擺放、我們的著裝髮型、我們的容貌神態和肢體語言、以及我們在跟來訪者談話時對主題的偏好等等。
網路技術的飛速發展也對保護我們的隱私提出了非常大的挑戰。是否主動自我暴露/揭露,何時以及如何自我暴露/揭露,每個諮詢師的做法不盡相同。
自我暴露取決於幾個因素:
- 諮詢師的個人隱私的舒適區
- 諮詢理論技術取向
- 個人工作風格
- 來訪者的特點
- 諮詢師與來訪者之間的動力特性
- ……
諮詢師在發表文章、微博以及微信朋友圈時,需要充分考慮到被來訪者看到的可能性。
多年的諮詢經驗告訴我,絕大部分來訪者對諮詢師沒有太大興趣。部分來訪者會詢問諮詢師個人信息,如專業受訓背景、臨床經驗、是否有成功案例、年齡、婚姻狀況、是否有孩子、性取向、興趣愛好以及價值觀等等。這常常是因為來訪者不夠信任諮詢師、對於所談及的話題感到羞恥或是擔心受到諮詢師評判、嘗試跟諮詢師拉進距離等等,這都非常可以理解。
諮詢中所談論的內容往往是來訪者感到困難和非常私密的事情,花時間了解諮詢師和建立信任是人之常情。尤其在諮詢的開始階段,建立咨訪聯盟非常關鍵。諮詢師如果一味避而不答,甚至教條化地或是生硬地反問來訪者,如諮詢師A的做法,來訪者T很容易感到被拒絕而產生憤怒的情緒。
後面,T搜到A的微博上的私人生活內容並告訴A,「來訪者T臉上露出得意的表情」。顯然,T對A的處理方法非常生氣,不僅千方百計搜到了A的私人信息,還洋洋得意地給諮詢師看。
如果T所問的問題我不介意,我可能會直接而簡短地回答;如果我不想回答,我會溫和地明確告知:
非常抱歉,這個問題我不想回答,希望你能理解。
之後,我會留意A的反應,並進一步在此基礎上跟A探討其中的意義,將諮詢工作深入。如果需要的話,我也會用通俗易懂的語言給A講解我的工作方式。
總之,諮詢中,諮詢師需要兼顧諮詢和咨訪聯盟,避免刻板教條化,需要靈活應用所學理論和技術,隨機應變。
馬鑫
簡單心理認證合作新手諮詢師認知行為流派
這是一個有意思的問題,不管是法律還是倫理原則中僅僅只有對來訪者隱私信息保護的一些規定,並沒有涉及諮詢師的部分。
在大眾認知中可能會認為諮詢師在咨訪關係中佔有優勢地位,但實際與來訪者工作中,諮詢師和來訪者處於平等的地位,諮詢師同樣需要保護。
諮詢關係是一段特殊而安全的專業關係;關係的穩定、安全不僅僅體現於來訪者的權益得到保護,諮詢師的隱私得到保證,才能提供一段專業幫助。
從另一個角度看待來訪者打探諮詢師隱私行為,需要回到來訪者在此過程中的需要上。更多情況是來訪者希望通過模仿學習,尋求諮詢師建議,獲得力量來面對自己生活中的問題。
這種情況通過技能訓練,心理教育,直接和來訪者討論能夠直接幫助到當事人。當然適當的自我暴露並非不可以,這能夠增進咨訪關係,表達平等,理解,促進思考,不必過分強調節制。
如果來訪者期待的是與諮詢師發展諮詢以外的關係(朋友,親密關係等等),這個時候需要和來訪者就一些倫理原則進行說明,獲得來訪者的理解(咨訪關係是一種特別的專業關係,咨訪以外的關係對諮詢的影響,往往不利於來訪者獲得專業幫助);同時需要和來訪者一起回到TA的議題上進行討論,這對當事人而言很有意義。
讀完了這3位諮詢師的觀點,你有沒有獲得新的啟發呢?
小編看到的是:
- 在當代心理諮詢師的工作中,「網路」是一個不可忽視的問題,它沒有被寫在教科書上,但是不代表我們不需要思考;
- 不論是有意地還是無意地,主動地還是被動地自我暴露,探索咨訪雙方做這些行為背後的目的和這些行為給咨訪雙方所帶來的感受,比追究這個事實本身更加重要。
如果諮詢師「跌落」困境,專業知識是工具,好比一條可以幫你逃出的「繩子」,如何根據不同困境的「實地情況」的不同,調整這條繩子的使用方法成功逃出,這考驗的就是諮詢師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解決問題的能力。
隨著科技的進步,心理諮詢可以以新的方式來進行(例如,VR、Avatar),心理諮詢師也一定會遇到前人從未遭遇過的倫理困境。不管有沒有聽過或者想過各種困境,只要我們在實踐中不斷地反思,困境會突破,而你和來訪者也可以從中獲得成長。
- 作為諮詢師,來訪者問你私人信息,你會怎樣回答?
- 作為來訪者,你好奇諮詢師的私生活嗎?
原文發表於:來訪者找到我的微博,還給我老公照片點贊
學心理諮詢,到簡單心理Uni: 關注知乎-最有態度的心理諮詢學習社群
免費心理課程領取點擊→:《聽曾奇峰講俄狄浦斯期》
「簡單心理Uni金牌基礎訓練課程·2018年秋季班」正在招募中~2年,理論、實習、督導缺一不可的系統培訓,和你一起成為可靠的諮詢師!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