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以成人———電影《起跑線》所感
近日,反映階級與教育問題的電影《起跑線》一經上映便引發廣泛關注,引起國人強烈的共鳴。階層固化,貧富懸殊,乃至功利主義下的心理失序,社會精神危機等一系列問題發人深思:我們學的是什麼,努力追求的到底是什麼?今日重新翻開厚重的經典,沉甸甸的文字依舊閃爍著智慧的光芒,給以我們啟示。
學而時習
傳和習是數千年來中國知識分子畢生的課題,從孔子到王陽明,從韓愈到陶行知,無不將學而時習,學以成人奉為終身不懈的追求,無盡的事業。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這是《論語》的開篇,也是為我們所誤解最多的一句話:「學」的客體並非狹隘地指文化知識,「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學習如何做人,如何修身,如何處理與自己,與他人乃至社會的關係方是學之本;「習」也並非今日所說的溫習功課,將所學之知真正地在生活中踐行,達到知行合一,才是「習」的本意。大人之學所注重的並不是應用性的、短時的術,而是真正能夠塑造我們精神,為我們安身立命的道。《中庸》所說「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即在潛移默化的知與行中涵養自己的心性,變化自己的氣質,使它符合天然具有的真誠之心,此乃聖人給以我們的真正的教化。
修身自省
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帶來了功利主義的盛行,社會淪為「叢林法則」,青年一代正處在這樣一個觀念變革,個人主義泛濫的時代。焦慮、矛盾、心理失序,造成了一系列的社會問題。「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田獵令人心發狂」,當今社會,無盡的誘惑阻礙著我們對自身的觀察與思考,只有平和淡定的操守,才能在這個高度物質化的社會定得住,而不會迷失自我。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慧能大師說過,「世人若修道,一切盡不妨,常自見己過,與道即相當」。古今聖人無不是那隻夜空中飛起的貓頭鷹,不斷地觀察覺知,反省、認識自己,將其作為修身正己最為重要的一環。他們的教誨也能夠賦予當代人面對自心,探尋自己本來面目以達到自心和平的勇氣和工具。
我們習慣於向外馳求,常常伸開雙手向外抓取,尋求一個外在的寄託,將其作為自己的證明,以獲得那飄忽不定的安全感、成就感,卻看不到自己的心,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麼。同時,我們的心也往往會擯棄獨立思考去迎合外界,按照固有的觀念行事,受周遭的左右做出選擇,追求某個由社會、由他人所給定的目標,如此便失去了自己。
而只有當一個人能夠認識自己,能夠反省、修正自己的時候,才有機會依靠修行來認清心的本質,也只有做好這門功課,方能知其所止,知道自己的心應該依止的地方,方能安於自心,達到人不知而不慍,不受外界所左右的狀態。
無為而為
一滴水只有投入大海才永遠不會幹涸,一個人處於天地之間,也不能脫離社會而存在,無論是學而時習還是修身自省,都離不開入世的行。在中國的傳統經典中,無論是儒家、道家乃至佛家的大乘、禪宗都鼓勵人們在事上磨練自己,正己達人:從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儒家,到因上努力,果上隨緣,勇猛精進,自利利他的佛家主張,乃至提出「無為」道家,也並非人們所認為的消極避世、無所作為之學。
「有所不為,而後可以有為」,無為而為並非逃避現實,什麼都不做,也不是追名逐利,鳶飛戾天。不抱有強烈的目的性,不夾雜個人慾望,無所求而忠於本心的為方是無為之為。對於當今焦慮的社會中所湧現出的急功近利的思想,逃避現實、享樂主義的「廢宅主義」,乃至得過且過、不思進取的「佛系」等群體價值觀,以及它們所導致的種種問題,千年之前的聖人之學已提供了很好的解決方案:忠於本心,率性而為便不會被紛擾所誘惑,也不會因受阻失敗而懈怠氣餒,為了內心真正的目標而努力著,內心豐足自由,成就也會不求自至。
「人須在事上磨,方能立得住」,真正的學問、智慧也許不在《起跑線》中那對印度父母費盡心機所上的貴族學校里,它往往就包藏在我們的生活中,在每一個艱難困苦的險峰,每一次挫折都是我們踐行學而時習、修身自省和無為而為最好的機會。「世事洞明皆學問」,我們所接觸的每一個人,每一件事都是我們的一面鏡子,幫助我們更好地認識自己,提升自己。儒家的典籍並不是教條式的道德教訓,道家和佛家的智慧也並不是被異化後的宗教迷信,千年流傳至今的智慧一直在教導後人如何立身行事,如何真正成為一個人。
我們雖已走進後工業化的信息互聯網時代,但人類的本質沒有變:慾望的無限性和資源的稀缺性,對現實的焦慮和對理想的追求,無論在什麼時代都是困擾著人類的主題,當今時代,危機頻發,矛盾與衝突頻仍,我們的內心深處真正想要的是什麼,如何真正成為一個人,我們的社會該何去何從?重拾第一軸心時代流傳至今的智慧,或許能夠給與處於困境,尋求突圍的我們一些啟迪與思考,為我們找到答案。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