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alers:你親眼看到的,未必就是真相
來自專欄 ScalersTalk成長會
1
十年前的夏天,在汶川發生了一場大地震,舉國悲慟。
地震後不久,社交網路上就有人傳播,說有的人提前幾個月就預測到了大地震的出現,而且還配有預測截圖。在這張圖下面有許多評論,基調就是:你看這多麼厲害的人才,竟然能提前那麼久發現地震,有關部門為什麼不做一些事情提前預防,太令人生氣了。
那時作為一名不經世事的大學生,也被捲入了類似的震驚情緒中,我感覺真是民間有高手。我甚至還順藤摸瓜找到了這些預言成功的賬號,特意關注了,希望看能不能學到一些東西。
我當時的想法是,現在只是事後知道這個人很厲害,如果提前關注,再看他發一些預測,一方面能親眼檢驗一下,另一方面也見證一些事情的發生。
過了很久的時間,我就發現希望落空了。我關注的好幾個宣稱成功預測地震的號,並沒有我想像的那樣「神奇」,到後來又出現新的地震的時候,也沒有見到這些賬號有任何預測能力,而且有的號最後發現其實是營銷號。
我把這件事情想明白以後,得到很深刻的啟發,打開了思路,獲得了完全不同的視角。用現在時髦的話說,完成了一次認知升級。
在網路上有成千上萬個賬號每天都在發表不同的言論,如果我們只是一個普通用戶,我們永遠無法同時知曉在社交網路上所有人在說什麼。當任意一件事情發生,在這個群體里,總會有某一些符合要求的賬號突然跳出來,跑到我們的眼前,顯得異常正確。從跳出來到我們眼前,有諸多因素的影響,比如傳播的路徑、登陸網路的時間、你好友的喜好等,但是由於數量基數足夠大,總是會有一些「很不一樣」的個體,會跑到你的眼前。
當地震發生,就會有「預測地震」的信息更容易獲得傳播,從而呈現在你眼前;當兩個明星分手,就會有「早就預言你們分手」的信息更容易傳播,從而呈現到你眼前。
所以,真實的情況是這樣:
出現某件事情+正好網路上有某條早期的信息+正好傳播到你眼前,三個要素加在一起,完成了對你的認知的一次衝擊。於是你會感覺,啊,這個好准!好厲害!
2
有一個非常經典的騙術,如何在網路上造一個「股神」。
如果你有一批郵件訂閱列表。把這批人分成兩半,其中一半人單獨發一條信息,預測股票明天要漲;對另一半人,預測明天股票要跌。第二天,不管是漲還是跌,放棄預測錯誤的那一半人,對預測正確的那一半人,再分成一半,再各自預測明天的股票漲跌,把這件事情循環幾次……
這樣一來,每一次都會有一半的人因為那不正確的預測而被淘汰,但是每次都會有一半人看到正確的答案。就一般人而言,在不動腦的情況下,把一個信號強化三五遍,就很容易留下印象。經過N次迭代下來,就會有一小撮人,在他們的認知里,你就是一個連續成功預測股票變化的股神。
接下來,對這些人而言,股神就可以進行更大盤子的操作:比如,發起一個募集資金的項目,拉停一支股票再出貨,或者最次級的就是兜售炒股致富的秘密,開一個知識付費的項目……
有了連續成功的鋪墊,後續股神要收錢做點什麼,就非常容易了。而且更有意思的是,幫助股神賺錢的,往往不一定是股票投資,更有可能是外圍的業務,比如利用人們想賺錢的心態而賺到不少錢。
注意,從連續看到N次正確預測結果的人來看,他們這樣做並沒有什麼可以指摘,我們也不應該去嘲笑這些人。對這些人,故事的版本更像「我有一個致富的夢想,我看到了一個優秀的人,我向他付費學習,我們共同成長」。只不過,在這個股神的騙術故事裡,我們開啟了上帝的視角,很容易看到欺騙的本質。但是在生活中,我們很多時候被自己的慾望裹挾,並沒有能力開啟這個視角,我們也很容易被收了智商稅。
而你一定要相信,在市場上縱橫的江湖騙子,一定會比你想像的還要多。
3
在第2個故事中,有一個關鍵在於,那些連續正確的預測,其實就像地震的預測一樣,是從人海堆或者信息堆中,冒出來的。騙子其實是站在上帝的視角操縱這些信息,我們很多人只是在人世間芸芸眾生的一個小分子。
出現一次地震,總是會有幾個社交網路的評論,正好能對應上;股票預測非漲即跌,循環幾次,總是會有人連續幾次看到正確的預測。這些「倖存者偏差」總是在影響我們的認知。
所以你看,這可是你親眼看到的,但是可惜這未必是真相。
再推廣一下:我們現在在社交媒體上看到的信息,在傳播到你眼前的時候,有多少帶有類似的「正好湊巧碰上了」的屬性?我們看到了一個人的成功,在其背後,又會有多少帶有「正好運氣好」的成分?
於是就到剩下的這個問題:當你知道這一切的時候,你是願意做那個沉迷在局部里的人,還是願意獲得更全局的真相?
4
必須要承認的一件事情就是,我們很多人都想做那個「股神」。收智商稅是一件非常高效省事的賺錢模式,儘管有很多人批評它,但是很多人人又從心底又喜歡它,因為成本低收益高。自古以來,收稅的權力只有暴力機器才有;到了知識經濟時代,通過信息就能收到稅,而且這項稅還沒有被國家獨佔,是多好的一件事情。
我的觀點是,我們其實並不要害怕去承認人性中惡的那一部分。我們要想的是,假設這個世界人人都想要做一個設局的「股神」,那我們怎麼在這個世界中構建出信任?
首先,從個人角度而言,盡量剋制自己的造神傾向,除非你真的是神。我們大多數人都是凡人,只是堅持做了一些事情,有了一些機緣巧合,獲得了一些優勢。但是客觀的認知到底哪些是自己做的,哪些是時代賜予的,並沒有那麼容易。
人在獲得成就的時候,由於獲得了太多的正向反饋,比較容易膨脹,從而認為自己無所不能。尤其是在社群建立以後,你會聽到很多認可你的聲音,就像第2節里的「股神」如果把那些信徒拉成一個群,那每天看到的簡直就是山呼萬歲。在情緒上儘管我們可以很高漲,但是事實上是什麼,我們更要關切。
如果我們在真實的世界裡並不是無所不能,並不是萬歲萬萬歲,那這個不一致性,最終就一定會暴露出來,只是時間長短的問題。凡是不能持續下去的,都會滅亡。
其次,通過持續的時間來檢驗一致性,直到自己能接受的程度。
人性是很複雜的,而且人性還不能考驗,因為考驗會讓人性變形。所以人性只能用時間來見證,用經歷去淬鍊,並且用信念來相信。如果一個人,經歷了很長的時間,表現很穩定,言行比較一致,那麼可信程度,是不斷增長的。這需要像概率一樣,慢慢積累,慢慢增長。
學習密碼學的時候,有一個「Miller-Rabin素性測試」演算法給我很大啟發。簡單的說,我們在數學裡面往往需要找到很大的素數。所謂素數就是只能被1和自己整除的數,比如3,5,7,11都是素數。但是當我們有一個特別大的數,比如有10000位的長度,這個時候,如果要一個一個驗算,花費的代價太大。就像我們考察一個人,你不能從小一直考察到這個人死了,再說這個人靠譜值得重用。
對於素數的檢測也是一樣的,如果你要把所有的可能因子試一下,代價太高。於是Miller-Rabin素性測試的目的就是幫助密碼學家以比較有效率的方式完成判斷。這個判斷用這個思路來做:
選擇某一種方程,先隨便找一些參數,用這個來檢測素數是不是通過了驗證,如果通過了,那說明是素數的可能性增加了比如x%;然後一旦通過,馬上修改參數進行下一輪的測試,如果這次又通過了,是素數的可能性又增加了x%;持續這個測試的過程,當重複的次數足夠多的時候,一個數不是素數的概率會降低到(1/4)^k。
也就是說,我們如果想要節省效率,那麼總會存在一絲可能,這個素數有可能是個假素數;但是假如我重複測試的次數足夠多,持續的時間足夠長,可以把概率降低到我能接受的值以下。
人就是這樣的,我們也許真的不能判定一個人到底是怎麼樣子的,但是我們可以持續地在時間軸上,觀察到底是不是一致的。
這其實說的是持續行動啊,「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這需要時間的積累,而短平快,幾乎是無效的……
在我自己的持續行動中,我形成了一個信念:我要用自己的努力,去獲得世界更大範圍內的真相,哪怕這需要花費我更多的腦力與體力的代價。而假如我在這件事情上,有任何的怠惰,那傳播渠道上的各種「股神」資訊,便會很快充斥在我的耳目中,讓我迷失無法分清真相;當然,因為我急功近利的心態,我也很容易交上智商稅。
我相信我自己值得獲得這個世界的真相,我願為此付出自己的努力。也願你值得知曉生活的真相,因為你親眼看到的,未必就是真相。
推薦閱讀:
※討東望頭目劉風起檄
※【每日一案】奧美-OPPO手機張震代言-TVC傳播方案終版
※超簡單,打造「刷屏」「爆款」營銷案例的套路
※從「Public Relations」到「Communications Marketing」的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