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電話之後

電話之後

來自專欄 安妮和小豆豆

剛才方老師忽然給我打來電話,匆忙之下,我竟一時不知道該問些什麼。昨天加了微信,心裡還很歡喜,真的對話了,又產生了一絲沮喪,原因之一是自己問了一些感覺比較小白的問題,但也很開心,這些小白的問題得到答案後就不再是問題了。方老師告訴我要自信,這個時代出類拔萃者都具有很強的自學能力,即便我不在我所謂的「兒童文學的圈子」里,許多資料、論文也完全可以自己獲得,所以完全不必有這種想法。這樣一說,但確實讓我自己意識到自己想法的狹隘了。可能自從選擇學習兒童文學以來,就一直想要「尋找組織」,因為注重效率的想法讓我希望在進入這個領域時能有人引導我,告訴我比如想要學習兒童文學,在中國的語境下有什麼書是不得不讀的,有什麼點是不得不注意的。就像我一直以來讀的都是外國文學作品,尤其是外國的兒童文學,對國內兒童文學的狀況可謂是絲毫不了解,但也沒有老師提醒我這樣學習是行不通的,對大陸的兒童文學是必須要去了解的。這些日子以來我讀的全都是西方的理論,看的都是台灣的作品,人卻在大陸,完全與大陸的背景是脫離的。今次方老師提醒,我才把心裡這隱隱的擔憂提上真正需要考慮的層面。我覺得自己心態不是很好——又哀怨自己踽踽獨行,又對大陸的兒童文學及理論不自信。說是想得到老師的指導,但真的接起電話,又不知道該問什麼,問了一下奇幻小說的問題,老師也坦言這不是他的研究領域,他不是很清楚,讓我覺得自己這種行為其實是很冒失的——我甚至都沒有真的去看老師平時的研究方向是什麼,得到一個老師的聯繫方式,就渾淪吞棗的把問題丟給他,這實在是對老師的不尊重。

除了要對大陸的兒童文學作品有了解,老師還提醒我應該有一個大的視野,不能只把目光局限在台灣兒童文學,也不能只把目光局限在奇幻小說。這一點,建芳老師也提醒過我。我閱讀面的確還是窄了,概論性質的讀本,我想了一下,也就朱老師的《中國兒童文學概論》(帶「中國」嗎?)了,實在是很局限,讓我有些赧顏。自己平時還以為自己抓得很緊,論文的進度也差強人意,理論書也斷斷續續地讀著,已經不錯了。就這麼想著,天天其實浪費了不少時間。沮喪自然是有的,不管是對自己所知局限的再認識,還是對今後比表面看起來更繁重的任務的再認識。但像老師說的,很多東西都不是一開始就能明白能看懂的,有了堅定的目標,已經完成了第一步,而在這100個人里,最後堅持下來的只有10個人,能成為那10個人之一,不管是通過苦工,還是通過技巧,都是成功了。我覺得自己在兒童文學的學習上必然不算笨的,也必然不算懶的,所以我決定堅持下去,成為十分之一。這個稱不上圈子的圈子就那麼大,日後我能擠進去,是成功,擠不進去,我現在覺得,也不意味著我失敗了。這失敗當然是針對自我意義上的失敗,我除了要誠實地面對自己,還很在意我如何從別人那裡得到證明,這一點,就比較頭疼了。

嗯,今天大概沒有給方老師留下什麼好印象,就是一個比較蠢、思想比較局限的剛入門學生。但是老師肯直言以對,並解答我幼稚的問題,我已經很感激了,而我究竟什麼樣子, 能做到什麼地步,還要通過辛苦的付出來表明。唉,讀博,其實實在不是一個逃避現實的選擇啊。


推薦閱讀:

做一個好編劇,到底有多難?
知乎之思
關於錯誤...
」佛系青年「後評
頭髮與魔鬼

TAG:隨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