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養一個會情緒管理的寶寶?

如何培養一個會情緒管理的寶寶?

對於各位寶爸寶媽來說,肯定都有過類似的經驗:一起逛商場,孩子看到玩具就想要,拒絕了Ta的要求之後,孩子就會哭哭啼啼,甚至滿地打滾。面對這樣失控的場面,一些家長會「以暴制暴」,打罵孩子。好一些的家長就會藉助一些育兒理論來規範孩子的不良行為,但是卻對這些不良行為背後的情緒置之不理。

家長在教育子女的過程中,除了規範孩子的行為,更需要給予孩子情緒上的指導。今天我們就一起探討,如何培養一個懂得情緒管理的寶寶。

三種錯誤類型的家長

1.「忽視型」家長

? 琦琦因為心愛的玩具壞了而不停哭鬧,在琦琦媽媽看來孩子的行為和想法十分可笑:玩具壞了再買一個就好,這沒什麼可難過的。她的方法是用零食哄孩子,給他別的玩具玩,轉移注意力。

? 琦琦媽媽就是一個「忽視型」的家長。這類家長的典型做法是:當孩子不聽話的時候,他們會轉移孩子的注意力,不與孩子進行情感溝通,覺得孩子的情緒是不理智的,認為時間可以解決一切,忽視、輕視甚至漠視孩子的消極情緒。

2.「壓抑型」家長

?樂樂不想去幼兒園,一早上就在哭哭啼啼。爸爸這時走過來,一把拉起樂樂,厲聲說到:「站到牆角去,不許哭!再哭就送去幼兒園別再回來了!」樂樂見狀,嚇得不敢哭出聲,小聲抽泣著。

?樂樂爸爸就是一個「壓抑型」的家長。這類家長不管孩子是否存在不良行為,他們對孩子的消極情緒都持批評態度,經常斥責、打罵孩子,認為消極情緒是孩子性格不好的表現,甚至覺得孩子不聽話、哭鬧是在給自己臉上抹黑。這類父母在童年學習調整情緒的時期,可能就沒有得到外界很好的幫助,因此,他們很可能根本不知道如何向孩子表露情緒,幫助孩子管理情緒。

3.「放任型」家長

?「露露,今天你已經看了好久動畫片了,關掉電視睡覺吧!」媽媽說。

「不,不關掉,我還沒看夠呢!」露露大聲說。媽媽和她商量了半天,露露還是不肯關掉,甚至大哭大鬧起來,媽媽表示理解露露想要看動畫片的心情,最終同意露露再看10分鐘就關掉電視。但是時間到了,露露還是又哭又鬧。每天這樣的「拉鋸戰」,讓露露媽媽頭疼不已。

?露露媽媽就是一個「放任型」的家長。他們包容孩子的所有情緒,對孩子的情緒感同身受,但是卻不能提供必要的指導,也不能為孩子設定行為規則。時間長了,孩子其實沒有學會怎麼調節情緒,反倒認為哭鬧就能達到自己的目的。

家長應該怎麼做?

積極回應

行為心理學家觀察發現,一個學齡前的孩子,每20秒就需要一次家長的關注。

社會科學研究發現,剛出生的嬰兒,就已經可以通過表情、體態讀懂父母的情感反應。如果父母可以敏銳地回應寶寶,寶寶就會更早地學會情緒調節。由此可見,父母與孩子的互動質量,能夠影響孩子的情緒管理能力的高低。

一項針對4-6歲幼兒的情緒調節能力的研究發現:兒童的迷走神經的張力越大,它調節情緒的能力也就越大。而孩子在嬰兒時期體會到的情緒經驗,對迷走神經張力的形成,起著重要的作用。

所以,父母對孩子情緒和行為的回應程度,影響了孩子情緒管理能力的高低。這就對父母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他們要對孩子的情緒保持敏銳的感知,留心孩子的情緒波動。這也是培養高情商孩子的基礎。

父母要正面關注孩子的負面情緒

「忽視型」和「壓抑型」家長,都採取了不正確的教養方式。父母對孩子情緒的忽視、壓抑和否認,會讓孩子覺得自己的感受是錯誤的、不恰當的、不被認可的。時間長了,他就會不相信自己的內心感受和判斷,壓抑自己的情緒。過多的自我否認,也可能導致他們的自尊感降低。

正確的做法是,父母要把孩子出現負面情緒當作交流情緒和感受、增進親密關係的機會。一位媽媽回憶說,當四歲的女兒在挨罵後沖她反擊,說出「我不喜歡你說話的口氣」時,她心裡有多麼驚喜,她對女兒的果敢感到驕傲。

很多父母會認為孩子小,不懂事,向孩子表露自己的情緒只是浪費時間。其實,如果父母能夠理解情緒,重視情緒的力量和價值,並相信自己能正確地表達和管理情緒,他們就能通過自己的行為給孩子做出榜樣。父母真實的情緒表露是教孩子如何表達情緒最有效的方式。此外,父母要認可孩子的情緒表達,認真傾聽孩子,會以孩子能接受的方式平等地與孩子交流,讓他們知道,父母是可以信任的朋友,會永遠支持他、信任他,做到真正的共情。

給孩子的情緒貼標籤

在孩子表達情緒時,給他們的情緒貼標籤是個好辦法。對於一個缺乏人生經驗的幼兒來說,他們並不是一生下來就會區分什麼是嫉妒、委屈、失落、孤獨。情緒的表達是需要大人來教的,就像教他們認字一樣。給情緒貼標籤,也就是明確地告訴孩子,你正在體會到的情緒叫什麼,為什麼會有這種情緒,幫助孩子認識情緒。

給情緒貼標籤能夠幫助孩子更快地從不愉快中平復下來。研究表明,人類在表達情緒的時候需要調用左腦,左腦掌控的是語言和邏輯思維,而當邏輯思維起作用時,孩子就會更集中注意力,因此情緒也更容易恢復平靜。

家長要對孩子的行為如實描述,不要摻雜自己對於孩子的評價。一個看到弟弟收到生日禮物而自己沒有收到禮物的5歲小女孩,很可能會大聲地抗議「這不公平」。這個時候,如果媽媽能夠把自己觀察到的回應給孩子,比如「你也希望能像弟弟那樣收到禮物,但現在的情況可能讓你感到有些嫉妒」,孩子就會感到媽媽理解自己的感受,進而覺得媽媽說的是對的,這是弟弟的生日,自己卻嫉妒弟弟,應該表現得大方一點。這樣,孩子會更能聽得進媽媽關於公平的解釋,還知道了該用什麼詞表達自己的嫉妒情緒。簡單分享自己觀察到的,比質問孩子好得多。

給行為劃定界限

小貝與好朋友樂樂搶玩具,一氣之下竟然打了樂樂。

小貝:是她先搶我的玩具的!

媽媽:她搶你的玩具,你一定很生氣。

小貝:是的,是她搶我的玩具,她不對。

媽媽(撫摸孩子的頭):我很明白你的感受。別人搶了我的東西時,我也會生氣的。可是,你打了樂樂,她一定很疼,如果你被打了,會不會因為很痛,也會很生氣呢?

孩子:嗯……應該會的。

媽媽:你看,這樣做,你們兩個都很生氣,我們該怎麼做才能不讓你們生氣呢?

孩子:她不搶我的玩具,我也不打她,我們就不會生氣了。

媽媽:嗯,是的。搶玩具是不對的,會讓你生氣,打人也是不對的,會讓她生氣。下次,你們可以商量能不能一起玩,或者協商怎麼分配玩具,好嗎?

孩子:好吧,我們下次試一試。

這位媽媽的這種回應方式,是在研究中被證明最成功的親子關係模式,她懂得為孩子的行為劃界限。對幼兒來說,解決問題往往是從區分正確行為和不良行為開始的。如果孩子的行為方式傷害自己、傷害他人,那父母要及時制止這種行為,讓孩子重新選擇更合適的行為表達情緒。

需要注意的是,要讓孩子明白,出問題的不是自己的情緒而是行為。如果父母告訴孩子,父母能接納他的情緒,他有權產生各種各樣的情緒,但表達情緒的方式卻是多樣的,這樣孩子的自尊心就會免於受到傷害,也更能找到好的解決問題的辦法。

教育小貼士:

1. 父母要對孩子的行為劃定界限,而對孩子的情緒和願望多多包容。

2. 如果父母能和孩子共享情緒,將釋放孩子更大的潛能。

3. 為消極情緒關上發泄的大門,是很多父母在童年時期就學會的行為方式。

4. 當孩子和父母建立起情感上的聯結時,父母再通過這條感情聯結教導孩子如何調整情緒、解決問題,好的效果就會顯現。

5. 讓我們和孩子在「同一條船上」。

願你能和孩子建立親密的情感紐帶,讓養育更輕鬆和順暢!


推薦閱讀:

米教寶貝:每個孩子都是獨立的個體,不要把孩子當成你的附屬品
10道「保命題」,務必考考孩子!
孩子都沒生,你敢說自己沒時間?
為啥孩子求「抱抱」時,父母別拒絕?
好媽媽育兒平台:孩子變口吃?教你7招巧應對方法!

TAG:育兒經驗 | 情緒管理 | 兒童心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