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晶元需要民族的

晶元需要民族的

來自專欄 土木大觀

50年代,華羅庚發表《致中國全體留美學生的公開信》,疾呼『梁園雖好不是久戀之家』。一大批留美留歐留日學者歸國,撐起了學術圈,更可以說是工程一線。沒有他們,就沒有黃沙漫漫的大漠巨響,也沒有海底深潛,更不會有太空中的東方紅。

再往前,國難當頭,依然有一批批旅美旅歐學者歸來,束星北,梁思成,吳大猷,胡煥庸,等等。

想起許多年前,在比利時讀書,在大學的大廳里看到一百多年前的蒸汽機,又看到了童第周的書稿。時代雖已不同,努力卻當一如既往。

想起93年銀河號,被人一手斷了GPS導航信號,一手炮艦圍堵,被迫開箱檢查,曾擔任聯合國副秘書長的沙祖康連說了多個窩囊,窩囊透了。

96年台海演習,又一次被切斷了GPS導航信號,開始指哪打哪的導彈成了沒頭蒼蠅,RCS直線上升,打偏了。

從那以後,我們才知道自己的導航系統,必須要發展起來。

99年,我還讀小學,中國駐南聯盟使館被炸,GPU精確鑽地炸彈。那一次我學會了一個成語叫做義憤填膺。

從那以後,精確制導,中段GPS加末端地形匹配。或者直接地形匹配的制導模式成了軍工人孜孜以求的目標。

2001年,南海撞機,EP3 偵察機沿著我國領海基線外圍刺探分行,搜集電子信息。我們的一個英雄,攔截下了EP3。這也開啟了我們研製自己偵察機的基石。

又過了兩年,我們預定的菲爾康加裝在伊爾76上,又一次,被卡住了。

從那以後,研發自己的預警機成了我們不惜代價達成的理想。

類似的事情還有很多,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使命和責任。

沒有民族的,就沒有世界的。這不僅適用於文化,也適用於技術產品。

推薦閱讀:

兆易創新研發14nm嵌入式異構AI晶元 | 半導體行業觀察
從沙子到晶元的奇妙旅程:中國芯必定雄起並走向世界
錯一次就損失幾百萬,「晶元設計工程師」要做到0失誤|這個職業不太冷
阿里巴巴的晶元布局 | 半導體行業觀察

TAG:晶元設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