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生: 你們為什麼反覆輕度抑鬱?
來自專欄 讀博也是一場肖申克的救贖
博士生: 你們為什麼反覆輕度抑鬱?
每年的4月7日是世界衛生日(World Health Day),國家計生委將今年的衛生日主題定位「共同面對抑鬱,共促心理健康」。高學歷高智商人群已是心理問題的重災區,就連處於過渡階段博士生群體也未能倖免。最近,Science 報道了今年5月份發表在《Research Policy》上的一項研究。該研究以網路問卷的形式對比利時弗蘭德高校的博士生進行了調查,在收到的3659份反饋問卷中,有51%的受訪者表示在近2周內曾遭受精神困擾,出現過至少2種精神不適癥狀;32%的有普通精神障礙風險,出現過至少4種精神不適癥狀。這些癥狀主要包括感覺到持續壓力、不愉快和抑鬱、焦慮失眠、無法戰勝困難等。
博士生長期高壓力和高強度的研究工作,加之缺乏正確的心理疏導,情緒失落、焦慮甚至抑鬱頻繁出現。難道僅是因為學習強度大課題進展不利?深度分析後其實不然,造成我們讀博期間抑鬱的原因是多方面,全方位的。
1.不適合讀博。這個問題老生常談了,但還是要問清楚自己,你希望博士頭銜給你帶到一個什麼樣的高度?博士畢業後起點是高,但高處不勝寒冷,學術界也是一個艱難的世界,基金論文的競爭都已經趨於白熱化,想要在這個圈子生存下來也實為不易。再者,學術界並沒有你想像中的那樣神聖,非學術領域的人並不是都很low,我們不能自命菲薄但也不能自信到被蒙蔽雙眼。如果真的不適合,果斷止損,條條大路通羅馬,你依舊可以活出自己的精彩。
2.自我孤立。枯燥、挫敗感、失去自信、課題被卡住……,所有這些問題都不是學術界特有的。不管從事什麼行業,只要你想要做好做到頂尖都會遇到瓶頸。有時候在想我有家人有戀人,為什麼總有一種深深的孤獨感縈繞心頭?在被妖魔化的讀博生活洗腦後,我感覺在我頭頂有著無形的壓力,大多時候我發現自己很難輕鬆下來去享受生活。長期在這樣的狀態下很容易開始並非發自內心地自我孤立,不願意和別人多交流。然而,自我孤立獲得的安靜環境並沒有讓你思維清晰,因為你內心深處還是掙扎焦躁的,陷入惡性循環,你怎麼可能在一片黑暗中找到光明。
3.缺乏深刻的自我認知。從我們小時候開始接受的教育就是要努力學習努力工作,在我們的潛意識裡努力是把萬能鑰匙,似乎可以解決一切問題,卻從沒學會傾聽自己的聲音。但事實上,當你觸到個人能力的天花板後進入到拼天賦的階段,努力的作用微乎其微,大多時候換來的還是失敗。每個人背景不同動機不同,不能盲目攀比和崇拜勤奮。對自己要有深刻的自我認知,勇敢承認自己的能力有限,然後在你的能力範圍內努力做到最,好這才是正確的人生。依這種人生觀得到的成就感和自信心同樣能照亮你的未來。
4.沉溺於享受痛苦。國人總是把苦難當作上進的途徑,很多人是不是認為一個整天表現的苦難深重的博士生才是合格的博士生?看到那些衣著光鮮亮麗就認為人家沒努力做科研。很多博士生太喜歡自我懲罰,研究課題停滯不前時就自我懲罰,把自己搞得慘兮兮的,沉溺於這種自我犧牲自我感動之中不能自拔,以此獲得心理安慰。並沒有把精力用在尋找失敗原因和改進實驗條件上,而是浪費在自我消耗和負面情緒中,長此以往科研效率和質量只能不斷降低。
導致博士生輕度抑鬱可能不止這四條因素,但我想說的是你不孤獨,所有博士生都或多或少有過類似的經歷。這個過程可能很漫長和痛苦,咬咬牙挺過來,必要時可接受心理諮詢,不要把自己悲情化,記住你不是一個人在戰鬥。
推薦閱讀:
※做科研需要的感覺是什麼?
※那些年,我在讀博中明白的5點道理(Ⅱ)
※窮人孩子要不要讀研讀博?
※讀書讀到博士,為什麼還會迷茫?
※做科研需要怎樣的心態?
TAG:讀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