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個人,都是異己——微博「我是同性戀」話題評論

每一個人,都是異己——微博「我是同性戀」話題評論

一個寬容的社會,應當海納五光十色的生存狀態。歸根到底,不是社會塑造了人,而是一個個真實的鮮活的人,構成了整個社會。

2015年,我和朋友參加了台灣的同志大遊行。在隊伍里,我們看到了很多打扮怪異、穿著暴露的人。朋友說:我支持同性戀對平等權利的訴求,但我不理解為什麼要靠這種引人注目的打扮來搏出位?他們遊行的目的,是為了讓社會認同他們是正常的,但這麼怪異的打扮,難道不是恰恰彰顯他們不正常嗎?

說實話,那時候我也想不明白,除了吸引眼球、提高關注度外,這種怪異的裝扮還有有什麼目的。其實,現在我大概想清楚了。參加這類遊行的人,除了同性戀,還有許多社會邊緣人,或者叫異己。這種打扮怪異的人就屬於這個群體。

所謂異己,是指社會中一小部分人,他們的觀點、喜好、生活狀態不被社會主流所理解、認同和接納,因而這群人被大部分人不斷排擠、歧視,甚至傷害。


大學時期,曾經讀過茨威格的《異端的權利》,那時候我以為,多數人對少數人的暴政、社會主流對異己人士的打壓和毀滅,只會出現在書中所描述的宗教改革時期,我覺得那個時代真黑暗。那時候我並沒想到,我們現在社會對異端權利的無視和剝奪絲毫不減當年。

我們總以為,是政府太保守,用鐵腕手段打壓異己人士。其實,我們低估了整個社會的保守。

曾經《奇葩說》有一期講同性戀問題,蔡康永流淚的片段在網路上引起了熱議。後來我想去看這一期,發現已經被刪除了。我心裡痛罵廣電總菊多事,但後來才知道,這一期本來一直能正常播放,廣電也沒有審查得那麼細,後來是因為被很多民眾投訴了,才下架的。

而這些民眾都是老古董、老迂腐、清朝遺民嗎?不是。他們也許是我們的父母,是身邊的同學,是都市的白領,甚至是所謂高級知識分子……真實的社會,對同性戀之類的異己,接受程度並不高,遠遠沒有網路上那麼平等開放。

至於網路上那些口口聲聲說要支持同性戀的人,大部分人的支持也許只是點個贊而已,耗費著一點微不足道的流量,就以為自己成為了平權運動的鬥士。


我為什麼一直思考同性戀問題呢,因為他們屬於異己裡面最引人注目的一群人。關心同性戀,就是在關心異己的權利。而且,不要認為異已離你我們很遙遠。隨著社會文化的多元化,個人意識不斷覺醒,這個社會中的異己,只會越來越多。我們每一個人,都有可能在某些方面成為異己。

例如丁克夫妻、不婚不育者、自由職業者、離群索居者……在婚戀、職業選擇、思想觀點、生活狀態等各個方面,會有越來越多的人,不按照傳統或主流的方式來活。他們都是這個社會的異己,但他們絕對沒有錯。只要不違法或傷害他人,他們就有自由選擇的權利。

其實,我們的社會,對待民眾的方式一直就像修剪花園裡的灌木叢。一把大剪刀划過,所有不規則的枝枝椏椏都清理掉了,只剩下千篇一律的沒有任何美感的皮囊。想要不被修剪,你要長成一棵大樹。樹枝被剪,樹冠被削,不影響你頂天立地的氣勢。只要你的根深扎土壤,只要你的軀幹筆直堅韌,你獨立的靈魂就不倒,你自由的思想就不熄滅。

一個寬容的社會,應當海納五光十色的生存狀態。歸根到底,不是社會塑造了人,而是一個個真實的鮮活的人,構成了整個社會。

推薦閱讀:

兩個男的在一起現實嗎?
INTP群體之間的相互吸引和性取向問題?
我是一名男同,從來沒有出過櫃,沒有約過炮,我可以嘗試與異性結婚嗎?
國內小時候被家裡當女生養的男生,現在都怎麼樣了呢?
我性取向很正常,但是夢遺主角是男的,是不是我性取向出問題了,我現在好害怕怎麼辦?

TAG:同性戀 | 微博 | 性取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