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被父母操控的孩子,長大以後都怎麼樣了?
文 | 米粒媽 (公眾號 米粒媽頻道)
看武志紅的在奇葩大會上的演講,一句「聽話,是一場代代相傳的騙局」,狠狠地戳痛了我。
「聽話」表面上是「一切都為了你好」,實際上大包大攬孩子的一切,從衣食住行、生活習慣、志向選擇,到擇業、結婚、生子。孩子成了大人的傀儡,不允許有任何反對的聲音。
典型的中國式親子關係,相愛相殺,捆綁共生。
Part1
被父母操控的人生
究竟有多可怕?
1. 被父母操控一切的孩子,容易成為巨嬰。
小時候:快吃,都吃光,吃的越多越好。媽媽這都是為了你好。
讀書時:好好學習,將來要學XX專業,考XX大學。媽媽這都是為了你好。
長大後:隔壁XX都生二胎了,你找個差不多的人結婚算了。媽媽這都是為了你好。
操控型家庭教育,是害不是愛!
這樣的父母,就是在給社會製造巨嬰!
去年轟動一時的朱曉東殺妻案,因為一點口角,殺害妻子之後,他用亡妻的身份證和別的女人到酒店開房,通過她的支付寶賬戶給自己轉錢,從她的信用卡里透支十多萬元到南京、海南、徐州、南昌、無錫、韓國首爾等地旅遊。若無其事地冒充妻子,跟家人聯繫。
朱曉東的媽媽接受記者採訪時說:
「這個事情確實是我兒子不對,下手了(應該)馬上報警搶救,他是害怕呀,他也是小孩,也沒經歷過什麼事情。」
講到被兒子殺死的兒媳時,她又說:
「不要說我兒子騙她,逼她,說我兒子每個月只有4000塊工資,她有10000多……他們已經結婚了,楊某(朱曉東妻子)也不是小孩子,這也是她自己認可的,這是他們兩個人的事情。
兒子是小孩兒,兒媳婦就是大人。犯了錯沒關係,還是孩子嘛;殺人放火沒關係,誰讓他還是孩子呢?一個盲目護子、價值觀倒錯、且雙標的厲害婆婆,難怪會教養出冷血兒子,這樣的家庭組合,註定要發生悲劇。
如果媽寶男是禍害已婚女性的頭號殺手,那麼媽寶女更慘,她們連自己的人生都無法掌控。
米粒媽表姐的前同事Z,徹底被她親媽毀了。她本來有非常令人艷羨的前途、事業、感情。男友是上海人,高大帥氣又有才華。
本該是非常完美的結局,直到這時候她媽出現了。先是去找未婚夫家要高額的彩禮,要房要車,還都要寫女兒的名字(「不能寫兩人名字,必須得算我女兒的婚前財產」)。房價漲成這樣,按她媽的要求,內環以里,150平米左右的房子,最低要1500萬。這還沒算令人瞠目結舌的高額彩禮。
男方家裡自然不願意。面對這些無理要求,男方家勸男孩跟她分手算了。
女孩傷心欲絕,整天以淚洗面。關鍵時刻,她神勇的老媽又出馬了!她媽跑去公司,問能否給她女兒預支三年的工資和獎金。這姑娘剛去公司才一個月不到,實習期都沒過,獎金多少也得看績效表現呀……主管領導說,抱歉公司規定不能這樣做。她媽不死心,說她女兒心情不好,能不能請三個月的假,去放鬆一下。主管臉都綠了……
結果大家都猜到了,她被分了手,還被公司開除了。她媽不在的時候,她成熟、穩重、善良、努力;她媽只要一出現,她就立馬變了一個人,任由她媽操縱她的人生,默許她媽向所有人提出無理要求。她沒有底線的「聽話」,現在就造成了這麼大的悲劇。
每個糾結又擰巴,缺乏獨立意識,自卑又膽怯的孩子背後,都站著不肯放手的父母。
沒有界限感的父愛母愛,終將走向傷害。
2. 被父母操控一切的孩子,如何逃出牢籠?
- 一種是突破原生家庭的局限,勇敢做自己。
《歡樂頌》中的關雎爾,從小到大事事都由父母做決定,習慣於父母的強勢插手,二十多年來一直按部就班,過著父母早就替他規劃好的生活。即便獨自跑到上海工作,也沒能脫離父母的遙控。
從小受控於父母,在《歡樂頌》一出場的時候,她的性格畏畏縮縮,對工作自信心不足,對愛情也非常自卑。
在對趙醫生的暗戀無果之後,她的「自我」意識開始有了一點點苗頭:
摘掉了圓框大眼鏡、換掉了背帶褲和白襯衫,搖身一變,波浪捲髮魅力十足,一襲透視小黑裙性感美麗,一雙黑色高跟鞋充滿了女人味,她還學起了肚皮舞……
直到她與搖滾青年謝童確立了戀愛關係之後,她內心中屬於「自我」的一部分,才開始真正萌芽。面對從老家過來阻止自己戀愛的父母,她第一次勇敢地說了「不」!
當謝童因鬥毆事件連關關一起被帶進警局後,22樓其他四美紛紛勸說關關重新考慮謝童,一向溫柔的,只會唯唯諾諾點頭的關關霸氣與其他四美開撕:
第一個被揭傷疤的是樊勝美。「樊姐,你家裡出事情的時候我是怎麼幫你的,你哥哥嫂子找上門來是我第一個攔著。就算你要欺騙王柏川,我們也都替瞞著……」樊勝美哥嫂和欺騙王柏川的黑歷史,殺傷力巨大,直擊樊勝美軟肋。
第二個被揭傷疤的是邱瑩瑩。「你和應勤挨打,謝童救你時候你怎麼不說謝童不好了呀?你和白渣男分手,心裡難受所有人不理解你的時候,只有我站在你一邊。後來你和應勤……」白渣男的黑歷史都翻出來了,夠狠!
第三個是安迪,不過安迪在感情上沒有傷疤,說來說去就是小包總和魏總那點事……
第四個是小曲。小曲默默地翻了一個白眼,關關立馬要炮轟小曲不要陰陽怪氣!
關關的小宇宙總算爆發了!
後來當謝童想帶她一起去美國時,她經過掙扎于思考,做出了遵循內心的選擇——拒絕與謝童一同赴美。
至此,關關終於做了自己 。
關雎爾的父母就屬於這種熱衷於操縱孩子人生的家長!
他們總是試圖給孩子安排好所有的東西,事事操心。
他們這種強勢的安排,壓抑了女兒個性的成長,也阻礙了女兒的獨立思考!
幸好,關關在上海獨立生活的過程中,逐漸找到自我。否則,她將是一輩子的凡事都nice,毫無主見的「乖乖女」!
- 另一種,以慘烈和決絕的方式,跟父母告別。
看過一條新聞:四川有位高考理科狀元,被北大最好的專業之一——生物學專業錄取,本科畢業後,又考入美國排名前50的大學。就是這樣一個「被人家孩子」,卻寫下了15000字長文,討伐父母包辦一切。
「我母親一直傾向於把我關在家裡,喜歡按自己的喜好包辦事情。」
小學一二年級的時,有次班裡搞文藝演出,班主任要求大家穿齊膝短褲參加,但母親不由分說地讓他穿長褲。從小到大穿衣幾乎所有的衣服都是父母包辦。
高中畢業前,所有的社交圈子幾乎都在生活的大院里,「朋友,都是父母認識、了解或者聽過的」。
高中時,他曾強烈要求到外面的學校上學,但遭到了父母的拒絕。儘管後來考上北大,也因社交障礙很難與人交往。
在被親戚取笑嘲諷的時候,他從來沒有得到過父母的保護。他認為,父母並沒有關心自己的成長環境和心理健康,自己成長過程中的數次「救助」都沒有得到家人的尊重和支持。
2005年開始,他就離開家,十幾年不回家,徹底「拉黑」父母。雖然畢業於名校,但是他非常痛苦,跟人交流,動手能力都是問題,不得不申請赴美讀心理學研究生,徹底擺脫原生家庭的傷害。而父母卻始終不理解,不明白學習成績優異的兒子,為什麼總是揪住過去不放?
世界上最遠的距離莫過於此。父母在等孩子說謝謝,孩子卻在等父母說一句:對不起。
可惜,雙方永遠等不到那一天。
豆瓣上有一個奇葩的帖子:爸爸對不起,我北大畢業,但是我沒掙大錢,當大官……
本人,今年小碩畢業,找了份起薪8000 多元/月、年末會有些獎金的工作。
未來會有些許上升空間,算是比上不足比下有餘。本來對物資沒有太多期望。
但是我爸爸早就在親戚面前誇下海口,大約是我每年賺上百萬毫無壓力之類……
知道我的offer狀態之後,更是對我惡語相加,認為我給他丟了臉,打了好多電話騷擾我。他還說北大的學生應該去當市長、省長……
這是個放大版的熱衷於掌控孩子人生的老爸!
當孩子的人生脫離了自己設計的軌道,他的整個人生都崩塌了。在他眼裡,孩子是一顆棋子,是炫耀的工具。他唯獨忘了,那是本來是應該有獨立思想的生活的個體。
Part2
沒有敵意的堅決
不含誘惑的深情
在孩子的人生規划上,過分地加重父母的砝碼,只會讓孩子永遠無法「斷奶」!
父母常常掛在嘴邊的「我愛你,我這是為你好」,等於管控孩子的代名詞。
「我這是為你好,你長大了就明白了」,幾乎是每個家長都會的套路。這話幾乎是無敵的,沒有哪個小孩能夠逃脫!
《巨嬰國》中有這樣一個案例:
兒子惹了小禍,先被父母、爺爺、叔姑等一家十多人輪流辱罵,接著被脫光衣服,吊在樹上,拿皮帶抽,而且是男性親人輪流抽,抽的時候,女性親人在旁邊哭著說,孩啊,都是為你好啊!
打完後,從樹上放下來,行兇的父親等男性親人也哭,一邊哭一邊說,孩啊,你恨我嗎?你可不能恨啊,你恨就是沒良心啊,我們都是為你好!
大人們很擅長,用自己的愛給孩子畫上一個牢籠,鎖住孩子的一生!
有一種愛,叫做「沒有敵意的堅決 不含誘惑的深情」:我愛你,因為你是我的孩子,僅此而已,不應有任何附加條件。
孩子需要的,也不是「我辛辛苦苦養活了你」「我為了你……,所以你必須……」等道德綁架式的語言。
你要真想為孩子好,就得尊重孩子的獨立人格。不要把自己的虛榮、好勝、攀比心強加給孩子的人生!
為人父母,在孩子的人生規劃中,要懂得適可而止!
豆瓣網上曾有個「父母皆禍害」的討論小組,成員數萬,組內有不少類似於《母親那樣的禍害,死一千次也不為過》的帖子。
兒女們為何用「禍害」來形容自己的父母?
原來,很多父母用自己的生活思維和經驗之談來教育子女,甚至規定子女的前途路線,令子女反感乃至叛逆。
他們視父母為自己的「禍害」,共同爭取親子間的話語權。
《廣州日報》上也曾登過一篇《大齡「剩女」視父母為「禍害」》的新聞。
廣州大齡女M終於結婚,但不久又離婚。作為獨生女,她讓父母幾乎瘋掉。
她發微博引起眾多轉載與評論:「我媽媽隔三差五說:『你現在一天比一天不值錢……有這麼大一個污點,你以後怎麼活下去呀?』我很訝異地說:『啊,我怎麼沒發現自己是個污點?慘了。那我現在去死是不是比較保值?』哦,在俺媽心裡,我去自殺比較保值……我至今不肯死,簡直罪大惡極。」
她對記者說,父母從小家教極嚴,兩隻鞋子不擺放成相互平行就會引來父親發飆。現在她每周回父母家看望一次,經常聽到他們的惡毒言語。
儘管她認為父母是出於愛自己,但這種愛對她來說儼然「禍害」。
父母之愛,應該是一場得體的退出!
就像龍應台在《目送》中寫的那樣:
「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著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
Part3
我們到底應該怎樣規劃孩子的人生?
原生家庭對孩子的影響,貫穿了孩子的整個人生。
所以,在規劃孩子的人生之前,請先給他一個有愛的原生家庭:
爸爸愛媽媽,媽媽愛爸爸,父母愛孩子,孩子愛父母;寬容有愛、不虛榮、不嫉妒;看到美好的事物能夠發出由衷的讚美!
所謂的人生規劃並不是「設定一條讓孩子成為大明星的道路」「制定一個讓孩子成為科學家的方案」「規劃一條讓孩子成為文學家的道路」,等等。
家長們所能做的,只是從孩子的幼年時期,就教給他正確的價值觀,培養他良好的習慣。
1.讓孩子養成終生學習的習慣。
終身學習的時代已經來臨。當今科技創新和紛繁龐雜的信息更替,只有培養一個人終身學習的能力,才是最大的生存保障。這個世界一直在懲罰不愛學習的人!
2.最好的學區房,是你家的書房。
愛讀書,多讀書的孩子,通常性情很好,知識面寬廣,思路開闊,思維活躍,語言表達能力強,學習方面自然也不錯。
讓孩子養成閱讀的習慣,受益終生。
3. 教育孩子,做一個經濟獨立+精神獨立的人。
一個經濟獨立的人,才會不等、不靠、能擔當!
一個精神獨立的人,面對各種競爭和壓力,才不會感到恐懼和孤單。
暢銷書《鄰家的百萬富翁:美國富翁的驚人秘密》中有一句說得好:成年後從父母那裡獲得的越多,自己積攢的就越少;成年後從父母那裡獲得的越少,自己積攢的就越多。
說到底,父母的任務,就是把孩子帶領到一個正確的道路上來!
孩子上路了,父母就可以放心地「退休了」。
美國虎媽蔡美兒,一直奉行嚴苛教育,她曾為女兒制定十大戒律:
不準在外面過夜
不準參加玩伴聚會
不準在學校里賣弄琴藝
不準抱怨不能在學校里演奏
不準經常看電視或玩電腦遊戲
不準擅自選擇自己喜歡的課外活動
不準任何一門功課的學習成績低於「A」
不準在體育和文藝方面拔尖,其他科目平平
不準演奏鋼琴或小提琴外的其他樂器
不準在某一天沒練習鋼琴或小提琴
當她的兩個女兒都考上名校之後,虎媽表示,女兒長大成人了,自己的任務完成,以後不再干涉女兒的生活了。
親子之愛,在於父母對孩子日復一日的精心照料和悉心教導;更在於是父母懂得在孩子成長之後體面地退出。孩子,正因為我愛你,所以我必須離開你。
父母跟孩子,是一場厚重的 緣分。我們既不能使孩子感到童年貧瘠,又不能讓孩子覺得成年窒息。
最後,送給大家一首紀伯倫的小詩——《孩子》
你的兒女,其實不是你的兒女
他們是生命對於自身渴望而誕生的孩子
他們藉助你來到這世界,卻非因你而來
他們在你身旁,卻並不屬於你
你可以給予他們的是你的愛,卻不是你的想法
因為他們有自己的思想
你可以庇護的是他們的身體,卻不是他們的靈魂
因為他們的靈魂屬於明天
屬於你做夢也無法到達的明天
拼盡全力
變得像他們一樣
卻不要讓他們變得和你一樣
因為生命不後退
也不在過去停留
你是弓
兒女是從你那裡射出來的箭
弓箭手望著未來之路上的箭靶
他用儘力氣將你拉開
使他的箭射得又快又遠
懷著快樂的心情
在弓箭手中彎曲吧
因為他愛一路飛翔的箭
也愛無比穩定的弓
推薦閱讀:
※一句話傷透孩子心:你怎麼又生病了?
※這一招能止清水鼻涕,一看就會,一做就靈!寶媽超喜歡
※寶寶過早的穿鞋,會有什麼危害呢?
※孩子挑食 不吃飯 怎麼辦 試試純手工果蔬卡通饅頭
※孩子缺乏這種東西,會變得呆板又無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