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筆之後,埋下一顆種子

封筆之後,埋下一顆種子

最近收到了很多童鞋的私信關心:真的要封筆嗎?統一回答:是的。導火索確實是兩周前的那篇科普文。也許是在外面待久了,頭腦太簡單,只顧著傳播科學事實,不熟悉國內的形勢和規則,無意間做了回《皇帝新衣》里的小孩。不合時宜地亂說話,後果只能由自己承擔啦。

但這並不是全部原因。兩年多時間裡,我在知乎一共只答了八個問題,其中認真寫的六篇平均每篇超過4500贊。關注越來越多,成就感卻越來越低。的確,知乎是我心目中最真誠、最有創造力的中文社區,但也有明顯的局限——回答必須緊扣問題、觀點鮮明、在一分鐘內抓住讀者,這決定了它們本質上只能是快餐式的網文。這種「問答體」在高效集中信息的同時,也限制著我們筆下的話題和表達方式。更高水平寫作需要的背景、細節、思想、以及從容不迫的語感,在這裡都難以體現。正如去年顏寧老師說「在一個環境里待久了,可能故步自封而不自知「,我決定停寫知乎,大概也是同理。

不過,就這麼封筆實在留下了不少遺憾。這些年,許多優秀的前輩和同齡人讓我明白:尊敬和追捧是兩回事。真正受人尊敬的關鍵不是自己多麼強大,而在於我們能為身邊的世界帶來哪些積極的影響。所以,我希望無論工作再忙再累,也要留出一點時間與更多的人分享自己的所見所思。這不僅指專業知識——地球上真正關心我研究的可能不過百十來人,但自己前25年的成長經歷卻有不少有趣的地方,尤其是每次走入新環境後思維方式和價值觀的巨大變化。從新疆到北京,從中國到美國,從糊裡糊塗讀書到開始理解科學,從做乖學生到學做負責任的研究,從成績至上到重新思考人生的意義...... 我好像是在不斷地否定從前自己的過程中一點點長大,並且永遠想不到自己兩年之後的樣子。最近,我萌生了個科研磚工不太常有的念頭——想趁著記憶還清晰,把那些曾經對我影響最大的人和事記錄下來,既是一個階段的人生總結,或許還能給當下有類似困惑的孩子和年輕人帶來一點點啟發。

小時候我也算個愛讀書的孩子,可惜高中成了純理工男,直到出國讀博之後才慢慢重拾讀寫的習慣。半年前,我開始在科研之餘跟耶魯最好的老師接受專業的英文寫作和科學史訓練,逐漸走進一個更大的人文世界。我明白,相比於儀器、數字和公式,對傳播思想更重要的是文字。1909年,容閎先生出版了《西學東漸記》,記錄了近代第一位留學生眼中的中國與世界。今天,出國留學的人越來越多,可擺在國內書架上的卻多是「哈佛女孩」、「耶魯男孩」之類「教你如何上名校」的教育成功學書籍。一座座孕育現代知識和思想的校園被簡化成象徵社會精英的名片,這實在令人遺憾。在英語國家,許多傑出的科學家,例如 Jeremy Bernstein、Freeman Dyson、Richard Feynman、Walter Vincenti、Edward Wilson、John Ziman 等都把寫作延伸到了專業研究之外,向大眾講述著科學家眼中的世界,並反思著科學與文化、社會的關係。一批著名的人文學者,包括 Peter Galison、Bruno Latour、Steven Shapin 等更是以這類研究為事業。我從他們的文字中收穫極大。假如十年前有機會讀到它們,今天的我估計又會是另一個人。

當然,大師手筆絕不能胡亂模仿。小博士生沒有多少閱歷和思想,但或許更熟悉年輕人的心態與困惑。另外,中國與西方的文化土壤不同,教育理念很不一樣,敘事也要有不同的側重和視角。我想寫的不是成長自傳,而更像一本輕鬆的、雜燴了教育、科學、科學史的故事集。故事的主角們也不只有科學家,還有歷史學家、醫生、工程師、中學教師、軍人、律師、作家、演員等等,最重要的是我身邊的老師和朋友們。我自己只是旁白和導遊,偶爾跑個龍套。這些真人真事也許能引發我們對一些實際問題的思考:

  • 成長的煩惱:應試教育與素質教育的利弊,「天才少年」的早期培養,大學生的專業選擇與人生方向,海外中國學生的優勢與困境......
  • 名校的靈魂:研究型大學的起源與傳承,專業科研訓練的思維衝擊,高水平實驗室的日常,當前美國名校的運營方式、招生法則、以及各種問題與挑戰......
  • 學者的性格:學術精英與社會精英的區別,研究者與學生的區別,科學家與理論家的區別,好奇心與創造力培養的關鍵,各式各樣學者的思維方式與人生追求......
  • 科學的迷局:現代科研體制的演化,學術界的社會形態,科研磚工的生活方式和精神壓力,科學傳播的難題,科學家的社會責任......
  • 還有更多有趣的話題......

不過,以上只是最最初步的想法。現在,我特別希望得到有經驗的編輯老師們的建議,也特別期待能與更多喜歡非虛構類寫作、對教育科學文化傳播感興趣的朋友們交流(我的郵箱:zhixinwang1993@gmail.com)。您們的意見將對我決定是否動筆至關重要。當然,磚工的日常大家都懂,就算真的開寫也將是個相當漫長的過程。但如果這個腦洞真的可行,那麼我希望自己幾年後既能寫出只有百十來人關心的博士論文,也能有一本讀者更多的、有營養、有溫度的小書。

童鞋們我們就此別過。如果這顆種子將來發了芽,我將帶著遠比現在更好的文字與大家再次見面 :)

推薦閱讀:

A separation of "to guard" and "to teach"--An educational dicussion framework
線性代數從矩陣和行列式入門真的是最恰當的學習方法嗎?
聽說你是學語言的?
反轉星球有什麼教育意義?
幼兒園的痛點是什麼?

TAG:出版 | 寫作 | 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