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靈導論(約翰·塞爾)
前言
有些人可能知道我之前已經寫過一篇約翰·海爾關於心靈哲學的導論,然後可能會奇怪為什麼我在這裡又把約翰·塞爾的導論整理一遍。當然這一方面是對心靈哲學包括塞爾本人的興趣,事實上說起來讓人很羞恥的一件事是我之所以會讀海爾的書恰恰是因為把海爾的名字跟塞爾搞混的結果...讀到一半才發現問題但已經讀了一半而且也確實有收穫所以就繼續讀了下去。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是我覺得塞爾在這本書里以問題和論證為主的風格正好可以和海爾以流派為主的風格形成對照,互為補充。
導言
食用這篇文章需要注意三個地方:1)在文章里諸如意識、心靈、心理這些概念很大程度上是可以互相替換的,具體選擇哪個取決於我個人表達的習慣,也許會造成一定程度的混亂不過也沒辦法了,因為2)這類文章畢竟是寫給我自己看的,只是我多少有點表達欲所以會發表出來並在細節上考慮下讀者這邊的情況,但這種考慮肯定非常有限就是了。所以3)我在這篇文章中省略了很多內容和論證上的細節,然後塞爾的有些私貨我也不太喜歡,所以就不寫出來了哈哈><但這不代表我認為它們不重要,最主要的原因還是為了節約時間和整體篇幅,也許過段時間大姐姐們治好了我的懶癌那也許會回來補充一點吧~還有就是最近確實身心都比較憔悴,有點肝不動,辣條吃太多一直在腹瀉。日。至於七到十一章的內容本來還是想寫點什麼的,但後面內容大部分都是塞爾生物學自然主義的立場在某些具體議題上的運用,除去論證的細節所牽扯到的一些知識點外我覺得沒什麼太重要的東西,主要還是前面那些,所以就省略了吧。
第一章 心靈哲學中的12個問題
1. 身心問題
所謂身心問題就是身體的東西和物理的東西之間的關係。根據塞爾的說法這個問題可以進一步區分成兩個系列:一個是心理的東西是如何由物理的東西所引起的(比如有人踩了我的腳趾使我感受到了疼痛);一個是心理的東西如何引起物理的東西(如我想舉起這隻手於是舉起了這隻手)。而由於科學技術的發展,上面的第一個問題已經從物理和心理的關係被具體化為腦和意識的關係。
2. 他心問題
他心問題顧名思義就是關於他人心靈的問題。因為在現實中我們能觀察到的只有他人的身體行為、說出來的聲音這些物理現象,那我們是如何知道在這些物理現象背後還存在著一個比如心靈這樣的一個東西?這裡塞爾提到了「類比論證」的問題。所謂類比論證在這裡就是因為我知道自己有一個心靈並且知道這些心靈和那些物理現象之間的聯繫,所以當我看到在你身上出現這些物理現象時我就類比得認為你也有一個心靈。然而塞爾指出,在這裡使用類比論證是有問題的,因為要使類比論證有效一個必要條件在於存在一個非推論的獨立手段對相關的推論加以檢驗。否則你隨便作什麼推論那都是合理的了。比如我聽到隔壁房間有聲音,那我推論出隔壁房間有人,這個類比論證是有效的因為我可以以進入隔壁房間檢驗這個推論成立與否,然而關於他心問題的類比論證則不存在這種檢驗的可能性。之後塞爾還提了下唯我論,但這些內容我就不提了。
3. 針對外部世界的懷疑論
4. 知覺
針對外部世界實存的懷疑與知覺問題息息相關,所以這兩個問題就放在一塊講了。按照常識——這裡的常識是把基礎光學作為文化背景的前提上講的,我們看到的這堵牆其實不是這堵牆本身,而是這堵牆反射過來的光線,在這個意義上我們只能知覺到事物的表象而無法達到事物本身,這被塞爾稱為「知覺表象理論」。它可以進一步被分析為兩個互相聯繫的問題:一個是知覺和外部世界的關係問題;另一個是外部世界和我們關於外物世界的知識之間的關係。這兩個問題之所以互相聯繫是因為它們都涉及到對知覺的分析,關於這一點塞爾在本書第十章有專門論述。
5. 自由意志
自由意志一直以來都是一個非常令人頭疼的問題,儘管我們都有能夠自己做決定的體驗,然而僅僅是體驗本身並不能排除它是一種幻覺的可能性。此外,眼下更為尖銳的問題則是物理學的發展逐漸寓示出一個因果封閉的物理世界,而在這一封閉世界中自由意志能夠在其中具有怎樣的地位?在這裡塞爾還區分了隨機性和自由批評那些試圖利用量子力學為自由意志進行辯護的思路。具體的展開則在第八章會出現。
6. 自我與人格同一性
這同樣是跟自我體驗有關的問題,我們總是覺得十年前的我和現在我總是同一個,然而是什麼使這個同一性的體驗可能的?這在第十一章會具體展開。
7. 動物有心靈么
這就不多說了吧...可以參考他心問題。
8. 睡眠
還有就是睡眠問題了。這裡主要是涉及到意識和心靈之間的關係,因為睡著的人是沒有意識的,那是否可以說他們也沒有心靈?
9. 意向性
意向性指心靈能夠超越自身指向外界的一種心靈能力,比如相信總是對某物的相信,看到總是對某物的看到。它的種類有很多,比如慾望、信念、希望、害怕和知覺。而關於意向性的一個一般性的問題就是問一個心靈狀態是如何指涉超越自身的對象的。值得注意的是塞爾在這裡區分了兩種不同的意向性:源初的意向性和衍生性的意向性。源初的意向性就是當我思考某些事情時內在於我大腦中的那種意向性,比如我現在想喝水,那次是我指向水的這一意向性就是源初意向性;衍生性的意向性則以符號為載體通過使用符號的心靈獲得的意向性,比如我寫下「我想喝水」這四個字,而此時這四個字具有的能夠被我們所理解的那種對於水的意向性就是衍生性的意向性。而關於源初的意向性又有兩個相關的問題:一個是發生在我們大腦中的事件是如何超越自身指向外在對象的;另一個則是大腦或心靈究竟是如何具有它們所具有的意向內容的?這是第六章的內容。
10. 心靈因果關係與副現象主義
心靈因果關係是身心關係的進一步展開,指心靈對於物理世界的因果作用。而上面提到的身心關係的兩個系列中知覺處理的是第一個系列的問題,而這裡的心靈因果就是處理第二個系列的問題。這裡值得一提的是副現象主義,即認為心靈和物理都是實存的,或進一步而言心靈就是大腦引起的現象,但心靈對物理世界沒有任何因果作用,只是物理尤其是神經活動的副產品。顯然,副現象主義是非常反常識的,而塞爾本人則更傾向於捍衛我們的常識所以對副現象主義並不太認同,他把自己的想法稱為「生物學的自然主義」,這在第四章會具體展開。
11. 無意識
無意識的概念主要得益於弗洛伊德的挖掘,雖然弗洛伊德自身的學說有很多問題,但相關的現象確實是真實存在的。比如我們確實會根據某些無意識的動機行動並同時發自內心得否認這一動機的存在。這是第九章的內容。
12. 心理的與社會的解釋
這裡塞爾提到了人們用於解釋物理化學領域內現象的知識與用於解釋社會和心理領域內現象似乎有不同的邏輯結構。如果確實存在這種區別那這種差異是什麼?以及這對於未來的社會科學研究意味著什麼?這是塞爾在這個問題下打算考慮的內容,並且相關的內容會在第九章出現。
第二章 轉向唯物主義
1. 實體二元論
在正式進入唯物主義之前先提一下二元論的內容。所謂實體二元論就是認為心靈和身體分屬於兩個不同的實體領域,這種理論一個直接的理論後果就是認為當人的肉身消亡之後靈魂能依然存在。
1.1 實體二元論與能量守恆
而這似乎就與物理學中的能量守恆發生了衝突,因為根據實體二元論宇宙間似乎存在著物理領域之外的多出來的精神能量。一部分實體二元論的辯護者在這個問題上認為心靈能量確實存在,但與物理領域的能量同樣是互相平衡的,兩者之間通過能量的交換實現守恆;還有一部分人認為心靈只是重新安排了能量的分布它本身並不增加或減少任何能量,有人用量子力學為這一說法辯護,提出了心腦相互作用的假設:即心靈通過一個量子概率場改變神經事件的發生概率來影響身體。總之還是有很多技術手段去彌補能量守恆和實體二元論之間的裂痕的,但塞爾指出,實體二元論在如今至少在心靈哲學領域中的支持者可以說微乎其微,即使是少部分的辯護者更多的也是出於宗教的理由,因為實體二元論一個很麻煩的地方在於關於實體二元論尤其是心靈實體的討論不可避免會溢出科學假設所能討論的範圍。
1.2 三個基於實體二元論的理論
而在實體二元論立場上探討心靈和物理關係的理論版本有三個:一個是神賜干預論、一個是量子物理學、一個是唯心論。第一個和第三個就不具體展開了,簡單說一下第二個。根據塞爾的表述:根據量子測量法的一種解釋,意識是需要被用來完成波函數的縮塌的,並由此構成了量子質點與量子事件。在這個意義上而言,意識並不是有自然界某個部分所創造,而對於如此存在的世界具有本質的意義,進一步而言它其實是被用來解釋腦活動過程與其它任何事情的自然界中最原始的部分。不過因為實體二元論的支持者本來就少所以這三個版本對於心靈哲學其實沒什麼影響力,塞爾本人也不認同其中的任何一個,並且事實上他也承認他對第二個本身的理解也不完全。所以塞爾的這種看法在我看來其實並不是因為覺得它們是錯的,而更多的是一種直覺和價值取向。
2. 屬性二元論
而二元論的一個更弱的版本就是屬性二元論。即認為世界中並沒有兩類實體,但有兩種屬性,因而我們的大腦不僅擁有神經物質這種物理屬性同時有疼痛這種心理屬性。但屬性二元論仍然面臨著如何說明心理屬性和物理屬性之間關係的麻煩,因為把心理的東西用屬性來解釋並不能幫助我們把心理的東西融貫於物理世界之中。正由此,塞爾指出一個反二元論的哲學家可能會將這些殘餘的心靈現象刻畫為「法規懸停者」,也就是說這些心理屬性以一種類似於法則的方式被製造出來,但它們什麼也不做,只是懸停在那裡晃蕩著。既然如此那為什麼不幹脆就接受更為徹底的副現象主義?
3. 行為主義
行為主義是在20世紀最早獲得影響力的唯物主義理論,關於行為主義的一個一般性的結論就是試圖用身體的行為來解釋心靈現象,而行為主義可以進一步區分為「方法論行為主義」和「邏輯行為主義」。
3.1 方法論行為主義
方法論行為主義是發生在心理學領域中的運動,該運動的支持者們試圖通過觀察人們外在行為來研究人的心理,而按照這種思路指導的心理學其最終的目標就是揭示聯結外在刺激和人類行為之間的規律,所以與其說他們從事的是心理學,說是人類行為學或許更合適一點。但這種行為主義歸根結底是方法論意義上的,並不涉及關於心靈的本體論意義上的解釋。
3.2 邏輯行為主義
邏輯行為主義則是在哲學領域內的一個運動,所以它的斷言比方法論行為主義更為強硬,這種強硬就體現在該運動的支持者們試圖把心理現象直接還原為一系列行為傾向從而把行為主義擴展到了本體論的層面。按照這個思路,說一個人相信天下雨就是說一些列的行為傾向,如:如果窗打開那這個人就會把窗關上;如果這個人打算出去散步就會帶上雨傘或披上雨衣等等。總之,擁有一種心靈狀態就是傾向於一些特定的行為。
4. 物理主義與同一性理論
4.1 物理主義和行為主義
到20世紀中葉行為主義由於暴露出來的種種問題而遭到了拒斥,不論是方法論意義上的還是邏輯上的,這點我就不展開了。取而代之的怎是物理主義,有時候也被稱為同一性理論,該理論的支持者認為心理現象就是大腦狀態,兩者是同一的。並且他們將自己區分於行為主義,認為行為主義應當被認為是關於心靈定義的一種邏輯性論題,而同一性理論則是相關的事實性主張。也就是說行為主義的思維模型是通過定義把心靈還原為行為傾向從而獲得同一性,如疼痛就是逃避的行為傾向,類似於三角形就是有三條邊的平面圖形;但物理主義則不是如此而是訴諸經驗在事實層面上認為心靈狀態就是大腦狀態,如同閃電就是電的釋放,水就是H2O。
4.2 對同一性理論的反駁
針對同一性理論的反駁有很多,塞爾區分了基於萊布尼茨律的技術性反駁和強調了心理屬性和物理屬性的常識性反駁,這裡不談相關的內容而是另一種涉及到神經元沙文主義的反駁。也就是說既然每一種疼痛都有特定的大腦狀態,那動物和人的大腦結構顯然不同,那動物的疼痛和人的疼痛的關係是什麼?或者更遠一點說硅基生物是否有疼痛呢?我之所以提到這個反駁是因為它確實引起了物理主義內部的轉向,從類型-類型同一論轉向個例-個例同一論。所謂類型同一論簡單來說就是認為每一種心理狀態都對應一種大腦狀態,而屬於某一類心理狀態的具體個例和大腦狀態的具體個體是一一對應的;而個例同一論則認為每一具體個例有可能是不同類型大腦狀態的個例,比如同樣的一個「天在下雨」的信念,對應於我的大腦狀態跟對應於你的大腦狀態就未必一樣,但如果根據類型同一論那這兩種腦狀態就必須是相同的。然而接下去的問題是當我們說我和你共享一個信念的時候我們共享的究竟是什麼?首先它不可能是心理屬性因為這本來就是同一論要消滅掉的東西,其次它也不是大腦狀態否則就回到類型同一論上去,那它究竟是什麼?對物理主義而言這就是一個很麻煩的問題了。
5. 功能主義
功能主義是一個對後世影響非常大的流派,其核心思想在於把心靈狀態還原為與之相關的因果功能系統,與行為主義有非常相似的地方。例如說「某人相信天在下雨」就是說某人受到了某些外部刺激後(知覺到天在下雨)在其內部發生的一系列事件(想要保持乾燥),這些事件又會進一步導致一些外部行為(比如拿傘),這一系列貫穿內外的因果系統就是真實存在的所有東西。這裡值得一提的是與行為主義一個很不同的地方是功能主義並沒有把描述心靈狀態的工具僅僅放在外部行為之上,功能主義同樣接受人們內部的如意欲這些心理的東西作為因果系統的一部分,事實上在一部分功能主義者眼裡,這些慾念的存在本身就是出於對人類行為的解釋而被假定出來的。而與行為主義比較相似的地方在於兩者都是通過一個外在的關係對內在的心靈狀態加以刻畫的,就類似於我們並不知道鐘錶內部具體的物理結構而是根據鐘錶和我們日常的聯繫來加以理解的一樣。
5.1 黑箱功能主義
然而把心靈狀態還原為因果系統並沒有說明心靈的全部內容,因為這裡還涉及到究竟是內部心靈狀態中的什麼導致我們可以輸出外部行為,也就是心靈內部具體的運作過程。因為功能主義雖然會涉及到內部心理狀態的內容,但這些內部狀態都是關聯於外界的輸入輸出活動而加以刻畫的,內部的運作過程本身並沒有在因果系統中被體現出來,在這種意義上大腦就是一個承接輸入端和輸出端的黑箱。一部分功能主義者認為我們並不需要為黑箱內部的運作而操心,那是心理學家和神經生物學家的事情,這種觀點就被稱為「黑箱功能主義」。
5.2 計算機功能主義
但也有的人並沒有止步於黑箱,於是出現了計算機功能主義,也被塞爾稱為「強人工智慧」。也就是把大腦看作一個計算機,心靈就是計算機上的一個程序,一句話就是:心靈之於腦,就如程序之於硬體。在這裡塞爾順便區分了強人工智慧和弱人工智慧,前者認為一段被恰當編寫的程序就是心靈,後者則僅僅是通過計算機對人類心靈的模擬來加以研究。之後塞爾梳理了一系列相關的概念,如:演算法、圖靈機、邱奇論題、圖靈測試、描述層次、多重可實現性和遞歸分解。這些就不一一展開了。
6. 取消式唯物主義
取消主義認為慾念、信念這些我們內部的心靈狀態是為了解釋人類行為的假定,正如物理學對於電子的假定一樣。而這就意味著一旦承諾這一假定的理論如果是錯的,那這些假定就應當被拋棄,一如歷史上的「以太」概念。而與此同時,承諾這些內部狀態的假定的理論來自於歷史和常識,也被稱作「民間心理學」,並且在取消主義的辯護者看來這樣一種來自於歷史和常識的民間心理學恰恰就是錯誤的(應當被神經生物學所取代),因而相應的被承諾的如慾念、信念這些假定就應當被拋棄,就如我們拋棄物理學中的以太概念一樣。具體而言塞爾總結了取消主義反對民間心理學的三個論證並一一予以駁斥,我在這裡就不再展開了。
第三章 反對唯物主義的論證
1. 感受性質的缺席
絕大部分反對唯物主義(在這裡具體而言主要是反對功能主義,因為功能主義影響比較大)的論證都是在指出唯物主義遺漏了意識中的某些本質,也就是說並沒有能夠給出心靈現象的充分條件,包括這一個在內的下面五個都是這種意義上的反駁。其中的典型就是認為唯物主義遺漏了意識體驗中屬於「質」的那一成分,所謂質的成分就是意識體驗中定性的那部分,好比我喝啤酒和聽音樂所得到的定性感受就是完全不同的,而用來描述這種定性感受的屬於就是「感受性質」。
2. 色譜顛倒
色譜顛倒同時樣關於個人內在體驗的論證。主旨在於強調不同個人之間的內在體驗是不同的,就算你我都能依照紅燈停綠燈行的指示操作車輛,但看到紅燈或綠燈時候你我內在的體驗都是不同的。也許你看到綠色的體驗恰好被我稱為看到紅色,而我看到綠色的體驗恰好被你稱作看到紅色。也就是你我之間的色譜出現了顛倒,但唯物主義卻無法在理論上說明這一點。
3. 托馬斯·內格爾:成為一隻蝙蝠會怎樣?
托馬斯·內格爾提出這個問題旨在反駁功能主義,他認為即使我們能夠對心靈狀態提供一種客觀的因果說明,但我們仍然無法理解出現在其中的意識究竟是什麼。就好比我們對於蝙蝠的研究,蝙蝠的生活方式與我們迥然不同,他們白天睡覺把自己倒掛在緣沿,晚上出行靠超聲波定位,即使我們對相關的神經活動功能機制有在全面的了解,我們也無法了解作為一隻蝙蝠去生活的感受是如何的,也就是說任何對意識問題的客觀化說明都不可能解釋意識內部的主觀特徵,而那在內格爾看來恰恰是意識問題的本質。
4. 黑白瑪麗
與蝙蝠問題類似的還有一個就是黑白瑪麗的思想實驗。這是實驗假設瑪麗是一個非常優秀的神經生物學家,她知道關於顏色的所有神經生理學的知識,然而瑪麗本人確實在一個完全黑白的世界中長大的,她沒有接觸過任何除黑白之外的顏色,所以儘管她有所有關於顏色的完整知識,但她對於顏色的理解似乎始終缺少了什麼,這些就是出現在心靈活動中那些定性的感受。任何一種對心靈的說明若是遺漏了這些定性的內容那就必然是不充分的。
5. 中國的全體國民
這個論證設想的情況是讓全體的中國國民從事類似於大腦的功能主義步驟,就好比把十億國人設想為大腦里的十億個神經元,他們之間的互動就類比於大腦產生心靈現象的程序步驟,但根據顯然的常識,我們並沒有理由認為能夠在這十億個中國人中發現一個完整的意識。
6. 索爾·克里普克:嚴格指示詞
上面五個論證在思路上都是一致的,即說明唯物主義(主要是針對功能主義)對於說明心靈現象的問題是不充分的。但這第六個則是克里普克訴諸於「嚴格指示詞」這個概念針對同一性理論的技術反駁。
6.1 嚴格指示詞
所謂嚴格指示詞也可以理解為專名,意思是在無論何種事態都指稱同一個對象的表達式。比如我穿越回過去遇到了魯迅,然後把「魯迅」這個表達式作為一個嚴格指示詞(或專名)專門指稱我面前的這個人並且在無論什麼情況下當我使用「魯迅」這個表達式的時候我指的都是這麼一個人。當然我仍然可以用「魯迅」這個表達式去命名別的東西比如某部電影,但那是另一個用法了。而像「狂人日記的作者」就不是一個嚴格指示詞,因為魯迅仍然是魯迅即使他可能還沒有寫狂人日記。狂人日記的作者這個表達式可以被理解為摹狀詞,通過一系列的信息追溯到被指稱的那個人,但當我把魯迅這個表達式看作是一個嚴格指示詞的時候,魯迅就是指魯迅這個人本身。
6.2 反駁同一性理論
借用嚴格指示詞的概念克里普克對同一性理論進行了檢驗, 他指出對於一個同一性陳述而言,如果一邊是嚴格指示詞另一邊不是,那這一陳述成真的條件就是偶然的,比如說魯迅是狂人日記的作者,這個陳述成真的條件就是偶然的,偶然的意思是依賴於後天的經驗綜合,而不是類似於單身漢未婚這種先天必然的邏輯真理。但當同一性陳述兩邊都是嚴格指示詞的時候,比如周樹人是魯迅,那這就是一個邏輯必然的命題,要麼必然真要麼必然假。然後讓我們來看唯物主義立場下的同一性理論的辯護者舉的例子,他們會說「疼痛就是C纖維被燃燒的結果」(不考慮細節上的真實與否主要是借這個類比體現物理主義的同一性思想)。按克里普克的設想,這裡的疼痛是關於心靈狀態的嚴格指示詞,C纖維被燃燒是關於腦狀態的嚴格指示詞,如果兩者真的是同一的那就必然在邏輯上為真否則就為假——因為這個同一性陳述是嚴格指示詞之間的關係,然而我們完全可以設想這種同一性不成立的情況,所以它就不可能是真的。
7. 中文屋
中文屋是塞爾本身設計的用來反對強人工智慧的思想實驗。它設想有一個完全不懂漢語的人通過翻閱手冊遵循一些形式化的規則以實現與屋外的人實現漢語交流的情景。塞爾借這個思想實驗試圖說明人和計算機的一個根本差別:計算機是通過操作符號來運作的,其運作過程由句法規則加以規定;但人的心靈卻不僅僅是這些符號和規則,而是將意義附加給了這些符號。此外塞爾對自己的中文屋有一個修正版本,修正的地方在於引入了觀察者的視角。在早先的版本中塞爾賦予了中文屋內部的系統以計算屬性,但是他後來認為計算屬性是相對於人的,就計算系統本身而言只是單純的物理現象,就比如你在一個計算機鍵入2+2=的信息會輸出4的結果,你認識計算機在做計算那是你將計算屬性指派給了計算機,然而對於計算機本身而言真實存在的只有一系列的電路活動。當然塞爾指出這個修正本身並沒有為原來的中文屋論證補充什麼實質性的內容,主要還是為了把人和計算機的差別說得更清楚一點。
8. 哲學殭屍
哲學殭屍是反駁唯物主義最古老的論證之一,意識是設想存在這樣的一個人,他的外部行為和正常人完全相似,借用科學的語言甚至可以說兩者之間在分子水平上也沒有區別,然而他就是沒有心靈。這樣一種情況在邏輯上是完全可以無矛盾得設想的。總之,這個論證要說明的和前面五個論證差不多,就是認為唯物主義對於心靈的說明是不充分的。
9. 意向性的面相形式
這個論證同樣是塞爾提出來的,所謂意向性的面相形式就是我想喝水的慾望和我想喝H2O的慾望之間的差別所體現出來的那部分內容,而所有的意向狀態都是在面相形式之下進行活動的,所以所有的意向狀態都有一個面相形式,然而功能主義卻不可能把握這一點,因為水在功能和H2O是一樣的。
第四章 意識(上)——意識與身心問題
1. 生物學的自然主義
塞爾試圖用自然主義的方式解決身心問題,也就是把心靈狀態和神經活動之間的聯繫看作一個事實,而神經活動又是由身體與環境的互動的結果,為了將自己的觀點與其餘觀點相區別開來他把自己觀點取名為「生物學自然主義」,即把意識看作大腦的一個自然現象,就類似於消化是消化道的自然現象一樣。在這裡他為自己的觀點總結了四個論題:1)意識狀態是處在世界中的實在現象具有第一人稱的本體論地位,決不可還原為第三人稱的生物學基礎,因為這種還原必將遺漏掉其第一人稱特徵;2)意識狀態完全是由大腦中的神經生物學現象引起的;3)意識狀態由神經系統實現,但意識本身是在更高層次上實存的,也就是說單個的神經元並不具有意識,只有由諸多神經元構成的整體才是有意識的;4)意識狀態是世界的實在特徵並且它們是以因果的方式發揮作用的。
2. 四個假設
在塞爾看來以上四個論題雖然簡單但已經足夠解決身心問題了,但很多人之所以無法接受是因為束縛於傳統的二元論話術中,為此他進一步總結了傳統話術下的四個傳統假設並一一予以駁斥:
2.1 假設1.心靈與物理的區別
認為心靈和物理之間存在著形而上層面上的區分,但塞爾認為意識只是大腦的一個特徵,就如消化就是消化道的一個特徵,我們應當把意識這種心靈狀態同樣歸屬進物理領域中去,於是通過話術的改變擴展了物理的內涵,從而將第一人稱的心靈狀態鑲嵌入物理世界中去了,也就是說物理世界既包括第三人稱的東西也包括了第一人稱的東西。
2.2 假設2.還原
認為意識可以被還原為生物學基礎,但塞爾指出這裡的還原概念存在一些含混,一個是因果還原和本體論還原的區分,一個是可消除的還原和不可消除的還原之間的區分。塞爾認為心靈狀態可以被因果還原為生物學狀態,但不能被本體論還原,因為那會遺漏心靈狀態的第一人稱特徵,而在塞爾看來物理世界中第一人稱本體與第三人稱本體具有同等有效的地位;此外塞爾認為心靈狀態的實存性是一個事實,所以對於心靈狀態的還原不具有可消除的性質,所謂可消除的還原是類似於將日落還原為地球的公轉,因為這種還原說明日落只是一種幻覺並且在我們的知識中沒有重要的價值,但心靈狀態卻不是,我因為口渴所以想去喝水,我相信外邊在下雨所以出門前帶了把雨傘,這都是與心靈狀態相關的知識活動,就好比我們雖然可以把固體還原為分子,但因為固體本身的不可入性對我們的知識和實踐活動有足夠的價值因而我們不能把固體和不可入性這些特徵僅僅看作是一種幻覺。
2.3 假設3.因果關係與事件
有一種普遍的觀點是認為因果關係都是在時間中被編排的,就好比白球撞擊紅球導致了紅球的運動的,這就是一個發生在時間中的因果範例,在這一範例中,原因——白球的撞擊,總是在時間上先於結果——紅球的運動的。將這一假設結合進假設1就容易把身心看作互相分離的兩個事件從而得出身心二元論的觀點。但塞爾指出這是一個誤解,確實存在很多在時間中前後相繼、彼此分離的因果關係,但並不是全部的因果關係都是如此。這可以舉出很多例子:比如傢具對地板的壓力就是重力的結果,但重力本身並不是一個孤立時間而是在自然界中持續不斷的發揮作用的力量;或者想像一下爆炸物爆炸後發光發熱的情況,在這裡爆炸是爆炸物發光發熱的原因,但兩者是同時發生的;另外回到傢具和地板的例子,我們還可以把地板支撐傢具的活動還原為分子間的關係,並且當我們用分子間關係來解釋地板支撐傢具這個現象時我們可以說分子間關係是導致這一現象的原因,而這一因果關係跟時間本身又是無關的。
2.4 假設4.同一性
在傳統的話術中,同一性和還原性一樣是一個被認為是沒有歧義實際上卻充斥著大量混亂的概念。同一性理論的支持者們可能會認為心靈狀態和生物狀態的同一就類似於暮星和晨星、水和H2O分子的同一。但塞爾指出,對於晨星暮星這類物質對象以及水和H2O這類複合物而言,的確是可以具有清晰明確的同一性標準的,然而對於比如我的生日派對這類心靈事件而言,這個標準就有問題了,因為我們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隨意規定事件範圍的大小。實際上塞爾認為對於身心關係而言,同一性概念本身用處就不是特別大,因為我們可以將事件範圍撐得足夠大以使它能同時包括現象學的和神經生物學的東西。
第五章 意識(下)——意識的結構與神經生物學
1. 意識的特徵
塞爾總結了意識的11個特徵,分別是:1)定性、2)主觀、3)統一性、4)意向性、5)情緒、6)中心與邊緣、7)快樂/不快樂、8)情境性、9)主動意識與被動意識、10)格式塔結構、11)對自我的感受。我在這裡就不再展開了。
2. 其它通往意識問題的路徑
出於完整性的考慮,除了上面已經提到過的一些理論外還有其它一些關於意識的理論這裡值得提一下。
2.1 神秘主義
神秘主義者認為意識是無法被現存科學解釋的神秘事物,或者說我們現有的科學工具永遠無法理解意識究竟是如何被大腦的生物學進程所引起的。不管如何找尋兩者的關聯,其中總會缺少一些關鍵性的東西橫亘在第一人稱的意識體驗與第三人稱的神經生物學現象之間。跟我讀到過的大部分哲學家想法差不多,塞爾也認為這種說法可能是正確的,但如果就此放棄關於意識的研究就過於悲觀了。在塞爾看來,即使是對意識相關物的研究其價值也絲毫不弱於任何其它物理現象的研究。
2.2 隨附性
隨附性是一個表達兩個事物之間關係的概念,說A隨附於B意思就是說A屬性中發生的變化必將關聯與B屬性中的變化。在這個意義上我們可以說意識是隨附於大腦的,也就是說心靈中的變化對應於大腦中的變化。這種對意識的理解有時候也被解讀為「非還原的唯物主義」,字面意思就可以看出這是一種唯物主義,但又沒有試圖進行任何對意識加以還原的嘗試。但塞爾指出這裡訴諸於隨附性對於理解心腦問題依然是有限的,因為隨附性可以區分成」建構性隨附性「和」原因性隨附性「。所謂建構性隨附性類似於倫理學領域中曾經出現過的一個說法,即認為善就是善所隨附於的那些行為特徵之上,這些行為特徵並沒有以因果的方式導致了善,而是這些行為特徵本身就是善,也就是說這種情況是不可能出現的:說一個行為是善的而另一個行為是惡的,除了善惡之外兩者之間沒有任何區別;而原因性隨附性的典型實例就是意識和大腦之間的關係,大腦的進程引起了意識,但大腦本身並不是意識體驗,兩者是因果的關係,而不是建構的關係。所以在塞爾看來,即使你用(原因性)隨附性概念描述心腦關係,但你仍然需要告訴大家這種隨附性背後的因果系統是如何運作的。
2.3 泛心論
泛心論簡單說就是認為意識是無處不在的。這種觀點很難被清楚表達出來,但卻隱含在很多作者的觀點之中。(一點私貨:我覺的這種帶有神秘主義的論調的看法倒不一定是錯的,並且如果強人工智慧是可能的那多多少少就得預設某種版本的唯心主義,比如泛心論這種。但一旦試圖正面談論這方面的內容那不可避免就會溢出邏輯所能規定的範疇,以至於任何公共化或者知識化的活動都會將相關的想法變得無意義)塞爾認為泛心論有一個不融貫的缺點,就是沒有辦法處理意識的統一性問題,就好比我們假設一台打字機是有意識的,那構成打字機的零件是不是有意識的?把意識看作可以分解組合的單位這似乎就成為玄學了。
3. 神經生物學
神經生物學是當下研究意識最有前景的進路,也是塞爾更為認同的一條,所以單獨作為一節具體闡述。塞爾指出與過去的保守風格不同,當今的時代有許多神經生物學家都在試圖搞清楚大腦進程究竟是如何引起意識狀態的,並且他認為理想狀態下的研究規劃可以分三個階段展開:1)找到意識在神經系統那裡的關聯物(neuronal correlate of consciousness),英文縮寫是NCC;2)通過檢驗以確定這種關聯是否具有因果性質;3)得到一種理論。而在這一規劃之下又有兩類具體的研究路徑,一條被塞爾稱為」積木路徑「,一條被成為」統一場路徑「。積木路徑其實就是模塊論,把意識場分解為一個個相對獨立的意識單位分別研究其功能,也是現在神經生物學家主要採納的路徑。積木路徑通常會使用三條研究線索:一條是盲視;一條是雙眼競爭和格式塔轉換;一條是知覺刺激,也是目前最有影響力的一條研究線索。而區別於積木路徑,統一場路徑則試圖從定性的、統一的主觀性出發來把握整個意識場,它試圖追問大腦是如何產生意識場的,並且這個意識場又是如何存在於大腦之中的。
第六章 意向性
1. 意向性是如何可能的
1.1 二元論
關於意向性是什麼第一章里已經講了所以這裡不再補充了。而關於上面的這個問題,二元論的方案是認為心靈領域和物理領域是獨立開來的兩個領域,因此心靈領域具有獨屬於心靈領域的能力,比如意向性的能力,而物理領域就不具有意向性。塞爾認為這顯然不是一個好的解決方案,甚至都不算是一個解決方案,因為二元論的做法其實是把意向性的問題訴諸於心靈領域的神秘性來加以解釋,最後等於什麼都沒說。
1.2 功能主義
塞爾認為當代對於意向性如何可能的哲學解釋最通行的方案仍然是功能主義,也就是把意向性還原為聯結輸入端和輸出端之間的因果關係。這樣的一種意向性是沒有任何神秘性的,就是單純的能動者和外部環境之間的互動關係。此外,意向性通常被認為是意識的一種即使不是本質至少也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特徵,因此這樣一種對意向性的功能主義解釋往往可以和計算機功能主義也就是強人工智慧搭上等號。
1.3 取消主義
還有一種關於意向性的消除論觀點,就是認為根本沒有什麼意向性,關於此類東西實存的信念不過是民間心理學的殘餘,我們可以利用關於大腦的更為成熟的科學取代之。而消除論的一個進一步變種就是」解釋主義「,即認為意向性的這類屬性是由某個外部觀察者出於一致性的考慮而施加上去的概念,與之類似,說人們具有信念、慾望甚至是心靈也是出於預言和解釋人們的行為而施加上去的一系列有用的概念。
1.4 生物學的自然主義
對塞爾而言意向性是如何可能的和口渴是如何可能的大致是一回事,都是一些自然的生物學現象,就跟對意識的看法一樣,都是由大腦的運作引起的自然結果。塞爾在這裡也沒有就上面三個立場進行批判,因為在之前的論述中已經表達過相關的觀點,塞爾在這裡只是試圖為意向性祛魅。不過對我而言意向性本身就不是一個神秘的東西,所以我也不多談這一點了,而是把主要的精力放在意向性具體運作的細節方面,也是塞爾更感興趣的地方。
2. 意向性的結構
2.1 命題內容和心理學模式
很容易發現,相信天在下雨、希望天在下雨、害怕天在下雨,在這三個例子中都有著相同的內容」天在下雨「,但這同一個內容是通過不同的心理學模式相信、希望和害怕聯繫起來的。我們可以將這一結構刻畫為S(p)的形式,S是作為心理學模式的意向狀態,p則是相關的命題內容,兩者結合在一起就可以稱之為命題態度。值得注意的是這裡的命題內容可以是不完整的,比如說某人尊敬魯迅,在這裡意向狀態是尊敬,命題內容則是魯迅而不是一個完整的命題。在這種情況下相關的形式可以表達為S(n),其中n為一個對象命了名。此外塞爾在這裡還談了意向性和面相形式的內容,其實我不太理解這裡塞爾說的面相形式是什麼東西,所以不展開了。
2.2 符合方向
一個顯然的事實是意向狀態是以不同的方式與世界發生關聯的。注意信念和慾望的區別,如:我有一個天下雨的信念和我希望天下雨。前者是關於天下雨的信念,其成真與否取決於天是否真的下了雨,也就是說信念需要為與世界符合負責,在這意義上我們就可以說信念具有從心靈到世界的符合方向;但慾望這類意向狀態不同,我希望天下雨的意思並不是讓我的慾望去匹配世界,而是要求世界反過來遵循我的意願,在這個意義上我們可以說慾望具有從世界到心靈的符合方向。此外還有一種零符合方向,比如我對踩了你的腳表示歉意,這種道歉就是沒有符合方向的,因為這些狀態本身就是在預設了符合方向的實存(也就是在信念的基礎上)的情況下發生的,而不是試圖斷言或是造成這樣一種關係。
2.3 滿足條件
任何一個非零符合方向的意向狀態都有相應的滿足條件。信念可能成真,慾望可能滿足,在這裡支持一個信念成真的東西就是支持一個慾望滿足的東西,塞爾把這樣一個東西成為滿足條件。並且意向狀態就是對這一滿足條件所作的表象,而理解意向性的關鍵就在於理解這裡談到的滿足條件。在這裡我覺得有必要補充的一點是塞爾對滿足條件的描述在這裡確實是不充分的,塞爾也知道這一點,但在具體說明這個問題之前他需要先說明幾個相關的概念,這就是下面兩小節的內容。不過在這裡就可以確定的是滿足條件不涉及到現實中的外部因素,而是共存於信念和慾望等意向狀態之中的存在於心靈中的東西,並且這些東西自身具有一系列的特徵比如下面兩小節談到的內容。換言之,滿足一個慾望在這裡並不是說如何具體實現這個慾望,而是說這樣一個慾望作為一個意向狀態在我們心靈中如何實現。
2.4 涉因性和自我指稱性
什麼是涉因性和自我指稱性我就不說了,字面意思。一般情況下記憶、意圖和知覺體驗就它們的滿足條件而言有一種特殊的邏輯特徵,即在涉因性方面都是自我指稱的。比如我記起了昨天吃壞肚子拉了一晚上的翔,在這個意向活動中是我的記憶本身引起了我的記憶,並不是別的不同於記憶的什麼東西造成了我的記憶,這就是說記憶在涉因性方面是自我指稱的意思。(當然我記起某件事有可能是因為與相關媒介接觸後勾起了我的回憶,但這種發生學意義上的過程不影響記憶在邏輯上的自我指稱性)意圖和知覺體驗與記憶一樣具有自我指稱性,這就不再一一展開了。與之不同的則是信念和慾望,因為信念的原因來自外界,慾望的原因則來自心靈。此外塞爾在這裡還引入了因果方向的概念,知覺和記憶的因果方向是從世界到心靈(如:因為貓在毯子上導致我擁有了貓在毯子上的知覺),意圖的因果方向是從心靈到世界(如:我想關窗所以窗被我關掉了)。有意思的是塞爾書里總結的表中信念和慾望是沒有因果方向的,當然這不是說信念和慾望沒有原因,這就涉及到下面要講的意向性網路的內容。
2.5 意向性網路與前意向能力的背景
一般而言,意向狀態並不是一個個向我們獨立展現的單位,比如我有一個天下雨的信念,在這裡天下雨的信念並不是孤立的,它同時包括了我相信雨是由水滴構成的、它們是從天上掉下來的信念等等,所以信念之所以是信念很大程度上是根據它在相關網路中所處的位置決定的。而信念一般都要最終建立在知覺和記憶的基礎上,慾望也要建立在具體意圖的基礎上,所以知覺和記憶這一層級上的因果和關於信念的因果不是一個層次上的,塞爾在上一節里談到的因果方向主要指的是知覺和記憶這一層級比較具體的因果。而回到意向性網路的問題上,塞爾認為如果我們順著這條思路順藤摸瓜,我們最終將看到一系列與世界打交道的方式、能力、技能,這些塞爾統稱為背景。比如我有一個想去滑雪的意圖首先要預設我確實擁有滑雪的能力,而能力本身並不是意向狀態。也就是說在塞爾看來,一般意義上的意向狀態都需要一個非意向性的技能背景。
2.6 意向性結構小結
因為意向性結構的內容比較多(儘管仍然是非常簡要的勾勒)所以還是有必要給出一段小結來整理一下。首先是意向狀態和意向內容的區分,這應該很容易理解,然後在意向內容中如果是完整的命題(不是完整命題的情況下那就是一個單純的指稱)則會表象出世界中發生著的事態,這些事態又會根據心靈到世界、世界到心靈、零三種符合方向加以表徵從而把能動者和世界聯繫起來進而導致意向狀態的出現。其中對於非零符合方向的意向狀態又可以根據因果方向、涉因性自我指稱在類別上進行進一步區分,而這些關於意向狀態的形式框架就是滿足條件的邏輯特徵,任何出現在意識體驗中的意向狀態都是對相應滿足條件的表象;而對於零符合方向的意向狀態而言,它們其實也是在意向性網路中被非零符合方向的意向狀態所構成的。到這裡塞爾在大致上就回答了第一章中提出的關於意向性的前一個問題,即:發生在我們大腦中的事件是如何超越自身指向外在對象的。回答是把超越性看作一個生物性的事實,然後對其運作的細節也就是意向性結構進行刻畫來描述這種超越具體是如何實現的。
3. 意向性與內涵性
塞爾區分了意向性和內涵性的概念,因為這個問題太技術化所以我就忽略了。太技術化不是說太難的意思,而是沒有一定技術積累的人比如我這種根本找不到相應論題的意義。但我還是簡要說明一下由這個問題引出的一些比較有意思的內容吧,因為涉及到一開始提到過的源初意向性和衍生性的意向性。舉例來說的話比如:我說魯迅寫了《狂人日記》和我說小明相信魯迅寫了《狂人日記》的滿足條件是不同的(這不廢話么!)。不過這裡說不同的意思是前者是對實存世界的表徵,是與我心靈直接相關的源初意向性;而後者則是對實存世界的表徵的表徵,這裡小明對魯迅和《狂人日記》的意向性就是衍生性的。換言之前者談論的是魯迅和《狂人日記》本身,其成真條件取決於被表徵(或者可以說成被意向)的事物在實存世界運作的方式;後者談論的則是小明腦子裡的東西,其成真條件取決於被表徵事物在被小明心靈所表徵的世界中關於這些事物的運作方式。
4. 對意向內容的規定
意向內容是如何被規定的這個問題可以有兩種解讀:一種是問腦狀態如何產生了我喝水的慾望這一內容的;一種是問我的意識是如何具有我喝水的慾望這一內容的。前者在塞爾看來似乎是一個無法解決的問題,所以他在這裡談論的主要是後者。而解決的策略就是去梳理意向性和滿足條件之間的聯繫來說明意向性真實地發揮其功用的方式,而這就不可避免會涉及到意識以及無意識與意向性的關係,相關內容會在第九章具體闡述。
4.1 意向性與滿足條件
具體而言,意向性之所以能夠發揮其功用就是因為具有意向的行為能動者能夠對被其意識到的前語言的思想規定一系列特定的滿足條件。例如我的意識思想「凱撒渡過了盧比孔河」是如何具有「凱撒渡過了盧比孔河」這一內容的?塞爾的回答是:我們知道這些語詞的意義並且知道這些語詞與外部世界相關聯的方式,通過對整個思想的思考我自覺意識到了該思想嚴格得具有如下的滿足條件,即凱撒渡過了盧比孔河當且僅當凱撒渡過了盧比孔河。滿足條件上面已經有提到過,它是一種心理的東西,並且具有一系列的邏輯特徵,這些邏輯特徵同時也是意向內容的邏輯特徵,並且實際上滿足條件就是使意向內容成為意向內容的根據,而滿足條件本身又是根據前語言的意向內容所規定出來的東西。但意向內容和滿足條件不同的地方在於滿足條件更強調內容的邏輯特徵,因而總是需要在某一特定的顯相形式之下被表象出來。
4.2 補充
為了節約時間我在這裡省略了塞爾對外在論的批判,其中涉及到兩個很有意思的思想實驗:孿生地球和關節炎。當然我在這裡想補充的不是這些內容,而是考慮到可能會有人看上面內容比較吃力,因為對意向性和滿足條件關係的說明和塞爾對外在論的批判是有前後聯繫的,所以在這裡算是提一個醒。還有要補充的一點是塞爾強調,這裡對意向性的說明只是一個非常簡略的勾勒,而非對意向性這個大課題的一個具體說明,他在這裡的主要目的只是試圖說服讀者把意向性作為實在世界中一個實在的特徵加以把握。
推薦閱讀:
※生命緣來,如此美好!
※最好的告別
※心靈哲學筆記(一):導論
※三年後,你的工作還在嗎?
※心靈哲學筆記(二):笛卡爾的二元論
TAG:心靈哲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