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是怎樣的一場修行
來自專欄 人生與幸福
1.
有人講述自己的經歷,說自己收入超百萬,但自己一點都不覺得幸福,因為自己沒有時間照顧家,陪伴父母孩子等等,不知如何是好。大意就是這樣。
結果,下面就炸開了鍋。內容大概可想而知。
看到這麼多人回答,還真是感覺欣慰,因為這個話題還有人關注。
2.
看到有這麼多人不著邊際地瞎扯,倒真是有點意外,居然大家其實都不怎麼了解幸福二字。天天說,天天念,又有何用??
在看到有這麼多人憤慨,還真是有點想不通,難倒掙150萬是罪過嗎?
要真說起來,掙150萬還真是「罪過」。
若不付出超過一般的非常努力,誰會給我們這麼些錢掙?若不把更多心思花在掙錢上(也有人稱之把心鋪在為事業上),如何能掙這麼些?!
3.
實話說,150萬多不多(無論是年收入還是月收入)?也不是最多,但也已經不是一般的多了。所以,上面的兩點應該是基本無誤的。(我們真的應該在意人家賺多少嗎?)
但是,你就是一個人,即就是「一」個人,同時又是一個「人」,不是機器,也不能讓自己每天多出一小時,一分鐘,你還要休養生息,要保持勞動力在生產,那你還有其他的時間和精力嗎?
從問題的描述,基本可以看出問題的所在,他自己不快樂,沒有時間陪家人,照顧父母。
4.
其實,如果你就是一個工作狂,一門心思就只有工作而完全不顧及家人的話,你也不會快樂,甚至不會在意賺得薪酬是多少。但你大概不是這樣。絕大多數人都不是這樣。
你也有其他的需求,比如多一點時間陪妻子、陪孩子,照顧老人,有個業餘愛好……等等。
但你願意換一份工作,薪水少一些,閑暇多一些,可以滿足上面的那些「奢望」嗎?
5.
你可能下不了這個決心。如果是我,我也可能下不了這個決心。因為這樣的生意或者工作機會並不是天天有、時時有,可遇不可求。
而最關鍵的是,如果現在放棄這個事業,以後的生活質量會降低、人生追求都可能會落空,……最起碼是不確定性因素太多,對未來缺乏足夠安全感。
所以,雖然苦不堪言,但我們只能咬牙堅持。
原計劃堅持三五年就跳出來過安閑的生活的,但很多人又事與願違,又堅持了三五年,就這樣,一直堅持到最後,人生早已遠離了自己原來的規劃,只能把那些憧憬留在夢裡。
馬雲說,如果再給我一次選擇的機會,我一定不會把企業做這麼大(是這樣說的嗎?因為第一次引用馬雲的話,記不太清了。),也許不是一句空言。
但要我說,如果給馬雲100次機會,他只要有可能,還是會往大里折騰,性格決定人生和命運。一個人身體里蘊藏的能量不釋放出來,人會憋的難受。
6.
有人說,決定我們選擇的,不是理性和知識,而是能量。
我們身體里(精神世界裡)的能量決定了你會選擇向左還是向右,我們還以為是自己的運氣好或者不好的緣故。
回頭來接著聊。我們的選擇決定了你的成就和現狀,而同樣的原因,我們不願意改變現狀。這是我們都會遇到的困境。
那麼,我們的人生理想就可能跟現實有了差距 而且可能會很大,甚至越來越大。
我們就會漸漸變得不快樂。因為幸福正在遠離我們。
7.
什麼是幸福?那就是我們在力所能及的前提下過上自己理想的美好生活。
如果現實距離理想太遠 當然會不快樂。
而關鍵是,我們自己既不能改變現狀,又不肯改變自己的幸福理想,這個事態就變得麻煩。如果家人的理想跟我們的現狀有更大的差距,那幸福感就更加減弱,甚至變成負值。
8.
事實上,沒有人的幸福理想是單一的,比如就只想掙儘可能多的錢而不考慮任何其他方面。所以,當我們只突出地實現了(甚至超額實現了)某一方面的理想目標時,並不會帶給我們完整的幸福感受。除非是為了長遠目標而委曲求全做暫時的苟且狀――這個暫時必須足夠2暫時,而不是習慣性的把暫時活成永恆。很多人都選擇了這樣的永恆。
通常,我們的幸福理想是很多方面的規劃組合,比如謀生與事業,愛情於親情,婚姻與家庭,健康與快樂等等。
但我們實在精力有限,無法兼顧所有各方面。或者雖然勉力兼顧,但卻不能等同視之,而只能有所側重。能做到這樣也就足夠了。因此,每個人的幸福理想是不同的。是自己心目中所有各個方面不同權重的組合。若經過努力,現實跟理想高度契合,我們就會有很高的滿足感,否則滿足感就會降低,滿足感高而且長期維持的,就會更多發自內心的快樂,這是我們幸福與否的根本標準。
9.
所以,了解自己,了解家人,有所取捨,才能更好的踐行自己的幸福理想。不過,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也不要期望明白了道理就能過好這一生,還有很多艱難曲折在考驗我們,不止九九八十一難。
人生,差不多就是這樣的一場修行。
(20171127))
推薦閱讀:
※世界盡頭,與自己相遇 --讀《現在,發現你的優勢》有感
※為什麼需要人生規劃
※【以後的路該怎麼走……】
※別讓任何人打亂你的人生節奏
※緣於翡翠教育,鍾情web前端開發。
TAG:人生規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