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路的解析

路的解析

來自專欄 本心證道

沒錯,這是一張非常凌亂的圖,但是他確實是由一筆畫成的,這就是哲學。

哲學首先是一個認知的過程。因著認知的不同區分人的類別,有的人看到的是一團糟,有的人看到的是一個個圓,而有的人看到的是一條路,迷宮之路。毫無疑問,在認知的過程中,人都是唯心的。所以說這是一個客觀的物質世界,因為有人而變得不那麼冰冷。

其次,哲學是一個解決問題方法論的實踐過程。千萬人的認知有千萬種形態,決定了解決問題的方法千奇百怪。有的人分析起筆,沿著自己認為正確的道路前進;有的人確定收筆,溯著劃痕往前推;更有人確定兩點之後,從中間截取一個點分別往起點和終點上靠,非常努力地找尋答案。

方法論隨著認知的加深呈階梯狀發展,當有人學會地圖四色法則,就會套用試圖解開軌跡——相比較與從起筆和收筆猜,這已經是很大的進步了。有的人開始感悟規則。規則分為真實規則和表相樸素規則。真實規則就是當人認知到一定程度,發現類似碳14年限測定的辦法,通過分析每一個交點兩端的線條氧化程度的不同——這個試驗至少需要精確到微秒級別的精度。然後客觀地判斷出每個圓的先後順序,編上序號,一筆畫出。現在不可以的,以後一定可以。只有尚未被認知的事物,沒有無法被認知的事物。表相樸素規則就是有人發現這個圖雖然凌亂,但它是一個一個的圓構成的,通過分析學習這個圖,確實可以把它分解成一個個圓,然後全排列,再所有的排序中,肯定有一個是對的,但不知道哪個是對的。比如哥白尼的日心說,或者其後二百年後的提丟斯-波得定則,在現在看來這個學說是錯誤的,但是在當時確實具有里程碑的意義。表相樸素規則的一個特徵就是「我也不知道為什麼這樣做,之前別人這樣做成功過,我自己這樣做也成功了,但不是每次都成功。」表相樸素規則有一個致命的缺陷就是不穩定性,就是有時這樣做成功,有時這樣做不成功,成功不知為何成功,失敗不知為何失敗。於是就又牽涉出了因果和聯繫。

如果對聯繫和因果認知達到一定程度,即使對事物的本質認知不夠,依然可以通過表相樸素規則得出自己想要的答案。

聯繫是具有普遍性。具體普遍到哪種程度呢,比如所謂的蝴蝶效應,比如喬治泰勒的裙長理論。人的認知除了有深度的發掘,更有廣度的拓展。所有認知廣度的深度,決定這個人對聯繫認知的深度。這也就是為什麼有些博學者總能給人一個睿智的感覺,明明他的認知沒有涉足這個領域,但是他會有其他領域的知識來佐證加快理解。道衍至極,所見略同。

聯繫是客觀的,因果就是唯心的。比如說每個人的道德基準都是不一樣的,對於有些人做很小的壞事,就會忐忑不安,相反有些人惡貫滿盈而混不自知。對於前者,走路摔一跤,切菜切到手指,就會反思我最近是不是做什麼事情不妥遭報應了,然後三省其身更謹慎地活著;而後者根本就沒有這種意識,惡貫滿盈至死猶不自知,「好人不長壽,禍害遺千年」。

聯繫和因果必須有機的結合在一起才能有效地通過表相樸素規則,推衍出來自己想要的答案。比如算命先生到某戶人家,抬頭看見院子里的葡萄長得非常好,主人有年過半百,便會莫名其妙地繞著水井轉一圈,深深地凝望著茅房裡種的一棵香椿樹高深莫測地說,你家人丁不旺啊。主家一下注意力被吸引住,然後算命先生開始解釋說,你家的這顆樹是什麼什麼東西變的,困著你家的人丁,需要怎麼怎麼改。別說,有些還真應驗了。所以這是一個主家破財消災,算命先生拿人錢財替人消災的過程。破財真的可以消災么?可以。這是一種因果道心的圓滿,我經常給我身邊的人尤其是家人說,路上不要拾財物,聖經上說得很清楚,不是你的從這裡得到,從那裡失去。所以拾小財,破大財;撿小物,失氣運。當沒有真實規則可尋時,表相樸素規則卻有跡可循。

買保險的人往往沒有意外發生,而猶豫是不是要買保險的人基本上都會發生意外。所以在這個環節里保險公司扮演的就是一個算命先生的角色。算命先生有幾個有好下場的,沒有。所以可以預見到的是保險公司也沒有什麼好下場,不要只看表面上他有一個非常強大的風險評估和精算團隊,己命不久矣猶渾然不自知。保險公司往往採用傳銷式銷售模式,一線保險銷售從業人員業務素質參差不齊,隊伍過於龐大,銷售環節的成本上升保費增加,投保的支出和回報不成正比,從而加大保險銷售人員的推銷難度,不惜賠上自己的傭金來換取客戶的信任和價格優勢拿到訂單。保險銷售行業競爭激烈業績壓力大,真實收入卻無法得到保障,現實與理想交錯衝突,理想破滅業務熟練的銷售人員流失嚴重,就會用銷售人員量的優勢來彌補質的缺失,新的銷售業務員的培訓成本又要加大保費里,保費更高,回報率就顯得更低。保險是做大了,但是沒有惠及真正需要他的民眾。商業保險的存在意義是作為社會保險的有機補充,當他無法完成歷史使命的時候,就會逐漸退出歷史舞台。毫無疑問,現階段保險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但又滿足不了需要,就像中國男足一樣,在可以預見的時間範圍內,保險必須經歷一場涅槃式的變革。

學習哲學並不是說買菜可以便宜,生孩子可以不疼。學習哲學的本質是加深對事物的認知,規範地對事物進行梳理,從而加速問題的解決。當你懂得一點哲學的時候,買菜即使買貴了也不會放在心上,生孩子再疼也可以咬牙堅持。因著心中有嚮往,所以在前進的道路上便會不計得失。不是整天抱怨圖凌亂,而是想辦法去認識他,了解他,解開他。


推薦閱讀:

最好的告別
人為什麼要讀書?渴望所有中國人都能看到這篇文章!
What are Colors
三年後,你的工作還在嗎?
關於《無問西東》與真實的力量

TAG:心靈哲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