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掏耳屎的那些事兒!

關於掏耳屎的那些事兒!

掏耳朵是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日常活動,為此大家還開發了很多「掏耳神器」,至於棉簽、發卡、火柴棒什麼的都OUT了,自帶照明功能掏耳勺你用沒用過?只要能把耳屎從狹窄的耳道里掏出來(甭管是自個的還是別人的_(:з」∠)_),心中何止一個「爽」字了得。不過耳科大夫可坐不住了,這麼亂掏下去會出問題的!

1、耳朵是越掏越乾淨嗎?

NO,耳屎會越掏越多!

外耳道里的皮膚上有種腺體叫耵聹腺,和咱身體其它部位的皮脂腺類似,它可以分泌出一種油脂樣的物質,學名耵聹,也就是我們說的耳屎。耳屎相當於耳道的凡士林,有滋潤耳道的作用。所以經常掏耳朵對耵聹腺是一種刺激,反而會分泌出更多耳屎。

2、耳朵覺得癢,是因為耳屎太多了?

NO,也可能是耳屎太少感染了!

耳朵癢,並不一定是因為耳屎太多,也可能是耳屎太少。因為耳屎有一定的抵抗細菌、真菌的作用,如果把它們消滅太乾淨,細菌反而容易趁機而入,有些耳朵癢就是由真菌感染造成的。就是說耳道內有它自己的菌群生態平衡,人為地去干擾就會打破這種平衡。

另外你掏耳朵時還可能引入新的種類的病原菌,比如手不幹凈就亂掏或者摳完腳(有腳氣)再挖耳朵,都可能會被真菌盯上。一旦感染了,最好及時到醫院做檢查。

3、棉簽有棉花包著,清理耳朵很安全?

NO,棉絮落在耳朵里更危險!

首先,棉簽頭部的體積偏大,會把一部分的耳屎懟向耳道深處,容易給一些偏大或偏硬的耳屎創造了「紮根」的條件,日積月累,反而有可能會形成耵聹栓塞。

另外,有些木杆棉簽做工低劣,掏耳朵時容易出現棉球掉落、桿部折斷在外耳道里,這在耳科門診是常見的外耳道異物類型,使用前最好小心分辨。即使沒有斷裂,棉簽上的棉絮落在耳朵里,還可能感染導致外耳炎。

4、鼓膜很結實,不會輕易捅破?

NO,一個手抖就可能破

鼓膜僅有0.1毫米厚,負責擴發音量、增強聽力。如果掏耳朵時一個手抖捅破了,損傷面積小還好說,一到兩周就可以自然癒合;如果鼓膜穿孔面積大,又出現了中耳感染,必然會影響聽力,造成聽力下降,但不會完全導致失聰。

要提醒的是,除了掏耳朵會「誤傷」鼓膜,過大的音量、大力的扇巴掌或外力撞擊等原因都可能傷害鼓膜。

忠告廣大「掏友」:在正常情況下,耳屎會在我們說話、吃飯、打呵欠時,隨著嘴巴的張合,自個兒偷偷「溜走」!所以不要沒事掏耳朵了。

5、耳朵進了「不速之客」,咋辦?

別急!有招,必要時還是要去醫院

頭髮:理髮後,髮型師喜歡用吹風機給顧客吹一吹,其實這麼做很容易把頭髮茬兒吹進耳朵里。如果是在外耳道,問題不大,可以自行取出,如果沾到了鼓膜就要儘快去醫院,讓醫生處理。

水:洗頭洗澡、游泳時,耳朵里進水很常見。如果地面不滑,可以將進水耳朵朝下,單腳跳一跳。但如果地滑就不要單腳跳了,可以試著將進水的耳朵朝下,輕輕牽拉耳垂即可。如果還是感覺耳內有殘留的水,還可以用棉簽輕沾吸去水分,記住一定不要用力挖,以免損傷耳內皮膚會引起耳道發炎。

小飛蟲:如果活著的小昆蟲「勇闖」外耳道,會引起耳痛和難以忍受的雜訊。此時可以先向耳內滴入酒精、白酒或香油,將小蟲麻醉殺死,然後用鑷子取出或用水衝出。如果它觸及了鼓膜,還會引起眩暈和耳鳴。此時,最好還是到就近醫院讓醫生幫忙解決,以免損傷外耳道或鼓膜。

6、給掏耳朵「忠粉」的4點建議!

切記小掏怡情,大掏傷身

掏耳朵這事是小掏怡情,大掏傷身。雖然醫生都不建議大家掏耳朵,但這是很難控制的事情,所以提醒您4點注意事項:

1、盡量別用指甲、發卡等堅硬銳利的玩意兒掏耳朵。「忠粉」實在戒不掉,建議選用幼兒專用的雙頭棉簽,這種棉簽體積小、棉花緊實、不易折斷;

2、掏耳朵的不要好多人公用,以免細菌交叉感染;

3、掏耳朵時候一定要注意周邊環境,建議確保安全下再進行;

4、如果出現耳內出血,儘快找耳科醫生檢查,不要隨意向耳內滴葯。

小提醒

當耳朵確實癢得難受,或者有耳屎堵住了、流膿流水時,不建議自己在家進行清洗,需要到專業醫療機構進行處理。醫生會快速判斷你的耳朵是否堵塞了,是否需要衝洗。清洗時過程並不痛,要保持放鬆,只需幾分鐘,你的耳朵就能安全徹底地被清理乾淨,而且你會驚訝地發現聽力更好了呢。

內容來自好大夫在線科普文章:

《關於掏耳屎的那些事兒!》—好大夫在線

審稿專家:李鵬 副主任醫師 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耳鼻喉科

戳這裡下載好大夫在線APP

16萬名權威專家為您在線答疑!


推薦閱讀:

耳朵掏出血了怎麼辦
外國人到底怎麼挖耳朵的?
耳朵裡面會進蟲子嗎?

TAG:醫學 | 挖耳朵 | 健康常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