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拉松賽前練習要不要跑42K?

馬拉松賽前練習要不要跑42K?

來自專欄 陪你跑

常常有人問:「在參加預定的目標馬拉松賽事之前,我是不是應該跟跑友一起去跑個全馬比賽當作長距離跑訓練呢?」

我很理解這些發問的跑者心情。在比賽時,由於賽場氣氛很熱烈,時間就像飛一樣,幾公里往往一下子就跑完了,但是,訓練時可並非如此。如果你想在下次的比賽中有所表現、突破PB,我並不建議把全馬加入訓練。

不建議這麼做的理由很簡單,因為跑完一趟42K,通常要花費10-14天時間來複原,它會使你的日常訓練被打亂,而且這麼做的效果也十分有限。

接下來,通過一些科學依據來解釋一下,為和要避免把全馬加入訓練中。

對身體造成損傷

跑全程馬拉松時,對骨骼、肌肉、肌腱、韌帶和幾乎所有的生理系統來說,都是很大的挑戰,即使你輕輕鬆鬆地跑也是一樣。最受影響的幾個身體部位包括:

1、骨骼肌

跑完後,肌肉酸痛和疲勞是兩個最明顯的癥狀。科學研究指出,馬拉松跑者的小腿肌,不管是因為密集的訓練,或是全馬本身,都可能引起發炎、肌肉纖維壞疽,影響肌肉強度和耐力。

即使你跑完42公里後沒有太大感覺,但實際上肌肉已經變弱,需要經過細心照料,才能返回訓練。

2、細胞破壞

跑完馬拉松後的細胞破壞,以肌酐激酶(CK)的出現和產生為最佳測量的方法。CK可以指出骨骼以及心肌組織的受損,並且提升血液中的肌紅蛋白指數。跑完全馬後,CK的受損可以持續7天,肌紅蛋白在血液中存在3-4天。

這些研究意味著,在完跑馬拉松後,身體需要徹底的休息,才能完全從細胞損壞中復原過來。

3、免疫系統

研究指出,假如你跑完馬拉松後不休息,持續為目標進行訓練的話,將嚴重危及免疫系統,增加感染流感的機率。不健全的免疫系統是過度訓練的主要表徵之一。

雖然放輕鬆去跑,可以稍微減低跑全馬的傷害,但研究報告還是清楚地顯示,跑完全程馬拉松,至少有3-14天的時間,肌肉、細胞和免疫系統會受到傷害。

訓練的好處

根據美國跑步協會(Running USA) 所提供的數據顯示,大多數的跑者在準備馬拉松時,平均以5-7分的配速進行長距離跑訓練。以此配速完跑馬拉松的時間約3.5-5小時。如果跑者以每公里6分的配速來跑,則跑完30公里大概需要3小時的時間。雖然跑完30公里+可以大幅增加信心,但是從訓練和生理學的角度來看,並不那麼樂觀,原因如下:

現在,大多數的教練和運動科學家都知道,連續跑步3個小時並不會為你的身體帶來多大好處。在長跑中,對身體造成最大刺激的時刻,是在1.5-2.5小時之間。這意味著,當你跑完3小時後,有氧運動所帶來的好處,諸如:毛細血管的建造,線粒體的生長,以及肌紅蛋白的平穩等都開始停滯或衰退。因此,把馬拉松當作長距離跑步訓練所帶來的效果,其實跟你平時20-22公里的練習差不多。

找到正確的平衡

如果你仍舊決定要把全馬賽當作訓練的一部分,你可以試著縮短距離,如在8-10公里時再開始認真跑,或在32-34公里處停下來,或等達到你平常練習長跑的距離時停下。

如果你只是單純享受跑馬或是與同伴一起跑步的感覺,那麼跟著一起開跑確實能讓人領會這股興奮勁兒與爆發的能量。無論如何,在32-35公里處就抽身離開,可以讓你跑後恢復得更快,並且不至於影響後續的訓練計劃。既然你並不是為了時間而跑,只是想要得到一個經驗,或是一份樂趣,那麼有沒有完跑也就不那麼重要了。

找到「理想訓練計劃」與「享受跑步」之間的平衡,是一件很重要的事兒。想著心中的大目標,不要被其它因素影響。這樣,你就可以更專註地完成你的目標,並且享受快樂的訓練時光。

猜你喜歡

血型與跑步有沒有關係?

運動時的能量轉換

如何判斷我是否進步了?

更多精彩,盡在「運動健康」


推薦閱讀:

第十九節:跑者心態:那些比PB更重要的東西
承馬,我的第二個馬拉松
特步動力巢Elite測評
熱點 | 馬拉松「黃金周」 你要來一個「背靠背」嗎?
跑者面孔 | 川內優輝 第70回福岡國際馬拉松

TAG:馬拉松 | 跑步愛好者 | 體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