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分鐘看懂佛教核心思想

三分鐘看懂佛教核心思想

1、佛教的起源、目的

|唐卡大師 桑吉本 恭繪|

在我們這個星球上,佛教由釋迦牟尼創立。釋迦牟尼出生在2500多年前,原本是古印度一個享受榮華富貴的快樂王子,後來看到人們為生老病死所苦,便想找出幫他們脫離苦海的方法,因而離開了皇宮,到森林裡去苦修。六年後,他終於在菩提樹下證悟成佛。釋迦牟尼用了四十多年的時間講經論法,後來佛法也一直在人間流傳下來。佛教,意思就是「成佛的教育」,他的教義正是教人們如何徹底解除生老病死的煩惱和痛苦,並得到真正的幸福快樂。

「佛」就是「覺悟者」的意思,是古印度梵文(Buddha-s)的音譯,「佛」是一個理智、情感和能力都同時達到最圓滿境地的人格;對於宇宙人生事理、因果徹底通達明了的人稱作「佛」。也可以說,「佛」不僅自己已經覺悟了,而且還幫助他人也覺悟,是在自覺(覺)和覺他(行)的同時達到最圓滿境地的人。

「佛」是人不是神,這是與其它宗教最大的差別。除了佛教之外,其它宗教的教主是以超人的「神」來自居的,無所不能的「神」主宰著人類的吉凶禍福,操縱著萬物的生死榮辱。而佛教的創始人釋迦牟尼則認為,人在宇宙中是頂天立地的,每一個人都是自己的主宰,決定著自己的命運,他的覺悟、成就及造詣,歸功於自己的努力與才智。人的吉凶禍福、成敗榮辱,來自於自己的行為善惡和努力與否,沒有誰能提拔人上天堂,也沒有誰會把人推入地獄。只有腳踏實地去修心養性、利他積福,才能使自己的人格凈化升華,智慧通達,境界圓滿地修證成「佛」。

2、兩個事實:苦與無常

佛法提示我們許多真理,第一條就是苦諦,它告訴我們人生的本質是苦的。很多人由於還很年輕健康,或擁有金錢、權勢,所以並不感覺到苦,但人生的事情經歷多了,一轉眼三、五十年過去了,或為情所困,或事業不順,或年紀老了、生病了,就會慢慢體會出「苦」的事實來。其實,人從出生開始,便一直在走向死亡,苦苦追到的財富、地位,終究會像夢幻一般地變成了泡影。人生是很多變的,當我們榮華富貴到了巔峰狀態時,也可能瞬間就墜入懸崖谷底;當我們在灰心痛苦的時候,佛法卻可以帶我們找到快樂的通道。

在佛法中,還有通過對萬事萬物觀察後所得到的另一條真理,那就是「無常」。所謂「無常」,就是我們所感知到的一切都在不斷變化中,並沒有永恆不變的事物。「無常」看起來似乎是人生的苦因,正是因為變化無常,人生才不會一直幸福美好、年輕健康。但是,「無常」也有積極的作用,這意味著凡事可能變得更壞,也可能變得更好。因此,只要通過學佛修行,我們完全可以改善所面對的事物、自身的狀態以及所處的環境。

3、眾生的基本狀態:六道輪迴

人乃至所有眾生到底處於何種生命狀態?對這一點,佛法提出了「六道輪迴」的概念,即把生命狀態按習性和所處的環境大致分為六大類。這六道就是:天道、人道、阿修羅道、畜生道、餓鬼道和地獄道。

「天道」是快樂最多、煩惱最少的一道,就是我們通常所理解的仙界、天堂,也可想像成歐美的高級度假區如夏威夷、普羅旺斯??。而「人道」則是我們現在所處的社會,在這一道,可說苦樂參半,要忙於工作,也有閑暇的時間。「阿修羅道」是一個充滿爭鬥意識的地方,常常勾心鬥角、爭戰不休,可想像成海灣地區的戰爭國家。「畜生道」,就是動物世界,它們的智慧較低,飽受更高級生命體的欺凌、壓迫、奴役、打殺,可想像成在惡劣環境中被迫勞動的奴工。而處於「餓鬼道」的眾生欲求很高,但所得卻甚少,經常活在慾壑難填的痛苦之中。有些經文描述,典型的餓鬼形象是肚子大、脖子細,終日感到飢餓無比,再好的食物放入細脖子也如火燒一般難以下咽,非常痛苦,可想像成處於饑荒中的難民。至於「地獄道」的眾生,因為在前世做了種種重大惡事,因此墜入地獄遭受懲罰,有些經文就描述過,活在那裡面的眾生就得接受類似割舌、剖腹、火燒、刀床等等酷刑,可想像成監獄裡的犯人或戰爭中被虐待傷害的俘虜。

4、誰決定你的環境?因果業報

六道之中,較好的三道(三善道)是天道、人道、阿修羅道;較差的三道(三惡道)則是畜生道、餓鬼道、地獄道。一個生命體該投生到哪一道中,取決於他這一刻之前所作所為的綜合結果,這就是「因果業報」

「業」是佛法中是一個很重要的名詞,是構成因果關係的基本元素。在佛法的認知里,並沒有一個「上帝」或「主宰一切的神」來決定我們當下的人生境遇以及死後的何去何從。究竟是會「上天堂」,還是「下地獄」,完全是由我們自己的「所作所為」,以及我們與其它眾生之間的相處情況而定。在「物以類聚」的條件交互影響之下,我們就會轉生到某一道中,去經受相應的快樂或痛苦,所以我們的環境是由我們自己的行為決定的,佛法稱之為「因果業報」。「業」是主導輪迴的因,而且根據自己的「所作所為」在不斷消長變化,所以「業報」不單指現世的結果,還會生生不息地延伸至來世。

5、苦的根源:我執

前面提到「生命的本質是痛苦」,那痛苦的根源又是什麼呢?佛法認為,是由於「我執」的作祟,也就是說,執著於自己的觀念、感覺;執著於自己所認知的人、事、物等等意識。當我們被太強的自我意識緊抓不放,以致被它束縛的時候,就會煩惱不斷。這就是「我執」

「我執」會產生「貪」、「嗔」、「痴」這三種病毒。「貪」就是慾望很強、難以知足;「嗔」是指當事情不如意時所產生的怨怒;「痴」是指痴迷於錯誤認知。簡單地說,就是貪婪、嗔恨、痴愚這「三毒」使眾生不斷地做出傻事來,因而不斷地在六道輪迴中沉淪受苦,無時不在上演「因果業報」。

6、消除痛苦的兩個步驟:教法與證法

既然痛苦的根源是我執,那麼要消除痛苦,就需要破除我執;只有破除我執,才能脫離六道輪迴之苦。到底如何破除我執呢?佛法特別提出了兩個步驟,就是:教法和證法

什麼是教法?例如你想去北京,首先應向你介紹北京的基本情況、有些什麼特色和好風景,讓你形成對北京的印象,這就是「教法」。教法很重要,如果不講明白的話,你很可能會跑錯方向,以為杭州是北京了。舉「我執」為例來說,教法就是描述「我執」的結構、破除「我執」後的狀態。

「證法」呢?就好比儘管已經告訴了你北京的特徵,但你如果沒有親眼看見,說得再生動,你還是想像不出北京的實況。

「證法」除了告訴你北京應該如何到達,還要幫你在途中不出任何意外,最後真正到達北京。證法就是要身體力行去實踐,要靠自己上路到達目的地。如果僅是聽人說如何前往、如何坐車,而不去「實踐」,仍只是「教法」。

所以,綜合說來,破除我執需要教法,也需要證法,兩者都很重要。

7、必勝的法寶:空性

佛法以「人無我」、「法無我」兩門主要的教法來破除我執,「無我」就是「空性」。「人無我」的「人」指的是「自我」;「法無我」的「法」在這裡不是指方法,狹義地說,是指你所認知的事物,廣義地說,是指自我以外的萬事萬物。

「人無我」,是指我們的「自我」中沒有固定不變的東西。你說自己的身體是「我」嗎?科學證明,構成我們身體的細胞一直在更新,即使是骨骼中的元素也是一樣。從年幼到年長,再從年長到年老,從物理角度來說,我們的身體狀況一直在變化,即使細分到你身體中的能量,也一直處於與外界的流通互動中,在物質世界裡沒有哪個東西是不變的「自我」。然後,我們從「自我」意識的層面進一步來看,你的意識、觀點、知識是固定不變的嗎?不,其實是在特定的環境中學習發展起來的。在這過程中,我們也能經常發現自己思想的成長或變化。換句話說,我們在「意識」里,也一樣找不到一個固定不變的「自我」!所以「人無我」是真相。

認識「法無我」之前,我們不妨先打個比方,例如你面前的這個茶杯,它是固有不變的嗎?肯定不是!它只是靠某些原料加工、組合而成的,將來一定也會分解掉,只是此一瞬間暫時呈現目前的樣子而已。再舉個例子,例如這隻手,它是固有不變的嗎?其實你找不到一個本來就叫做「手」的東西,這隻手是手指頭、手掌、手臂等各部分組成的;而本來叫做「手指頭」的固有東西也沒有,只是由骨頭、皮膚、指甲等所組成。同樣的道理,也並沒有一個本來就叫做「骨頭」的東西,它是由鈣、碳、氧等原子組成的,而這些原子也不是本來就固有的,因為如果我們一直這樣分析下去,將會發現這些東西又是由質子、中子、電子等微粒組成的,而這些微粒又是更小的各種微粒組成的,這些微粒還可以繼續分解下去,分解成更小微粒及能量、磁場等組合。所以,當我們看起來眼前似乎有這一隻手,卻找不到它真正固有的實體,於是佛法就把這種現象形容為「空性」或「無我」。這就是「法無我」的真相。

現在,結論來了。「自我」和其它我們所知道的東西都不是「實有」的或「固有」的,而是依前面我們所說的各種綜合條件來「緣聚緣散」,這就是佛法解釋萬物存在的真理:緣起性空。「緣起」是指一切事物都是依此刻之前的綜合條件而成立的;而「性空」就是「人無我」與「法無我」的真相。我們要破除我執,最直接的方法,就是要體悟「空性」的真理,只要體悟了「自我」和萬事萬物的「空性」,那麼「我執」就容易破除了。

8、兩大理論:中觀與唯識

至於如何解析「空性」的真理,在佛法中,可分為「中觀」「唯識」兩派。談到這兩派的理論,自古以來研究的著作很多,這裡僅稍作解釋:

首先,什麼叫「中觀」?當你執著於某一觀點時,它就不再是佛法真理。人易於認定某一種觀點,其實所認定的每個觀點都是一個「極端」。例如,有觀點認為人是由上帝、造物主創造的,這是一個極端;如果反過來,你認為所有事物都是無序、無規律、隨機而有的,這又偏向了另一個極端。

再舉一個例子,如果你認為萬事萬物是實有、真實存在、永恆不變的,那也是一個極端。反之,如果你認為這一切都是想像的、不存在的、徹底虛空的,那也不對,又走入了極端。走極端容易,而中觀派修行者則是在各種極端之間找到「無限空間」。所以,在未證悟前,對於你所認知的佛法乃至宇宙人生的「真理」,從更高層次看,都是一種「極端」的觀點,或偏左,或偏右。「中觀」不是一種機械僵化的「居中平均」的觀點,當你以為抓住一種中道時,其實又陷入了另一種偏差。中觀不偏唯物、不偏唯心,只有真正把握中觀,才能領悟「空性」的真理。

其次,再講「唯識」。「唯識」不等於唯心主義,也不能簡單歸納為唯物主義。以前在中國大陸,唯識被歸屬唯心主義。事實上,什麼是唯物主義,什麼是唯心主義,哲學界至今還存在著爭論,尤其是以往唯物與唯心被泛政治化,使這個問題更趨複雜化。其實,唯識學並不主張把認識的東西視為意識的創造物。唯識學主張,你能感知一個東西,是因為你以往的思想、行為等綜合條件造成你能感知到這個東西。這些久遠以來的思想、行為的積累和它們未來將會產生的作用,統統可稱為「業」

「業」能推動、影響著下一刻和未來將發生的事物,所以叫做「業力」。同時,業力又可以影響你的思想系統,使你帶著偏見與執著的觀點看世界,且對認識的結果繼續執著、偏見下去,進而在「意識」中又留下了能左右未來的新偏見種子,就這樣延續無盡。

我們所有認識的東西,其實是存在著互動的關係,就像手心和手背,並不能簡單地說是誰先、誰後、誰是第一性。如果你認為看到一個茶杯,以為它就是真實存在的,但這個茶杯在螞蟻眼中,就與我們所見迥然有異,即使把螞蟻變得像人一樣大,昆蟲所見的世界與我們所見仍然是天差地別,因為它的「意識」系統與我們不一樣,它的「業力」與我們更不一樣。

「唯識」把「識」分成八類:眼、耳、鼻、舌、身、意、末那、阿賴耶。你能看到一個東西,是因為它和你的眼睛的功能可以互動,但如果是紅外線,你眼識的功能和業力就未必能看到,就像我給你一個U盤,你的計算機不一定能讀出來,你需要有相應的軟體,才能讀出其中的檔案。所以「唯識」意味著你的「識」具備了多少功能,才能解讀多少信息。從這個角度來說,沒有什麼是你固有的、不變的東西,這是用唯識來解說「空性」。所以如果你感覺自己年輕貌美,這只是你的「識」與「對境」互動出來的結果;即使你擁有一顆鑽石並覺得很珍貴,它也只是你的「識」的反應。

以 「唯識」講解「空性」,也要時時提防落入兩個極端:一是「斷滅空」的極端錯誤,「空性」不等於說什麼都沒有,也不等於說什麼都是幻覺;二是把「識」當成靈魂,以為有個永恆不變的主體在輪迴、投胎。

9、實踐「三部曲」:戒、定、慧

前面講過了教法,現在我們來講證法。證法告訴你離苦得樂、破除我執、脫離六道輪迴的目的地怎麼到達。證法可分為戒、定、慧三部曲。

第一步是「戒」,守戒律的「戒」。「戒」指明做什麼會增加煩惱痛苦,做什麼會增進幸福和智慧。由此,我們就可以知道: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避免由於造惡業導致痛苦和修學的障礙。「戒」並不意味著「欲練此功,必先自宮」,它只是讓你不做干擾正道、正行的事情,避免造惡業。「守戒」是給你尋找真理的空間和時間。這就好比是你想去北京,卻因為自己喜歡吵架或與人鬥毆,結果行程被別人纏住而無法順利成行,是得不償失的。

第二步是「定」,指「禪定」。把心從忙碌、散亂的狀態中拉回來,擺脫各種干擾、刺激,讓心安靜下來,開始聽自己的指揮,讓自己真正做自己思想意識的主宰。我們練「定」時有一項基本功叫數息法,即數自己的呼吸。剛開始時你會發現自己的心並不聽話,剛坐下不久就會雜念叢生,這時用「數息法」把雜念統一到呼吸上,等熟練之後再把「念呼吸」這一念也去除,達到「定」或「清凈心」。「定」就是「止觀」法門的「止」。

第三步是「慧」,就是要在「定」的基礎上加以證悟,這需要高明的老師來教你如何打開智慧之門,也就是「止觀」法門的「觀」。通過修「觀」,可讓你和圓滿的佛慧融合在一起,再加上後面講述的「菩薩道」,最終達到你就是佛,佛就是你。當你聽說有哪一個修行者已經「證悟」了,也就是證「空性」了,就意味著他已經徹底破「我執」,能夠超越六道輪迴之苦了。

10、兩種選擇:小乘和大乘

當你理解了「教法」,實踐了「證法」,認證了「空性」,脫離六道輪迴之苦後,可以有兩種選擇:小乘和大乘。「乘」是「船」的意思,證空性就可以脫離六道,然後就看你的發願了。如果你的發願限於自己脫離煩惱,為己離苦得樂去修行,這就屬於小乘佛法,即「羅漢」的級別。假若你雖證空性,回頭卻發現很多眾生,他們在無數世輪迴中可能都曾經做過你的父母兄弟姐妹,你就會不忍心他們還處於愚痴苦難的狀態中,還要遭受生生世世的輪迴痛苦,你會想去幫助他們徹底離開痛苦得到真正的快樂。如果你是這樣的發願,就是修大乘佛法的人。這樣你的級別就更高了,應該被稱為「菩薩」

「菩薩」是梵文「菩提薩埵」的簡稱,意譯為「覺有情」。「覺」就是證空性,「有情」就是指願意救度六道中的芸芸眾生。選擇「菩薩道」,就表示你打算要幫助無數眾生像你一樣地覺悟、脫離苦海。

以上所說,這是破除「我執」之後我們所能選擇的兩條路:成為羅漢或菩薩

11、成佛之道:福慧雙修

前面我們講的比較消極,因為生活中有煩惱痛苦,所以要解除它。但釋迦牟尼告訴我們,光是除掉煩惱痛苦是不夠的,你還可以找到快樂,而且是極樂。極樂的代表者就是佛。你雖然脫離了六道,但還有更好的目標,就是成佛,也就是走上「大乘佛教」的成佛之路。成佛之前有10個階位次第,稱為10地菩薩,你可以把它想像成10個年級,修學完10年級的菩薩道之後就能成佛了。

成佛的關鍵是要發菩提心,我們已經歷了無數次輪迴,眾生都可能曾經是我們的父母,感受到他們將在生生世世的輪迴中受苦,我們希望他們能夠離苦得樂、徹底解脫輪迴之苦,但自知能力有限,甚至連自己的煩惱都解決不了,因此了悟到只有成佛才有最大的能力,可以幫助眾生離苦得樂。基於這種目的發願學佛修行,就是「發菩提心」,也是「大乘」佛法的發心,發菩提心是成佛的基礎。

發菩提心之後要修菩薩道,10個年級的菩薩道有六門必修的專業課程,就是「六度」,前面所述證法的「戒、定、慧」,是其中的三項。

「六度」是使人渡過生死苦海到達極樂境界的六項工作:

第一是布施。就是說,你要儘可能幫助周遭的人甚至是一切眾生。

第二是持戒。持戒也可以說是守戒律,就是要戒掉傷害和可能傷害眾生的一切行為,進而去做能利益眾生成佛的事情。

第三是忍辱。就是當你發願幫助眾生解脫六道輪迴之後,你必須要到各種環境中,面對各種各樣的眾生,這就要考驗你的耐心和毅力。

第四是精進。就是你在菩薩道上,不能懈怠、慵懶。不論你智慧或福報有多高,都應兢兢業業地去做。輪迴是戰場,菩薩是勇士。在人間有各式各樣的「戰況」,你要隨時「準備應戰」,面對各種困難,堅持不懈,並高效地工作。

第五是禪定。就是要練習定力、保持清凈心,如前所述的「定」。

第六是智慧。你要按照老師的教導,圓滿自己的智慧。

以上這六種必修課,也常被歸結為「慈悲」與「智慧」兩大類,或說「福慧雙修」。這兩者既有聯繫,又有區別。成佛需要「利益眾生」來積累巨大的福報資糧,另一方面,佛之所以為佛,關鍵在於他有圓滿的智慧。修福不修慧,只會獲得今生、來世的好福報;修慧不修福,一樣無法成佛、無法達到終極的智慧和喜樂境界,所以學佛要慈悲與智慧雙修,兩種條件都應具備。成佛之道,就是徹底離苦得樂的妙法。

欣賞更多「正知、正見」,請關注「雲端蟲草」,可閱讀《真理文摘》。

推薦閱讀:

比較論(一):藏式主觀思維與佛教
眼前的幸福你珍惜過嗎?
佛教四大吉花
這個夏季你準備好了嗎?
「八宗共祖」龍樹菩薩的由來與故事

TAG:佛教 | 藏傳佛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