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你一說話別人就不愛聽?
很久之前我的工作是在一家互聯網公司,每周一例會,從總監到主管再到基層員工都要彙報工作。老闆會根據彙報情況,誇三句,罵十句,最後摔門而出。久而久之,大家也都習慣了。
新來的一個男孩第一次彙報時,一直想要跟老闆解釋清楚他想要做的事和市場部門的工作不違背,他想展開論述的時候,老闆其實已經想要發飆了,但他還是繼續往下說。那天會議延長了一個小時,後半個小時,老闆說了一句——『我都被你說累了。』
另外一個同事是個女孩,她每周一都不怎麼忙,因為周天就把工作彙報寫好了,抄送給我的同時發給老闆,我基本知道她的工作量和完成情況。所以她彙報時,一般都講究三段論,做了什麼,效果如何,接下來要做什麼。
最厲害的是主管,每周彙報只有一頁PPT,他會等我們彙報完,再將部門的一周表現做個盤點。過程不偏不倚,老闆覺得舒服,是因為省了不少心,我們覺得工作被肯定,缺點被提醒,也願意加油。長久下來,部門的氣氛一直很好。
人說職場無情,只是利益。其實不是。會說話的人,在職場很受用,長則十分鐘短則三分鐘的彙報,總有人被老闆誇,也有人被老闆罵著倒退出來,辭職走人。
連老闆去開新品發布會,也需要面對台下記者不耐煩的表情和投資人的質疑。他其實不太會當眾演講,但他專業性強,會把原理和市場需求分析地很深刻,讓聽他說話的人收穫大,效果也很好。
工作的久了,就會發現,事在人為,關鍵在人,人卻各有不同,有人只會說漂亮話,做不了事,有人做事認真,彙報時卻吞吞吐吐,像是搶了別人的功勞,自然也就不被老闆視為可以帶團隊的人。說話成了職場上的一門技能,來回之間,從來不是簡單的你問我答,而是暗藏機鋒和好惡。
說話是有技巧的,做彙報溝通的同學們,應該再好好理解一下什麼叫「以結果為導向的論述過程」。請簡化客套,請直奔主題。現在的經濟很不好,大家的時間很緊張。
麥肯錫名著《金字塔原理》里,寫到一個交流原則就是彙報時盡量做到彼此相互獨立不重疊,但是合在一起完全窮盡不遺漏。
作家馮唐同時也是一個成功的職業經理人,他分析過這樣做的價值:
需要交流的時候,你從上到下,從金字塔尖尖向領導彙報。過去皇帝早朝殿議,給你三分鐘,現在你在電梯里遇到領導,給你三十秒,你只彙報中心論點和一級支持論據,領導明白了,事情辦成了。如果領導和劉備一樣三顧你的茅廬,而且臀大肉沉,從早飯坐到晚飯,吃空你家冰箱。你有講話的時間,他有興趣,你就彙報到第十八級論據,為什麼三分天下,得蜀而能有其一。有了這個原則,交流起來最有效。
有效交流就意味著,你說的話,能被採納,也能證明價值。
彙報工作、當眾演講和小組討論是一樣的,說話,要說到點子上,同時也要注意聽的人,是不是有耐心和時間,有的放矢,從來都是職場心經。
我碰到金龍兄的時候,是我們去長沙做新書活動。
他既是作者又要盡地主之誼,在活動前兩個小時,我們邀請他擔任主持人。止間書店不算太大,但坐滿了人。大家看著我們這群並不是名人的傢伙,等著發聲。
金龍師兄也用自己的故事來開場,從一個西北少年的求學講起,繼而講到在長沙的工作和生活,那也是我第一次見到有人實現了所謂的現實扭曲力場——他懂得抖包袱,時不時有一兩個梗傳出,讓本來是路過的人,都停了下來。有些本來吵鬧的孩子,也漸漸安靜了,聽他說話。
我看過一些文章,說這種路演能力極為難得。更多時候,人們走進演講場地,就是開始接受儀式感的開始,但在一個開放空間里,用聲音打動行人,讓他們紛紛駐足圍觀,除了抽獎,我想不到還有什麼能有類似的吸引力。那天活動接近尾聲時,人來越來多,有些家長托著孩子,有些情侶手拉著手,一個理想的下午就這樣結束。
而這還遠遠不夠,金龍師兄在臨近結束時,即興朗誦《將進酒》助興,現場氣氛一度沸騰,有些時候你得承認靈魂附體這種事,我在後面聽,忍不住想一遍遍鼓掌,卻又怕打擾了他的發揮,後來結束才知道,大家都是這樣的心情,而且時間控制得剛剛好,不超時不拖沓。
像不像喬布斯在每次發布會上的ONE MORE THING?
結束後,他發了一條朋友圈,說『故願今生不做窮酸書生,亦不做白丁土豪,最不可老氣橫秋,欣欣向榮,皎皎藍天,翩翩天真作少年!』
我們有很多時候坐在台下聽,有一些時候走到台上講。這兩年里,好好說話成為了一項江湖行走技能,表白、彙報、競選、長談,讓準備登台的人壓力巨大,但演講可學、可教、可回味,更是一項人生成就。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