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銀行大資管黃粱一夢!興業銀行金融市場總部被撤

銀行大資管黃粱一夢!興業銀行金融市場總部被撤

"證監會對於通道業務的全面封殺,致使券商資管、基金公司及基金子公司等哀嚎一片,通道業務風險事件持續上演。而4月中旬的中信建投旗下多個專戶產品集中賣出造成興業銀行股價毫無徵兆地大幅跳水。如今,興業銀行竟然要撤銷金融市場總部,影子銀行夢破碎,但此舉真的能會釜底抽薪嗎?"

通道業務被證監會全線封殺,銀行委外業務日子也不好過。基金公司日子難熬,商業銀行更是如此。而作為「同業之王」的興業銀行,如今想要「恢復江山」頗為困難,自從4月中旬興業銀行市值被基金專戶坑到了瞬間蒸發800億,興業銀行就一蹶不振。

興業銀行近日宣布撤銷金融市場總部。自去年以來,平安銀行、興業銀行等股份行相繼在總行、分行層面進行機構調整改革,成為觀察銀行業變革的又一樣本。

金融市場總部撤銷?

早在今年3月就有風聲稱,興業銀行打算大刀闊斧開始改革組織架構。從架構調整來看原先作為重要盈利部門的金融市場總部將不復存在,取而代之的是將金融市場總部切割,銷售部門與後台部門各自成立條線,資金需求將無法與資金來源「直接交易」;同時消除「實際總部」概念,替換為「虛擬總部」,實現總行對格格條線的掌控力。

具體來看,在興業銀行機構設置上,總行設企業金融總部、零售金融總部、同業金融總部,作為客戶關係管理及相關專屬業務產品部門群組,設立投行與金融市場總部為公共產品部門群組,撤銷金融市場總部。

原來作為金融市場總部的資產管理業務和資產託管業務,隨著金融市場總部的撤銷現在已被歸入到投行與金融市場總部。投行與金融市場總部包括投資銀行部、資產管理部、資金營運中心、資產託管部四個產品部門和一個風險管理部。

銷售部門則單獨成立一個總部,同業金融總部由同業業務部、銀行合作中心兩個客戶關係管理部門組成,有期貨金融業務併入同業業務部。

值得注意的是,興業銀行表示將總部條線調整為虛擬總部,而非實體總部。各條線總部的組成部門均為總行組成部門,直接對總行負責,或許體現了興業銀行總行希望對業務與後台支持部門責權與利益的干涉與權衡,以及對去槓桿背景,興業遭遇同業業務風險的詬病之後,總行希望對資產負債風險實現整體掌控的意圖。

但現在的投行與金融市場總部只做產品,不做營銷,更加轉向後台。這一說法恰恰說明了曾經熾手可熱的影子銀行和同業正走向沒落。

興業銀行正在找尋出路。

影子銀行套利夢碎!

影子銀行治理,一直以來處在監管與銀行躲貓貓的狀態

2012年8月,銀監會發布《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辦公廳關於規範同業代付業務管理的通知》,開始正視影子銀行問題。

2013年3月25日,銀監會出台《關於規範商業銀行理財業務投資運作有關問題的通知》(8號文),遏製表外的信貸類理財產品急劇擴張。該文被業界認為或許直接導致當年「錢荒」的到來。

今年4月10日,銀監會出台了治理「三套利」, 興業銀行表內轉表外的金融創新業務也將要告終了。隨後5月17日,證監會就全面封殺通道業務並表示不能過渡責任。銀行會文件密集出台,中國銀行體系監管大年真的到來了,金融體系的去槓桿真的動真格了,而60萬億的影子銀行正迎來洗盤時刻。

而興業銀行這個同業影子銀行大戶,亟待變革此前的業務方向。影子銀行本質上是給企業的貸款,但不記在資產負債表的的貸款項,而是記在銀行同業資產或應收款項類投資下面,或者乾脆就是脫離資產負債表的理財產品。據瑞銀中國首席經濟學家汪濤估算,2016年底影子銀行信貸規模在60-70萬億左右,佔整體信貸的比重已從2006年的10%左右大幅提高至33%。

而興業銀行2017年一季度同業投資就減少了1156億元,同業負債減少了近1700億元。

以興業銀行為首的商業銀行之所以大規模開展「發行同業存單——進行同業投資——委外——投資標的資產」的套利活動,是源於2014年中國實施的偏寬鬆的貨幣政策的大背景,讓他們有機可乘,實現金融加槓桿套利,使資金「脫實向虛」,一直在金融業內打轉。他們進行期限錯配、加槓桿操作的監管套利,並出現了信貸、債券、表外等多條線共同獲利。

而此輪去槓桿政策使這些「金融套利」無處遁形。中國很多金融創新是圍繞監管套利而產生,更多是與央行等監管機構博弈。這輪嵌套著MPA考核的監管,對於某些激進的金融機構無異於「核武器」,一些業務激進的銀行部門或整合或撤銷也是在所難免的。

假金融創新,真監管套利?

金融創新與監管套利是相輔相成的,在銀監會大力去槓桿之前,興業銀行首先改革金融市場部,並將其稱為金融組織架構創新。此前的同業也被稱為金融創新,利用法律法規和分業監管的漏洞展業,也就是監管套利。

這樣的金融創新做著大量法律邊界不夠清晰、投資回報難於實現的項目,拿著大量資金通過「創新」方式用於投資、投機、掙快錢,使資金脫離實體在金融體系內空轉,令「脫實入虛」這個詞變得街談巷議。量變生質變,隨著這部分體量權重的快速增長形成的系統性風險隱患,監管部門開始加以阻攔。

為套利而生的「金融市場創新」寒冬已來,金融體系內部的「空轉」會在此次高壓式監管下壽終正寢嗎?


推薦閱讀:

房價真的跌了!香港「內房股」卻暴漲,恆大H一天漲了100億!
8個期權,8個加速行權條件,ABCD四類股,跨境現金收購大挑戰
為什麼老百姓總覺得CPI數據很坑爹?看了你會懂
財經之都:富士康終於來了,下周抓住超跌反彈的機會!
9家銀行白金卡申卡條件大公開,你敢看嗎?

TAG:財經 | 銀行 |